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麒麟珠街民居老宅建筑艺术之美

麒麟珠街民居老宅建筑艺术之美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联合三家村坐落于五台山与凤凰山东面的乌柴沟,为富源进入麒麟的通道。在此姑且称之为“半山卧虹”,或许能够表达后人的某种记怀。

麒麟珠街民居老宅建筑艺术之美

诗云:

乱山顽石不成体

唯待利斧可开辟

匠心琢得万千物

精艺雕成美玉璧

石之冰冷无情,人则六欲七情,故而人以欲用石,以情玩石,石便有了情,便有了灵气。“此方”民居老宅之于石头,遍地皆是,处处可见。或抬步而行,或村口歇息,或村外古桥、或老宅建造、或居屋装饰,或火塘灶台、或舂米碾磨、或凿井围沿、或洗菜捣衣、或拴马绊犬、或造墓立碑、或漏水隔沙、或铺院起台、或镇邪避妖、或门当户对……无不见石、用石、品石。

(10-001 联合三家村联排民居之一)

联合三家村坐落于五台山凤凰山东面的乌柴沟,为富源进入麒麟的通道。《珠街乡志》记载:是明末清初最早定居的就是三户人家,分别为赵、周、邱三姓,三家人和睦相处,后来邱姓先辈又迁去富源黄泥河定居,赵、周两姓坚持留下,如今村落逐渐扩大,逾400余户。现存于三家村135号的民居石阶,与“此方”大多数民居老宅石阶的简陋不同,刻有简单的几何图案和花卉线雕(见10-002至10-006),保存尚属完好。

(10-002 联合三家村135号之一)

(10-003 联合三家村135号之二)

(10-004 联合三家村135号之三)

(10-005 联合三家村135号之四)

(10-006 联合三家村135号之五)

因为地处山区地形,三家村民居的台阶多为三阶以上,依势垫造,石脚也有高有矮,并就近取料使用,一些就来自于荒弃无主的坟茔石料(见10-001、10-007至10-010)。

(10-007 联合三家村联排民居之一)

(10-008 联合三家村联排民居之二)

(10-009 联合三家村联排民居之三)

(10-010 联合三家村联排民居之四)

在“此方”到处可以见到被丢弃的荒墓石刻,有的散落在各村荒地上,有的也被用于建造房屋作基石(见10-011至10-015)。然而其书法大有唐楷风范,山水图案则又颇具芥子园风韵(见10-016至10-017),均是可圈可点。

(10-011 三源村内民居山墙石脚之一)

(10-012 三源村内民居山墙石脚之二)

(10-013 三源村内民居山墙石脚之三)

(10-014 三源村内民居山墙石脚之四)

(10-015 三源村内民居山墙石脚之五)

(10-016 堡子村场院散落残碑局部)

(10-017 中所赵家寺散落村规民约残碑局部)

图10-016至10-017为明代呈祥寺残碑,碑文云:“……潛其中……可指日而……蹈前轍私潛其……逞刁不遵處罚者……漸茂後軰之利澤溥天……五百文入公方許有分……踏者罸銀五銭……有人拿獲者给銀叁銭……公立……”

此类村规民约勒石立碑者尤为多见,亦可见“此方”自古法治文化的发达。联合三家村的《永垂不休碑》碑额一个“休”字,很值得玩味,言下之意,此规章,无有休止,必须永远遵循。颇有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味(见10-018至10-019)。

(10-018 联合三家村《永垂不休》村规民约石刻之一)

《永垂不休》碑文云:“古……为方掘井生泉欤,與休哉,何风之故也?……风会渐闻,人口繁多,地方原有之井身太小,所蓄之水不能供用,故特将井身开大以敷应用,但……下人……更加薄恶,有一事便有一弊,不得不规章勒石重碑以观后效耳:一 任何人等若用铜器下井,罚……支;二 不论谁人莫能打一挑而去不得……如违……罚白米乙斗;三 不准便桶上井,违者罚白米乙斗;四 自正月初九至五月止不准挑净水塘子水浇……薗蒲,违者罚白米八升;五 不准妇女坐着井栏,违者白米三?升;六 倘有不遵上项规章者,加倍处罚;……公路上有余地不准堆柴草扫刮土……如违者名……罚白米贰升。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合村绅者保甲……”

一些石雕的残片散落在“此方”的田间地头(见10-120至10-124)。

(10-019 联合三家村《永垂不休》村规民约石刻之二)

(10-020 联合白石岩石碑残片 孙明坤)

(10-021 联合白石岩石刻残片 孙明坤)

(10-022 三源残碑石雕之一 刘兴丽)

(10-023 三源残碑石雕之二 刘兴丽)

(10-024 西海十五组散落石雕 珠街街道)

(10-025 青龙捐资建桥碑)

青龙村是从富源西流水进入麒麟区的必经之路,青龙小学内保存的这块捐资建桥碑(见10-025),正好位于青龙河畔,立在曾经是经过石桥的小路边,现在被围墙铁栏杆圈在校园内。虽然桥面已经铺满了水泥做了加固,但是石桥的桥墩和河道的两面,依然保存着当年修葺的石块(见10-026)。据青龙90余岁的何石生老人回忆,1935年4月和1936年3月红军的队伍都从这座桥经过。他的父亲曾经为红军带过路,翻越五台山紧风口到珠街再到三岔,临别时红军送了他父亲一碗盐巴,可是返回途中经过紧风口盐巴又被山匪抢走了。

(10-026 青龙河槽子古桥)

“此方”本是菏泽之乡,珠江源头上游的南盘江流经,其主要支流的西河、东河、角家龙潭河、九龙河、老西河、串河、过水河、中所外圩、青龙槽子河、堡子山洪河等,自古古桥众多。但是在治理南盘江的年代,更多的河道被截弯改直,古桥的石料被拆去“治理”新的河道,就连1935年红一方面军曾经走过的小河湾60余米长的“长桥”也被全拆除,故而古桥所剩无几。

三源角家龙潭河河水已经干涸,河道被开垦为菜地等使用,在桥拱两面正中还残留着八卦图案的石雕(见10-027至10-029)。

(10-027 三源角家龙潭河古桥之一)

(10-028 三源角家龙潭河古桥之二)

(10-029  三源角家龙潭河古桥之三)

即使是在山上,也有古桥。这就是从青龙翻越五台山经紧风口沿古道进入涌泉的半山腰,也有一座古桥(见10-030)。从整座桥的体量上看,至少可以为千百年来行进在滇黔古驿道的马车、商队提供便捷的通行。裸露在大山不知多少岁月的风雨中,此桥或许曾经记忆着不知多少商贾、军队和远游赤子的故事,演绎过多少离别和思乡之情。已经没有人记得这座桥的名字了,桥上也没有其他可供判读的石刻,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是依然坚固厚实。在此姑且称之为“半山卧虹”,或许能够表达后人的某种记怀。

(10-030 “半山卧虹”古桥)

虽然不乏大户豪第,但与北方不同的是,在“此方”极少见到“门当”,多为一种叫门枕石的构件,当地人也称为“门墩石”(见10-031至10-038)。

门枕石取自“尧设谏鼓,舜立谤木”之据,引申为欢迎来人之意。北方的门枕石常用花叶托抱,又称抱鼓石,用抱鼓石作门枕。有关资料显示,门枕石俗称门礅、门座、门台、镇门石等,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是起到支撑门框和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因其雕成枕头形或箱子形,所以叫门枕石。

“此方”的门枕石极其简朴,与北方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不同,即内敛而不张扬,又显示朴实友善平和

(10-031 中所孙家营孙氏老宅)

(10-032 中所武举老宅之一)

(10-033 中所武举老宅之二 夏关锐)

(10-034 中所武举老宅之三)

(10-035 中所武举老宅之四)

(10-036 堡子姚家大院之一)

(10-037 堡子姚家大院之二)

(10-038 涌泉良璧老宅)

