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前,浮墟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以私塾教育为主,村民80%是文盲或半文盲,妇女文盲比率更高,占95%以上。农家青少年只有在农闲时节或家境稍为宽裕年头到私塾中学习,以识字为主。民国20年(1931),浮墟正式开办官学(即公立学校),称为中山县东海区浮墟段初等国民学校——“阜抱学校”(“阜”指阜南村,“抱”指抱沙村,两村联办之学校。群众曾因校址在“三圣宫”庙产地而称之为“三圣宫学校”)。次年开始招生地域扩大,学校备案登记时注册为“浮联初级国民学校”,简称“浮联小学”,即今阜沙中心小学的前身。学校按国民政府要求开设学科授课,入读学生多是从事商贸的豪绅子弟或家庭富裕户子弟。抗日战争前夕,各村都办起规模不等的“保校”,按规定保校教师要登记在册,采用国民教育统一课本。当时规模较大的有抱沙村四保学校、罗松村二保学校、大有村九保学校、牛角低地二十五保学校(1948年属凤仪乡,称凤仪乡第五小学)和不以保命名以“社”命名(如汇安社、民安社、德胜社)的学校。浮墟段比较“正规”的保校共8间。沦陷期间,除浮联小学外,其他各保校都间歇开办。抗日战争胜利后,乡、村行政初步健全,学校教育得以恢复,各村对学校环境都进行改造。1946年,浮联小学易址扩建为九区第一中心小学。是年建国乡有3所中心学校(完全小学)和6所初级学校(只有一至四年级),全乡在校学生每年以20%递增,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建国乡在校学生(包括私塾)逾800人。
1950年7月,中山县人民政府着手整顿和改造旧学校,建国乡贯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针,逐步解散私塾,归并入村校,由乡政府投资和管理学校,并动员青少年入学,一批超过10岁的青少年也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女童入学迅速增多,约占每个班总人数的1/3。
阜沙地区第一个入学高峰期出现在1952-1954学年,这三年间阜沙中心小学一至三年级共10个班,分设“大光”、“恒丰”、“何联”3个分教点,两年以后逐步缓和,各村校也以适应群众居住、就近入学布局新校址和设置分校,一些原来临时分教点改成分校或独立小学,如阜沙中心小学阳光分校、大有乡群英小学(即后来的大有小学)。
1954年,阜沙片多所学校小学校长、主任、教师都有调整。是年秋季新学期,刘钧雄任阜沙中心小学校长,教师陈宽励从阜沙中心小学调到大有小学任校长。各校教师配备由县、区统一协调,浮墟地区95%的教师是外地户籍。1956年,一批本地高小毕业生、中学毕业生被吸收充实教师队伍,缓和教师短缺局面。
1959年秋季,阜沙公社(隶属黄圃公社)创办阜沙初级农业中学,阜沙的中学学历教育由此开始。1961年秋季创办阜沙初级中学,1962年10月并入黄圃中学。1963年秋季阜沙中心小学开办过初级中学夜校班,但没有坚持下来。之后各小学也办过“非正规”农业初中班。1965年秋,中山县教育局备案的小学附设农业初级中学班有:附设在阜沙小学的农业初级中学和附设在丰联小学的农业初级中学。
1965年,国家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又称教育“两条腿走路”,或称教育“双轨制”),民办教育掀起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入学高峰期,阜沙公社 “耕读小学”全面开花,各大队、生产队抽调一批知识青年担任“耕读教师”。
1966-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阜沙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冲击。1967年3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中小学复课闹革命》,教学秩序得以缓慢恢复,阜沙公社“三结合”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全公社小学教育事务,各小学由贫下中农协会派出代表管理学校,校长职权被取代,小学全面执行五年学制(民国11年开始沿用了45年的“壬戌学制”小学教育学制至此结束)。
1968年8月,“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开展,“贫宣队”成员进驻学校,掌握决策权,阜沙公社5名教师被划为“阶级异己分子”而被管制。9月,阜沙公社各小学成立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主任行使校长职权,重新执行教学计划,统一处理1966-1968年间毕业生升初中报名、入学、分级、分班工作,组织这3届小学毕业生参加阜沙中学招收升初中入学“政审”选拔及考试。阜沙小学、丰联小学附设农业初中办学结束。当年各校试行开卷考试方式,贫下中农协会推荐个别下乡知识青年进学校补充教师缺额。11月,阜沙公社复办的完全中学——阜沙中学,重点放在高中教育。推广初中教育任务则分散给各大队,于是各小学开办附设初中班,并且逐年增多。由于盲目发展初中,教学经费不足,师资来源不足,初中新增师资只能从小学提拔,因此师资水平下降,而小学师资又被抽空,导致初中和小学教育发展受到制约。
