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教育 私塾教育从浮墟开埠聚居则随之而有,是以家族或个人名义开设的私人学舍。其办学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家族长辈或地方豪绅出资当校董建教室,聘请1名专职老师教习本族青少年子侄,间或接收附近儿童入学。二是私人设馆招收学生教学。私塾不分学科,教材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及“四书”、“五经”等,一般上午教读、背诵,下午习字、抄写,间有教习珠算,识字率较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的知识水平、广博程度关系极大,口碑传在浮墟及附近教私塾时间较长的有韩锦义、陆恭慕、潘砚香、何百祥、周培光等人。私塾教学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初土地改革前才停止。
1996年兴办的位于阜城东路的阜沙镇中心幼儿园,1998年迁址永红街
新中国成立前的小学教育 阜沙(浮墟)正规小学教育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20年(1931),浮墟段开办了“三圣宫”学校(校址在“三圣宫”庙产地范围内)。民国23年 (1934)11月7日,国民政府下令各省实行保甲制度,要求各保设保国民学校(初等小学),中山县颁布了《中山县义务教育实验区暂行办法》,按规定,浮墟段共辖25保,按每保一校,应办学校数较多。到民国25年 (1936),浮墟各保学校仍在“筹办”中,段所在地办浮墟段浮联国民学校,即“阜抱学校”,是浮墟段第一所公立学校,校董兼校长冼观广,校址在现抱沙桥北引桥处,开设小学一至四年级,各保都有以较大私塾充当保校。
民国26年(1937),大有一涌横河九保学校、罗松二保学校和十三保学校,牛角低地的二十五保学校,相继建成招生,其他各保学校因抗日战事频繁,筹建进度缓慢。
民国31年(1942)1月,浮墟沦陷,各村保校也经常停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学校基本恢复教学,在建学校也迅速恢复建设。民国35年(1946)浮墟“浮联国民学校”因校舍残旧,教育环境差,但入学学生迅速增加,扩校迫在眉睫,按当时设计原则,要求学校在规模、布局、式样和技术上都要有创意。浮墟新校的设计除使用设计图纸施工外,还采用1/100比例的缩样实体设计模型,民国35年(1946)7月峻工,名为“九区建国乡第一中心小学”,次年升格为“中山县第九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程雪薇(媚),校董会主席冼观广(建校集资人之一)。同年底,大有村的九区第二中心小学建成,各村开始把重点保校改建成砖木结构小学。坐落于牛角沙的“第三中心小学”规划好后由凤仪乡(当时转属中山县第三区)主持修建,于1946年年底建成。各中心小学基本按照中山县教育科颁布的各项教学要求执行。国民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浮墟民国时期学校设公民、军训、童子军等课程,以“三民主义”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统教育则以孔孟之道“忠、孝、节、义、礼、义、廉、耻”8条准则,教育部门要求在各科教学中要渗透这些“德育”内容。每周举行“总理纪念周会”一次,让学生背诵总理遗嘱,并由校长或训育主任训话。
民国29年(1940)中山县政府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小学公民训练标准》,浮墟段各学校也贯彻执行。该《标准》规定:“小学儿童之操行成绩以公民训练的成绩为准”,小学学生操行考察目标为:保健、清洁、快活、自制、勤勉、敏捷、精细、诚实、谦和、仁爱、互助、勇敢、服从、负责、知耻、节俭、劳动、生产、奉公、守法、爱国、爱群、重公益、守规则、守信用、拥护公理26项。学校行政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派校长或训育主任,都是有国民党背景的退役军人,例如抱沙村四保学校校长何中柱(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原名何奇,子女定居在抱沙村南安社)、教师陈天健、陶世可,中心学校(浮联小学)训导主任吴铁生,横迳(德胜社)学校校长吴秋风等,用军队的风纪来训导学生,学校设童子军组织,每天坚持早晚升降国旗(青天白日旗)仪式、校长训话、纪律检查等。抗日战争期间带领学生练习如何在野外疏散、隐蔽、避敌、野外生存等训练。民国31年(1942)日军飞机轰炸浮墟后向横迳涌飞去,沿河用机关枪扫射,横迳学校学生刚好放午学,1队学生20人在路上走动,引起日机注意,回过头来低飞,慢飞,学生们迅速分散到河边堤坡伏倒,斗笠(该校学生上学用的风雨帽)倒放身旁,有的伏到小树下,1轮机枪子弹扫过,日机远去,学生们重新走路,平安回家(当年横迳学校学生冼永兴忆述)。
民国35年(1946),浮墟(即建国乡)两间中心学校全面执行中山县贯彻教育部重新颁布的“训育纲要”,该纲要规定:“策励学生实践共同校训——礼、义、廉、耻”,“以陶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美德及养成智、仁、勇具备之品格,俾能成为建设三民主义的优秀国民”。浮墟是东海十六沙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中心小学发挥榜样作用,而各村初等小学,由于资金缺乏、校舍简陋,而且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劳苦大众,教育目标是短时间内识较多的字,村校学生年龄要求放宽,部分学生在10岁-13岁才入学读小学一年级,有的读至四年级就已结婚退学(国家规定16岁可结婚)或已成为家庭劳动主力,能完成初级小学毕业不是很多。