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大学(大读如太)毕业后曾适周访问“老聃”,即老子。世人称为问礼于老聃,然老聃对于“礼”甚为鄙视。《道德经》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孔子究竟得何种教言于老子?而孔子则以善于言礼者称,其遗言中关于言礼者几乎处处皆有。按鲁昭公曾从南宫敬叔之请,以“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见《史记·孔子世家》),资助孔子适周访老子。其启行之时,为昭公十七年。因孔子从老聃送葬于党巷,逢日食,而日食则在鲁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据《春秋》经文),孔子适周只能在此之前。
老子之卑视“礼”,实由于世人利用礼做罪恶之事,而生反感。如《礼记·坊记》篇有“阳侯杀缪侯而窃其夫人”,这一大案发生后,因而大飨废夫人之礼。此事虽不见于《春秋》经传,但据文义则必是缪侯为主而阳侯为客,大飨时主人之夫人应出席见客,阳侯见夫人貌美生邪念而作出罪恶。有见于《春秋》经传者,如《左传·庄十四年》:“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这是说楚子闻息妫美貌,就往息国去托辞有烹调好之佳肴,送请息侯享受。遂进兵灭息国,并俘虏息妫归楚。
老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之言是对周代盛行五礼之反感。“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皆归春官大宗伯执掌(见《周礼》)。其中吉、凶、宾、军四礼完全是邦国之礼,至于嘉礼则是贵族间使行之礼,非平民所能行也。周代行此礼,盖以维持天子与诸侯的联系,并以使诸侯间互相和睦。然其成果如何?一部《春秋》竟成各国诸侯之战史,天子无法制止。则此五礼并无意义,徒耗金钱。故老子甚厌五礼。孔子亦然。《论语·阳货》篇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亦为批判五礼之言。盖诸侯交际必须玉帛,宴会必须用钟鼓,皆无益于事也。
老子仅为哲学家,故其卑礼之谴责亦与“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老子》第十九章)同托空言。孔子则为哲学家兼政治家,重视现实的办法。他把“礼”看作一种方法或是一种工具,设法利用它为社会造福。
孔子看出“礼”是许多事物的充分条件,所以《曲礼》篇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
孔子看出“礼”有和谐社会的作用。《曲礼》又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淫,即今言腐化);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孔子又指出“礼”有建立标准之作用。《论语·泰伯》篇“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恭、慎、勇、直都是美德,若无标准而行之,就会闹笑话。
孔子又看出“礼”有指导性的作用。《论语·泰伯》篇“立于礼”。《论语·尧曰》篇也说,“不知礼,无以立也”(“立”是建立事业之意)。此“礼”是指规则、方法、手续、步骤。因为人们办事,当然必须遵守某些规则、方法、手续、步骤,才能够办得好,这就是“礼以行之”。(www.xing528.com)
治国也是这样的。《礼记·仲尼燕居》篇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犹瞽者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相”是辅导瞽者之人)
《礼记·仲尼燕居》篇“子张问政”章,孔子对于礼乐有精辟之指示: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前,吾语汝乎,君子明于礼乐,举而错之而已。”子张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舞位),兴羽钥,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孔子视礼乐都是人行为上之表现,而不是客观上的某些物质。
《礼记·仲尼燕居》篇又有四句精辟之言,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孔子把抽象的事物看成具体的礼乐。
《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以前也以为这是很难的修养,但是自从悟得“礼者理也”这个原则后,就感到不难了(并且守礼能产生主动的命令能力,可能掌握住他人,所以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之语)。
至于世俗所传的繁文缛节之礼,孔子不贵也。《礼记·檀弓》篇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皆指世俗所传的繁文缛节之礼,此与《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是一个意思。
《周易》“大壮”之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盖言君子气概犹如雷在天上也。《周易》言礼只此一处,而其言如此,可知孔子之意矣(按:《周易》本为古书,世传其为孔子所著,未免过甚其辞。但若言孔子曾加以审定,则有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