首页 理论教育 贵阳市白云区志2001-2015其他党务工作

贵阳市白云区志2001-2015其他党务工作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21名离休干部调整护理费。区关工委也从成立之初的16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发展至2015年的三级关工委组织网络。2015年8月,启动区关工委办公室事业编制人员转参公编制工作。2015年“六一”儿童节,组织30余名银发合唱团成员,到白云区第二小学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童心向党·庆六一”活动。

贵阳市白云区志2001-2015其他党务工作

一、离退休工作

2001年至2015年,白云区离退休干部从152名增加至250名,老干部遗属从43名增加至73名。

表11-3-8 2001—2015年白云区老干部及遗属变动情况表

(一)老干部待遇

政治待遇方面:白云区定期每年组织老干部召开专题形势报告会和座谈会,邀请上级讲师团授课,征求老同志对老干部工作意见和建议。2001年,区财政拨款20多万元为老干部配备服务用车。组织全区老干部参加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参加白云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系列大型欢颂活动,与区妇联联合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

生活待遇方面:白云区建立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让老同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帮助老干部解决收报难、看病难、报销难等实际问题。2001年,人事劳动、财政、卫生、房改、社保等部门协同,解决区属企业9名离休干部生活费、医药费落实难问题。2004年,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要求,全区离退休干部增加党政职务补贴、住房增量补贴两项。2014年,处理2009年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白云区财政拨款为离退休干部补发2009年1至7月津补贴。为21名离休干部调整护理费

在困难帮扶基金方面:白云区2012年设立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及遗属帮扶基金,每年对提出申请的老干部和遗属进行审核并发放帮扶基金。2012年至2015年,白云区共向49名离退休干部和遗属发放121274元帮扶基金。

(二)老干部发挥余热

2001年至2015年,白云区组织老干部开展“全国百城一日捐”、 助学、“五月送温暖百万职工捐款”、庆祝“六一”“抗凝冻、抓重建”、汶川地震、扶助生活困难户等捐资慰问活动。15年来,白云区老干部各类物资、捐赠资金折合93495元。

二、关心下一代工作

1987年10月13日,在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38周年纪念日当天,白云区关心下一代协会(简称区关协)成立,1995年11月23日更名为白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区关工委)。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历经工作起步、经验探索、前进完善和创新发展4个阶段。区关工委也从成立之初的16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发展至2015年的三级关工委组织网络。一级为区关工委,二级为两乡三镇六社区、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区工商联关工委14个,三级为全区乡(镇)、社区、区教育局所辖56个村、32个居委会、46所学校、3个民营企业关工委137个。

(一)组织机构

2001年12月,区关工委办公室为区关工委常设办事机构,挂靠区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承担区关工委日常工作。核定区关工委办公室机关事业编制1名(列入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范围)。2009年4月,区关工委设置1名专职秘书长职数(副科级),兼任区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长职务。2011年3月,区关工委办公室新增事业编制1名。2015年8月,启动区关工委办公室事业编制人员转参公编制工作。

(二)工作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关工委已成为汇聚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发挥正能量的重要平台。区关工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贯彻“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作用,在主题教育、帮困助学、强基固本等方面倾心尽力,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白云区在2007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区关工委也先后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五好”关工委、尊师重教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区关工委“搭台”,“五老”助力,青少年“唱戏”,举办以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为载体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教育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每年有上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2006年,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等单位开展“弘扬长征精神 建设美好贵州”征文演讲活动,65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2012年,成立“五老”关爱宣讲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心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容,先后到白云区第一中学、白云区第八中学等学校开展宣讲活动。2013年,联合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妇联及区摄影家协会共同开展“阳光下的幸福笑脸”主题摄影展览活动。2014年,联合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等部门举办“中国梦、我的梦”征文比赛,251篇作品获奖。2015年“六一”儿童节,组织30余名银发合唱团成员,到白云区第二小学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童心向党·庆六一”活动。

白云区关协首任主席纪同秋(前排左一)与现任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前排左三为关工委主席江金文)考察大山洞社区关工委工作留影

