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此考点内容不多,主要注意基准日的确定以及工期延误时的处理。
知识要点集成
表5-1 法律法规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款调整
经典考题剖析
一、2020年考题
根据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 )天作为基准日。
A.28 B.30
C.35 D.42
答案:A
[解析]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因此正确选项为A。
二、2018年考题
关于法规变化类合同价款的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实行招标的工程,一般以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42天为基准日(www.xing528.com)
B.基准日之前国家颁布的法规对合同价款有影响的,应予调整
C.基准日之后国家政策对材料价格的影响,如已包含在物价波动调价公式中不再予以考虑
D.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期间,国家政策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
答案:C
[解析]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选项A错误;基准日之前国家颁布的法规对合同价款有影响的,承包人承担,选项B错误;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期间,国家政策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增加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选项D错误。
三、其他年份考题
工程延误期间,因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则( )。
A.承包人导致的工程延误,合同价款均应予调整
B.发包人导致的工程延误,合同价款均应予调整
C.不可抗力导致的工程延误,合同价款均应予调整
D.无论何种情况,合同价款均应予调整
答案:B
[解析]若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了工程延误,则在延误期间内法律、行政法发生变化的风险依然由发包人承担,即合同价款应予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