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灯光与渲染参数设置技巧

灯光与渲染参数设置技巧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10设置V-ray 渲染器展开“公用参数”卷展栏,然后设置“宽度”为“400”像素,“高度”为“250”像素。图9-13V-ray 阴影参数参数设置经过反复地调整与测试渲染,完成最终测试渲染。

灯光与渲染参数设置技巧

1.设置测试渲染参数

按【F10】键打开“渲染器设置”对话框,然后在“指定渲染器”卷展栏下设置渲染器为“V-ray 渲染器”,如图9-10 所示。

图9-10 设置V-ray 渲染器

展开“公用参数”卷展栏,然后设置“宽度”为“400”像素,“高度”为“250”像素。

展开“图像采样器(抗锯齿)”卷展栏,然后设置“图像采样器”类型为“自适应DMC”,接着在“抗锯齿过滤器”选项按钮下勾选“开”选项,最后设置“抗锯齿过滤器”类型为“区域”。

展开“色彩映射”卷展栏,然后设置“类型”为“线性倍增”,“暗部倍增值”为“1.3”,“伽玛值”为“1.1”,接着勾选“子像素映射”选项。

展开“系统”卷展栏,然后设置“最大树形深度”为“60”,“面/级别系数”为“2”,接着设置“区域排序”为“上/下”方式,最后在“V-ray 日志”选项组下关闭“显示窗口”选项。

2.开启GI 渲染测试

展开“间接照明(GI)”卷展栏,然后勾选“开”选项,接着设置“首次反弹”为“发光贴图”,“二次反弹”为“灯光缓冲”。

展开“发光贴图”卷展栏,然后设置“当前预置”为“非常低”,接着在“基本参数”选项组下设置“半球细分”为“50”,“插补采样值”为“20”,最后勾选“显示计算机相位”和“显示直接光”选项。

展开“灯光缓冲”卷展栏,然后设置“细分”为“200”,接着关闭“保存直接光照”选项。

3.窗户外景的设定

在顶视图建立一个弧形面作为外景模型,效果如图9-11 所示。

图9-11 外景的设定

将外景模型设置为“VR 灯光材质”,设置“颜色”的RGB 参数为“200,225,255”,强度设置为“1.5”,然后在颜色通道中添加一张外景贴图,勾选“背面发光”选项。

4.白天灯光设置

(1)创建主光源(阳光):设置“灯光”类型为V-ray,然后在场景中创建一个“V-ray 阳光”作为主光源,调整好“V-ray阳光”的位置。

展开“V-ray 阳光”参数卷展栏,然后设置“浊度”为“3”,“强度倍增值”为“0.05”,“大小倍增值”为“5”,“阴影细分”为“8”。

注:“V-ray 阳光”打进室内的冷暖颜色可以通过调整“V-ray 太阳参数”中的过滤颜色来实现,从而达到白天不同时段的太阳光,使场景更加接近真实。

(2)创建辅助光源:设置“灯光”类型为V-ray,然后在场景中创建几盏“V-ray灯光”作为辅助光源,其位置如图9-12 所示。

图9-12 创建“VR 灯光”作为辅助光源

注:辅助光源对场景主要是辅助作用,所以首先不宜太多,其次倍增强度也不宜太大,不同场景的时段、环境与关系也会导致辅助光源的不同。由于本场景为白天,光照较为充足,所以辅助光源主要集中在窗口,目的是突出场景的层次,尤其是吊顶

展开“参数”卷展栏,然后设置“类型”为“平面”,接着设置“颜色”的RGB参数为“130,150,255”,“倍增器”为“6”,再勾选“不可见”选项,去掉“影响反射”,设置“细分”为“16”。

(3)创建射灯:设置“灯光”类型为“光度学”,然后在场景中创建几盏“目标灯光”作为射灯。

展开“常规参数”卷展栏,在“阴影”选项组下勾选“启用”选项,并关闭“目标”选项,然后设置阴影类型为“V-ray 阴影”,接着设置“灯光分布(类型)”为“光度学Web”类型,最后在通道中加载一个已经下载好的“19.ies”文件。

展开“强度/颜色/衰减”卷展栏,然后设置“过滤颜色”的RGB 参数为“130,150,255”,“开尔文”为“3600”,接着展开“V-ray 阴影参数”卷展栏,最后设置“U”“V”和“W”为“10mm”,具体参数设置如图9-13 所示。

图9-13 V-ray 阴影参数参数设置

经过反复地调整与测试渲染,完成最终测试渲染。

5.夜晚灯光设置

(1)创建主光源:在场景中创建一盏V-ray 的“平面”灯光,然后“实例复制”出其余3 盏灯放置到相应的位置,作为本场景灯带的灯光,同时也是本场景的主光源,位置如图9-14 所示。

注:复制时要注意“克隆选项”,“对象”选择“实例”,这样在之后的调整过程中会更加的方便,“实例复制”的好处就是在调整多个对象的参数时你只需要调整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对其他“实例复制”出来的对象进行同时调整。

