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梁架体系一般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汉族地区传统风土建筑中,南方以穿斗式、北方以抬梁式为代表。而南方的传统建筑由于受到北方政治中心的影响,又发展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系统。
穿斗式做法的本质是以柱子直接承重,不通过梁或斗拱传力。张十庆将井干式和穿斗式并置,并比较了二者构成要素的特征,他认为井干构成中无柱的概念,唯方木垒砌,以叠枋为壁;穿斗构成中无梁的概念,串枋拉结,连柱枋成架。[1]这两种构成方式,也是南北建筑的主要差异。
穿斗抬梁混合式就是在穿斗式体系中加上抬梁的结构要素,也就是将部分穿枋断面加大以起到梁一样的结构作用。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明间抬梁”式,即将建筑物中央明间的梁架用抬梁的方式建造,而其他间架则依旧使用穿斗式;其二为“插梁”式,即通过梁的介入,将原本落地的柱子变为束柱以达到减柱的目的。
(1)基本的穿斗式
穿斗式木构架沿房屋进深方向立柱,柱子直接承托檩条,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的“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图3.1)。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较小的柱与“穿”做成相当大的构架。屋面荷载通过椽子、檩条直接传到柱子、地面上。穿枋不直接承重,是联系构件,保持柱子的稳定。这种做法最迟在汉朝已经相当成熟,为中国南方诸省建筑所普遍采用。
穿斗式做法是浙闽风土建筑中最为普遍采用的梁架体系。福建民间工匠在描述穿斗式构造时的常用“几间几扇几柱(游廊)”的方法,例如三间四扇五柱、三间四扇七柱前出游廊等。所谓“间”就是指开间数,抬梁式木构建筑中,面阔和进深都可以用“间”来描述;而穿斗式由于进深的柱间距离很短,“间”的定义仅限于面阔。所谓“扇”在穿斗式中,进深方向的一榀独立的排架称为“扇”,在浙江,将穿斗式称为“立帖式”,其中的“帖”也是指代这一榀构架。[2]基本的穿斗式构架扇数等于间数加1。但在穿斗抬梁混合式或某些减柱构造中,扇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谓“柱”则是指同一扇上落地柱的总和。落地柱的数量决定了穿斗木结构的受力特性,而落地柱的增减也产生了穿斗式的各类变体。
(2)穿斗抬梁混合式
抬梁式做法是用两根柱子上架过梁,其下不加立柱支撑的一种结构形式,即柱上架梁,梁上承檩,檩上架椽,屋面荷载由椽、檩传到梁上,再由梁传到柱上,梁起到了承重和稳定结构的双重作用。张十庆认为抬梁式为井干技术与穿斗技术的整合。[3]
浙闽风土建筑中几乎没有纯粹的抬梁式做法,较高级的建筑会做成穿斗抬梁混合式(图3.2)。一种情况是一栋建筑中某几榀梁架是穿斗式,某几榀(一般为厅堂空间的)梁架是抬梁式;另一种情况则是同一榀梁架中同时存在穿斗部分和抬梁部分,一般是将穿斗架立于抬梁之上,或者穿斗架中含有抬梁的成分。(www.xing528.com)
图3.1 穿斗构架
图3.2 穿斗抬梁混合式
图3.3 插梁构造
(3)插梁式
所谓插梁架(图3.3),孙大章认为,其结构特色是承重的梁端插入柱身(一端或两端插入),与抬梁式的承重梁顶在柱头上不同;与穿斗架的檩条顶在柱头,柱间无承重梁,仅有拉接用的穿枋的形式也不同。[4]具体讲,即是组成屋面的每一檩条下皆有一柱(前后檐柱及中柱或瓜柱),没一瓜柱骑在(或压在)下面的梁上,而梁端插入临近两端的瓜柱柱身,以此类推,最外端两瓜柱骑在最下端的大梁上,大梁梁端插入前后柱柱身。为加大进深,尚可增加廊步,以及用出挑插拱等办法增大出檐。在纵向上,亦可以插入柱身的连系梁相连,组成构架。插梁架的山面往往增加通高的中柱,变成两个半架拼合,增加了刚度。
插梁架多通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浙闽地区也有采用。其兼有抬梁与穿斗的特点:它以梁承重传递应力,是抬梁的原则;檩条直接压在檐柱、金柱或瓜柱的柱头上,而瓜柱骑在下部梁上,部分梁枋仅有拉接作用,这些都具有穿斗架的特色。插梁架没有通长的穿枋,其构件亦较粗厚,其施工方法也与抬梁类似,是分件现场组装而成。因此,插梁架可以看作穿斗做法与抬梁做法的混合做法。但插梁做法脱胎于南方传统的穿斗做法,是穿斗做法为适应逐渐增大的室内空间而采用减柱,从而增大构件尺寸的必然结果,本质上依旧是穿斗式构架,也可以说是受到北方抬梁做法影响的穿斗结构,或穿斗抬梁混合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