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字形平面
图2.9 德化县承泽村黄宅
“一”字形平面的典型案例为处于闽南方言区的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承泽村中舍堂(99 号,图2.9),户主姓黄,“中舍堂”是其家族的堂号,大厅的太师壁上亦悬挂“中舍堂”的匾额。现状为八开间“一”字形长屋,原为九开间,西端两间经过了改建,整体为二层。厅堂两层通高,为半开敞的公共空间,当地称其为“顶厅”[8](当地闽南话发音为dua6tia1nuo)。“顶厅”两侧次间称为“大房”(do1bang2lo),虽然是等级最高的居室,如今却完全空置。仍然有人居住的仅仅是两侧的“边房”。
值得注意的是,中舍堂的“顶厅”和东西“大房”形成了三开间的仪式性空间,这三间自成一体并在平面上向内收形成吞口空间。而这三间房当地人也仅在重要仪式活动时才使用,日常生活中则是人迹罕至之所。
图2.10 永嘉县埭头村陈宅
“一”字形平面变形的典型案例是处于吴语方言区瓯江片的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埭头村陈贤楼宅(243 号,图2.10),整体平面呈曲尺形。由七开间、单层的主屋与四开间、两层的东厢房构成。据住户陈先生介绍,主屋建于清代,有两三百年历史,祖上与北侧松风水月宅(235 号)本是一家,分家后弟弟另建了此宅。后由于人口增加,于民国时期加建了两层的东厢房。笔者2014年初访时,偌大的宅子只有陈先生与老母亲两人居住在东厢南侧,2016年再访时已经完全空置。
根据陈先生介绍,主屋的当心间称为“上间”(温州话发音为ye2ga5)。上间就是厅堂,一般只有婚丧嫁娶等重要仪式时使用。“上间”的两侧是父母和长子的居室,称为“正间”或者“一间”。正间的外侧两间也就是梢间被称为“二间”,等级稍低于正间。而最外侧的尽间部分则被称为“边间”,也叫“倒立”,一般是储藏空间或其他附属空间,今天被改造成居室的情况也不少。“二间”与“边间”之间,如果还有房间,则被依次称为“三间”“四间”等等。在陈家,加建的四间东厢房中,北侧两间合称为“三间”。陈先生母子所居住的为南侧两间,合称为“四间”。
(2)合院式平面
浙江的三合院大多正房七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总共十三间,因而也叫作“十三间头”。处于吴语方言区台州片的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司厅巷32 号的洪宅(226号,图2.11)建于清中期,原为“十三间头”三合院,清末时加建门房形成封闭的四合院,现状改建较多,然而依旧可以看出原本的平面布局。
穿过沿街的门房,就来到内院,当地人称为“道地”。正面为正房七间,两端还有抱厦一间,前有轩廊。正房明间前后开敞,不设门扇,称为“堂前”(daon13dzie13),当中一般有太师壁将空间前后一分为二,前部为仪式空间与长辈的起居空间,后部称为“堂前后”,一般用来祭祀土地,在丧事期间也用来安放棺材。堂前两侧是“正间”,正间向堂前开门,是长辈的居室。正间与堂前构成了一堂两室的格局,为整个宅院的核心。正间再向外的三间共用一个出入口,内有楼梯通向二层。在未分家的时候,一侧为储藏室,一侧为厨房、餐厅;分家后则两侧都是厨房、餐厅。其中,正间外的一间称为“坐契”(sou23chi51),也叫“坐起”,如字面意思,一般为家族成员吃饭、起居、待客使用。坐契再向外一间叫作“翼头”,也叫“凤叶”(von213yeh23),吴语中“叶”“翼”同音,因其处在房屋翼角处而得名。最外侧的抱厦叫作“灿头”,就是两端的意思。当房屋没有抱厦时,翼头也可以称为“灿头”。翼头与灿头一般作为厨房、储藏等辅助空间使用。