灶门石通常选用较好的石料,主要目的还是讲究经久耐用(见10-039至10-041)。“此方”人家的灶台一般都在进门的右手边,极少在左手边,这也是有一番讲究的:即,主人家做菜、做饭,锅铲饭勺以右手为主,迎门操持,财富向内,不能外泄。一些灶门石尚未使用,时代便进入了电气化,柴火和煤炭已经被取替了,只得丢弃于屋外。

(10-039 中所四组孙家营)

(10-040 涌泉大院子村吕家大院)

(10-041 中所八组雷家营)

还有一些散落在“此方”的石料构件,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叫不出名称和用途。如现存于珠街乡愁书院的圆柱形石雕,有的说是拴马石、有的又说是拴狗石(见10-042);散落在三源民居山墙外的则说是用于插抵门杠的构件(见10-043)。散落在墩子民居山墙外的,有说是门方石(见10-044)。

(10-042 珠街街道乡愁书院藏)

(10-043 三源唐家院村散落构件)

(10-044 墩子散落构件)

(10-045 珠街社区张家大院之一)

(10-046 珠街社区张家大院之二)

倒是珠街社区张家大院天井石坎上人工凿出的圆洞和把废弃的马掌敲击嵌入石缝的,主人家很肯定地说明,这是作拴马之用的(见10-045至10-046)。

至于镶嵌在联合三家村民居山墙上的石头,借助其天然的洞孔而成为拴马石(见10-047至10-048)的,本村人倒是给予了很肯定的说法。

(10-047 联合三家村民居墙角拴马石之一)

(10-048 联合三家村民居墙角拴马石之二)

来自最初定居先民的尚武之风,闲时用以练武和强身健体的石锁,不惟武举人家独有,更多的兵士后人,也多有遗存(见10-049)。进入和平时期以来,习武之风渐弱。石锁也渐渐淡出青壮年的生活,被作以他用。

赶香工艺历史悠久,在当地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尽管有很多生产设备,但是赶香石座必不可少(见10-050),其用于香制成后插入日晒。“此方”制作赶香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有竹子、黄花香、锯木渣、胶、助燃物等,制作工艺为:选好竹子划成竹签,将黄花香、锯木渣、助燃物按比例调拌在一起放入碎料机内搅碎,日晒至半干,然后把胶水倒入池中,用竹签粘上胶水,再裹上调和搅碎的香粉,如此反复四遍,用特制的晒香器具放至户外晒干完成制作。一户日产香可上万只,产品销售至邻近周边县市,主要用于求神拜佛、祭祀典礼,其产品燃烧彻底,香气泌脾,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赶香石座制作工艺简单,但是相较于水泥墩子还是显得费工,于是虽然赶香工艺还在继续传承,其座已经很少有石料的了。

(10-049 三源唐家院子 王雄思)

(10-050 涌泉四组赶香石座)

传说中所七组一个叫“大房子”的老宅(见2-280),曾经开办过学堂,后因为火灾被毁,原本在“大房子”下的石脚被现存正房屋前新搭建的前厦用作了基石(见10-051)。三源弃置在地边的几块石料据说也是某户人家老房子的花台或者廊台须弥座残留(见10-052)。

(10-051 中所七组“大房子”)

(10-052 三源唐院村)

在“此方”的民居老宅中,有后花园的并不多见,而在后花园砌有花台的就更少。而今仅有珠街老医院后花园花台(见10-053)涌泉吕家大院后花园花台(见10-054至10-055)珠街卢家大院等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遗存。除珠街卢家大院则是横院的花台稍有雕花外(见10-056至10-059),其余花台在石料上作雕刻的并不多见,仅在台前部的两角作简单的雕刻。据说只有涌泉大院子村一户已经拆毁的后花园花台有石雕,但是被弃置路边覆面堆积,无法看到,只听当地人说的确刻有花纹,至于具体雕刻的是什么图案,也不清楚。

(10-053 珠街社区老医院后花园花台 珠街街道)

(10-054 涌泉吕家大院后花园花台、石桌之一)

(10-055 涌泉吕家大院后花园花台、石桌之二)

(10-056 珠街卢家大院之一)

(10-057 珠街卢家大院之二)

(10-058 珠街卢家大院之三)

(10-059 珠街卢家大院之四)

(10-060 珠街卢家大院之五)      

(10-061 珠街卢家大院之六)

既然“此方”民居老宅有“四水归堂”的建筑特点,院内自然少不了“地漏”,并且几乎都是一个图案造型(见10-062至10-065)。而在许多人家的院内,还发现一个马鞍型的石雕,房屋的主人依然说不清是作何用的,经请教有关专家得知,属于院子排水系统的一个构件(见10-066至10-068)用于阻挡碎石泥土流入,堵塞了铜钱型“地漏”。王启国先生云:“银锭形排水口石构件,常见的还有铜钱形,装置在院落中的下水口处,体现了农业社会人们将水作为财富的精神关照。”

(10-062 小河湾梁家院子)

(10-063 庄家屯六组高家院子 珠街街道)

(10-064 姚家大院)

(10-065 小河湾梁家院子 珠街街道)

(10-066 三源唐家院子 珠街街道)

(10-067 小河湾六组吴家院子)

(10-068 珠街七组老医院)

中所11号大院一个五角星浮雕图案(见10-069),则把时光延向距离当今更近的世纪:在刻有公元1966年字样的的石刻上,五角星上方还有两只和平鸽的线雕图案,刚刚脱离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这时就是在红星照耀下的一个和平的时代,这个石雕作品当时未必就被认为是一件作品,但是放在今天的文化视野下,又何尝不是一件带有那个时代特殊烙印的石雕艺术作品呢?

(10-069 中所011大院 珠街街道)

联合白石岩村的山脚,也有一个雕刻着五角星的地方,这就是村边的龙潭净水,是全村最为宝贝的饮用水源。潭口用石料砌成拱形(见10-070至10-071),洞内穹顶拱沿上正中刻有一枚五角星,两边为一工人、一农民各执一面红旗。这个图案无疑反映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陪同前往的副书记孙明坤介绍说:听他父亲一辈老人讲,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经过这里时,曾经在这龙潭取过水。的确,经过实地考察,红二方面军就是在1936年3月从这里经过,攀越三道拐的崎岖山路,登上麒麟区境内最高的山峰曹家大山,而后进入三宝再向马龙出境的,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经过珠街的一个小插曲。

(10-070 联合白石岩古井石刻之一)

(10-071 联合白石岩古井石刻之二)

(10-072 中所箐口村圆形石桌)

在中所大箐口村那口刻有精美龙纹的老井边,还弃置着一个桌沿雕刻有云雷纹的石桌桌面(见10-072)。显然这是当年某户人家在露天品茗悠闲的一件宝贝,也是目前在“此方”见到的唯一一件石雕圆桌桌面,可以想象,当年“此方”的殷实人家怡然自得的风景与追求高雅生活品位的格调,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情画意,农耕文化的慢生活图景,由此似乎可见一斑。

云雷纹盛行于商周时期的玉器和青铜器,之后历朝历代金、石、木、陶瓷、丝绸、建筑、桥梁等等物件均大量使用。

文化就是如此的奇妙和有趣。

只有岁月,只有历史可以证明一切。

石雕之于“此方”还有更多有趣的呈现,除去垂花柱和柱础石有“金瓜”外,门墙的柱顶设置“金瓜”也是“此方”的一道风景(见10-073至10-076),同样寓意着丰收的意愿。

(10-073 中所孙家营老仓库门柱)  

(10-074 墩子潘家台子之一)

(10-075 墩子潘家台子之二)

(10-076 墩子潘家台子之三)

“此方”民居老宅大门的挡风墙有的也用石料(见10-077至10-078),其墙座更要使用,被称为须弥座(见10-079至10-084,下卷4-001至4-002、4-021、4-025、4-030至4-049、4-053至4-059、4-062、4-064、4-066至4-067、4-076至4-082);更多的人家大致由二到三块石料组成,都是很简单的石座,少部分人家则雕刻有精美的图案。

(10-077 涌泉二组汪家村52号之一 珠街街道)

(10-078 涌泉二组汪家村52号之二 珠街街道)

(10-079 涌泉二组汪家村52号之三 珠街街道)

(10-080 墩子潘吕村107号 珠街街道)

