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闽风土建筑:砖墙围护结构演变与研究

浙闽风土建筑:砖墙围护结构演变与研究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明代,随着砖的产量猛增,砖墙开始普及。浙闽地区的砖墙围护结构的具体时代演变,今天已经很难考证。因为与木构架不同,围护结构很容易改建,因此很难确认某一建筑的山墙是否是与建筑主体同期建造。浙闽地区灰墙加建砖封火墙的案例并不少见,使得对各类型围护结构的年代考证十分困难。而唯独砖墙围护结构在日本全无踪影,可以从侧面证明,在浙闽地区,砖墙围护结构的出现应当是很晚且并非原生的。

浙闽风土建筑:砖墙围护结构演变与研究

先秦文献中并没有“砖”的称谓。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瓦”而无“砖”字。“砖”为“甎”“塼”的俗字,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篇》:“……已启求扬都,欲营迁厝;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可见,在中国砖墙是最后出现的围护结构

正如前文所述,直至元代以前,砖更多出现在墓葬中,房屋墙体以土制为主,砖墙在居住建筑中极少出现,只有一些高等级的建筑,用砖垒砌墙面下部做成“隔咸”。到了明代,随着砖的产量猛增,砖墙开始普及。砖墙最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住宅中大量出现。明代许多大型工程的用砖来源于江南地区的砖窑,如十三陵中永陵明楼现存砖砌底座的用砖就标明了是不同时期由徽州、六合、常州武进等几处窑区提供,这足以表明江南地区砖窑的发达。然而,明朝的砖墙依旧以全顺平砌为主,直到清代,江南地区才首先创造了空斗砖墙。

浙闽地区的砖墙围护结构的具体时代演变,今天已经很难考证。因为与木构架不同,围护结构很容易改建,因此很难确认某一建筑的山墙是否是与建筑主体同期建造。浙闽地区灰墙加建砖封火墙的案例并不少见,使得对各类型围护结构的年代考证十分困难。尽管如此,依然可以从与日本的比较中看出端倪。(www.xing528.com)

日本在西方人带来红砖之前,无论是官式、贵族建筑,还是风土建筑均不采用砖墙,而是一直以木板墙、灰墙为主。可以说,在日本传统风土建筑中是不存在硬山结构的,日语中也没有和“硬山”对应的词汇(悬山、歇山、庑殿则都有相对应的日语词)。日本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技术交流一直非常密切。如前文所述,从平面布局(“书院”空间与书院造),构架做法(日语“海老虹梁”等),到后文即将叙述的挑檐做法,浙闽地区的建筑技术都对日本产生了影响。而唯独砖墙围护结构在日本全无踪影,可以从侧面证明,在浙闽地区,砖墙围护结构的出现应当是很晚且并非原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