所以农村儿童读私塾较为普遍(不受学籍管理、时段、年龄等限制),离浮墟较远的学校也办业余教育,用农闲或晚上招收青壮年男女补习文化(一种农村扫盲形式),这成为共产党在农村开展革命宣传的有利条件。抗日战争时期牛角沙业余教育(主要为夜校)较为蓬勃,地字河、低地、横朗颈等地革命干部、地下党员在那里用业余教师身份在群众中宣传抗日纲领,组织革命队伍,参加对敌斗争,革命烈士谭卫民就是其中之一。能进入浮墟中心学校就读的儿童,必须家庭经济有较好基础,因为学费不仅高,而且三年级开始穿童军服(包括衫、裤、皮带、鞋、袜、帽等,质料按照军品要求,每套童军服约300斤稻谷价钱,儿童长高快,如要合身,每年或两年就要重新定做。),这是一般家庭难以承担的。没有童军服的儿童,出操和集会时靠边靠后站,外出活动不准参加,有领导人视察时要回避。穷孩子在中心小学读书会受到歧视,年纪越大自卑心理越强,能在中心小学读完一至六年级学生不到1/3,五六年级插班生是各村校初级小学毕业后“升学”入读的,大多是富户子弟,普及国民教育没有很好落实。
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土地改革期间,人民政府接管教育,逐步取消私塾办学,大原则是在平稳过渡中进行整顿和改造。小学课程设置方面,取消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原设“公民”、“童子军”等对学生的政治思想课程。1950年春季学期始,建国乡各村小学选用广州市编的《国语》《算术》课本,高小各级选用广东省编的《历史》《地理》《自然》《政治》课本。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小学一至四年级还增加常识课。对于政治课本,还有地方性补充教材(也可作为国语,常识补充教材用,主要是配合农村政制改革的法规宣传)。例如“减租退押”期间“利倍本,停息还本,利二倍本,本息停付”;“清匪反霸”期间“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者奖”方针、政策以及地方干部职务、姓名等也作为教学内容,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开始。
1952年底,浮墟地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政局稳定,教育方面,政府贯彻“向工农开门”办学方针,翻身农民渴望文化提升寄望在下一代身上,纷纷送子女入学读书,小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各小学班级满额,各村为学校找地方开设分校以适应教育的发展。195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可以分五年制(初、高小“三二”制)和六年制(初、高小“四二”制)两种,大有第二中心小学曾执行五年制(只在1952-1953学年实行了一届,采用四年级初小毕业加读一年五年级作小学毕业),浮墟的第一中心小学一直沿用六年制。六年制模式课程设置按教育部颁布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育计划》规定,设语文、算术、自然(高小)、历史(高小)、地理(高小)、体育、音乐、美工8种。初小语文包括常识教学,算术从四年级起包括珠算在内。1954年4月至1955年8月,中山县开展整顿、改进小学教育工作,加强小学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重视校长、教师德才兼备,发展教师共青团组织(当时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学生少儿队组织(初时称“中国少年儿童队”),调整小学教师编制,逐步把中心小学以外的村校规模扩大,发展为完全(即初高小六个年级齐备的)小学。1955年秋季,国家教育部颁布新《小学教育计划》,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和体育训练,使教学计划更加完整地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开始)。
1958年,阜沙人民公社建立。随着“社会主义总路线”颁布,阜沙掀起“全民办学的高潮”,半年内办起“民办”学校(生产联队办的班)20多所,配合大规模“扫除文盲”,不分性别、长幼,皆要入学。在编教师和临时教师不堪应付,学生人数不稳定,教学收效甚微,不足一年,学生减少,又回到原来各小学办学规模。1960年,小学三年级以上开始安排劳动课,小学高年级半天劳动,半天上课以“支援农业生产”,夏收夏种放农忙假,执行中山县颁布的《二部制教学计划》,全面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
1965年,贯彻国家主席刘少奇颁布推行两种教育制度指示,阜沙片各大队大办耕读小学,在“四清”工作队的协助下,从各生产队选派识字青年担任耕读教师。由各大队小学和生产队负责管理,因陋就简,以识字教学为主,每所耕读小学由1位-2位耕读教师大包干、大复式,阜沙大队共开办了7所耕读学校。1965年10月,中共中山县委半农半读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巩固和发展农村半农半读教育工作的意见》,阜沙片各小学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其中阜沙大队横迳联队耕读学校成为当年中山县先进耕读学校,该校耕读教师陈金兰被评为中山县先进耕读教师,于当年12月出席佛山地区总结表彰大会。耕读小学全盛期两年,1967年,除保留联队耕读学校转为小学分校之外,生产队独立办的耕读学校均撤销,部分质素高的耕读教师转为编制内民办教师。