(10-081 小河湾吴家院子31号 珠街街道)

墩子夏官大门须弥座的浅雕艺术,除正面的属于中国民间传统的吉祥图案( 见10-082)外,还有六幅图案,皆取材于中国民间的神话传说或吉祥故事。

正面左右两边的可谓“福寿平安”或云“四季平安”( 见10-083至10-084),图案中雕刻有花瓶桃花牡丹和萱草等,瓶体上刻有梅花与海棠。在传统观念中,除了桃子喻为长寿外,桃花也有这个比喻,用桃花的作用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春天或者长春、再引申为长寿;牡丹自然就是富贵福禄的象征,表达夏天;萱草前文已经讲过,这里看去苗叶茂盛,象征冬春之接;唯独缺秋天之菊,菊谐音“极”,意为无极,故而这个图案,既有牡丹与桃花“福寿双全”的意思,又有瓶脚出山峰的形象为“福寿如山” 的意思,还有四季缺一季而无“秋菊”的“福寿无极”的含义。不仅仅这个浮雕图案,这样的现象在“此方”颇为多见,真可谓文化意蕴深厚而丰富。

(10-082 墩子夏官大门门墩石刻之一 珠街街道)

(10-083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二)

(10-084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三)

右墙须弥座浮雕(见10-085)的由内向外的首幅图案叫“喜鹊闹梅”(见10-086),图中一只喜鹊穿行于梅枝之间,是传统吉祥图案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喜鹊闹梅”置于门外,固然就是中国民间传统风俗中一个希望美好常在,避讳“霉”运的良好意愿,有将“霉运”阻挡在屋外的意思,人人皆知,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10-085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四)

(10-086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五)

中间一幅图案为《瑶池进酿》(见10-087)讲的是仙女乘浮槎渡海为王母祝寿的故事,也叫“麻姑献寿”。图中的仙女乘坐在船上,怀抱一个宝瓶,两边桃枝摇曳,船下沧海滔滔。边上一幅为“凤穿牡丹”(见10-088)。

(10-087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六)

(10-088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七)

瑶池,就是古代民间传说中昆仑山上的仙池,是西王母所居的地方。据《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记》描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酬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这样写道:“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仙女进酿居然要划船,可见昆仑山不仅高,而且瑶池很大。“酿”这里指酒。“进酿”的意思就是献酒。“瑶池进酿”藉仙女麻姑三月三日赴蟠桃盛会,为西王母献酒祝寿的故事,以寓对长者祝贺之情,这是《麻姑献寿》的又一种表达方式。

左墙须弥座浮雕(见10-089)的首幅图案叫“鹿鸣钟声”(见10-090)。这个意思在本书第六章已有描述,此不赘言。中间一幅刻画的是一位妇人坐在船上手执一桨,船头一枚硕大的石榴,两边的石榴枝叶繁茂,故而当地人称为“送子娘娘”(见10-091)。

(10-089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八)

(10-090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九)

(10-091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十 珠街街道)

“麒麟献瑞”(见10-092)这个题材在“此方”极其多见,也有称为“麒麟献书”“麒麟吐瑞”的。“麒麟献书”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据说,孔子当初聚徒讲学的时候,学问并不很深。他虽然虚心好学,四处求教,可是那时候还没有书,孔子常常为这件事苦恼。

一天夜里,孔子在睡梦中朦朦胧胧地看到,远处有个地方忽然冒出一股赤红赤红的烟气,凝聚在一起久久不散。孔子一下子惊醒过来了,心想:莫非是有圣贤出世,要来指点我的学问吗? 他忙叫醒学生颜回和子夏,驾上车子,一同去寻找那个地方。

天渐渐亮了。师徒三人正在乘车赶路,孔子忽然看见前边的河岸上,有个小孩正在用石头打一只麒麟。孔子急忙下了车,向岸边走去。小孩见有人来了,慌忙把麒麟藏在一堆干草中,骗孔子说:刚才有只麒麟向那边跑去了。”孔子很生气,几步来到干草堆前,扒开草堆一看,麒麟已经被小孩打伤了,正可怜巴巴地望着孔子,求他拯救呢。孔子内心十分难过,连忙脱下衣服,盖在麒麟身上,又小心翼翼地替它包扎好伤口。麒麟用舌头舔着孔子的手,忽然从口中吐出三部书来,然后一转身,跳进河里不见了。

孔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一只神麒麟。或许是他的仁慈之心感动了上天吧,上天才派了这只麒麟给他送来三部天书。孔子得到这三部天书以后,整天潜心苦读,学问日渐长进,后来终于成了学识渊博的大圣人。

再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麒麟献书的神话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孔子救麒麟得天书、通过努力学习终于成为圣人。

麒麟,在这个民间神话传说中为神兽龙、凤、龟、麟四灵之一,麒麟也就成了民间祈祷吉祥和瑞的象征之一。墩子夏官大门的《麒麟献书》浮雕图案上以麒麟为主,口吐玉书,前方蕉叶肥厚,足踏祥云,当为夏官之主告诫子孙,在圣明之世,有圣贤献书,只要勤奋努力,是可以成为经世良材、辅国贤臣的。图中的叶子是表示“大业有成”的意思。关于麒麟与玉书组成图案还有“麒麟祥瑞”“麒麟如意”几种说法。蕉叶又起意“雨打芭蕉”,暗喻风调雨顺。

本书名曰民居老宅建筑艺术图鉴,当然应该只谈民居老宅。但是,在赏析“此方” 建筑艺术当中的石刻艺术,自然少不了出现精美石雕并且表现手段和内容更加丰富的寺庙石雕工艺作品,这也可以从更多的视角来品尝“此方”建筑艺术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0-092 墩子夏官大门石刻之十一)

“此方”的浅雕,还有一处残存于中所赵家寺大殿外的台基上,其台基基沿浅雕为蔓草卷云纹浅勾线与拐子龙如玉祥云结合的纹饰,属于什花类,也叫云锦什花。该浅雕下部为相同手法的仰莲座,从其排列的形状看,不很规则,大致属于被损毁后收拾重新铺就的,而且断断续续,已经没有了一个完整的图案样式,这是十分可惜的(见10-093至10-097)。该台基就是一个大型的“须弥座”造型,莲瓣与什花结合,是符合寺庙的特性的,可惜仅存左台。

(10-093 中所赵家寺台基之一)

(10-094 中所赵家寺台基之二)

(10-095 中所赵家寺台基之三)

(10-096 中所赵家寺台基之四)

(10-097 中所赵家寺台基之五)

(10-098 三源青龙寺之一 珠街街道)

青龙寺现存碑刻为《古制平水碑记》(见10-098),是大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五月初一从正五品文散官奉直大夫从正五品文官刊刻的沾益州政府的一个“法律文件”,至今已经258年。碑刻是关于“此方”角家村(当时为乡)龙潭水源使用的官府规定,碑额上题《永垂亘古》四字,并有祥云护拱“神盘”图案(见10-099)。“神盘”为八卦图象的一种,是极其完美的符号之象征,出现在这里,是告诫当地村民,因为水源的曾经纠纷,如今由官府判定规制使用,乃是秉承神的意志,如有违反,必然责罚。这是中国古代很有特色的法制文化在“此方”的具体体现。碑文如下:

古制平水碑记

窃惟定制成功法,必遵古疏,水通□利贵□平□在门源□□□所当合志公心,曲城东北角家乡山下古龙潭一口,源泉涌出,利济□间,用水古界,旧有定址,先人□立平水,左边宽贰尺九寸伍分;右边宽贰尺五寸,永为定例,□□数千余载,于康熙二十六年有唐则天□私穿□硐损坏平石,被管陞等告发,将漏硐闭塞,平石整□立合同□□硃批存据至合□已百年。右边平石损坏而存边仍□□埂□右□下□穿夜硐,大古制,众人禀请沾益 廖州主亲临踏勘,从□□□面谕:仍遵古制,将平石照旧安妥,漏硐一概闭塞□令□□出勒石存案,众人允服,随即将漏吉闭绝,平盘修起,复古无异,遵谕勒石垂戒□将来□倘有违者鸣官公处,左边有弊罚左边停水五天,右边亦然。仍将作弊之人查禀枷责示众,其损坏之处,令伊自出资财□□□□修起,各相戒谕,切勿因一人坏例累及众民庶。水利相均,人民和睦。