选择一盏“平面”灯光,设置“倍增器”强度为“6.0”,将“颜色”的RGB 数值设置为“255,210,150”,勾选“不可见”选项,调整“细分”为“15”。

按【F9】键测试渲染场景,完成最终渲染效果。

从测试的结果来看,灯带的颜色与亮度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是空间的整体偏暗,接下来需要对场景中的其他灯光进行调试设置。

图9-14 光源位置(www.xing528.com)

(2)创建筒灯:设置“灯光”类型为“光度学”,然后在场景中创建几盏“目标灯光”作为筒灯。

展开“常规参数”卷展栏,在“阴影”选项组下勾选“启用”选项,并关闭“目标”选项,然后设置阴影类型为V-ray 阴影,接着设置“灯光分布(类型)”为“光度学Web”类型,最后在通道中加载一个已经下载好的“19.ies”文件。

展开“强度/颜色/衰减”卷展栏,然后设置“过滤颜色”参数为“130,150,255”,“开尔文”为“3000”,接着展开“V-ray阴影参数”卷展栏,最后设置“u”“v”和“w”为“10mm”,具体参数设置如图9-15 所示。

图9-15 V-ray 阴影参数

按【F9】键测试渲染场景。观察测试后的效果,灯光的气氛比较满意了,但是层次不够强,下面继续对场景的其他灯光进行布置,增强室内的效果与气氛。

(3)创建台灯:选择一盏“球体”灯光,设置灯光的“颜色”的RGB 参数为“255,150,80”,设置“倍增器”强度为“6”,勾选“不可见”选项,调整“细分”为“15”。

按【F9】键对场景进行测试渲染,通过测试的效果来看,亮度和气氛都比较理想,接下来设置吊顶的灯光。

(4)创建吊灯:吊灯的设置方法与台灯一样,创建几盏“球体”灯光,设置灯光的“颜色”的RGB 参数为:“255,220,140”,设置“倍增器”强度为“7”,勾选“不可见”选项,调整“细分”为“15”,按【F9】键对场景进行测试渲染。

从现在渲染的效果来看,整体气氛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但是场景深处缺乏灯光,显得画面过堵,接下来对场景的辅助光源进行设置,出于冷暖对比的考虑,将场景深处的辅助光源设置为冷色。

(5)创建辅助灯光:在场景中创建两盏V-ray 的“平面”灯光,位置和具体参数如图9-16 所示。

图9-16 “平面”灯光位置和参数

注:这两盏辅助光源的“倍增器”值的大小不同,室内的辅助光源主要是反映出客厅以外的空间的,倍增值较大些在“0.6”左右;窗户的辅助光源主要是为了反映出夜景的延伸,使场景更加真实,但是由于它是夜景通过窗户的照射,所以它的倍增值应小于室内的辅助光源,大概在“0.25 ~0.3”之间。按【F9】键对场景进行测试渲染。从这一次的测试渲染效果来看,灯光气氛及冷暖对比都比较理想了,接下来设置一个较高的参数来渲染大图。

6.设置最终渲染参数

按【F10】键打开“渲染设置”对话框,然后展开“公共参数”卷展栏,接着设置“宽度”为“2000”,“高度”为“1414”。

展开“图像采样器(抗锯齿)”卷展栏,然后设置“图像采样器”类型为“自适应DMC”,接着在“抗锯齿过滤器”选项按钮下勾选“开”选项,并设置“抗锯齿过滤器”类型为“Mitchell-Netravali”类型;展开“自适应DNC 采样器”卷展栏,然后设置“最小细分”为“1”,“最大细分”为“4”。

展开“间接照明(GI)”卷展栏,然后勾选“开”选项,接着设置“首次反弹”为“发光贴图”,“二次反弹”为“灯光缓冲”。

展开“发光贴图”卷展栏,然后设置“当前预置”为“中”,接着在“基本参数”选项组下设置“半球细分”为“60”,“插补采样值”为“30”,最后勾选“显示计算机相位”和“显示直接光”选项。

展开“灯光缓冲”卷展栏,然后设置“细分”为“1000”,接着关闭“保存直接光照”选项,最后勾选“显示计算机状态”选项。

单击“设置”选项卡,然后设置V-rayDMC 采样器中的“噪波阈值”为“0.002”;接着设置V-ray 系统的“动态内存限制”为“4000”,“区域排序”为上→下;去掉“V-ary 日志”中的“显示窗口。

按【F9】键分别渲染白天与夜晚的场景,最终渲染效果附录2 所示。

7.后期处理

白天效果后期处理:使用Photoshop 打开渲染完成的图像。

将背景图层复制一份,然后调整新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滤色”,设置新图层的“不透明度”为“30%”。

将背景图层再次复制一份,然后调整新图层的混合模式为“柔光”,并将新图层的“不透明度”设置为“40%”。

执行“图像”→“调整”→“照片滤镜”菜单命令,在弹出的“照片滤镜”对话框内设置“滤镜”为“加温滤镜参数为81”,“浓度”为“8%”。

调节后就完成了白天场景的后期处理工作。最终效果请参见附录中的示例附 图5。

用同样方法将渲好的夜景效果图放到Photoshop 调节,最终效果请参见附录2 中附图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