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阜沙镇志:新中国前的衣着消费及特色

中山市阜沙镇志:新中国前的衣着消费及特色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浮墟及附近各乡居民基本是穿唐装衫裤,穷富之间衣着有新旧和质料之分,富人衣料多以丝绸、绉纱、茧绸、黑绸(纱),棉衣则以丝棉、羽绒为料。富裕人家的女人衣裤较讲究,滚花边,盘龙纽。一类专替富绅、匪头当跑腿爪牙的人则上衣用铜夹钮,内束绉纱带,便于插配枪支。结婚时能够置一床白扣布晒薯莨棉被算是不错,很多用到年老时还在用。秋后“晒薯莨”是农家一项普遍工艺。

中山市阜沙镇志:新中国前的衣着消费及特色

新中国成立前,浮墟及附近各乡居民基本是穿唐装衫裤,穷富之间衣着有新旧和质料之分,富人衣料多以丝绸、绉纱、茧绸、黑绸(纱),棉衣则以丝棉、羽绒为料。贫苦人家的衣着布料多以蓝色或黑色的“大成蓝”、“晒尾乌”布或自染薯莨布,晒尾乌布,斜纹布,府绸(俗名“竹纱”)算是农家上品,知识分子有钱人经常有穿长衫马褂,女性式样是大襟衫。富裕人家的女人衣裤较讲究,滚花边,盘龙纽。农民裤子是千篇一律的“孖烟囱”大裤头,热天唐装短裤称“牛头裤”,便于下田劳动。穿鞋方面,富家妇女穿绒面布鞋或矮跟平底皮鞋,有钱男性多穿绒面毡底鞋或皮鞋(农民称“西鞋”)。农民白天多赤脚,晚上穿木屐,喜庆场合时才穿布面皮底便鞋。一类专替富绅、匪头当跑腿爪牙的人则上衣用铜夹钮,内束绉纱带,便于插配枪支。被帐类,富人用熟罗帐和丝绸蚊帐,绸缎被褥及毛毡,一般人用粗麻蚊帐。有部分穷人甚至没有蚊帐和被子,夏天烧湿秆驱蚊,冬天禾秆垫床铺取暖。结婚时能够置一床白扣布晒薯莨棉被算是不错,很多用到年老时还在用。秋后“晒薯莨”是农家一项普遍工艺。穿着薯莨衣服也是水乡“疍家”农民的一种特色,据说是仿照城镇手工作坊莨纱厂工艺发展而成。穿薯莨衫的习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逐渐消失,工艺也逐渐失传。下田劳动冬天穿“麻包衫“,雨天穿蓑衣。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农民仍以“唐装”为衣着式样,20世纪50年代末才开始改穿西装裤,但上衣仍以唐装衫为主,工人、商人则改穿“夏威衣”,农民衣服颜色以深色(黑色或深蓝色)为主,青年农民在农闲时跟墟市人相差不大,农民不穿布鞋改穿“解放鞋”(一种胶底布鞋)或篮球鞋,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兴起穿塑胶鞋,“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盛行穿“仿军装”或“红卫装”。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到阜沙,也改变人们的衣着观念,但女青年穿短裙、花裙会被视作资产阶级作风。

1954年至1983年11月,棉布限量凭票供应。1968年起,城乡人均每年棉布限量供应为1丈3尺6寸,不分大人小孩,均按此数发给《棉布购买票》。(www.xing528.com)

1969年后赤脚之风兴起,“赤脚医生”“赤脚干部”为时代革命作风,穿皮鞋者是“资产阶级的典型”。穿补丁衫、“麻包衫”是革命化形象。1969年,阜沙公社管委会曾下发指示:干部下乡必须赤脚步行,教师要赤脚进课室上课。1973年,阜沙公社发给干部的工作服是“大头帽”“麻包衫”和“海陆空鞋”(一种手工制作,以废轮胎为原料的无跟简便凉鞋),生活较好的群众雨天才穿水靴。

1983年12月1日,全国取消棉布凭票购买限制,全部敞开供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阜沙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衣着更趋多样化,衣料从过去单一棉麻织物发展到棉、麻、毛、丝以及各种化纤等多种物料。成衣款式更是日新月异,由新中国成立初一片灰蓝变为绚丽多彩。20世纪80年代末,阜沙农村青年衣着开始“追潮流”“赶时麾”,不但没有人穿补丁衣服,稍为褪色也作垃圾丢弃,自缝衣服习惯也消失。成衣、时装的普及使缝纫机成为摆设品,衣着习惯“贫下中农本色”的“新3年、旧3年、缝缝补补又3年”已成为历史。男性鞋类多以皮质为主,还有休闲鞋运动鞋之分,更有保健型气垫鞋、防臭鞋。女鞋款式更是名目繁多,花式品种千奇百怪,除保护双脚之外,还要显示自身性格、气质。过去富有人家才佩戴首饰,现在平常男女佩戴饰物均习以为常。更有部分青年女性,工资收入的2/3用在衣着打扮上,个别事业型男士穿国际名牌衣服,每套过千元人民币,用在衣着消费的比例大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