国赋    盈宁仓箱永庆也,用为是记。

奉直大夫署沾益州□□加□□□□二次廖  谕立

林问礼 张光□ 角嗣□ 施□□

大清乾隆二十七年七月        吉旦 刘光祖 李□奎 管连级 谭可遵

董 佐 张 烈 唐希孔 张国□(www.xing528.com)

(10-099 三源青龙寺之二 珠街街道)

然而在重建于明代的“呈祥寺”里,就残存着几件精美的石刻艺术作品(见10-100)。碑刻是首先要一观的(见10-101至10-102),碑额线刻“呈祥寺记”四个大字,周围线刻祥云及二龙抢宝或云二龙戏珠图案,固然就是“呈祥”了。弧顶边框及“呈祥寺记” 四字上左右为卷草纹饰,碑文四周为回云纹,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气势宏伟。碑心为阴刻碑文:“新建呈祥寺碑记”,落款写有“大明万历十年壬午季冬吉旦”,应该是这一年(大约是公元1582年12月13日)最后一个月的初一,《清代南宁县方志校注》第145页《寺观》载:“呈祥寺,在大箐口凤凰山麓。明万历十年建。”碑文大致意思是歌颂筹款买田建寺功德、寺庙规模格局以及建成后当地风调雨顺、鸡犬不惊等。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呈祥寺”由生于正德壬申年间(1512年)的云峰善人聚资兴建,32岁那年,即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云峰由道入佛,而后开始筹建呈祥寺,到大约他64岁时,即至万历丙子年(1576年)始建,并已经逐渐建成正殿三间,又过了6年,即大明万历十年(1582年)建成立碑,至今438年。碑文中有“既而重修”四字,颇值得玩味:“明万历十年建”,当指云峰之“筹建是在原寺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原寺又是何时所建?何人所建?以何为名?等等,皆无从考证了。

(10-100 中所呈祥寺《呈祥寺记》之一 珠街街道)

(10-101 中所呈祥寺《呈祥寺记》之二 珠街街道)

(10-102 中所呈祥寺《呈祥寺记》之三 珠街街道)

碑文如下:

新建呈祥寺記

合屯公議同拾,田三畝座落小壩,大小五堆,糧一門一升,永遠常住。

登仕即任蜀府教授北溪茅秀春撰文,曲靖軍民府,儒學生繪亮,徐可大丹書。應教道人王應陽……曲陽稱功德善人者,莫不曰:都寧唐公極矣,而複有所謂功德善人者,即老雲峯共庶乎,何也?巨人之情,為私而不為公者眾也。惟雲峯則不然焉,余當夷,考其行,而知積善之有自矣。雲峯生於正德壬申,素性淳樸,勤惕勵善稱不迷,歲律戊申越宿长斋入道,叅玄廣行施捨,始而捐金鑄鐘,買田建樓。善心之發于朗目山也,既而重修,東山寺先施傘梁拾柱,後鑄左尊大佛,善心之發于東山寺也。其各山諸寺,喜舍錢穀,善遜昭然,自悔佛海無邊,須登道岸,遂由玄入釋,奮不顧家,盡捐所積赀財,聚彼善信卜于東山大沖口經營統度,則建正殿三間,至萬曆丙子年間,內塑三世尊佛,彩畫緣覺諸天塑列菩薩尊者,前建金剛殿,千佛殿,左建十王樓,右建雲從室。凡常住田圃培植,器皿不,而次第圣完遙,觀梵宇巍峨,規模宏敞,僧伲道士罔不食宿,誠一方之嘉會也。廠功既成,乃題名也:呈祥寺。大寺以呈祥名,非無徵也。蓋出明判于殊途,神人互為交感。自建寺以來,天下愛道,而風調雨順,祥之呈于天也,地不愛寶,而穀五豐登,祥之呈于地也;內而蟲斯蟄蟄,六畜興祥之,呈于家也,外而人民業樂雞犬不驚,祥之呈于合境者也,茲建也豈小棟哉。然佛力之嘉祥也,累協雲峯之善念禾休,每於二六時中,率彼大衆上祝。

皇主之萬壽下頌:黔主之清寧宮中軍民咸以福頌,推是心也,果為私乎,為公乎,為家乎,為國乎。為公之善志也。大唐公捐金施捨宦之餘也,雲峯未為宦也,而施捨如之唐公,明心見性黌之傑也。雲峯未遊黌也,而明見如之窮達興衰,心跡同符誠哉,興古之僅見也,勒石屬餘記之,餘謂佛西方聖人,其教寂滅,自漢以來,其佛法寢盛至

聖聖相承,以仁孝治天下,而于釋氏弗之禁者,以其教之,能化人從善,未必無補於治也,雲峯以釋氏從之後能修崇。佛教大闡宗風開郡人之善端,發人之洪誓,寔成俗化民之一助也,於戲雲峯繼唐公而興起,曲陽願矣後入門而興起,予日望之,是為記。

昭毅將軍署臨 元恭將 浙江掌印都指揮明奄居士 張東旭

曲靖衛:

僉書指揮 胡珠

掌印指揮 張先聲

平夷衛:

僉書指揮 李厚

管屯指揮 曹三聘

千兵 張鏡 田家禾

戶候 林應表 王武臣 潘昆 劉鎮

大明萬曆十年歲次壬午季冬十二日立

碑文根据中所张洪泽先生提供旧时抄录稿,本书根据现可见碑文作了个别文字的矫正,也未能尽全,姑做参考罢了。

此外,寺内还残存两件石刻艺术作品,以正、侧、背三面浮雕。正面:“丹凤朝阳”(见10-103)、“荷下鸳鸯”(见10-104)。“丹凤朝阳”《诗经·大雅·卷阿》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是“丹凤朝阳” 最早的出处。一凤一凰驾如玉祥云向着太阳飞翔,现象生动,图案对称,构图严谨。太阳中刻有一繁体“杨” 字,在古代“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 的形象描写。对于凤凰,也有一种说法叫“凤鸾和鸣”。 春秋时晋国(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32年)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的盲人乐师、道家师旷,字子野,又称晋野,在其所著的《禽经》中,对凤凰有诸多描述。“子野曰:‘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故始于此凤者,羽族之长。凤雄凰雌。凤,鸿前,麟后,蛇首,鱼尾,龙纹,龟身,燕颔,鸡喙,骈翼。首载德,顶揭义,背负仁,心抱忠,翼夹信,足履正。小音钟,大音鼓。不啄生草,五采备举。飞,则群鸟从。出,则王政平,国有道。鸾,首翼赤曰丹凤。” 凤凰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鸟中之王,象征美好、幸福;太阳具有光明之意,丹凤朝阳寓有完美、幸福、吉祥、明光的涵意,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也是征兆吉祥最为常用的雕刻题材。

“荷下鸳鸯”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进入列位大诗人的法眼,名篇佳作甚多。以宋·何应龙、释仲殊之《采莲曲》最为著名。

宋·何应龙《采莲曲》:

采莲时节懒匀妆,

日到波心拨棹忙。

莫向荷花深处去,

荷花深处有鸳鸯。

宋·释仲殊《采莲曲》:

水中仙子并红腮,

一点芳心两处开。

想是鸳鸯头白死,

双魂化作好花来。

“荷下鸳鸯”到明清时期,则成为绘画、木雕、石刻等最喜欢表达的题材之一。侧面是“鹿鸣钟声”和“松鹤延年”(见10-105至10-106),其意均在第六章已有描述,不再赘述。

(10-103 中所呈祥寺之一 珠街街道)

(10-104 中所呈祥寺之二 珠街街道)

(10-105 中所呈祥寺之三 珠街街道)

(10-106 中所呈祥寺之四 珠街街道)

