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汪烈山师长的壮烈牺牲与血洒石鼓寨

汪烈山师长的壮烈牺牲与血洒石鼓寨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汪烈山为人亲和,爱兵如子,深受官兵爱戴。遗憾的是,陈锡联再也没有机会把这件棉衣还给汪师长,因为一个多月后,汪烈山就壮烈牺牲了。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我伤愈后,重新回到宣汉以南北岸石鼓寨阵地时,远远就望见在烟腾腾的江岸上站立着一个人,我一下就认出是汪烈山师长。对峙至中午,敌人已过河四个团,于是我们退守石鼓寨。

汪烈山师长的壮烈牺牲与血洒石鼓寨

四川通江县有一座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是全国安葬红军最多的烈士陵园。在这些红军烈士中,有一位很特殊。他原是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从他牺牲直到现在,一直没有家人来祭奠他。这位特殊的烈士,名叫汪烈山,牺牲时是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八十八师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师政委是开国上将王建安,下面有一个团政委,叫陈锡联。

汪烈山为人亲和,爱兵如子,深受官兵爱戴。当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非常节俭,穿着很简朴。汪烈山对徐向前非常崇拜,也跟着学,穿的都是破洞衣、破洞裤。有人看他一个师长穿这么破,就送给他几件衣服,可他转手就把衣服都分给了下面的战士。有一次,汪烈山让一个通讯员去送信,他见通讯员没穿鞋,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鞋脱下来送给了通讯员。其实,他自己也只有这一双鞋,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赤脚走呗!据汪烈山的马夫高寿芝回忆,汪烈山配有一匹马,但他平时几乎从来不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驮伤员。1933年10月,在宣达战役中,陈锡联不幸受了伤,汪烈山看到躺在担架上的陈锡联穿得太少,随手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盖在陈锡联身上,自己穿着一件单衣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遗憾的是,陈锡联再也没有机会把这件棉衣还给汪师长,因为一个多月后,汪烈山就壮烈牺牲了。此事也让他抱憾终身。

战士们抬着汪烈山的遗体,一直走了几十里路,才强忍悲痛把他安葬了。汪烈山的牺牲,是红四方面军的重大损失,为此徐向前痛惜不已,直到几十年后,徐向前还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写道:“(汪烈山)是个很能打的干部。八十八师能攻善守,作战勇猛顽强,屡建战功,是同他的指挥分不开的。”

陈锡联一直都忘不了老师长对他的恩情,在回忆录中曾多次提到汪烈山,对他非常尊敬。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当我伤愈后,重新回到宣汉以南北岸石鼓寨阵地时,远远就望见在烟腾腾的江岸上站立着一个人,我一下就认出是汪烈山师长。他不知什么时候早来到这里了,一见我,就亲切地问道:

“伤口怎么样?没有化脓吧?”

我告诉他,伤不要紧,完全能坚持工作。因看到敌人炮火猛烈,我劝他道:

“师长,你到指挥所去吧!这里有团长和我……”

汪师长似乎没听见我的话,他只是出神地注视着对岸的敌情。突然一颗炮弹落在近处,炸起的泥土溅了他一身。他拂拭几下,若无其事地说:

“看情形,敌人这次是‘来者不善’呀!”

敌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汪师长的预料,这一次,他们集中了五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不惜伤亡,实施连续强渡。我方阵地上摆开迎战的只有本团的二、三两营(一营因有任务尚未赶到),因此,敌人得以首先攻占了我河岸滩头的小山阵地。对峙至中午,敌人已过河四个团,于是我们退守石鼓寨。

这时我们伤亡较大,子弹也快打光了。幸而石鼓寨地形很好,居高临下,易于守备。我们把炊事员、饲养员、卫生员都组织起来,搬运石头守寨,又把红军当年起家的家伙抄了起来,从汪师长到每个战士,每人都手持一根矛子。我们的矛子,大部分都带有倒钩,像“钩连枪” 一样。当敌人爬上寨墙来的时候,一矛子捅上去,顺手一带,就可把敌人钩上来。这样可以搞到一些子弹,碰巧了,还可以搞到几颗马尾手榴弹。可是有时遇上身材高大一点的,或者拼命挣扎的敌人,就得好几个人上去一起下手,像拉死猪似的才能拖上来。