1966年10月,各小学成立“文化革命小组”,学校基本停课,师生成立“红卫兵”组织,开展写大字报、参与“破四旧、立四新”活动,部分教师受冲击,教学秩序混乱,小学教育形同虚设,没有课本,只教《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一半时间由老师带队参加生产劳动,名曰“停课闹革命”,各公办小学管理权下放给大队或单位管理,由“农宣队”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具体执行学校教学工作仍然由学校原校长安排。1967年,曾有“革命派”提出既然“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就应把学校教师分配到农村各生产队,工资交生产大队,同社员一起领工分、领粮食。例如东升小学(阜东小学)几个月不发工资,参与社员农产品分配,各教师工资大队曾尝试代领,因为不合手续,领取不到。接着,各学校又自行实行“工资改革”,按政治面目、“革命态度”调整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按新级别签领,原本工资较高的老教师因“问题多、干劲少”排在末级,一些“革命性强”、“敢想敢干够冲劲”的青年教师排上高级别,多拿工资,这种“一切推倒重建”的模式到1968年底才结束。1969年恢复原工资发放,老教师少发的工资在运动经费和福利费中开支补回,而多拿的工资只将错就错不用退回。整个“文化大革命”冲击期间,阜沙、大有、丰联、罗松、上南等小学大字报不算多,有“造反派”但不会出现对立,也没有参与“夺权”行动,真正停课时间很短,不足一个学期。1969年秋,全公社各小学恢复使用小学课本教学,执行“五·七”指示,每天安排一节“毛主席语录天天学”。
1969年,广东省推广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又称戴帽子初中)的经验。秋季,阜沙公社各小学开设两年制初中班,师资来自下乡知识青年和部分小学教师。小学五年制,毕业后直升初中,各校贯彻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指示,“既学文,兼学农、学工、学军”的教学内容。1966-1978年,教师寒暑假被挤占,要下乡“三同”劳动,暑假政治学习两周是教师必需内容。(www.xing528.com)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小学教育 1978年,中山县贯彻教育部重新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恢复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阜沙公社加强对各小学的管理,全面撤销驻学校农宣队,推行在职教师函授进修计划,提高教师业务水平。1979年,阜沙公社对全部民办教师实行工资统筹,开始民办教师社内调动,逐步把达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1980年秋起分批裁撤小学附设初中班,重新确定公社的重点小学(中心小学),开始重点抓农村扫盲收尾工作和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工作,执行《中山县普及小学教育奖励办法》。1981年,阜沙中心小学首先完全撤掉附设初中班,至1984年牛角小学最后一所完成附设初中班教学任务。1982年12月,阜沙公社接受中山县教育局检查,批复“阜沙公社实现普及初等(五年)教育”达标。
1984年,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实施,阜沙区执行中央教育部和中山市教委“分级办学、分级负责”指示,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明确规定中心小学由镇村合管、各小学及幼儿园由各村管理。各村建立学校董事会,参与本村办学事务,农村办学积极性迅速提高,开始对本村教育发展、规模、布局作出新方案,重新颁布执行《小学生守则》。区教办组织学科中心教研组加强小学教研工作领导,1985年,阜沙区各小学贯彻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87年,中山市教委发文中教[87]18号《关于办好中心小学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心小学要在本镇区内,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示范作用,在学习教育理论,开展教研活动方面起中心作用。”阜沙镇政府确定阜沙小学为中心小学,要求该校在教学、教研中起示范作用。
1987年8月1日,阜沙镇成立由阜沙镇政府和各村委会组成的“阜沙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领导小组”,具体执行《中山市〈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12月,阜沙镇“普九”领导组根据中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山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制订和公布《阜沙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小学(6年)、初中(3年)两个阶段。实施办法还规定各厂企单位招工不得吸收16周岁以下儿童,并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纳入评选文明村、文明和睦家庭的内容和要求。1988年,阜沙镇政府公布新修定的《阜沙镇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办法》,新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村干部岗位责任奖励条件之一”等内容,允许各中小学因材施教,实施“两类教学计划”和按成绩编班、分类教学等手段。1988年12月,阜沙镇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1989年秋,中山市教委号召全市学校开展创“四优”活动,阜沙镇各村积极响应,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完成校舍重建扩建小学有阜沙中心小学、新团结小学、丰联小学、大有小学、卫民小学、罗松小学、上南小学等学校。
