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人最重义利分别,《陈政均史学文集》揭示先义后利原则

古人最重义利分别,《陈政均史学文集》揭示先义后利原则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最重义利的分别。《国语·晋语二》里克曰:“克闻之,夫义者,利之足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赵衰曰:“德义,利之本也。”所言皆是先义而后利。则确定应先义而后利。在孔子言中,义利并举,遂当时能“义以生利,利以平民”也,所谓“平民”者,犹言还福于民也。孔子言“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至孟子时,则上下多争利,故孟子鄙视利。古人严义利之分,以义利同时存在也。

古人最重义利分别,《陈政均史学文集》揭示先义后利原则

古人最重义利的分别。《国语·晋语二》里克曰:“克闻之,夫义者,利之足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赵衰曰:“德义,利之本也。”所言皆是先义而后利。《左传·成公二年》引仲尼之言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从之,弗可止也已。”则确定应先义而后利。在孔子言中,义利并举,遂当时能“义以生利,利以平民”也,所谓“平民”者,犹言还福于民也。孔子言“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至孟子时,则上下多争利,故孟子鄙视利。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完全否定利。

荀子者,战国末期之大儒也,以为义与利为两有之物,为上者当以“义”胜“利”而已,考其《大略论》曰:“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好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卿不修币(不修币,言不用钱币贩卖取利),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所以)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言有所措手)。”古人严义利之分,以义利同时存在也。此则合于今之所谓辩证法之对立统一律矣。而如何运用之?则存乎其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