石刻的背面由于常年掩埋在土里,颜色呈褐色。是两组难解的图案,第一图(见10-107):人物造像、装束等惑为“夷人”,男人头戴战盔(与9-169石刻一致),手持大刀,身着铠甲,骑在马上,手指前方,妇人由牡丹簇拥,发型中分,身着霞帔锦袍,神态端庄。由于难以图解,一同前往调研的陶海寅、张洪泽、张洪高等诸君玩笑曰:“当讲的是为孟获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之后与丞相诸葛亮结盟,进朝廷做御史中丞,退休后与夫人荣归故里的故事。”

(10-107 中所呈祥寺之五 珠街街道)

(10-108 中所呈祥寺之六 珠街街道)

第二图(见10-108):中间一将身背靠旗,骑在一匹马上,前有左文右武两员大将开道护卫;左边文官前面是一颗大树,正有一动物攀附在树干上;右手武官身着铠甲,手持宝剑,前面有一轮廓如犬状的动物面向斗型旌表,旌旗飘扬,威武浩荡而行。旌表通常为旧时帝王、朝廷或地方官府对符合传统礼教规范的人或特定人群,颁赐的牌坊或匾额,给予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公开表彰。通常龙、凤、狮子、豹、麒麟、鹿、龟、鹤、喜鹊、玉兔、蝙蝠、蝴蝶、春燕、锦鸡、鲤鱼、莲花、牡丹、芙蓉、葵花、水仙花、玉兰花、松、竹、梅、兰、祥云、腾浪、绣球、如意、绶带、喜字纹、寿字纹等都是与旌表同时出现的文化符号,“此方”地属自古盛传麒麟仙子的神话,莫非此图的犬状动物便是麒麟?于是营造出一幅荣归故里的盛大仪式场面?而文武两官头饰的帽翅又极像宋代的风格,或者就是某个传统戏剧的故事?

以上两个物件的蹊跷之处在于,一个佛教寺院,为什么残存的是两件非常汉文化意味或云纯中国元素更重一些的石雕?而明明是“道家”色彩更浓的“青龙寺”,反而倒存于供“佛”的寺庙?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青龙”显然来自道家,而冠于“寺”,莫非是可道可佛?正规的称谓应该是佛的称“寺”,道的称“庙”,尼姑的便是称“庵”。宗教之在于民居,三教合一的现象倒也多件,莫非“青龙寺”也是如此么?

在三源青龙寺内残存的几尊须弥座上,有几幅浅雕勉强可以看出个大概:“福寿双全”(见10-109)、“凤穿牡丹”(见10-110),10-111由于破坏严重、无法辨认,“麒麟献瑞”(见10-112)属于道家色彩的石雕自是无疑,但是“宝相庄严”(见10-113)却更多的是来源于“佛”的物件,或许,在其演化的过程中已经被采纳?这个现象也是有先例的。

“福寿双全”:为一仙鹤翱翔于大海之上,祥云环绕。按照通常的习俗,鹤当与松相配,是谓“松鹤延年”,龙与海相配是谓“福如东海”,所谓“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是也。“此方”之呈祥寺却把二者合一,既有鹤也有海,故而推之当为“福寿双全” 的寓意了。

(10-109 三源青龙寺之一 珠街街道)

(10-110 三源青龙寺之二 珠街街道)

“凤穿牡丹”:凤穿牡丹也属于中国民间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常把以凤凰、牡丹为主题的纹样结合构图,称之为“凤穿牡丹”“凤戏牡丹”或者“牡丹引凤”等,使用频率极高。这个自然还是因为在古代传说中,凤为鸟中之王寓意祥瑞,牡丹为花中之王,寓意富贵,故而牡丹、凤凰结合,便象征着祥瑞、美好、富贵和幸福了。

“宝相庄严”:查《辞海》可见,宝相花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是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以及花朵、花苞、叶片等为素材的诸种自然形态的花朵的特征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装饰效果的花卉图案,又称宝仙花、宝莲花,并成为传统吉祥纹样的三宝之一。“宝相”是佛教徒对佛像的尊称,藏语称“白玛”,取“出五浊世,无所污染”之义,象征佛法之纯净无染。随着佛教的传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盛行,隋唐以后成为流行于民间的,象征着圣洁、端庄、美观的理想花形图案。宝相花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并成为一种独具我们民族特色的图案纹样。青龙寺的这件石刻,现于佛寺之中,当属自然。从其似乎已经被打磨损毁的痕迹看,花瓣排列依然是多层次、对称放射状的工整格式,把盛开、半开、含苞欲放的花和蓓蕾、花叶等有机组合,形成比自然形象的花更美、更富丽的理想之花,使图案具有雍容华丽的美感,故而“宝相庄严”。

(10-111 三源青龙寺之三 珠街街道)

(10-112 三源青龙寺之四 珠街街道)

(10-113 三源青龙寺之五 珠街街道)

至于青龙寺楼上窗台的圆雕石鸡,倒是十分的有趣(见10-114),《禽经》在对凤的描述中,还道:“一曰鸡趣。顾野王《符瑞图》曰:‘鸡趣,王者有德,则见。首翼赤,曰丹凤;青,曰羽翔;白,曰化翼;玄,曰阴翥;黄,曰土符。别五彩,而为名也。’”按照这一说法,又把鸡列入了“凤”的队伍中。《符瑞图》是记载符瑞的图谶。顾野王(519-581年),原名顾体伦,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史·列传·卷六十九》记载:“野王幼好学,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岁能属文……长而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爲临贺王府记室。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邪王褒并爲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善丹青,王于东府起斋,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爲二绝。……太建中,为太子率更令,寻领大着作,掌国史,知梁史事。后爲黄门侍郎,光禄卿,知五礼事。卒,赠秘书监,右卫将军。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所撰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记一卷,玄象表一卷,并行于时。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而卒。有文集二十卷。”可见顾野王工诗文,善书法、丹青,擅长人物,尤工草虫,一生著作丰富,内容涉及文学、文字学、方志、史学、地理等多方面,被誉为“江东孔子儒”。其最大成就是鉴于社会用字混乱,受梁武帝之托编撰字书《玉篇》,成为楷书之祖。虽然其《符瑞图》已经遗矢,但是《禽经》的引述足可信赖。

(10-114 三源青龙寺之六 珠街街道)

依然是石刻,而在“此方”珠街村的又一户人家墙脚的石雕作品(见10-115),虽然也是损毁严重,但是大致形态还是可以基本辨认的:浮雕为“牛”与“蛇”的形状。如此,使人马上联想到“此方”八塔台出土的一个青铜器——“牛蛇扣饰”(见1-013)。在数千年前,古人的原始哲学认为:“牛”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蛇”是大地与繁衍的象征,“牛蛇扣饰”反应的即为古代人们彰显权力、财富与希望子孙繁衍的意向。在“此方” 的民居老宅墙脚被弃置的这件石雕作品与青铜牛蛇扣饰相比较,前者有相斗而征服的意蕴,后者则是牛蛇相背,而且牛是一头水牛,不是与蛇相斗的黄牛,因此石雕所要表现的,似有互为依靠的含义,更显出“鱼米之乡”人们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和美好愿景。这个现象不知是后人与古人通灵,还是某种意义上的穿越,原作者早已经仙去,自然已经无法求教,解得正确答案,但是作为一种文本土化的传承“脉象”,则是不足为奇的:两件神似的雕刻作品同出一地,绝对不是偶然,而是文化的必然。

(10-115 珠街村民居墙脚石雕)

2020 年 4 月 1 日上午与街道马玲鲜、龙海丽副主任及文化站的袁兴梅等,一同来到以罗锅饭小鱼汤闻名的庄家屯,并专访其兴隆寺,又是铁将军把门,仅得门外一对石狮子静候,虽然不可查确其年代,但是至少还是手工作品,非当今机器雕刻,问路人,说至少也上百年(见 10-116 至 10-121)。

(10-116 庄家屯兴隆寺石雕之一)

(10-117 庄家屯兴隆寺石雕之二)

(10-118 庄家屯兴隆寺石雕之三)

(10-119 庄家屯兴隆寺石雕之四 )

(10-120 庄家屯兴隆寺石雕之五)

    
(10-121 庄家屯兴隆寺石雕之六)

