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阜沙镇志: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的成人教育

中山市阜沙镇志: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的成人教育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新中国成立前,成人教育称为“平民教育”,又称为“民众教育”。民国20年,九区公所指示各乡执行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政训时期约法》中的规定:“未受过(学校)教育之人民,应一律受成人补习教育”。(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成人教育中山解放初期,1950年春,石岐军管会按省教育厅指示,要求各区人民政府积极开展扫盲工作。是年9月,阜沙区公所成立“阜沙区农民技术学校”,固定校址在阜沙区人民会堂三楼。

中山市阜沙镇志: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的成人教育

(一)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成人教育称为“平民教育”,又称为“民众教育”。浮墟地区农村群众生活艰难,文化水平偏低,儿童入学率不高,文盲率达68%,半文盲率20%,妇女更甚,文盲率超过90%。农村男性为谋生之便,往往是成年之后才在私塾读上几个月夜学,以识字为目标,兼学珠算、簿记、信札等实用知识,也有已婚青年仍入读小学的情况。

民国20年(1931),九区公所指示各乡执行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政训时期约法》中的规定:“未受过(学校)教育之人民,应一律受成人补习教育”。“各乡要设立民众教育机构”,结合国民政府公布的《民众学校实施大纲》要求,民众学校由各乡委托当地学校校长及教导主任负责,聘请在职国民学校教师兼任民众学校教师,学员以16周岁至50周岁为对象,修业期限为4个半月,以晚间上课为原则,每星期不少于12小时。科目包括识字、三民主义常识、珠算和笔算、乐歌。学生免收课本费,并补助笔、纸、簿(算盘自备)。浮墟地区有规划,但学籍管理要求太严,未曾实施,由乡绅出面动员农民读私塾夜学。抗日战争期间,地下党员及进步教师在牛角、抱沙、大有一带以开办夜学形式,吸收农民特别是青壮年男女入读识字班,一面教识字,一面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开展抗敌斗争。谭卫民烈士就是在1942年前后在牛角沙二十五保学校以兼民众学校教师身份开展抗日宣传发动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东省教育厅规定“保国民学校要兼办民众教育班”。浮墟地段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青壮年入正规学校就读存在自卑感,因为学生年龄往往比老师年龄大,也不容易接受在学校读书的规章制度约束,而宁愿到年纪老迈的私塾老师处补习文化,浮墟民众学校难以推广。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成人教育

中山解放初期,1950年春,石岐军管会按省教育厅指示,要求各区人民政府积极开展扫盲工作。浮墟地区政治虽然稳定,但人民仍心存疑虑,对文化索求不强烈。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开始,浮墟驻军(驻地在今永红街东段至大有村委一带)一边接管安排农业生产,一边到农村做宣传工作,教读政策课本内容(近似标语口号),识字过程也是学习政策过程。土地改革开始,土改工作队(部分是驻军撤离时留下的干部)组织贫农迅速学习识字,以担负土改运动的各项工作,学校进步教师和开明塾师在当时扫盲工作中,连续两三个月,用结对“一帮一”的办法,每天晚上辅导农民识字。

1955年,阜沙片各乡扫盲工作主力除专职人员(文化干事和学校选派的教师)外,还有各乡高小毕业学历以上青年群众教师(简称为“群师”)参与,部分群师经区级以上教育部门进行短期培训。群师以各村小学为基地,以业余(晚上为主)时间组织农民(青壮年男女为主)学习文化,传统观念的改变使女青年积极入读夜校,追求进步。按广东省公布《关于本省1954年扫除文盲工作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农民脱盲标准是“认识1000个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农村常用便条、收据”,群师和民校学生大多成为合作化时期的“青年突击队”成员。

