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西辽统一中原-称霸中原的西辽

揭秘西辽统一中原-称霸中原的西辽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喀喇汗国刚刚被征服,还不够稳定,这个时候身为皇帝的他如果亲自领兵杀回中原,一旦战败,后果将不堪设想。西辽这次东征,准备得相当不充分,后勤物资的保障尤其如此。但是为了把握这个大好时机,大石是没有时间慢慢集结和准备物资、兵马的,此次东征,事实上是一次大冒险。1134年三月,兀术、撒离喝合兵一处,再次杀入汉中,直逼仙人关。吴璘闻讯,急忙率领麾下兵马疾奔七昼夜,突破重围前来增援兄长。

揭秘西辽统一中原-称霸中原的西辽

虽然决定东征复国,但谨慎的耶律大石还是留了一招后手。东喀喇汗国刚刚被征服,还不够稳定,这个时候身为皇帝的他如果亲自领兵杀回中原,一旦战败,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给自己,也给跟随自己数千里远征的那些契丹同胞留一条退身之路,他决定不再亲征,只委派得力将领率领主力东归。

大石挑选的主将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萧斡里剌,当时在西辽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是六院司大王。六院司属于北面官,负责游牧民族事务,比之汉制,大致等同于户部,但权力要更大一些。相当于户部的北面官衙门还有一个,就是五院司,也称为北院,六院司可称为南院,萧斡里剌这个时候,也可以称他为“南院大王”,就其此后的表现来看,很可能算是大石朝廷里总理一级的人物。

萧斡里剌是东征军主帅,副帅则选定了敌剌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剌阿不,此外,还任命茶赤剌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前线总指挥),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敌剌部和茶赤剌部都是当初大石在可敦城召集开会的那十八部游牧民族之一,不过看这两位将军的姓名,应该是契丹人,而不会真是敌剌部和茶赤剌部的人,大概前面冠以部族名,是指他们统领从这些部族借来的兵马吧。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秃鲁”则是头人的意思,护卫就是禁卫军官,这个阵容可以说是超级豪华。

不仅派将豪华,出兵数量也实足惊人,竟然整备了七万骑兵,大概是将跟随大石西征的契丹骑兵、汉族骑兵,还有比大石较早迁来西域的那一万六千帐契丹人和突厥人,全都包括进去了吧——简直就是新兴的西辽政权的倾国之兵了。

在宰杀青牛、白马,立旗誓师的时候,大石再次对他英勇的战士们发表演讲,他说:“我大契丹自从太祖、太宗艰难创业以来,其后的多位君主耽于逸乐,不理国政,致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瓦解。朕被迫率领着你们远征大漠,希望能够恢复故土,中兴大契丹。这地方虽然富庶肥沃,终究不是你我君臣世代居住的地方,咱们总是要回故乡去的呀!”

这番话喊出了大石本人的理想,也喊出了兵将们的心声,立刻就引来如同海潮一般的欢呼。然后大石关照元帅萧斡里剌说:“你这趟去,一定要赏罚分明,和士卒们同甘共苦,选择水草繁茂的地方扎营,调查清楚敌人的情况再进攻,别自取其败。”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出,大石对此次东征充满了相当大的忧虑,把那么大一支部队交到萧斡里剌手里,他也是不大放心的,否则,那些老生常谈,还用对跟随他多年、做到六院司大王高位的萧斡里剌说吗?

西辽这次东征,准备得相当不充分,后勤物资的保障尤其如此。万里行军,在那个时代是很艰难的事情。后来蒙古人也万里远征,取得了辉煌胜利,那是因为蒙古骑兵同时也是牧民,可以连续数日数夜驰骋而不下马,一人携带数匹坐骑,随时换乘,渴了、饿了靠喝马奶就能解决问题。大石麾下的契丹战士、奚族战士、突厥战士们进入中原农耕区域那么多年,游牧性已经大打折扣了,况且还夹杂着部分汉人和渤海人,是没法和后来的蒙古骑兵相比的。

况且,大石远征西域,也是一程一程走过来的,不是一口气杀过来的。他先进至叶密立,休整一段时间后再南下进入高昌,两度征服,终于把高昌回鹘王国牢牢掌握在手心里,这才西取七河地区,并且在边界线上停了很久,然后才猛然突进,吞并东喀喇汗国。如果一口气远征万里,很可能因为后勤问题而兵马越打越少,找不到一寸立锥之地。