正房两侧是厢房,洪宅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台州地区有些合院也有两间或者四间厢房(三间+抱厦)的。厢房在当地称为“横屋”,厢房明间为“横堂前”。厢房基本上是供晚辈使用,等级较低。
图2.11 黄岩司厅巷洪宅
图2.12 福安楼下“保合太和”宅[9]
而处于闽东方言区的福建省福安市楼下村的“保合太和”宅(15 号,图2.12)则是H 形三合院的变形,因大门门楣上刻有“保合太和”四字而得名。从平面结构来看,其当为H 形前后天井式三合院,然而前天井加了墙门,后天井加了后廊,使得整体更像三进四合院的形制。正房体量很大,面阔五间,十柱十五檩,进深达15 米。明间和次间前后两分,梢间则分为前中后三个房间。梢间的三间为东西向,中央一间为厅,面对一个小天井。
“保合太和”宅的主要居住空间全部集中在正房中,当心间为厅堂,厅堂正中太师壁被称为“中庭壁”。太师壁两侧有向后的凹口,两边各有三扇门,平行于太师壁向后开的是“太平门”,通向“后堂”,仅为办丧事搬运棺材时使用;向中间开的“耳门”为日常使用;还有两扇门通向两侧的房间。厅堂两侧的房间被称为“厅堂间”,后堂两侧为“后堂间”,这两间房间虽然等级较高但采光不足,一般已经不作为居室使用。正房梢间的三间房间被称为“夏间”,当中一间为“夏客厅”,也叫“书厅”,夏客厅两侧分别为“夏前间”和“夏后间”。夏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单元,尺度宜人,采光充足,适宜日常生活起居。前天井厢房两间称作“偏间”,为辅助用房。后天井厢房两间称为“伙厢”,伙厢南侧为“通行厅”,通常作为餐厅使用,北侧一间则为厨房。[10]
这样的大宅,可以看作是左右两套生活单元背对背拼合而成的,兄弟分家的时候,大宅就从中轴线上一分为二,厅堂公用。
“四点金”是浙闽小型四合院的代表,处于闽南方言区的潮州“四点金”住宅就是将两个三开间房屋 “对合起来”的紧凑型四合院(图2.13)。南侧三间房屋的正中为大门,当心间为主要出入口,称为“门厅”或者“前厅”。门厅两侧是“下房”,一般是晚辈或用人的居室。走过门厅就是中心天井。天井两侧一边为厨房,称作“八尺房”,因其一般面宽八尺而得名;另一边是柴房,也叫“厝手房”。过了天井则是正房,当心间为“上厅”,两侧为“大房”。大房就是家长的居室。[11]
图2.13 四点金式四合院
图2.14 晋江石狮镇某宅[12]
在同属闽南方言区的泉州一带,“四点金”也叫“三间张”。规模更大一些的叫“五间张”,因正房五间而得名。如福建省泉州市晋江石狮镇某宅(86 号,图2.14),也是两进对合式四合院,由两个五开间房屋对合而成,门房称为“下落”,而正房则称为“上落”。下落当心间为“下厅”,次间为“下间”,边间为“角间”。“五间张”的上落比起“四点金”更为复杂,一般会分为南北两部分。当心间由太师壁分隔,前为“上厅”,后为“后萱”;次间前为“大房”,后为“后间”,由于明清以来以左为尊(以面朝南为基准),故东侧大房又称“上大房”,地位更高;边间前为“边房”,后为“角脚间”。上下落之间的天井称为“深井”,深井两侧称为“榉头”,也称“崎头”或者“角头”。[13]榉头有时是开敞的廊子,有时是客房,起到连接上下落的作用。
四合院民居又如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梧桐村孔照厝(42 号,图2.15),户主姓黄,大约建于18世纪中叶。该住宅类似四合院形制,后部主体大屋较高,称作“后落”,前部围合建筑较矮,入口大门所在的一排建筑称为“前照”,两侧厢房称作“书院”。