“扶困助学”是区关工委成立以来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亮点”工作之一。白云区搭建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关工委助力的捐资助学机制,每年对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学子进行资助。“白云区贫困大学生入学资助基金”设立于2008年,区政府财政拨款20万元保障基金,每年由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卫计局、区妇联、区民宗局等部门分别对白云区户籍考取就读一本、二本、专科院校的低保、贫困、计生等家庭子女进行资助。经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2001年至2015年共资助大中专院校贫困生1000余名,资助金额300余万元。

2013年11月6日,白云区老干部为白云区民族中学和牛场小学捐赠580床棉被

区关工委树立大关工委工作理念,除每年“六一”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关爱慰问活动以外,还积极动员、汇集各方爱心资源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07年,与区教育局联合倡议,为白云区第一幼儿园癌症患儿郑少东捐款近7万元;协调区供电局为落刀小学送去价值0.8万元32套棉絮、被套等物资。2008年,牵线龙博公司为都溪小学、都拉小学捐赠115套价值1.8万余元芦笙表演服装和少先队鼓号队服。2011年,贵州电视台发起“我的苹果梦”公益慰问活动,区关工委组织志愿者为阿所小学、红锦小学等6所小学送去新鲜苹果、文体用品和书籍。2012年,联合区民政局、区电视台在白云区文化宫举办“温暖上学路 白云区关爱贫困留守儿童爱心助学捐赠活动”,米兰春天、周大生珠宝等企业捐款1万元;牵线中黔电气集团、亚太医疗用品公司为启智学校捐赠空调3台和学习用品26套。2013年,争取市关工委为“四在学校”示范点白云区民族中学赠送15台电脑和1万元图书;牵线恒阳房地产公司、龙博公司为白云区民族中学、牛场小学、白云区第三中学等农村寄宿制学校捐赠价值12万元棉被680床;区个协会长王春英向启智学校捐款5000元,为27名学生购买棉衣棉裤。2014年,联合区教育局、牛场布依族筹资3万元为红锦小学建设小伙房;联合区生态局为摆茅小学购买2万元图书和学习用品;联合区政协将企业捐赠10万元用于贫困大学生入学资助;牵线中黔电气集团捐款3万元,为启智学校、摆茅小学、阿所村购买图书及学习用品;牵线贵阳银行白云支行为牛场小学捐款1万元并送去文教、学习用品。2015年,出资2.6万元解决都拉小学留守儿童帮扶、落刀小学热水器购买、青山和摆茅小学值班室修建、蒙台小学就餐和洗浴环境改善等困难;牵线中黔电气集团捐款1万元,为启智学校购置墙面教、玩具等康复器械;牵线贵州力帮超细微粉有限公司捐款4千元,为白云区第一幼儿园购置PVC软体积木、大型雪花片等文体用品;牵线白云投资发展商会、白云区小微企业商会先后在宏志小学、兴民小学、文武学校及青山小学建立“关心下一代基地”,捐资捐物8万余元。

挽救、帮教失足青少年是区关工委的又一项重点工作。区关工委组织区政法委、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等相关部门,乡(镇)、社区和有关家属组成关爱帮教团,十多年来坚持赴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位于贵定县)及金华监狱、沙子哨监狱对白云区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教,看望和慰问服刑的白云学员,送去慰问信和学习生活用品。2003年,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将在沙子哨监狱服刑的白云学员带出“高墙”,组织参观白云区的发展现状,让服刑人员切身体会家乡的变化,树立他们重返社会、做有用之人的信心和决心。2006年,召开全区关爱回归人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沙子哨监狱10名白云区服刑人员和部分回归人员列席会议,各基层关工委、服刑人员、回归人员会上作发言,区关工委《真爱,唤醒良知》通讯稿在当年12月12日《贵州日报》上刊登。同年,召开白云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研讨会,对全区进一步抓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2007年,市关工委在白云区召开“贵阳市关爱教育回归人员经验交流现场会”。