真要想大规模进攻金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在帝国东境,也就是高昌回鹘王国的东部集结兵马和钱粮,然后联络西夏草原游牧民族,一起向金朝的腹地推进。如果以虎思斡耳朵为出发地,那么距离目的地未免太过遥远了,恐怕还没等走到边境线上,粮草物资就会耗光。

但是为了把握这个大好时机,大石是没有时间慢慢集结和准备物资、兵马的,此次东征,事实上是一次大冒险。

冒险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萧斡里剌率领西辽军走了一万多里地,连个女真兵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反而己方的物资消耗殆尽,牛马累死大半,只好垂头丧气地返了回来。虽然这一切早就在大石所预料过的多种可能性之内,他仍不禁仰天长叹:“这么不顺利,难道是命数如此吗?”

虽然比吃败仗要好,但总得让我们碰上一回女真兵呀,打上一两个小胜仗,即便无法在中原站稳脚跟,也总能够鼓舞士气,更鼓舞留在故土受女真兵蹂躏的族人们的士气,鼓动他们起来反抗女真人的残暴统治。竟然毫无所得,狼狈而回,苍天就这样捉弄我吗?苍天就这样捉弄我们契丹民族吗?!

在耶律大石心中,充满了壮志难酬、故国难复的悲愤情怀,而当他听说随后在中原地区爆发了怎样的战事,应该会感到更加懊悔吧。因为就在这一年的三月份,撒离喝退出汉中,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以后,在兀术的协助下,再度返身杀了回来。

富平大战以后,吴玠退守和尚原,并且打败过兀术的进攻,后因此地距离后方路途遥远,粮草补给困难,他就留下兄弟吴璘继续防守,自己退到了仙人关。吴玠依山据险修筑堡垒,起名叫作“杀金坪”,严阵以待金兵的再次南侵。

就在耶律大石准备向喀喇斡耳朵进兵之时,兀术终于攻克了和尚原,吴璘退到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1134年三月,兀术、撒离喝合兵一处,再次杀入汉中,直逼仙人关。

吴璘闻讯,急忙率领麾下兵马疾奔七昼夜,突破重围前来增援兄长。兄弟二人在杀金坪和仙人关一线顽强地抵抗着金兵的进攻,并在敌军受挫以后突然实施反突击,吴玠所部甚至迂回到金军背后,突然杀入了兀术和撒离喝的大本营。金兵死伤万余,仓皇撤退,吴氏兄弟从后追杀,连续收复凤、秦、陇三州。

仙人关大战以后,金朝终于被迫放弃了进攻四川的妄想——倘若萧斡里剌指挥的西辽七万大军能够在此前后突然杀入陕西的话,整个中原西部的形势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军在西线受挫,被迫把攻击重点重新拉回东线,当年九月,金和伪齐联兵渡淮进击,结果被韩世忠、牛皋等宋将击败,加上粮草不济,被迫退兵。从此以后,南宋以韩世忠、岳飞、张俊等将守淮,以吴玠兄弟守川,铸成了一条完整而牢固的防御体系,战争天平开始扭转。(www.xing528.com)

可惜宋高宗赵构并没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他只求偏安江南,做一个太平皇帝,于是趁着军事形势好转,屡次派遣使臣去和女真人和谈。就在1134年,南宋使臣杨安来到金朝,并且见到了金朝的礼部尚书宇文虚中——这位宇文虚中并不是女真人,而是汉人,前面提起过他,曾经上书谏阻北宋伐辽,后来他被俘投降,被金朝尊为“国师”,但一直心向南朝。宇文虚中给了杨安一封“矾书”,让他把情报传回南宋。

所谓矾书,就是指用明矾水写的书信,这种书信笔迹一干就变成了一张白纸,得重新沾水才能现出字来,算是一种古老的密信吧。宇文虚中是个聪明人,他怕矾书被人识破,所以书信内容乍看只是一部佛经和经后的“跋语”(后记)而已——其实秘密全都藏在那跋语里,这样写道:

“石头双林,虽未出世,气象已咄咄逼人……当坚其心,有进无退,众魔将降,吾道自胜……”

前人早就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所在。所谓石头,其实是指的耶律大石;“双林”是指两位林牙,也即耶律大石林牙和耶律佛顶林牙;“魔将”是指女真人;“吾道”是指南宋王朝。这段话看上去都是些神神鬼鬼的妄语,真实含义却是这样的:

