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钻进“蛟龙”号的“肚子”——载人耐压舱,看一看它的“五脏六腑”。
工作人员用淡水清洗舱口。
载人舱入口位于潜水器顶部,红色的“龙背”前端,是一个直径近半米的圆井通道。进入“龙肚”时,工作人员先拿一个由硬纸板做成的垫圈套在舱口,再将一架直梯伸入“井”中。下潜人员将鞋留在脚手架平台,穿着袜子进入舱内。乘员进舱后,“龙背”上的工作人员便将直梯移走,撤去垫圈,再用喷罐和纸巾反复擦拭舱口,防止异物沾到壁上。如果舱口盖因为异物而与舱口壁闭合不严,哪怕只留有一丝缝隙或划痕,在压力巨大的深海也可能会引发严重事故。
开舱盖
从外面看,“蛟龙”号是个体形圆滚滚的“萌物”,然而藏在它“肚子”里的载人球舱却空间局促,底部直径只有2.1米,标准载员3人。舱内共有3个座位,但是没有座椅,只配备了3个柔软的方形坐垫,以便乘员坐靠。通常,潜航员(主驾驶员)坐中间,其右边是科学家,左边是工程技术人员或潜航员学员。主驾驶员面前是主操作仪表盘,上面密布着一排排按钮和指示灯。仪表盘上方是主显示屏,显示着舱内氧气浓度、压力、温度和电池电量等信息。仪表盘下面是直径20厘米的主观察窗,供主驾驶员查看“海底路况”。观察窗前装有潜水器的主控杆、水声电话终端、主机械手和副机械手的控制杆等。主控杆有20多厘米长,外形类似直升机的操纵杆,用来控制螺旋桨,掌握“蛟龙”号前后左右的运动;主控杆一侧是辅助杆,控制“蛟龙”号的下潜、上浮、前后倾等水下姿态。主观察窗两侧各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观察窗,两边的乘员就从这两扇小一点的窗口观察海底情况。操作台下方还有一副游戏手柄模样的操控装置,用来控制摄像机云台。科学家可以一边按动手柄的方向键,一边观看右侧观察窗上方显示屏中的实时画面,按下快门键便可拍摄水下物体,获得高清图片。
主观察窗、仪表盘和控制杆
科学家操纵手柄。(www.xing528.com)
载人舱后部是一套生命支持系统,由数排钢瓶组成,里面装有压缩氧气,氧气量可供3人呼吸72个小时。此外,舱内还设有吸收罐,用于及时处理乘员呼出的二氧化碳。下潜时,“蛟龙”号载人舱里保持大气常压水平,氧气浓度维持在17%~23%,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5%。下潜开始后,载人舱内的一套自动控氧装置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氧气供应量。舱内基本是恒温恒压的,因此潜航员不需要穿特种服装,也不会有失重的感觉。下潜人员即使身处万米深海,也与身处平地没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
虽然“蛟龙”号的载人舱与其他国家的作业型载人深潜器相比已经算是“宽敞”的了,但潜航员在执行任务时常因趴在舷窗前过于投入地作业取样,而忘记半蹲屈缩状态的膝盖、腿脚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伸展。
“蛟龙”号内的氧气瓶
对于下潜人员来说,深海中的载人舱是个名副其实的“冷宫”。原来,深海海底的温度通常仅有0℃~3℃,载人舱内壁温度则保持在1℃左右,摸上去就像冰块,且舱内湿度可达45%,舱壁上时常还会滴落冷凝水。下潜人员蜷缩在载人舱内,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低。因此,经验丰富的潜航员每次下潜前都会备好应急食品和毛毯、毛衣、棉裤等御寒衣物。暖宝宝和羊毛袜常常成为最受欢迎的“小伙伴”。潜航员一般在深海下潜过程中会加穿“御寒服”,并在腰、肩膀和腿部贴上暖宝宝,以抵抗阵阵寒意。应急食品是热量越高、能量越大越好,这是由海底工作特点决定的。潜航员和科学家在海底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携带的“零食”必须具有快速提供能量的功能。
载人舱内景(徐小龙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