1973年9月,阜沙公社设立文教办公室(原称宣传教育办公室)。
1976年12月,阜沙公社文教办加强函授教育领导,聘请阜沙中学陆冠珠、梁松平、李佐群等老师为阜沙公社函授辅导员。
1978年,阜沙公社文教办设置教研员,组织学科中心教研组,各小学教学计划强调教研工作。中心教研组对全公社民办教师进行任教学科的知识辅导、考试,作为今后任用参考,当年民办教师考试合格率不到40%,个别考试成绩低的民办教师自动辞职。
1979年2月始,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各学校开展拨乱反正、表彰先进活动,阜沙公社李炳辉、陆冠珠、郑庆逵、欧阳欣荣被授予佛山地区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1982年3月,阜沙公社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10月,佛山地区教育局和中山县教育局到阜沙公社进行普及五年教育验收,阜沙公社获得通过。新学期开学后,阜沙公社小学校长分批参加中山县小学行政干部轮训班,每期15天。
1984年秋季学期开学,阜沙区各小学恢复六年制办学(部分小学用五年加毕业后附读一年的六年制),除新团结小学外,各大队小学均撤销办附设初中班任务。1983年设立阜南中学和1985年设立牛角中学,为实现阜沙区普及初中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www.xing528.com)
1985年,国家公布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阜沙区举行庆祝教师节和表彰大会。阜沙中心小学教师雷胜娇获评“佛山市(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新学年强调贯彻执行中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
1988年12月,阜沙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广东省委托佛山地区、中山市两级验收。1989年,全镇各校开展创“四优”(优美校园、优质教学、优良校风、优化管理)活动。经过10年努力,1998年,全镇所有学校均成为“四优”达标学校。2000年,阜沙中心小学评为市一级学校,全镇校舍改造任务完成。
2000年底,阜沙镇共有中学2所,小学11所,幼儿园3所,中小学教师382人。在校学生中,中学生2023人,小学生4943人,幼儿园1388人。阜沙镇教育事业迈进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新里程。
2001年,阜沙镇在完成全镇改造薄弱学校基础上,开始对中小学校教学设施进一步充实,根据生源和交通情况调整学校布局,争取更多学校成为市内上等级学校。对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2005年上半年,牛角中学成为市一级学校,阜沙中心小学第二期扩建工程开始,大有小学并入中心小学(1年过渡期内称为阜沙中心小学大有校区),文安小学于2004年并入扩建后的上南小学。2005年,阜沙中学职业高中部生源发展迅速,学生人数接近500人,迁到原上南小学,再度挂牌为阜沙职业高级中学,规划撤销阜东小学,准备并入罗松小学,扩建规划已完成,2005年底开始动工。卫民、牛角小学撤并已摆上议事日程。2005年秋季开学,全镇有小学5所(公立4所,民办1所),学生4633人(共95班),初中2所,学生2170人,职业高中学生492人,幼儿园663人(指在按国家规定课程排课的4所幼儿园学生,不含自主排课幼儿园学生)。全镇中小学教师356人,幼师74人,公办中小学总占地面积17.2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公办中小学资产总值8190万元(不含地值)。
表6-1-1 2005年阜沙镇各类学校统计表
表6-1-2 1979-2005年阜沙镇(区、公社)教育发展统计表
(续上表)
表6-1-3 2000年阜沙镇六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统计表(录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表6-1-4 2000年阜沙镇户籍人口文盲情况统计表(录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