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阜沙镇人口结构统计及产业从业情况

阜沙镇人口结构统计及产业从业情况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3-6 2000年阜沙镇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表表1-3-7 2000年阜沙镇人口普查各年龄段人数、性别比例(续上表)(四)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比例1979-2005年,阜沙镇户籍农业人口逐年下降,非农业人口逐年上升,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最高年份1982年占94.94%,至2005年下降到90.75%;非农业人口在1979年只有1618人,占总人口5.67%,2005年增至3273人,占总人口的9.25%。表1-3-10 2001-2005年阜沙镇各产业从业人口结构

阜沙镇人口结构统计及产业从业情况

(一)出生、死亡比例

1968-2005年,阜沙镇户籍人口出生率在9‰-30‰波动,出生率最高的是1968年,达到30.90‰,最低为2004年,只有9.08‰;人口死亡率在5‰-7‰波动,最高为2005年的7.23‰,最低为1988年的4.76‰。

表1-3-3 1968-2005年阜沙镇(公社、区)人口出生死亡比例表

(续上表)

(二)文化程度1982-2000年,阜沙镇人口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岁以上未上过学的人数4924人,占总人口24.6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6岁以上未上过学人数2254人,占总人口6.11%,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下降18.5个百分点。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中最高文化程度是大专,只有13人,占总人口0.0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增加至526人,占总人口1.43%,其中本科以上99人,占总人口的0.27%。

表1-3-4 1982-2000年阜沙镇(公社)三次人口普查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表

表1-3-5 2000年阜沙镇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文盲比例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三)年龄结构

2000年,按儿童、中青年、老年三个年龄段人口对比,0-14岁人口比例占23.74%,15-59岁人口比例占67.32%,60岁以上人口占8.94%,中青年人口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2000年人口普查时包含外来人口中的常住人口,而外来人口大部分为中青年,使该部分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2000年占总人口8.94%,2005年达10.33%。

表1-3-6 2000年阜沙镇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表1-3-7 2000年阜沙镇人口普查各年龄段人数、性别比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续上表)(www.xing528.com)

(四)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比例

1979-2005年,阜沙镇户籍农业人口逐年下降,非农业人口逐年上升,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最高年份1982年占94.94%,至2005年下降到90.75%;非农业人口在1979年只有1618人,占总人口5.67%,2005年增至3273人,占总人口的9.25%。1985年至1988年,按照国家政策,镇(区)内有一批“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家属允许办理“农转非”手续,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

表1-3-8 1979-2005年阜沙镇(公社、区)户籍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比例表

(续上表)

(五)人口性别结构

1979年,阜沙镇(公社)的总人口为25833人,2005年为35385人,男女比例各占一半左右,其中男性占比例最多的年份是1989年,达到51.82%,以女性为100,男性别比为107.5,属于偏高状态。此后至1996年,性别比都维持在106-107之间,主要原因是当时阜沙镇经济发展比周围地区滞后,较多女青年嫁到镇外。1988年后,经济发展迅速,性别比随着下降。2001年下降至98.8,属于正常范围。女性占比例最多的年份是2002年,占50.7%,性别比为97.24,属正常范围。

表1-3-9 1979-2005年阜沙镇(公社、区)户籍人口性别结构

(续上表)

注:2001年新团结村划入三角镇,2002年起一切统计数字不含新团结村

(六)各产业从业人口结构

2001年后,阜沙镇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就业人员不断增多。农村土地大规模流转,农业富余劳动力增多,不少农民选择到厂企务工,同时外来人口不断进入阜沙,阜沙镇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从2001年的13005人增加至2005年的40120人,增加两倍多。

表1-3-10 2001-2005年阜沙镇各产业从业人口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