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夯土墙
版筑夯土墙在砖墙使用之前是中国北方民居普遍采用的一种围护结构。据黄汉民先生论断,夯土技术是在几次北方汉族向南移民期间被带到东南地区的。今天的福建民居建筑中依旧存在着夯土墙体。生土夯筑的墙体承重、保暖、吸湿,是很好的墙体材料。制作夯土墙体需要选择黏性好且含有一些沙子的黄土,少量沙子可以减少土墙夯筑完成后的收缩,不易产生裂缝。新挖出的黄土放置一到两年使其“熟化”,熟化了的土和易性好,若黄土黏性不够,还要掺些石灰,更讲究的还要在土中混入红糖水和糯米浆,以增强土墙的坚硬程度。待到黏合度合适后即可进行夯筑。夯土墙体施工时用长1.5 米左右的木模板,模板由特制的卡子夹住,再配置黏合度合适的黄土分层夯筑,在夯筑几层后需要放入竹片、松枝或木棍以加强墙体的联系和拉结强度。夯好一板再移动模板,一板一板地夯筑。待墙体全部完成后,用特制的小木拍子把墙面补平拍实,以达到使用要求。这种土墙貌似粗糙,却十分牢固,可经上百年不倒(图3.26)。
(2)砖墙
元代以前,房屋墙体以土制为主,高等级的建筑也只用砖垒砌墙面下部做成“隔咸”,犹如墙裙,上部依然为土筑。及至明代,随着砖窑容量的增加和利用煤炭烧砖开始普及,砖的产量猛增,砖墙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然而在南方高湿度的环境,尤其是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砖墙很容易结露,但砖墙耐火性好,美观坚固,在外围护体尤其是山墙面,是木板墙、灰墙与夯土墙的良好替代品。
图3.26 夯土墙
封火山墙:陈志华援引《古今图书集成·火灾部》中的记载:“由居民皆编竹之壁,久则干燥易于发火,又有用板壁者,天竹木皆酿火之具,而周回无墙垣之隔,宜乎比屋延烧,势不可止。一尝见江北地少林木,居民大率垒砖为之,四壁皆砖,罕被火患,间有被者,不过一家及数家而止。一今后若有火患,其用砖石者必不毁,其延烧者,必竹木者也,久之习俗既变,人不知有火患矣,此万年之利也。”认为砖墙的主要作用是隔断火源。一户失火,有砖墙的阻隔不易殃及邻家。[19]封火山墙的名称也说明砖砌山墙围护结构主要是为了防火。
马头墙:徽州与江南的环太湖地区是封火山墙最为流行的地域,封火山墙在这一地域也被称作“马头墙”。马头墙是赣派、徽派汉族传统民居建筑中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使用马头墙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并循屋顶坡度跌落呈水平阶梯形,而不像一般所见的山墙,上面是等腰三角形,下面是长方形。多檐变化的马头墙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浙闽风土建筑中使用马头墙的比较少,仅在闽北、浙西、浙中一带比较多见。
曲线封火山墙:闽东一带风土建筑的封火山墙有弧形、弓形、马鞍形、折线形等。福州民居中的封火山墙在砖砌的山墙上部做成弯弓形,脊顶做成水平短墙与倒弓形前后相接。脊背为青灰抹平,向下斜坡,在脊角雕刻图案花纹,两坡角向上翘起,翘角下方做几层退进的线脚。山墙轮廓或圆或方,变化自由。而闽东、潮汕一带的封火山墙更是被称为“五行山墙”,根据不同的风水要求,将山墙做成不同的折线、曲线形式(图3.27,图3.28)。
硬山墙:在浙闽地区,有些建筑不使用封火山墙,仅仅采用山墙顶面与屋顶齐平的硬山墙面,如闽南地区的红砖建筑。除红砖墙外,红瓦、红砖屋脊、室内红地砖等也均为红色,体现出闽南地区的红砖文化特性。闽南有着悠久的制砖历史,特别是红砖的烧制水平很高。闽南民居多为硬山墙面,较少采用封火山墙,大多使用硬山墙加燕尾脊(图3.29)。
(www.xing528.com)
图3.27 砖砌封火墙
图3.28 夯土封火墙
图3.29 硬山墙
①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43.
②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36.
(3)浙闽地区土、砖墙的特征
空斗砖墙:用砖侧砌或平、侧交替砌筑成的空心墙体。具有用料省、自重轻和隔热、隔声性能好等优点。明代以来已大量用来建造民居和寺庙等,江南和西南地区应用较广。传统的空斗墙多用特制的薄砖,砌成有眠空斗形式。有的还在中空部分填充碎砖、炉渣、泥土或草泥等以改善热工性能。浙闽地区风土建筑的空斗墙一般作为木构架房屋的外围护墙,不承重,只有勒脚用实砖砌筑,或用大块毛石砌筑。内外墙面都抹一层白灰,比较考究的如宗祠的厅堂,会在墙垣内侧贴一层面砖。
两重山墙:在浙东与闽东地区,有很多外面看来是砖砌山墙的风土建筑,在砖砌山墙内侧往往还有另一道木板墙或灰墙,从而形成两重山墙的围护结构。一般,两重山墙内侧为灰墙居多,也有木板墙,外侧为砖砌封火墙。两道墙之间距离为15~60 厘米不等,距离较宽的可以作为巷道,或者安置楼梯。两重山墙中一部分是在建成的灰墙、木板墙围护悬山建筑的山墙面加建砖砌封火墙的;而也有一部分内侧的灰墙与外侧的砖墙为同时建造。两重山墙构造一方面可以发挥砖墙防火性能好的优点,另一方面,室内一侧采用灰墙更为怡人,可以避免砖墙面直接面向室内时因结露带来的不便。两重山墙结构为浙闽地区风土建筑应对自然气候条件的独特创造(图3.30)。
图3.30 封火墙与灰墙并置的两重山墙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