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 况
阜沙公社1966年从黄圃公社析出之后,百废待兴,一段时间里(约十年),从习惯于接受上级指令性的下达任务,转变为参考上级指导(或指令)的同时,根据本公社的条件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各项计划。
阜沙镇没有专设的计划机构,构思计划草案编制的程序由党政办公室主持,参考上级下发的指导性文件,综合本镇(区、公社)的实际情况,先收集各部门、基层单位工作总结或上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情况,提出下年度或下一个五年计划的主导原则、要求和指标,由党政办公室综合平衡,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和五年计划草案,经党委提请党代会作提议,转交人大会议认可,交由政府执行。1980年的“六五计划”以后,计划的编制与执行也逐步由指令性过渡为指导性。计划的各个项目通过后,镇政府把指标分解下达到各基层、生产单位实施、执行、完成。
阜沙镇(区、公社)历次五年计划的提议、制定、认可和实施均经过各政治机构的程序实现的。
表5-7-1 阜沙镇(区、公社)历次“五年计划”的程序简表
(二)历次五年计划简况:
“六五计划”
1980年5月,阜沙公社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到阜沙公社“六五计划”的“前景”,鉴于阜沙公社各项基础建设滞后(特别是陆路交通、供电能力、农业基建等方面)、市政建设和集体办企业才刚刚起步、经济实力相当薄弱,希望六五期间阜沙陆路交通有个“破茧计划”,陆路选择向西经东凤公社接通广珠公路(105国道),放弃1958年大跃进期间规划的由下三桠经横迳用汽车轮渡到滨涌接坦背广中公路的方案。这个“借路出击”的方案定下来,得到阜沙公社第六届人大会议的赞同,决定将全公社人力、物力集中在交通建设上,分两步走,先建成沙石公路,再筑水泥路面。阜沙公社负责修建到东凤公社的“万西桠”(地名)路丕和桥梁,故称之为“万阜公路”。1983年底,六五计划的重头戏“万阜公路”沙石路基本成型,对阜沙人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1984年初,阜沙公社建制改为中山市阜沙区,中心区建“阜墟镇(乡级镇)”。在新形势下,2月份阜沙区第五次党代会,把过去的“六五设想”变为修订的“六五计划”,并为“七五计划”打好基础。阜墟镇的设立促使修订后的“六五计划”增加了“六五”后期的镇“六大项民生工程”,包括万阜公路全程15.5公里铺筑水泥路面、新建工业大楼(六层共一万平方米)、扩建阜沙医院住院部、兴建牛角中学、重修阜墟大街路面和重建阜沙影剧院、开展食用水建造工程。3月份的阜沙区第七届人大会议完全拥护这个新的修订计划,又彻底抛弃了上级一些指令性的包袱,如“百年规划——围海造田”、“大办小水电”、“大办林场”的劳民伤财的项目,集中全力、解放思想、轻装上阵,至1990年,“六五计划”项目全部完成。
“七五计划”
阜沙区第五次党代会党委第三次会议(1986年12月)非常满意“六五”期所取得的成绩,对阜沙区“七五”期间提出几项目标:①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办好集体企业,力争阜墟镇成为珠三角重点工业镇;①打通阜沙区第二条外拓公路,经大有、丰联两乡过三角区白鲤口轮渡到达中山港;②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加强农田基础建设。
1987年元月,阜沙区改设阜沙镇,广东省公布阜沙镇为第二批珠三角重点工业卫星镇,这就要求镇内各项市政功能要更趋“正规化”,之前的各种“目标”、“规划”均统一为“七五计划”。1月中旬,阜沙镇首先召开第八届人大会议,对阜沙立镇展开的发展蓝图进行集思广益,为新一届党代会和党委建言献策。3月,阜沙镇第六次党代会,对“七五计划”作了补充提升,通俗话就是“阜沙要有一个卫星镇的样”。计划投资1800万元(对阜沙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改造旧城区,统一标准修筑新建街“银信大楼”到阜沙医院河岸长堤和码头,完善各项城镇功能建设,用半年时间完成“地豆围·白鲤口”汽车轮渡码头建设。至1988年,三阜公路全线通车,外贸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新修订后的“七五”总体目标,要求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30万元(不变价),其中工业总产值5500万元,农业总产值2730万元;工业指标:镇属工业3300万元,村工业2200万元;农业指标:粮、蔗、渔、果4大主产种(养)植面积布局,禾田2.43万亩,总产2.35万吨,甘蔗6200亩,总产3.1万吨,鱼塘5000亩,总产2750吨,水果面积4000亩,总产6500吨;生猪总养量3万头,上市2万头,三鸟总饲养量150万只,上市120万只;商业经营总额5000万元;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691元。至“七五”计划结束,全镇各项指标除粮食总产量(单产是全面增产)和村工业(镇接管了5家)外,均大幅超额完成。
表5-7-2 “七五计划”结束(1990年)阜沙镇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表
(续上表)
(www.xing528.com)
“八五计划”
1990年9月召开的阜沙镇第七次党代会,研究制订了《“八五”期间阜沙大投资大发展计划》,列出“八五”期间阜沙镇的发展目标是做好交通、供水、供电、市政、教育卫生、农业基础六大建设项目,总投资4.2亿元,又规划了扩大镇中心区域和商业范围,迁移镇政府办公大院地址,建立阜沙镇的新形象。
1993年9月,阜沙镇第八次党代会重点根据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加速阜沙镇“八五计划”目标的落实,为“九五计划”开局打下基础。
表5-7-3 “八五计划”目标与完成情况表
表5-7-4 “八五计划”(1991-1995年)阜沙镇经济建设产值目标计划(现行价)表
“九五计划”
1996年8月,阜沙镇第九次党代会肯定了“八五”期末阜沙镇的三大产业已经上了新的轨道,交通、能源及各行各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接下来“九五计划”的发展要重视在招商引资时调整镇属工作结构,优化企业组合,加大境外招商的力度,具体列出五方面的目标。在“九五”招商中,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致使某些内销和外销的产品包括农产品在价格和总值上增长不大甚至负增长,镇政府在执行计划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1999年9月,阜沙镇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保障“九五计划”和“工业立镇”的原则,增强阜沙工业发展的动力,然而经济的天平使镇的农业翘了起来——负增长。
2000年末,“九五计划”五大目标实现,财政目标除农业外均超额完成任务。
表5-7-5 阜沙镇“九五计划”目标与完成情况对照表
“十五计划”
“十五计划”开局年鉴于存在农业发展不均衡、第三产业规模跟不上形式发展、工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不平衡现状,2002年阜沙镇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十五计划”期间实施“工业强镇、科技兴镇、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策略上要“稳定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体项目上,十五期间工业方面要加大“一园三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和健全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农业上大力投入农桥农路建设,规划建设牛角围的中山市现代化水利园区;民生方面推动完成各村的一河两岸砌石扩路工程。但“十五计划”在经济目标上定得过高,在招商引资对象选择上还未完全摆脱“饥不择食”现象。到2005年“十五计划”结束时,具体项目完成了,但是经济指标未达到,这固然也有价格因素在内。总体上,阜沙镇的“十五计划”执行良好,预期目标达到,全镇的面貌大为改观,群众的满意度很高。
表5-7-6 “十五计划”结束年(2005年)阜沙镇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