“最近耶律大石的势力变得极为庞大,如果能够与之联络,请他大举进攻金朝,咱们就有恢复中原的希望了。”

宇文虚中要杨安把这份跋书传递给张浚,再由张浚奏报给宋高宗赵构知道。可惜赵构一心只想着投降、和谈,他才不奢望恢复中原,重整河山呢,宇文虚中的一番苦心,就此化为了泡影。

但由这份“矾书跋语”可以看出,耶律大石此次派兵东征,虽然没能见到女真兵,消息却已经传了出去,所造成的政治影响是相当巨大的。金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并且为此战栗不已。

宋金之间的此次大规模战争一直延续到1139年。因为女真兵尤其是伪齐军在前线节节败退,金朝的鸽派挞懒(完颜昌)逐步架空鹰派的粘罕,主导了朝中舆论。1137年,粘罕愤懑而死,他尸骨未寒,被他扶上台的伪齐政权就彻底完蛋了——挞懒废黜刘豫,取消伪齐,同时放回此前扣押的宋使王伦,承诺说愿意送还宋徽宗赵佶的灵柩和河南诸州,南北和谈。

1139年,和谈终于成立。此后虽然只维持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期,终于女真兵可以缓出手来,重新巩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契丹辽朝复国的大好时机也就此错失了。

对于西辽和耶律大石来说,一次东征铩羽而归,消耗了无数的粮草物资,沉重地打击了士气,数年内是没有力量更不可能下定决心再次大规模东征了。他们只有等待,等待着宋金两国间重新开战,等待着中原局势再次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那么,从1134年到1139年,在这五年之间,耶律大石真的没有尝试过再次出兵去和女真人见仗吗?某条野史记载似乎提供了一些说法,往往被专家们所引用。

这条记载出现在南宋进士徐梦莘编纂的《三朝北盟会编》一书中,书里有一篇《狱中上书》,提到因为大石军“忽然猖獗,干冒陛下”,也就是说对金朝发动进攻,所以金朝皇帝派粘罕率军反击。金军在进入沙漠以后,与大石潜伏在沙漠中的军队反复交攻,双方打了整整三昼夜,胜负不分。但是金军粮草断绝,人马也冻死很多,副将外家得本是契丹人,得知他的父兄妻子都在大石军中,于是突然率数千骑兵阵前倒戈。金军因此全面崩溃,伤亡异常惨重。

粘罕死在1137年八月,他在此数年之前就已经被挞懒架空,不再掌管军队了,而《狱中上书》里提到他跟随两位“先帝”南征北战,可见写这篇上书的时候,金朝已经是第三代天子——金熙宗完颜亶——在位了。战争也应该发生在金熙宗1135年即位以后,否则粘罕就不会说大石军“干冒陛下”,而会说“干冒先帝”。以此考据,战争应该发生在1135年或者1136年间。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这条野史记载真的可靠吗?答案很可惜,是彻底的否定。首先,粘罕是病死的,根本就没有下过狱,而这条野史后面紧跟着就是《金熙宗诛粘罕诏》,那是完全的无中生有。就算按某些学者的说法,《诛粘罕诏》是“西贝货”,而《狱中上书》是《病中上书》的误写吧,文中所提到的战争对象也是“御林牙兵”而不是“林牙兵”或者“大石军”。御林牙兵,当然应该拆读为“御林、牙兵”,而不会是“御、林牙兵”,在非本国君主的相关事物前面加个“御”字,那是日本人的习惯,不是女真人的习惯。

因此即便《狱中上书》里提到的战争确有其事,战争对象也是一支叛乱的“御林牙兵”,而和耶律大石一点关系都没有。某些专家不但考证说这是金和西辽之间的战争,甚至还考证出战争的地点是在可敦城南方的沙漠地带,粘罕所面对的是西辽留守可敦城的兵马,虽然看着像模像样,但根基就是虚的,大厦也就无从建立,再怎么努力考证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大石在虎思斡耳朵继续生聚的过程中,除了一次失败的东征以外,并无史料记载对金朝发动过进攻或者骚扰。他再次对外用兵是在三年以后,即1137年,进攻的目标不是东面的金朝,而是他的既定目标——河中地区的西喀喇汗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