1958年,黄圃区派叶金婵到阜沙担任扫盲工作队队长,领导开展新的扫盲工作。阜沙片区组织包括学校教师、地方干部、群师、中小学毕业生及在校高年级学生组成的扫盲队伍,采用“包教保学”扫盲形式,结成帮学对子,1人包教1人或多人,工余饭后“送教上门”,有的采用“亲教亲、邻教邻,儿女教双亲”的办法。1959年,扫盲工作配合“大跃进”,声势浩大,特别是开展“诉文盲苦”活动,参加文化补习成为当时公社内一个工作安排,连老人都积极参与其中。但当时扫盲也存在“高指标,高速度”的浮夸现象,工作不够扎实,采用“即学即测”过文盲关方式,效果不够理想,“复盲”现象比较严重。(www.xing528.com)

1960年秋收后,社会经济困难出现,扫盲工作也受影响。1964年秋,“四清”工作队进村,重新组织扫盲队伍,除继续开展识字教字外,黄圃公社文教干部在阜沙大队和浮墟街道组织青年团员入读业余初中班(有小学四年级以上水平的青壮年均可报名),上课地点在阜沙小学,学生人数近30人,其中女青年占25人,业余初中班开设语文、算术(包括珠算)、唱歌等科目。由于文教干部不长驻,阜沙小学师资力量不足以应付教学要求。如课室照明,当时用煤油汽灯,每晚入黑前校长委派教师充油、打气、点火,要有一定技术性,出故障时只得用蜡烛,亮度不够就停课,雨天更麻烦。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工作停顿。

1976年,扫盲工作重新恢复开展,改称为工农教育,包括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称进修)和职业技术教育职业高中包含在内)。1976年秋,阜沙公社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1978年,阜沙公社获评佛山地区扫盲先进公社称号。1979年,阜沙工农教育委员会被评为佛山地区教育战线先进单位。工农教育作为公社常规工作,作为实现普及教育重点环节之一。1982年,阜沙公社贯彻全国第二次农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执行胡耀邦“发展农民教育要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的指示,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办学方针,组织农民学文化、学农业科学技术,并组织多种形式文化补习班,办得有成效的补习班有:公社大院内机关干部文化补习班,以补初、高中语、数、史、地为主;供销系统文化补习班补初、高中语、数、史、地及实用计算技术;大队干部补习班学计算技术和农技基础,收到很好效果。1983年春,阜沙公社制定《中山县阜沙公社农民教育规划》。是年9月,阜沙区公所成立“阜沙区农民技术学校”,固定校址在阜沙区人民会堂三楼。

1983年12月23日,重新组建阜沙区工农教育委员会,机构成员如下:阜沙区工农教育委员会主席卢发贤;副主席梁德胜;委员李连芳、杨桂洪、李荣华、梁垣森、周锡根、胡满南、梁元有;办公室主任李连芳。

1984年1月,阜沙区重新组建农民技术学校并在中山市教育局备案,学校机构编制如下:中山县阜沙区农民技术学校校长卢发贤;副校长梁德胜、杨桂洪;教导主任李连芳(正)、梁元有(副);专(兼)职教师语文科郑庆逵、梁元有,数学科老裕华,农技科杨桂洪(作物栽培)、刘汉勤(禽畜饲养),淡水养殖农业技术员(待聘)。校址在阜沙区政府前座二楼。

经济发展对工农教育有了新的要求,产业转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阜沙区农民技术学校从认字教学、科普学习、阶段文化补习发展为“三高”(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农业专业生产技术传授、学历层次教育,举办各部门、行业信息知识专门讲座。阜沙中学职业高中部于1985-1987年,3个年级均为“园艺与农技”专业班,以阜沙农业技术站为基地,由技术站农艺师编写教材和讲授。

1988年,阜沙镇工农教育分为两大模块,教育行政机构主办成人教育、业余教育、职业学历教育;劳动力管理部门主办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包括青年就业前技术培训和再就业专业培训。1988学年度,“阜沙区农民技术学校”改称“阜沙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址从原来政府大院前座二楼增加阜沙镇中心幼儿园二楼。1988学年度,阜沙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开办36个班次,其中小学班7个,学员204人,初中文化班7个,学员153人,各类技术班22个,学员641人,此外,参加各种讲座学员共856人次。

1992年后,成人教育办班大多委托阜沙职业高中负责。2005年,阜沙镇成立成人文化学校,开办镇内劳动社保分局规划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校址在大有村原大有小学校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