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浮墟街曾有两间茶楼,分别是:“九根茶楼”和“雷棠记茶楼”。经营包点、松糕、三角粽之类点心,到公私合营时期就结业了。
1955年10月,阜沙供销社开始经营饮食业,1979年,全公社的饮食行业均由供销社经营,集中在浮墟市场和牛角市场两个地方,设有茶楼、粥馆、饭店、小食店等共有6家店舖,年经营额约72万元。
1980年,茶楼、饭店合一的店舖共有8家,全年经营额提升至80万元,比1979年增11%。
1981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社会上陆续有私人开办的饮食店,年内,供销社关闭了其中两家饮食店。供销社集体经营的只有6间,私营店也有7家,共13家店,全年经营额87万元,比1980年增8.7%。
1985年,由于市场竞争日渐增多,供销社由原来经营8间饮食店铺,后来只保留了2家综合性茶楼,分别在浮墟市场1家,牛角市场1家,集茶、饭、粥、小食和旅业于一体。个体私营饮食店增至18家,全镇饮食行业共有20家,全年经营额118万元,比1984年增加11%。
1989年,全镇饮食业发展至32家,多数属私营父子店、夫妻店。分布范围广、品种多,并逐步开设代办宴席及少量夜宵等,全年经营额150万元,比1988年增长5%。
1992年,阜沙镇的饮食业增至94家,从业人员346人。不少饮食店开设在农村人群聚集点,遍布全镇城乡。同年,由于竞争日渐激烈,供销社集体经营仅存的2家茶楼也从此停业,全镇的饮食行业全部私有化。全年饮食业经营额491万元,比1991年增长62.5%。
1995年,东阜公路和阜港公路两条主干道建成通车后,阜沙工业和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外来劳工猛增,带旺饮食业。不仅本地人大办餐饮业,不少外地人也前来开办饮食业,有港商承包经营楼高9层的阜沙大酒店,有外镇人前来开办占地20多亩园林式的乐新园大酒店、阳江人前来开办的飘怡大酒店,也有本地人开办的幸福楼酒店、晨星酒楼、华泉酒店、聚仙楼酒店等,还有川菜馆、湘菜馆、福建饺子店、东北饺子馆等,各式各样,风味众多。到1995年末,全镇饮食行业发展至177家,全年营业额达1150万元,比1994年增长25%。
1998年,阜沙镇的饮食行业又有新发展,种类繁多。集饮食娱乐于一体,既有高雅茶座,也有大堂餐台;既有各式酒吧,也有各款大排档;既有粉面粥馆,也有各类饭店;既有火锅也有冷饮,既有西饼、蛋糕、点心,也有地方特色鸡丝蕉蕾粥等等,既有适合南方人口味,也有适合北方人口味。全年全镇饮食店增至196家,经营总额达1468万元,比1997年分别增长4%和12.9%。
1999年,全镇饮食店有199家,从业人员734人,经营总额1690万元,比1998年增长20%。
2000年,阜沙饮食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全镇有大小饮食店铺达207家,从业人员达1171人,全年经营总额2425万元,比1999年增43.4%。(www.xing528.com)
2005年,全年饮食业共有248家,从业人员1571人,经营收入3311万元,比2000年增41家,人员增400人,经营收入增885万元,增长36.5%。
餐饮业选介:
晨星酒店 位于阜城路,1994年动工兴建,1996年建成开业,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楼三层,一楼为餐厅,可供300人同时就餐;二楼大厅为卡拉OK主厅,设12间卡拉OK房;三楼客房部,1998年在三楼顶部加盖一层钢架结构建筑物,用作客房部,合计有客房29间。
阜沙大酒店 位于阜沙大道,1995年建成开业,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一楼为餐厅,可供500人同时就餐;二楼卡拉OK主厅,可容纳200人,另设卡拉OK房15间;三楼用于足浴;四楼用于桑拿、按摩;五楼、六楼客房部,有客房48间。
乐新园酒楼 位于阜南大道,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1998年建成开业,2001年进行扩建,建筑结构为钢架结构,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经营饮食业,主厅2000平方米,另设房间10个,可供850人同时就餐。
飘怡酒店 位于阜沙大道,占地2000平方米,1994年动工兴建,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楼高四层,一楼餐饮部,可供220人同时就餐;二楼卡拉OK,主厅设置80个座位,另设2间卡拉OK房,三楼设卡拉OK房8间;四楼为客房部,设有12间客房。2004年飘怡酒店进行扩建,在主楼后方增建一幢2500平方米楼房,楼高五层,用于足浴及客房部。
表5-5-1 1979-2005年阜沙镇饮食业统计表
(续上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