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转子涡流场求出后,通过式可得到永磁体的比磁导Pc分布。本书将永磁体局部失磁达到总体积的5%为界限,若超过5%永磁体则发生严重失磁,永磁缓速器须重新设计。当永磁体温度为80℃时,由图4-23a可知,其比磁导Pc小于0.23将会发生失磁。该永磁体在150℃时不会发生失磁,而达到180℃时,永磁体的比磁导小于0.86时会发生失磁,如图4-22d所示,在转子转速为3000r/min时发生了失磁。
转子涡流场求出后,通过式(4-67)可得到永磁体的比磁导Pc分布。由于永磁缓速器转子上各局部去磁场强度不同,永磁体不同局部的工作点是不一样的。本书将永磁体局部失磁达到总体积的5%为界限,若超过5%永磁体则发生严重失磁,永磁缓速器须重新设计。
通过考察图4-22中不同转速下永磁体比磁导和图4-23中不同温度下的退磁曲线,得到永磁体动态工作点。由图4-22看出,图中比磁导强度变化范围被临界点分开,处于临界点下端范围为失磁部分。图4-22a为永磁缓速器在初始位置(即静止)时,比磁导在4.0~5.0范围内,大部分工作点处于在磁能积最大处,说明缓速器磁路设计合理。当永磁体温度为80℃时,由图4-23a可知,其比磁导Pc小于0.23将会发生失磁。从图4-22b可以看出,即使在转子转速为3000r/min时Pc小于0.23的部分没有超过5%,永磁体几乎没有失磁;但当温度达到140℃时,此时永磁体的比磁导Pc小于1.88就会失磁。从图4-22c可以看出,在转子转速为1000r/min时,永磁体上Pc小于1.88的部分达到2/3以上,已经发生了严重失磁。如果永磁体换为更高规格的钕铁硼N35EH,其退磁曲线见图4-23b。该永磁体在150℃时不会发生失磁,而达到180℃时,永磁体的比磁导小于0.86时会发生失磁,如图4-22d所示,在转子转速为3000r/min时发生了失磁。
(www.xing528.com)
图4-22 指定转速下永磁体比磁导分布
a)初始状态 b)转子3000r/min,80℃ c)转子1000r/min,140℃ d)转子3000r/min,1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