20世纪90年代初,贯彻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指示,小学教育使用教材也因应改革开放而灵活采用不同版本,有“人教版”、“沿海版”、“试用版”可供各校按自定目标选用,教学手段也有很大改进,电化教学在课堂推广使用,先是采用“两机一幕”(幻灯机、放映机和投影幕)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随着各小学先后设置英语教学语言实验室,常识课自然实验室。镇教办把成绩排位作为奖教奖学主要依据之一,曾提出对教师任科成绩实行“末位淘汰”制,各学校学科成绩竞争激烈,学校领导和教师压力加大,于是各校补课时间增多,删减体科、术科教学时数,以主考科目为攻关对象,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标,以统测、模拟考为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动力,阜沙镇各学校学科成绩迅速提高,阜沙教学“实力”走在全市“欠发达”镇区前列。
1995年后,新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提出教育改革新路向,阜沙镇各小学开展围绕“素质教育”目标进行尝试,方式多样化,如“激励教育”、“挫折教育”、“愉快教育”等模式,开设“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广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普遍得到应用,因为素质教育的要点是全体性进步,此后,各小学“培优辅差”活动也纷纷开展,“辅差”是以扭转“双差生”(成绩差、表现差)为目标,帮助后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培优形式各校都有各自方法,最有成效的是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培训,1995年4月,阜沙镇组队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阜沙中心小学学生梁掌权获得满分奖,这是阜沙镇学生首次参加国家级举办的学科竞赛,并获得的最高奖项,奥数培训老师吴叶林于1996年春节被评为中山市“十杰市民”和中山市首届教育名师。
1996年4月,阜沙镇组队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中山分赛区)决赛,两名学生获得满分奖(全中山市共4人),获全国一等奖1人,并自行组队于7月份代表中山市到南京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获得团体总分全国第五名。此后几年间,阜沙镇报考纪中初一全市招生,录取小学毕业生人数居全市各镇区之首。
1999年,阜沙中心小学学生黄钦华参加全国第七届“华罗庚杯”数学竞赛,获一等奖,辅导老师黄心堂获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和中山市“十杰青年”光荣称号。“第二课堂”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另一方式,是学生发展智力、开拓思维、培养爱好的场所,开展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厨艺、园林花卉和手工艺术等教学内容。1999年4月3日,阜沙教办在镇政府二楼举行“阜沙镇中小学生首届即席挥毫书法、绘画比赛”,获书法小学组前三名的学校是阜东小学、大有小学和阜沙中心小学,获绘画比赛前三名是阜沙中心小学、丰联小学和牛角小学。1999年5月29日,中山广播电台“醒目仔大本营”30名小记者到阜沙镇罗松小学开展迎“六一”醒目仔手拉手联谊活动,互叙情谊。
教学成绩提高是教育改革、教学科研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后5年,小学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奖励280多篇,市级报刊上发表16篇。牛角小学教研活动开展最为出色,多次举办镇级和市级教学研讨课、专题课与试验课。1999年5月12日,中山市小学自然学会第四届年会在牛角小学举行,牛角小学成为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教师黄凤英上现场公开课作学术交流。
2000年9月阜沙镇教办公布《阜沙镇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规定和措施》,避免老师们把期望学生进步变为压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此外,针对社会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强调要求教师切实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师德建设,增强职业道德和自律性。
20世纪末,阜沙镇改造薄弱学校工程基本完成,布局调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成效,完成两次重建扩建的学校是罗松小学、牛角小学、文安小学和四保小学,全镇各小学成为四优达标学校,1998年迁入新址的阜沙中心小学成为中山市一级(达标)学校。
2000年,牛角小学学生吴嘉欣由四年级跨级就读六年级,于2001年参加三鑫双语学校初一招生考试,成功考取。2005年阜沙镇共有小学7间,分别是阜沙中心小学、牛角小学、罗松小学、卫民小学、阜东小学、丰联小学、鹏诚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