主体“正落”七开间,明间分前后厅,前厅通高,为家族的公共空间,后厅两层,一层为后堂,正中放置石磨一个。次间也分为前后两间,前部当地人称作“厅边房”,作为卧室,后部称为“后房”,多为厨房。梢间称作“六扇房”,最外侧叫“八扇房”或者“撇舍”,梢间和尽间可根据人口变化自由布置。除去前厅外,房间均为两层,二层多为储藏间,后因人口增加,将屋顶改为歇山顶,并开始将二层作为生活空间使用。[14]
(www.xing528.com)
图2.15 罗源梧桐孔照厝[15]
“书院”为三开间,进深方向分为前后两间,前后均开门。“书院”正中称作“书院厅”,一般为客厅。“书院”也是两层,一层的房间地位比厅边房低,但是采光好,是整个大厝中采光最好的房间,作为日常起居使用;二层没有外窗,一般为储藏间。
整体而言,浙闽地区多进的大型合院为数不多。处于闽北方言区的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廖氏大夫第(170 号,图2.16)是浙闽风土建筑中多进合院的代表。该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建,整体为三进合院。第一进是个杂院,只有厢房。第二进为主要生活区,正房三间,厢房各一间,正房明间称为“客厢”(kia3qiang1),前后通透,为主要生活空间,兼有起居室、餐厅、客厅的功能。两侧为卧室,称为“厝间”(qio2gan1)。第三进也有正房三间,厢房各一间,还有过厅一座。三进正房明间为祭祀祖先的祖堂,两侧的厝间则为年长者所居。
图2.16 邵武和平廖氏大夫第
图2.17 缙云河阳朱宅
浙闽风土建筑中的多进式大型合院,有时候在平面功能布局上与北方多进式合院并不相同。典型的案例是处于吴语方言区处衢片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河阳村朱宅(293号,图2.17)。单从平面上看,其为四进堂庑型合院,然而从居民的日常生活流线来看,朱宅的主要生活空间集中在前两进,后两进建筑做法朴素,多为用人房和储藏室。这与北方民居有很大不同。
朱宅大门朝东,进入大门是一段尽端式的窄弄。窄弄正中的右手边是第一进的过厅,当地人称为“阊门间”。穿过过厅的第二进院落是宅院的核心,是家族聚居和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中央的庭院称为“道坛”,道坛北侧就是第二进的正房,整个宅院中等级最高的建筑。正房明间称为“师间”(sy44gan4),为仪式空间兼家族公共活动空间,也是待客的场所。第二进中除了师间以外所有面向道坛开门的房间都称为“堂前”(daon13ya1)。堂前为大家族下属各个小家庭的居室。堂前与师间都有前轩廊,被称作“路堂”(lou213daon13);而堂前与师间相交形成的角部暗房间则被称为“插屋间”(tsa4oh43gan4),一般是厨房和楼梯的位置。全体建筑都有二层,但二层一般作米仓储存粮食,并不居住。从插屋间门前穿过第二进院落,就可到达后两进院落。后两进被统一称为“伙社”(hou51sya13),据说旧社会是长工、用人的居所,现在则都用来堆放杂物。
(3)围屋式平面
护龙式围屋的代表是处于闽语闽南方言区的福建省泉州市亭店村杨阿苗宅(74 号,图2.18)。该宅由归国华侨杨阿苗建于1894年。杨阿苗宅为典型的闽南“官式大厝”,核心建筑为“五间张”四合院,称为“主厝”,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护厝”。
主厝空间与一般的“五间张”四合院并没有任何区别,而护厝空间则由“护厝间”“护厝井”和“过水间”组成。护厝间是主要的居住空间,护厝井就是护厝间前的采光天井。而连接护厝与主厝的空间则是过水间,过水间因护厝井从其下排水而过得名,因为要排水,过水间往往会架空,并以木板铺装。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过水间从南向北分别称为“护厝头”“亭子头”与“护厝尾”。除了日常生活起居空间外,杨宅还在东侧护厝中设置了“花厅”,为待客、娱乐所用。[16]
