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缘条件与风土建筑特征的关联

地缘条件与风土建筑特征的关联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条件东南沿海地区山脉连绵,浙江有“七山两水一分田”之说,而福建则到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程度。这条纵贯南北的山脉将东南地区分为东部沿海与西部盆地两大区域,是浙闽地域划分的关键。并在传统的陆海两条线路以外,又增加了自江西进入福建的路线,而越过武夷山的各个关隘涌入福建的中原汉人则成为移民潮的主流。另一条路于凤阳分道,经合肥、南昌、杉关至延平会合而达福州。

地缘条件与风土建筑特征的关联

(1)地理条件

东南沿海地区山脉连绵,浙江有“七山两水一分田”之说,而福建则到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程度。东南地区的山脉自北向南,从浙江与安徽、江西交界的天目山,仙霞岭,到福建与江西交界的武夷山连绵不断,形成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与东南诸河流域的分水岭。

而东南沿海地区内部,还存在着另一条山脉,即从浙东与钱塘江流域的分水岭会稽山天台山,至浙南的括苍山雁荡山再到浙闽交界的洞宫山,至福建鹫峰山、戴云山,直至闽西的玳瑁山、博平岭进入广东。这条纵贯南北的山脉将东南地区分为东部沿海与西部盆地两大区域,是浙闽地域划分的关键(图4.1)。

(2)人口迁徙

西汉武帝灭闽越国后,将闽越国人大量迁出到江淮间,又将会稽郡北部的人口向南迁入今天的福建。当时主要的迁徙路线有两条,一条走海路,从山阴(今绍兴)出发经句章(今属宁波)入海直至东冶(今福州)。另一条走陆路,自山阴经上虞(今上虞)南下从今天的浦城县入闽,到达汉阳(今属浦城)和闽越故都崇安(今武夷山市城村附近)。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第二次大规模汉人南迁,走的依旧是西汉时的老路线。只是进入福建的地区更加广泛,西线的陆路的主要迁徙目的地为建安(今建瓯)、沙村(今沙县)、新罗(今长汀)和绥城(今属建宁),同时增加了从江西迁入的汉人。而东线在迁往晋安郡(今福州)的同时,也增加了南安(今泉州南安)、龙溪(今属漳州),甚至到达今广东潮州附近。

图4.1 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条件[1]

南北朝以前迁入福建的汉人,以吴越(今浙江)地区的人为主。可见闽文化与越文化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充分说明了东南沿海区域的相互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

唐五代以后,迁入福建的汉人则以长江以北的中原人为主。并在传统的陆海两条线路以外,又增加了自江西进入福建的路线,而越过武夷山的各个关隘涌入福建的中原汉人则成为移民潮的主流。这里主要的移民线路有两条:一条从今天的江西南部入闽,到达汀州(今长汀),再南下取道南州(今漳州)到达泉州;另一条经浙江入江西广信(今上饶)进入今天的浦城县和武夷山市,再在建州(今建瓯)汇合,南下泉州。而这一时期,福建人口大量增长,也是福建各个地域集团形成的时期。

到了宋元之际,金人的南下使得中原汉人进一步南迁,而蒙古军的入侵则使得一部分闽人也被迫开始迁徙,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为明清以来的东南地区各地域集团的定型奠定了基础。首先,进入福建的人口构成和迁徙路线和唐末五代时期并无二致。此时值得注意的是闽人的迁出,闽人在这一时期迁出的主要目的地是梅州、潮州、高州雷州(今茂名市与湛江市)、海南岛和浙江温州。利用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海路。

(3)交通线路(www.xing528.com)

陆路与内河交通:如果说移民的线路只是一时的爆发,那么历朝历代的驿路则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命脉,入闽的陆路交通要翻越崇山峻岭,非常不便,但福建由于地少人多,需要大量进口大米,同时福建山林茂密,又是许多经济作物(竹子、茶叶)和木材的重要产地,因此福建的商路一直非常活跃。

邵武县志》曾有这样的记载:“入闽有‘三道’,建宁为险道,两浙之所窥也;邵武为隘道,江西之所趋也;广漳航海为间道,奇兵之所乘也。”[2]这说明,从浙江入闽是险道,从江西入闽是狭道。可见福建古道关隘之艰险难行。

明清时期的福州官路,系由北京经山东德州、兖州,而达江苏徐州,过安徽凤阳,再往南京、苏州和浙江杭州衢州,越仙霞岭,进入福建的浦城、延平,顺流到达福州。这一条也叫“进京道路”。《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凡自浙入闽者,由清湖渡舍舟登陆,连延曲折,逾岭而南至浦城县西,复舍陆登舟以达闽海。中间二百余里皆谓之仙霞岭路。”[3]这条“进京道路”仅仙霞岭前后200 里(约合115 公里)要陆行,其余路程均有舟楫可乘,进京仕商多经由此路。另一条路于凤阳分道,经合肥、南昌、杉关至延平会合而达福州。

而据《福建通志》记载,到了清代,由省会福州通往省外的邮驿路线共有5 条[4]

①自闽县三山驿经侯官县芋源驿、古田县水口驿、延平府南平县岭峡驿、建宁府建安县太平驿、瓯宁县城西驿、建阳县建溪驿、浦城县人和驿,至浙江衢州府江山县交界,全程1085 里(约合625 公里)。

②自三山驿经福清县宏路驿、莆田县莆阳驿、仙游县枫亭驿、惠安县锦田驿、晋江县晋安驿、南安县康店驿、同安县大轮驿、龙溪县江东驿、漳浦县临漳驿、云霄驿、诏安县南诏驿,至广东饶平县交界,全程1 030 里(约合593 公里)。

③自三山驿起至延平府南平县剑浦驿375 里(约合216 公里),由剑浦驿分路,经顺昌县双峰驿、将乐县元华驿、归化明溪驿、清流县玉华驿、宁化县石牛驿、长汀县馆前驿、上杭县兰屋驿、永定县,至广东大埔县交界,全程1 090 里(约合628 公里)。

④自三山驿起至延平府顺昌县双峰驿515 里(约合297 公里),由双峰驿分路,经邵武县拿口驿、光泽县杭川驿,至江西南城县交界,470 里(约合271 公里)。

⑤自三山驿起至建宁府建阳县建溪驿625 里(约合360 公里),由建溪驿分路,经崇安县兴田驿,至江西铅山县交界,210 里(约合121 公里)。

海港与海外贸易:隋唐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联系了整个欧亚大陆。唐朝开始,由于自由开放的商贸政策,海陆贸易出现了同时繁荣的景象。而两宋时丝绸之路阻断,海洋贸易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东南沿海地区在海路交通上的重要地位就凸现出来。

东南沿海地区的海路交通自古以来就非常繁荣。早在三国时期,东吴的船队就曾经南下夷洲(今台湾),北通辽东。唐宋随着移民的出入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宁波、温州、福州、泉州、漳州月港等数个重要的港口。随着茶叶贸易和外销瓷器的流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茶叶(武夷红茶龙井)和瓷器(龙泉窑、德化窑)生产的高潮。对外贸易路线,闽南港口主要连接东南亚、西亚乃至北非。闽东与浙江的港口则连接当时的琉球、日本与朝鲜半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