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良
2001年,县级市的江阴国内生产总值达365亿元,财政收入36.3亿元。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直接推动了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最近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落实新世纪科教兴市战略,将原来的成人高校性质的江阴职工大学改制为江阴社区职业技术学院,将更有利于我们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搭建高职教育平台,构建社区教育网络中心。
“地方大学地方办,办好大学为地方”,早在20年前,江阴的企业家就为我校的发展定好了宗旨。多年来,由于学校坚持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的方针,始终定位于办好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校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从1979年建校时的十几个教职工,几间旧平房,发展到现在占地23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近400名教职工,在校学历教育学生3200多人和每年近80万人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的规模。到2000年底,学校共有毕(结)业生11348人,其中624人担任了各类企业的董事长、厂长、经理等主要领导职务,毕业生各类科研及技术革新成果在省市以上获奖的有200多项,其中国际金奖一项,国家金奖三次,国家银奖五次。学校为江阴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社会评价我们的毕业生是分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绝大部分到了乡镇企业工作。
一、努力准确定位,面向地方,确立社区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建设新理念
我院是地方政府举办的适应社区经济发展需求,为提高社区各级各类成员的素质而设置的,以实现职前职后高等教育并以专科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性质定位是:以社区为本位,以高职教育为本体,以终身教育为本义,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为开发社区的人力资源,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服务。同时,由于江阴市特殊的经济领先地位和学院有部分专业在全省具有先进性,并由高等学校本身的辐射性决定,学院生源区域定位间接面向苏北、苏中,乃至全省。当前学院的办学形式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主体在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功能定位上,利用高职师资优势,强化高职教育服务功能,与地方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学校原有中专教育功能下移,把中专班办到各中职学校,引导社区中等职业教育高移,使高中等职业教育联动,开展全方位的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以社区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通向农村的终身教育网络,从而全面为企业、为农村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此外,作为地方性高等教育机构,学院还主动参与经济发展的功能和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根据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中小企业及有关科研单位相结合,建立若干科技研究开发中心,让师生直接参与科技开发的实践活动,使学院逐步成为江阴市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中心。学院还通过自身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骨干,向社会开放,学院加强与各个单位的联系,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普及教育、市民形象教育等活动,使学院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基地。
二、深化教育改革,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高职为主的“多元结构”的社区办学体系
职业教育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开门办学,灵活地转换专业,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才能形成自己的发展之路。1995年以来,学院紧跟地方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要求提升的趋势,以高职技术教育为主线,建立了“多元结构”的具有社区特色的办学体系,打破模仿普高的框框,实现了成教、职教、普教相沟通,高职、中职、初职相配套,社会、企业、学院相结合的办学格局,相继开设了会计电算化、电脑装潢设计、机电一体化、数控、现代音视频技术等社会急需专业。坚持以多种职业技能教育为红线,强化实习、实践环节,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实施文化理论分层次教育,职业技能分规格训练的多元化计划,从而使整个学校形成了面向企业经济发展需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中心的特色。在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上,按不同的职业类别,不同的技术含量,不同的学历层次,分成高职、中职、初职,根据不同的培养要求,开辟了多种规格的培养训练。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元化,决定了学校管理的多元结构。学校采取了社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以学校为主的开放式管理办法,成立了有市党政领导、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等参加的校董会,建立了企业家为主的校友会。根据专业不同,学校联系了40多家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的挂钩单位,并聘请这些单位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成立了社会教育管理委员会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元组合的开放式管理网络,使学校教育始终不脱离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多元结构”社区办学体系的建设,让学校教育贴紧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强,职业意识好,企业留得住、用得上而广受好评。学校也因此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三、强化自主发展,拓展高职教育集团内涵,创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
企业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发展的根本。江阴地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县级市有10家上市公司,而且大多是乡镇企业,本身就决定了地处农村县级市的高等教育,只能面向农村、面向乡镇。学校曾模仿普通大学、普通中专,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社会,这种做法结果是社会不认账。1989年成人高校只招到4个学生。回过头来“观念一变天地宽”,自求出路,自主发展,面向地方,想为企业所想,教为企业所教,专业结构调整,由“学科本位”逐步移向“能力本位”,发展重心从“中职”移向“高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了由江阴地方40多家大中型企业(其中大多是乡镇企业)和30余家成职教学校组成的江苏省第一家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学校通过集团及时了解乡镇企业的变化和发展,快速调整内部教育结构,及时为乡镇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同时,学校通过集团解决了实践基地、兼职教师、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提前介入社会,来到生产第一线。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推动学生完成了实验性技能向生产技能的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经营管理型、技术创新型的人才。
四、重视内涵发展,着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性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www.xing528.com)
江阴的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是“六分天下有其五”。农民是乡镇企业职工的主体,大专以上的人才在企业职工中占的比例仅1%。企业竞争必然导致人才竞争,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必须按乡镇企业的需求来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即培养乡镇企业需要的既有一定文化理论又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的适合岗位是企业需要量较大的高级技师、班组长、车间主任等,而这种人才培养规格,正与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人才规格和培养大目标确定后,我们集中精力于学校内涵发展,探索构建与之相应的“四双制”的教学模式。
实施双纲教学,要求学校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实际要求出发,与企业一起根据行业标准或行业要求制定与教学大纲相配套的技能训练大纲,同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比例由原来的7∶3变成6∶4或5∶5。这样形成的以能力为本位的崭新的教学体系,使新规格的人才培养有了科学保证。
双轨教育要求课堂理论传授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双轨落实双纲教学。我们首先将技能指标进行分解,建立常规训练制度,积极利用学校实习工厂(场),借助高职集团企业,强化实践性环节,使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得以落实。
强调双师,要求教师既当合格的文化理论的讲师,又能担当职业技能训练的指导老师。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新技能学习,取得合格证书。同时,建立一批“双师”培训基地,分期分批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目前,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比例已达67%。学校还聘请一批有实践经验热心教育的专家来校兼职,较好地保证了新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双证检验,多证毕业。为保证新规格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学校实施两种考核制度。学校按学生学习情况分阶段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考核,要求学生除获取社会上已有外语、计算机等各类专业的等级证书,还根据不同的专业规定了相应的专业劳动技能合格证书,学生必须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学校规定的专业技能合格证书才能毕业。
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实施“四双制”的基础上,学校又提出“品牌”建设的目标,狠抓品牌专业、品牌教师、品牌学生的建设,品牌建设,是对“四双制”的深化,其核心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23期
【作者简介】蒋国良(1955—),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