基层关工委工作是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区关工委自2001年以来,通过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居和“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以及对关工委系统干部的培训和学习,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基础,增强基层活力。2001年,在农村启动创建“三无两有”(无犯罪、无辍学、无不孝子女、少年有文化、青年有技术)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活动,至2004年先进村达42个,麦架镇果园村获评省先进村,并与艳山红镇摆拢村、麦架镇下堰村、都拉布依族乡都拉村、牛场布依族乡大林村等4个村获评市先进村。在城镇社区开展“创三好”(组织建设好、“五老”发动好、活动开展好)活动,至2009年19个居委会达到“创三好”标准。2012年,在全区开展“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大山洞社区、麦架镇关工委获评省“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至2013年,达“五好”标准的村、居和学校基层关工委组织77个,达标率57.46%。2013年以来,组织关工委系统干部到乌当顺海村、贞丰者相中学、瓮安中学等地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基层关工委干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014年,市抓基层创“五好”关工委总结暨经验交流会在白云区召开,省、市关工委和各区(县)关工委近百人参观红云社区、白云区第三中学、民营企业中黔电器集团关工委的创建情况,白云区在会上作主旨发言,获与会领导和人员的一致好评。2015年,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区关工委制作白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纪实片《老少共筑中国梦》和宣传展板《关心下一代 共筑中国梦》,并召开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暨“五老”座谈会,对11个乡(镇)、社区关工委,3个机关关工委及1个企业关工委授予“五好”基层关工委称号。

2007年至2008年,省委、市委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两个22号文件,为白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带来新的契机。2009年,白云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从机构编制、工作规范、组织保障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建立“三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关工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两列入”(关工委系统干部的培训列入计划,关工委办公及活动经费按部门预算规定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五到位”(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人员配置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工作机制。通过每年召开区关工委全委扩大会,对上一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年度工作进行部署,并由区关工委第一主任对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要求,统筹推进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区关工委年度工作要点由区委办行文转发至各成员单位执行。自2012年以来,区关工委逐渐建立起“三个三”(开好“三个会”--区关工委全委扩大会、基层关工委联席会、“五老”座谈会;把握好“三个时间节点”--春节前后、“六一”前后、年底;做好“三个主动”--主动搭建大关工委工作平台、主动融入老干部工作、主动开展基层关工委走访和调研)长效工作机制,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走向前进完善与创新发展之路。

(www.xing528.com)

在区关工委的牵线搭桥下,贵州仁都工贸公司董事长张泉水资助贫困学子上大学

表11-3-9 白云区关工委领导班子一览表

续表

三、党史研究

(一)机构设置

中共白云区委政策研究室(简称“政研室”)于1984年建立,1996年12月撤销,其工作职能由区委办公室承担。2000年7月,区委党史研究室加挂“中共白云区委政策研究室”牌子,与区委党史研究室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中共白云区委党史研究室(简称“党研室”)为区委科局事业(参公)单位。2004年“白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从民政局划入区委党史研究室。是年7月,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将党研室4名事业编制列入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范围。2010年4月30日,根据中共白云区委、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白云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将白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划入区档案局。

(二)政策专题调研

15年来,白云区政研室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各阶段重点工作,选择区委关注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力量开展相关政策专题调研,提出解决问题可行办法,先后开展调研活动60次。

2000—2004年,白云区政研室先后完成《白云区人口婚姻家庭质量问题研究》《白云区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情况调研报告》《白云区引进企业情况调查报告》《白云区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白云区推行示范带动花卉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白云区属教育调研报告》《关于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调研报告》《缩小城乡差距,构筑致富平台—白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报告》《白云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支柱—快速发展的白云区民营经济》等专题调研报告9篇。

2005年,完成《关于白云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建设“六个白云”问卷的调查报告》《以城乡统筹总揽全局建设“五优—活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等专题调研报告3篇。

2006年,完成《白云区建设学习型社会情况汇报》《白云区“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情况汇报》《白云区实施创建“平安白云”工程工作情况汇报》《白云区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汇报》《白云区和谐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白云区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白云区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白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白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等专题调研报告9篇。