图2.18 泉州亭店杨阿苗宅[17]
图2.19 永安市西华片住宅[18]
同为护龙式围屋的还有处于闽中方言区的福建省永安市西华片住宅(图2.19)。其核心同样为两进或三进四合院,左右对称配置“扶屋”。在永安一带,两进四合院称为“两堂”,南侧门房为“下房”,正房为“上房”,下房中央门厅为“下堂”,上房明间为“上堂”。三进四合院则称为“三堂”,在两堂中插入“中房”与“中堂”。两堂之间为天井,侧面有厢房。“两堂”的外侧有“扶屋”,一列“扶屋”称为“一横”,这样的宅院就叫“两堂两横”。同理,还有“两堂四横”“三堂四横”等形制。
“上房”一般为五间,进深比较大。“上堂”为祭祀、待客、婚丧、节庆时举行仪式、宴会的空间。上房次间为“一直”,是等级最高的房间,“一直”外侧是“二直”,“一直”与“二直”合起来称作“上堂间”,这里窗户较小,日照一般比较少。“一直”与“二直”之间还有一条走廊,称为“子孙巷”。上堂间的背后还有一条走廊,走廊外侧有一条大约60 厘米高的飘窗,当地人称其为“挂寮”。“下房”也是五间,进深则比上房小很多。“下堂”为仪式性门厅,平时不常使用,下房的次间和梢间则合称“下堂间”。厢房与扶屋虽然等级较低,但一般是主要的居住空间,上房与下房则更多沦为单纯的仪式性空间。上房、下房与扶屋之间的联系空间称为“桥厅”,主要用作餐厅,与闽南围屋的“过水间”形制相同。[19]
图2.20 永安槐南安贞堡[20]
土堡的代表则是同处于闽中方言区的福建省永安市槐南乡的安贞堡(107 号,图2.20),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为当地富商池氏花费14年建成。该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已经无人居住,成为收门票参观的景点。安贞堡的扶屋前方后圆,有防御性极强的夯土外壁,顶层环绕跑马道,南面两隅有炮楼,扶屋所围绕的则是“两堂”四合院。基本的平面布局与前述西华片围屋十分类似。不同的是厢房更大,东厢则是名为“自修室”的书斋,兼有待客的功能。
处于闽东方言区的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成厚庄(图2.21)则是另一个土堡案例。成厚庄建于清初,整体平面为矩形,西侧为主入口,两隅有炮楼。与一般土堡不同,成厚庄有两重夯土城壁,内环损毁严重,仅存正房三间,改建部分两间,还有过街楼两栋各五间。正房当心间为“大厅”,两侧为“厅边房”。有趣的是,内环的东西厢房做成了过街楼的形式,一层的当心间是与外环相连的过道,而二层的东厢当心间为祭祀祖先的“祖厅”,西厢当心间为供养观音菩萨的“神厅”,有着“左祖右社”的形制。
图2.21 永泰嵩口成厚庄
外环为“护厝”,护厝一层为家族成员生活的空间,二层为起防御作用的跑马道。外墙下半部为石砌,上半部为夯土。相传,成厚庄是明末嵩口的大户为了防御盗贼从镇上举家前往镇外的山岗上而建,鼎盛时期有千余人生活在此,如今由于交通不便,仅有一户居住,整体状况较差,多处坍圮。
土楼是围屋式平面中最为人熟知的,比较典型的案例有处于闽南方言区的福建省龙岩市南靖县石桥村的顺裕楼(图2.22)。顺裕楼是南靖县最大的土楼,平面为两层同心圆。外环直径74 米,四层,每层72 间,共计288 间。内环有两层,仅仅建成了四分之一。正中间为“祭厅”。顺裕楼外环的每一个柱间四层为一个单元,供一户家庭居住。每个单元一层为厨房和餐厅,餐厅兼有待客功能,二层为储物间,三层和四层是寝室。[21]不难发现,土楼的防御性并不及土堡,但功能性很强,仪式性空间被大大压缩。
图2.22 南靖石桥顺裕楼[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