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曲靖珠街老宅:古建筑艺术图鉴,充满中华传统文化遗存!

云南曲靖珠街老宅:古建筑艺术图鉴,充满中华传统文化遗存!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从“此方”之“远方”说起。“此方”即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珠街街道。“此方”的珠街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即使“此方”猪街谐音雅化为“珠街”,地名中依然携带有浓厚的中华民俗传统文化基因。仅以“此方”在民居的文化遗存可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无疑可以成为包含有“珍珠”“珠宝”意味之“珠街”,倒或许“此方”真是一个藏珍聚宝之地!“此方”八塔台考古现场的“鼎立鼓群”的奇观,颇令相关人士赞叹。

云南曲靖珠街老宅:古建筑艺术图鉴,充满中华传统文化遗存!

因此:“美,在此方。”

为何是此方?“此方”又是何方?

当从“此方”之“远方”说起。

“此方”即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珠街街道。

珠街,距中国第三大江——珠江的源头47.3千米,距素有“入滇锁钥”的曲靖市主城区3.5千米,位于珠江上游南盘江东畔(见1-003)。悠悠南盘江、巍巍青龙山自北向南穿境而过。珠街辖区国土总面积151平方千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汉彝集居,由山区、半山区和坝区三者组成的街道。辖西海社区、小河湾社区、庄家屯社区、珠街社区、联合村、青龙村、堡子村、三源村、涌泉村、中所村、墩子村共11个村民委员会、96个村民小组,截至2015年总人口48019人。“此方”的珠街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2004年,当时的珠街乡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荣誉称号。

今日的“此方”——珠街以“猪街子”小村而得名,所谓“猪街子”,属民俗传统文化十二属相的逢亥日赶街集市而来。《珠街乡志》云:“明朝初年,客商的来往、货物交换在这里自然形成了集市。为了方便人们赶集做买卖,当地一乡绅把十二生肖中的‘猪、蛇、猴、虎’规定为赶集日,‘猪’排在最前面,‘猪街’因此而成为‘正街’,其余三个属相的赶集日为‘副街’。后人们觉得‘猪街’的‘猪’有些不雅,于是变写成了‘珠’,‘珠街’因此而得名。”即使“此方”猪街谐音雅化为“珠街”,地名中依然携带有浓厚的中华民俗传统文化基因。仅以“此方”在民居的文化遗存可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无疑可以成为包含有“珍珠”“珠宝”意味之“珠街”,倒或许“此方”真是一个藏珍聚宝之地!

“此方”的珠街还有五台山凤凰山原始森林公园以及满山遍野的、有着数亿年历史古生物化石(见1-004),有八塔台古墓群、陡山炭化稻遗址、古村落民居、普明禅寺、呈祥寺等旅游和文物景点,在自然与历史的秘幕下,潜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堡子村陡山扁窟坑碳化稻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公元前12世纪的殷商时期,即约35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此方”已进入了先进的农耕文明,是一片具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文化的丰饶土地。

而据对“此方”八塔台古墓群的多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考证,八塔台古墓群延续时间很长,墓群类型多样,交叉堆积,互相渗透,形成了上自春秋早期(或者更早),战国时代,经先秦过汉唐,下至宋元至明末,长达2000余年的7米之高的文化堆积层。是一个历史文脉没有断裂的特别之地。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30余座封土墓和土坑竖穴墓中,出土了一大批青铜时代精美的青铜、铁、陶、玉、石器物,有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乐器货币等。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此方”八塔台考古现场的“鼎立鼓群”的奇观,颇令相关人士赞叹。器物中的兵器有刀、剑、戈、矛等(见1-005),而青铜剑鞘纹饰之精美,内涵之神秘,堪称一绝(见1-006至1-008);炊饮器有土陶鼎(见1-010)、釜、罐、碗等;装饰品有镯、珠、扣饰;乐器有铜鼓、铃等。这些殉葬品的种类数量如此繁多,令人惊叹。在青铜扣饰中兽面纹出土多件(见1-009),其中牛首镶绿松石扣饰(见1-011至1-012)和双牛浮雕(见1-013),工艺水平极高,显示了“此方”古代先民的高超技艺,在云南青铜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在中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为考古界所瞩目,在典型的滇文化中亦是罕见的,这说明远在先秦时期,曲靖就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

因此,足以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此方”的人们已进入青铜时代,并形成了一定的集镇规模,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区域和云南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1-004 珠街五台山警风口鹰嘴螺化石)

(1-005 珠街八塔台出土的青铜器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06 珠街八塔台出土的青铜剑鞘《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07 珠街八塔台出土的青铜剑鞘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08 珠街八塔台出土的青铜剑鞘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09 珠街八塔台出土的青铜扣饰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10 珠街八塔台出土的土陶鼎等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11 牛首型镶绿松石扣饰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12 牛首型镶绿松石扣饰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1-013 双牛铜扣饰浮雕 《麒麟区青铜时代墓地出土文物精粹》)

至今“此方”依然保留着具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称的洞经音乐、古老的龙狮舞、木偶戏、秧歌京剧、花灯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以及马蹄铁、马鞍、赶香(见1-014至1-021)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014 珠街马蹄铁的传统制作 珠街街道)

(1-015 珠街马蹄铁的传统制作 珠街街道)

(1-016 珠街马鞍的传统制作 珠街街道)

(1-017 珠街赶香的传统制作 珠街街道)

(1-018 珠街赶香的传统制作 珠街街道)(www.xing528.com)

(1-019 珠街赶香的传统制作 珠街街道)

(1-020 珠街洞经音乐 珠街街道)

(1-021 珠街麻花的传统制作 珠街街道)

关于“此方”的八塔台,还必须添加一笔的是,明代刘文征撰古永继校点天启《滇志》云:“八塔,在府东五台山下,武侯建,镇地脉。”为目前看到之较早出处。后康熙《云南通志·卷十九·古迹》亦如是云,咸丰南宁县志》亦记载:“八塔台在城东……汉诸葛武侯建以镇地脉。”《滇志》所述,古志关于“八塔”之事亦当来自更早,最早在何时?尚待细考。《沾益州志·卷三·古迹》亦载:“八塔,州东南三十里,五台山下。每塔高数尺,其砖石皆有,古符篆字。”沾益东南之五台山正是今麒麟区珠街属五台山。对于如此型制和规模的珠街八塔台古墓群,考古学家认为,在我国实属罕见,考古的成果在全国考古界和历史研究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此必须纠正一些资料或者传说的谬误:相关的宣传资料或者传说中,为了证实八塔台的确是诸葛亮建过八座古塔的见证,说这八个封土堆便是诸葛亮建八座塔的台基。此说的谬误在于,如果一千七百九十多年前诸葛亮已经建了八座古塔,那么其后葬在上面的古墓便不可能存在,也就不存在直到宋元明时期还有火葬墓的被发现。或许诸葛亮真的在味县五台山下建过八座塔,但位置未必就在八塔台这个很小的范围内,而是“立于东山(古青龙山)建八塔以镇地脉”。

于是诗云:

烽烟漫

躬身征战武侯还

立五台

蜀疆后园仰天看

冬渐至

半江残秋南北盘

封八郡

明月盟誓社立坛

建八塔

凤凰岭下镇龙蟠

赐八姓

族部豪杰英雄

攻心缓摇羽扇

勘定江山

而今碑虽倒

五尺道亦宽

当年躬身南中安

伟业千古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