在“此方”遗存的百来户民居老宅中,尤其在屋基、院子、基台、花台等处,一般家庭没有过多的石雕装饰,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多属于收入不是很高的人家,无钱聘请工匠,只要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设置即可;二来一旦要在居屋的所有地方都展开石作工程,必然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以靠天吃饭的传统农耕时代,节令等不起,农事也耗不起;三则是地位身份不够。这个现象即使是在仅存的几个寺庙,除去一些碑石以及残碑外,也很少见到过于奢侈的石雕遗存。

然而,在“此方”除了前面欣赏到的石作工艺以外,从建筑艺术上也还是多多少少出现有一些让人惊讶的石雕艺术作品。

堡子村姚家大院的一进院正堂台基上的石雕,就是一例。在台基石壁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只雕工精致的动物雕像(见10-122至10-123)。

在与堡子村的村民交谈中问及此两物,皆云:“神兽”,有的戏言道:“怪兽”。其所指的“怪兽”大约暗指为龙生九子之第七子“狴犴”。查看网络上的资料有这样的表述:“这头怪兽叫狴犴,是犴裔的化身。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网络语又说这是龙的第七个儿子:“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见10-124)

(10-122 姚家大院跨院台基石雕之一)

(10-123 姚家大院跨院台基石雕之二)

姚家大院台基上的浮雕“怪兽” 狴犴形象,咋一细看,倒与10-124相似。在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风俗中,“狴犴”虽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却是牢狱的象征,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显然,在居家庭院,是不会出现“讼”等与官司相关的表达的,所以还是要再继续关注关于狴犴起源的说法:大多是“龙生九子,排行第七”。

这种说法大抵盛行于明代。今天我们看到的关于龙的形象,是在明代人们汇集了各种文献中的多种怪异兽形而演化而成的,俗称神兽、瑞兽。把他们安插在民间传统建筑的器物或重要场所,用来作装饰纹样,让其“各司其职”,孕育吉祥、免祸消灾。用于民居,尤其是在天井的台壁上,故而决然不可能是“狴犴”的。

那么也许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镇水神兽”。

(10-124 传统狴犴纹饰 图片来自网络)

(10-125 图片来自网络)

(10-126 图片来自《水润京华》)

关于“镇水神兽”,百度百科云《蜀王本纪》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压)水精,因曰犀牛里。”这说的是来历。在称谓上,又有说是叫“叭嗄”。如北京鼓楼南边有座汉白玉砌的桥——“后门桥”,又叫“万宁桥”,这座桥东西河道的两边各有一只镇水神兽,在2000年修复后门桥的时候,重现镇水神兽,据说如果惊动了神兽,北京就会再次被洪水肆虐。艺道网的博客云:“传说龙生九子各不同,其中性好水的名曰叭嗄,镇水兽应算叭嗄的一种。我们平时见到的叭嗄,或在故宫台阶边伸一头做排水口,或从石桥中孔拱券上出一头望着桥下之水,很少见过它全身模样的。后门桥的镇水兽可就露出了全身,让人能看到它的整个样子,这很难得。这儿的镇水兽共六组,桥两面中孔拱券上各有一个仅伸头的为两组。”(见10-125至10-126)显然,“此方”姚家大院一进院石台下的怪兽伏于天井台壁,为的正是镇住天井的积水。无独有偶,姬兴波先生在玉溪学习时也看到一件类似的石雕作品(见10-127)。

(10-127 玉溪某民俗馆陈列 姬兴波)

于是,又有一种说法出现了:似乎能为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这就是“用在天井,以避水祸”。因此又涉及到了老龙王的另一个儿子“蚣蝮”。有人云:“蚣蝮,又名避水兽,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关于这个说法,还有一个民间传说为证: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避水兽的祖先因为触犯天条,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1000年。千年后,避水兽的祖先终于获得自由,脱离了龟壳。人们为了纪念、表彰其家族护河有功,就按它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并说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袭。”这些说法都与水,尤其是水灾有着很大的关系,正如前边相关章节中说到的,“此方”富水,历史上也多次遭受水患之苦,是否也有这个含义呢?

但是,从上文对其具体形状的描绘看,姚家大院台基的浮雕既无犄角、也无龙鳞,再无獠牙,故而当作“狴犴”或者“蚣蝮”是不太准确的。由于其主人或者家人已经不在,百年之前“姚家大院”天井的台基浮雕具体为何物,本章后文将试解真相。

(10-128 珠街三组村口之一)

(10-129 珠街三组村口之二)

(10-130 珠街三组村口之三)

(10-131 珠街一组民居屋角)

石雕“神兽”置于村口道旁(见10-128至10-130)、房前屋角(见10-131)、房顶橼下(见10-132)、河边桥头(见10-133)、田间地头(见10-134至10-135)、庙堂牌楼(见10-136至10-140)等处,意图用以辟邪镇灾,似乎是中国农村普遍的存在。

(10-132 庄家屯民居橼下 刘兴丽)

(10-133 小河湾南盘江边桥头 珠街微信图片)

   (10-134 珠街三组田头之一)

 
(10-135 珠街三组田头之二)

(10-136 小河湾村民居石象之一 刘兴丽)

(10-137 小河湾村民居石象之二 刘兴丽)

小河湾村民居家门口台阶前一对石雕是个很意外的例外(见10-136至10-137)。其形似狻猊,大致与姚家大院的很相似。却又更似另一种神兽——狻麂(猊)。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辞书,即被列入儒家十三经经典之一的《尔雅》载:“狻麂(猊),如彪猫,食虎豹。”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如果以“狻猊”参照,于是,狮子又回到龙型文化上了,但是一边的那残损的长鼻和上挑的长牙和三角形的大耳朵似乎似大象,一边的又在吐舌,还有獠牙,又不似大象了,于是着实又糊涂了起来。仔细再看,吐舌的石雕头顶有表现毛质的卷文,于是,又姑且就暂时认为一边为幼象、一边是“狻猊”了。狻猊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第五,也有排第八的,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喜欢烟火的,如果说文殊菩萨的坐骑是大象,在寺庙中出现就更加十分常见了。右边的造像,既然“形似狮子”,自然就是驱邪避凶的象征。此两石雕当为某寺初建时的台阶引首石,如此设置当是大有讲究了。对于小河湾村民家门口台阶前的这对石雕,很多人打量良久,大致统一认为是一对幼象了,于是皆大欢喜。

“狻猊”一词,最早是出现在《穆天子传》卷一里的:“己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用观天子之宝器。曰:‘天子之宝: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天子之宝万金□宝百金,士之宝五十金,鹿人之宝十金。天子之弓射人,步剑,牛马,犀□器千金。天子之马走千里,胜人猛兽。天子之狗走百里,执虎豹。’柏夭曰:‘征鸟使翼:曰□乌鸢、鹳鸡飞八百里。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卭卭距虚走百里,麋□二十里。’曰:‘柏夭皆致河典,乃乘渠黄之乘为天子先,以极西土。’”《穆天子传》,又名《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典籍之一。

神兽的石雕在“此方”颇为多见,就连房顶上除了已经介绍过的以瓦为兽的造型外,还有不少被称为“猫猫石”的辟邪石雕。也有如西海沈家大院门头的“貔貅”石雕(见10-138)。

(10-138 西海沈家大院门头的貔貅石雕)

民间石狮的形态和传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却都和吉祥、喜庆紧紧相连,被奉为“中国人的守护神”,然而却是西来之物。据有关研究:狮子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有“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的记载。相传东汉年间,安息国(一个位于今伊朗北方里海南岸的古王国)国王把狮子当作礼物送给了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很快从印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所以狮子在中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又据《三辅黄图卷三》记载:西汉长安城内皇家园囿内豢养有狮子。狮子的形象在三国孟康注《汉书》得到更进一步的描述:“狮子似虎,正黄,尾端茸毛大如斗。”

中所呈祥寺山门两边的石狮子,身托金柱,形态极萌,可惜的是被涂以极厚的银粉漆,大大掩盖了这对与建寺年代相当,即已经430余年的石雕作品的真实面目(见10-139至10-144)。又一可惜的是残存于秀峰园的一对石狮,其雕工之精良,非现代机雕工艺可比肩(见10-145至10-146)。