敌人欺侮我们没有炮,又缺少子弹,索性在距寨不远的地方排起队来,前面的部队攻,后面的部队就列队观阵,呐喊助威。看到敌人这个疯狂劲,有些同志不免有点沉不住气,但一见到汪师长那样沉着,也就镇静下来了。

汪师长一直没有休息,他拿着长矛,到处巡逻,哪里吃紧,便出现在哪里。五个团的敌人,对我们这个不足两营红军据守的孤寨简直无可奈何。

一直打到太阳偏西,敌人的进攻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川军都是“双枪兵”,几乎人人都吸鸦片烟,打了这半天,他们吃不住劲了,只得休战去过烟瘾

我们也累得不行。看来敌人不会马上进攻,汪师长命令部队迅速分散搞饭吃。

我们刚刚吃完饭,参谋同志跑来报告说,敌人正在集结,可能马上又要发起攻击。我立刻起身向前沿跑去,只听得一声爆炸,一发炮弹正好落在汪师长身旁。(www.xing528.com)

我急忙跑过去,汪师长已倒在地上,殷红的鲜血顺着他的额角流下来。他留给大家最后的一句话是:

“战斗——直到胜利!”

参考资料

[1]人民军队经典战役——陆战经典之1933年宣达大捷[OL].人民网http://news.sohu.com/56/79/news200977956.shtml.

[2]王金波.历史上的宣达战役[J].当时纵横,2014(3).

[3]雷映松.宣达战役[J].巴蜀史志,2019(04).

[4]陈锡联.陈锡联追忆汪烈山[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15/13/1433596_770535344.shtml.

[5]王盟,李兴贵.宣达战役对红四方面军后勤保障的重大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阅读赏析

红安(原黄安县),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孕育了无数个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生命,续写了无数个悲壮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汪烈山,代表着红安故土一个小小的革命战士,但却发挥着无限的光芒,照耀在中国大地上,支撑着我们的战士跨过一个又一个泥潭、走过一个又一个荆棘,最后取得革命的成功。青年时期的汪烈山立志要为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奴役生活而参加革命,“为什么穷人终年不得温饱,为什么富人能山珍海味?”带着对阶级压迫的深深仇恨,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跟随部队离开家时,汪烈山来不及向家人告知去向,便匆匆地从鄂豫皖转战千里到了四川。

在反“三路围攻”——竹峪关反击战中,汪烈山坚决执行总部命令,率领第二十八团与第十一师负责主攻包台山。夜色中,他带领战士们沿着降香藤徒手攀登几十米高的山崖,并在山顶上潜伏下来。凌晨开始总攻,枪炮声震山谷,守敌惊慌四逃。在红军内外夹击下,敌军全线溃退。汪烈山英勇善战,谋略娴熟,在宣达战役中指挥非常出色。根据达州地形优势,汪烈山派第二六三团两个营正面佯攻凤凰山,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以第二六四团控制罗江口,防敌东逃;另以一个营利用夜暗,绕道奇袭吴家桥,迅速将敌击溃,并跟踪追击,攻进达县城关。第二六三团在城内红军的配合下,向凤凰山之敌发起猛攻,歼敌大部,俘虏敌团长温少康以下官兵500余人。10月21日,达县城全部解放。“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反“六路围攻”中,汪烈山在前线指挥中不幸中弹,倒在了血泊中,年仅29岁。

如今,为革命献身的汪烈山师长静静地沉睡在肃穆的大巴山脚下,无言的声音寄托着对革命事业的期盼。

拓展思考

1.根据汪烈山关怀下级的事迹,谈谈新时代如何做好党内关怀。

2.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请谈谈如何让红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