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交通中,河流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福建河流都较短,而且大多独流入海。两条河流之间又往往有高大的分水岭阻隔,所以同一流域的人民在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显示出某种独立性。北宋所划定的福建二级行政区在后世一直没有大的变动。
通航能力强的大河流域,不仅推动了地域文化的形成,在和平年代由于贸易、物流的发达,也为外来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那些远离河流交通动线的地区或者通航能力很差的小河流域的地域文化,则往往更能反映整个地区更为原始的文化特征。
(1)汀江(韩江)流域与九龙江流域
汀江发源于汀州故名“汀江”,在流入广东境内后改名“韩江”,后在潮州入海。汀江流域可以说是客家文化在东南沿海地区最为集中的一个据点。而九龙江则是福建境内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经闽南大部分地区。在闽西、闽南和潮汕地区,这两条大河流域形成了浙闽地区中客家文化占据主流的地域。其建筑特征也显示出客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
首先是平面布局上,这一区域是围屋平面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集中地。其次是围护结构上,夯土墙的使用比较普遍,砖墙的使用则较少,更有夯土封火山墙做法的出现。这些都与客家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2)闽江流域(www.xing528.com)
闽江是这个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其流域涵盖闽北、闽中、闽东的大部分地区与闽南地区的北部。但闽江流域的建筑文化却并没有一脉相承。闽江上游的闽北地区,建筑特征要素偏向江西;而闽江中游的闽中地区,则是诸多建筑要素混杂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属于闽江下游的闽东地区,在闽江干流沿线的古田县、闽清县、福州市一带,建筑文化的混杂性远高于闽东其他县市。如古田县风土建筑中,多进合院、封火山墙、不使用插拱做法的案例都存在(古田利洋花厝,8 号)。福州市区也有同样的情况出现(福州扬岐游宅,2 号)。
可以说,大江大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外来文化的传入都有着推进作用。因此,大江干流沿线通常都商品贸易发达、人员流动频繁,使得建筑文化也趋于混杂。
(3)非大河流域地区
有趣的是,除了以上一些大河流域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以外,东南地区众多小河流域却反而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其代表为福建戴云山区、闽东诸河流域、浙南温州地区与浙东宁波台州地区。这几个地区虽然并非完全相邻,历史上也没有大量文化交流的记载,但无论从“一”字形到三合院的平面形式,抑或是木质围护结构为主的外墙做法,还是曲线劄牵结构的使用,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不在大河流域、不在主要交通线上的这些地区,往往交通不便,对外交流困难,因而更容易反映出较为原始的建筑做法。而浙闽沿海地区众多不相邻的点上出现相似的风土特质,也进一步说明浙闽地区存在一个独立的风土区系,有着独特的风土特质,且其核心地区就在那些与世隔绝的沿海丘陵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