(10-139 中所呈祥寺山门石狮之一)

(
10-140 中所呈祥寺山门石狮之二)

(10-141 中所呈祥寺山门石狮之三)

(10-142 中所呈祥寺山门石狮之四)

(10-143 中所呈祥寺山门石狮之五)

(10-144 中所呈祥寺山门石狮之六)

(10-145 秀峰园残损石狮之一 章昱)

(10-146 秀峰园残损石狮之二 章昱)

早期狮子形象与虎、辟邪、天禄、麒麟等瑞兽近似。汉代石狮似虎,造型粗犷。将狮子雕刻成图像则始于东汉时期,如山东嘉祥武氏祠前东汉石狮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石狮,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东汉石狮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造型为虎头狮身,昂首阔步,庄严威武,矫健刚劲,敦厚沉实,有强烈的感染力。自此,狮子形象开始出现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并大放异彩。

狮子的石雕艺术,在中国民间又称石狮子,其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的造像艺术,使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之一。石狮高贵、尊严,极具王者风范;它威武、吉祥,被奉为护国镇邦之宝,有着一种富贵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一千多年来,在中国的民族文化里,石狮一直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威严自尊与宏伟大气。

(10-147 联合白石岩石虎之一 孙明坤)

(10-148 联合白石岩石虎之二 孙明坤)

(10-149 联合白石岩石虎之三 孙明坤)

(10-150 联合白石岩石虎之四 孙明坤)

为体现石狮的文化气象,使其显得矫健而充满跃动之势,中国工匠对石狮的传统雕刻技艺卓绝无比。有圆雕、浮雕及线、面、体相结合等技艺,手法多样,匠心独运。在古代民宅建筑艺术中,于门外置放狮子的塑像,作用就是镇宅治邪,使外来的邪魔妖怪不敢入屋扰人。到了明清时期,石狮雕刻同官方及民间建筑紧密结合,广泛应用在衙门、祠堂、会馆、民居、桥梁、牌楼、戏楼等建筑中。这一时期狮子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使传统的狮子形象,上升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在民间文化中,狮子几乎成为祥禽瑞兽的代名词。相传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坐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造像。如此,狮子便又有了香火传递之暗喻。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狮子的信仰、崇拜却在中国及华人中广泛传播,逐步演变、进化、完善,成为无所不在的狮膜拜,并人为地给狮子以神化,增加了避邪、镇煞、防火、制风等功能。于是,狮子石雕艺术从佛龛神殿走入普通百姓生活,甚至成为镇家之宝。

于是,期待“香火旺盛”“子孙繁衍”“家道兴旺”的姚家大院出现狮子,也就不难理解了。仔细打量,姚家大院台基上的狮子浮雕,实为“幼师”,其头部便是狮子的常见刻绘,其背上所雕凿卷云纹鬣毛及尾部雕刻亦为狮子石刻的传统形状,而以幼狮造像,并下雕飘舞绣带,即温顺之意,标注温良之家的表象,又有香火延续、代代相传的含义。一物生出如此多的说法,亦可见其文化承载以及所蕴含的意义之丰富。

于是,不免又有感慨,故诗云:

巍峨凛障蹈雷阵

岿然座地镇魔妖

俏骨神韵炼寒热

伫天立地任琢雕

(10-151 珠街微信图片)

细心的人从前边一些图上可以看到,一些“神兽”胸前居然怀抱着一方石块,这是为何?在西海的地头(见10-151),在中所八组凤凰村的道边(见10-152至10-155)等等。而在三源的村口我们看到了居然有文字——“泰山石敢当”(见10-156至10-159)。清末,日本鸟吉龙藏著杨志强译的《西南中国行纪》一书中这样写道:其从富源经沾益向马龙行进“途中经过诸多小村落,看见这一带人家都有安置‘石敢当’之风俗。石敢当在中国内地为常见之物,将此三字刻在石上,立于门外以做避邪之用。通常都立房屋正面的空地上,然值得留意者,云南的石敢当,无论其形状抑或安置场所,与其他地方均有明显区别。即不仅在石上刻石敢当之文字,并且还把石头雕刻成虎形,在胸部刻上石敢当三字,放置在房顶。由其所放位置看,正好与日本放置存房顶卜用作避邪的钟馗像颇相似。此外,还看到在家的大门处.用一尺大小的圆形木板,画上虎头,口衔宝剑,颈都处写上石敢当三字。为何云南的石敢当不同于他处,其形状为何系虎形?因中国人自古就信仰虎为百兽之王,其威力可降伏各种邪魔。大概云南人就是缘于这一信仰而采用了如此不同的形式。”鸟吉龙藏所描述的区域,正是曾经隶属沾益州、县的“此方”。

(10-152 中所八组路边石虎之一)

(10-153 中所八组路边石虎之二)

(10-154 中所八组路边石虎之三)

(10-155 中所八组路边石虎之四)

(10-156 三源村口石虎之一)

(10-157 三源村口石虎之二)

(10-158 三源村口石虎之三)

(10-159 三源村口石虎之四)

狮耶?虎耶?

彝族传统中有尚虎的图腾,石虎在联合白石岩彝族村出现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其体型硕大,铁尾前卷,敦厚中暗藏着虎威(见 10-147 至 10-150)。正如鸟吉龙藏所言,石虎在“此方”坝区汉族村子也有多处出现。

在“此方”的中所孙家营二组通向山里的东面村口,一只“石狮”仰天而立,气势威猛(见10-160)。仔细近观,又不是很像石雕狮子,其粗犷的表现手法之间又不乏细腻之处,神态栩栩如生,表情狰狞(见10-161)。这个石雕口中含珠,怀抱一块刻文石碑,上书“泰山石敢当”五个正楷大字。细问时任二组的小组长孙贵良及旁人,都说原来是在相距今天的位置往西几十米的村口,随着村庄的扩大,东移到现在这个位置。又问:如果是狮子,应该是一对,为什么是一只?答曰:是一对,还有一只在前面路边。孙贵良向北方指去。再问,为什么会要在村口立这么一对石“狮子”?孙贵良指着山头介绍道,“那个山当年是很尖的,像一座寺庙,叫尖尖寺,再过去一点还有一个地名叫八哥岩,因为风光特别好,八哥多,所以叫八哥岩;小时候听老人说,当年竖这一对狮子就是要吼着(镇住)尖尖寺和八哥岩的,因为说只有这样村子才会好。”

(10-160 中所孙家营村口石虎之一 夏关锐)

(10-161 中所孙家营村口石虎之二 夏关锐)

其实,这不是石狮,而是石虎。村口面山(东面)道右旁的为雌虎,“泰山石敢当”五字(见10-162)正楷为阴刻;照指引,向东前行数十米上坡左拐,见在新修建竣工通车的“沾(沾益)獠(獠浒)线”柏油路西面路基下二三米处还有另一只(见10-163),也是蹲坐的姿态,也是仰面高山,也是怀抱一石碑,也是上书五个正楷大字“泰山石敢当”,但是文字是阳刻(见10-164)。

(10-162 中所孙家营村口石虎之三 夏关锐)

(10-163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四)

(10-164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五)

仔细查勘,沿着“沾(沾益)獠(獠浒)线”柏油路向北行进约百余米路边的为雄虎。其怀抱“泰山石敢当”五字正楷为阳刻,并有边饰雕刻及线雕纹饰。按照进出村道向东面山而言,为左雄右雌,左阳右阴,完全偶合“男左女右”之规。

两只石虎为圆雕造像,刀法粗犷,形制古朴,气势非凡。村口雌虎头部及面部刻画生动,准确,口中含珠(见10-165)。路边的雄虎则没有(见10-166),其头部及面部雕刻则略显粗糙。有趣的是,其肩饰又雕刻花朵纹饰(见10-167至10-172)。显然,两只石虎并非出于同一时期、同一工匠之手,而且孙家营“泰山石敢当”一雌一雄的格局,在其他地方似乎极其少见。

(10-165  中所孙家营村口石虎之六 夏关锐)