2007—2010年,完成《关注人民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白云区和谐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打防结合遏制两抢一盗创建平安白云保卫百姓平安—白云区“严打两抢一盗”专题行动调查报告》《白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汇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贵阳市工业竞争力的思考》《贵阳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思考与建议》《白云区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白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报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点燃脱贫致富航灯—白云区村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白云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资源整合的调研报告》《浅谈城建档案在建设“两个新城”中的作用》《破除二元结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贵阳市白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白云区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战略研究》《白云区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白云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专题调研报告15篇。

2011年,完成《白云区“双宜城市”建设研究报告》,编印《白云区县级领导干部领题调研报告汇编》,开展调研、工作检查15次。

2013年,完成《白云区·高新区生态文明体系研究》 《白云区·高新区生态文明条例课题研究》《白云区产城互动带课题研究》《白云区全民创业课题研究》。结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课题,区政研室完成《关于贵阳市白云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研究的情况报告》,对全区基本区情,产业发展现状,加快转型升级内因、外力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区政研室撰写《深入开展“三找三服务”推动跨越开创新局面—白云区深入开展“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大讨论纪实》调研文章,在《今日贵阳》刊发。

(三)党史编研

200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区党研室组织编辑出版《白云之路》,全书30余万字,真实记录白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历程,着重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业绩。

2003—2007年,白云区党研室开展《中国共产党白云区历史(1949-1978)第一卷》编修工作。自2003年7月开始,明确编写党史正本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入史内容、编写要求、编写体例,把握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历史阶段脉络、重要观点,科学划分历史阶段,突出地方特色。组织编辑人员到省、市档案馆及花溪区、乌当区档案局查阅档案资料,向当事人、见证者、知情人核实史实。2005年,拟订《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白云区历史》编写纲目和编写工作方案,成立编辑委员会,落实专项经费,收集编写党史正本资料并形成初稿。至2006年完成初稿修改和相关送审工作,全书20余万字。2007年,《中国共产党白云区历史(1949—1978)第一卷》正式出版发行。

2004年,区党研室编辑出版《红色的延伸》,全书12万字。该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白云现代和当代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示白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是一本集思想性、历史性、真实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乡土教材。是年,区党研室编纂出版《白云区党政军统群(1988.1—2003.12)组织史资料续编本》,收录15年时间内白云区党委、政权、军事、统战、群团系统组织史资料,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和领导干部名录,全书含文字、图表、名录15万字。

2005年,完成编纂2004年白云区党史大事记4万余字。

2006年,完成编纂2005年党史大事记4万余字。是年,在《贵阳党史》期刊上发表党史专题资料《寻访红军在白云的足迹》《解放初白云区查禁烟毒斗争回顾》等文章3篇10000余字。

2007年,完成《贵阳市乡(镇、街道)概览》(白云区)文稿编撰,开展大型画册《山水襟怀》图文资料征集,供稿5篇、供图16张。

2009年,完成《贵阳解放60周年纪念文集》征编撰稿工作,撰写《从农业小区向现代工业城区跨越—白云区60年工业发展历程综述》专题文章。是年,整理编纂《白云区历史大事记(1999—2009)》,于2010年正式出版发行。2011年,编纂完成《中共白云区历史大事记(2010)》。2012年,编纂完成《中国共产党白云区历史大事记》。

2011年,完成《三线建设在贵阳》(白云篇)资料收集整理,撰稿2万字,收集图片10张。

2013年,对辖区内贵州铝厂、南方汇通公司(原贵阳车辆厂)、七冶等大型三线建设时期搬迁至白云企业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整理,完成《三线建设在贵阳》(白云篇)文稿收集汇编和上报工作。启动《贵阳革命史话》(白云部分)编辑工作,对白云区解放时期革命情况和白云英雄事迹进行整理。结合恢复建区40周年,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播局、区党研室完成《辉煌40年 科学发展的乐章》大型纪录片,提供历史图片50张、撰写文稿1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