(10-166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七)

(10-167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八)

(10-168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九)

如此,便要就“泰山石敢当”稍稍做一番文化来源的追寻了。

在中国古代的诸多禁忌和崇拜中,石崇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与从石器时代走来的人类活动密不可分。远古人类曾用石斧、石刀、石镰来猎兽、采掘、种植、取火、自卫……这样才能艰难的从洪荒时代顽强地生活下来,也就形成了石崇拜的悠久遗俗。从女娲补天到《西游记》镇猴石,再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的《红楼梦》,无不与石头结缘,自然界原本平常的石头被赋予了文化的灵魂,并得到人们的崇拜。“泰山石敢当”最初为“石敢当”,即古人石崇拜的历史文化续脉之一。

(10-169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十)

(10-170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十一)

(10-171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十二)

(10-172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十三)

(10-173 图片来自网络)

“石敢当”三字最早见于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急就章》,又名《急就篇》。《急就章》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洋洋大观,无一复字,为童蒙识字之书,文词雅奥,非他蒙学诸书可及。文中曰:“师猛虎,石敢当。所不惧,龙未央。”(见10-173)图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书法家皇象所书。有资料云:“皇象,字体明,广陵江都人,官至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

在“石敢当”之前加上“泰山”二字,依然源自古代华夏族以及其他民族的石崇拜。百度百科又云:“相传古代认为东岳泰山之石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因此泰山石敢当是一种灵石崇拜。传说汉朝时汉武帝登泰山,带回四块泰山石,置未央宫的四角以辟邪。泰山被认为有保佑国家的神功,因此泰山的石头就被认为是可保佑家庭的神灵。后来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当,又称石将军,再后来还发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当!”于是:又有“西汉孝昭帝元凤三年,泰山有大石自起立,视之为祥瑞。”的说法。同时还与泰山在中国民间的一种传说有关:“主治生死,百鬼主帅也”。这个传说,说的是石敢当将军是泰山神的部下神将,以勇猛闻名。于是,唐代训诂学家古注道:“敢当,言所向无敌也。”泰山的石敢当将军既护国又保家,被人们崇拜而寄托一定的期望和祈祷,于是便有了把三尺三寸高刻有“泰山石敢当”五字或刻有“石敢当”三字的石碑,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或立于宅院外或街衢巷口等处,作为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成为可镇压一切不祥之邪的镇物。这个有趣的民俗现象在中国民间甚为流行。

又于是,更有了一些神奇的传说:相传在黄帝时代,蚩尤登泰山而渺天下,女娲娘娘要制其暴,于是投下炼石,上面镌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蚩尤看了甚怒,要毁坏此石块,却不能损任何一角,只好怅然遁逃,黄帝见状才四处设置“石敢当”。由辟邪镇恶发展到驱风、防水、止煞、消灾等多种功效。据有关考据,“此风俗始盛于唐代。” 宋代出土的唐大历五年(公元770 年)的石敢当上刻有三字歌谣:“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可以看出当时石敢当在民间民俗中的作用已经十分广泛。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今人家正门适当巷陌桥道之冲,则立一小石将军,或植一小石碑,镌其上曰石敢当,以厌禳之”。许多古代学者为此也有多种记载和描述,此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千百年来,“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以山东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包括台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全国各地以及东亚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而据考证来源自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前旧县村的“泰山石敢当”故事群,被列入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流传的广泛和文化价值的非同一般。

再看引自《齐鲁晚报》:“泰山石敢当习俗为中国广大地区和众多民族所认同并远及海外,其传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因此,它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在国内外广大地区的传播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石刻和造像,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有那些在中国民间口头传承的神话故事和中国民间艺人创作的神话戏曲等,都充分表现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创造力。”因此,就其传播的广泛性和群众基础看,“泰山石敢当”在“此方”的中所孙家营等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尤其是如本书前些章节所述,“此方”的先民大多来自“军屯”“商屯”“民屯”等,或可以佐证文化的交流与遗存在“此方”的丰富性和遗产价值。

至于中所孙家营的两尊石虎,据说是为了镇住东面的两座山,一是尖尖寺,一是八哥岩。相传山上曾经有的尖尖寺,不知何时被镇住消失了;也有一种说法是开采石场毁了。而“八哥岩”则是因为“闹得慌”要把它镇住,所以两尊石虎各司其职。

(10-174 中所孙家营村口石虎之十四 夏关锐)

 
(10-175 中所孙家营路边石虎之十五)

从艺术和美学价值上看,石敢当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样式,有浅浮雕的,有圆雕的,有的刻有八卦图案,有的什么装饰也没有,只刻有“石敢当”三字或“泰山石敢当” 五字。而我们现在除了能够在一些有此遗存的地方见到以外,还可以通过某些现象发现“石敢当”的另一种表达:即,或在桥头的桥引处、或在其周边不远的某个位置、或在某些房屋的基脚处、或在路口、村口、大厦、小区等等出入口处(见10-176至10-177)、或在某条道路距离路口的道旁,凡新立的一块标有地名或者铭文的或者刻有诗文的石头,均属于“石敢当”的遗风或者变异,而且都是独立的,极少见到有成双成对的。

(10-176 堡子村口)

(10-177 中所村委会村口 王静华)

再回到“此方”中所孙家营的“泰山石敢当”,其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成双成对,而且以全雕石虎造像护碑,为何如此?难道只是正对“尖尖寺”和“八哥岩”才成一对的?难道不是原本就是一对,只不过当今的人们已经不再知道当初的立意,而敷衍了现在这个说法的?

再就是,此雌雄二虎之“泰山石敢当”造于何时?询问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也都说得不是很清楚,只说是自从有这个村子就有了。那么这个村子于何时“自从”?当地人也不知道确切的时间。据《朱街乡志》大事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1382年)设曲靖军民府,治南宁。留镇明朝的军队开始屯田……此时朱街的庄家屯、墩子上、吕家屯、中所营等村落开始大量的筑圩造田,造闸蓄泄水利,东南三乡四宝之田,咸受灌溉。” 在第八节的中所村委会的历史沿革内容中又载“明朝军队基本编制单位为左、中、右、前、后所,此地驻军‘中所’得名中所营”依此推论,或许这个村落以军队留屯为基本单位已经初步形成,来自华东等地的“此方”中所营的先民,即在村口立了雌雄双虎“泰山石敢当”造像,依此大致推算,再结合其剥蚀的残迹上看,雄虎的时间似乎可以约在600年左右。但是果然如此么?

为什么只提雄虎有600多岁呢?雌雄双虎“泰山石敢当”的石料采于当地山上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从两只老虎大小不一,雕刻手法上尤其在头部表现得很不一致,以及其所护的“泰山石敢当”两碑也是大小不一来看,雌雄二虎显然又分别造于不同的年代。雌虎为何口中含珠?雄虎又为何刻饰花朵?雌虎颈上又有一球,上刻一圆环,圆环中再刻一个“S”,极似道家的太极图纹,然而又不完全是明确的阴阳图,这又是为什么……诸多文化之谜,含有多少独特的文化意蕴?经请教有关专家认为,600余岁的阳刻石敢当石虎其尺寸形制很符合规制,为明代作品无疑,阴刻石敢当形制过大,则是属于清代过分讲究奢靡之风的产物。

于是,“此方”的双虎“泰山石敢当”除了年代问题基本清楚外,其依然还笼罩层层迷雾。更以“此方”的众多村、社、 组来看,似乎唯中所孙家营独有,则又是一大谜团。是否就是因为中所在当年为“左、中、 右、前、后”军队置所,中所位置的重要才独有如此的景观呢?依然未可知矣。尚待有识之士明解。      

故而诗云:

女娲补天残石灵

一对坠落孙家营

变成石虎分雌雄

敢当刻石石为姓

前立精魂邪魔避

后护家院民众兴

怀藏百般未解密

谁人探得其中径

“此方”尚有很多石刻艺术作品,有些需要更加深入地去发现,少量的与后面将要赏析的章节有密切关系,故而本章到此即暂时打住。欲知为何?列位何妨慢慢前往探个虚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