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开发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市××开发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 工程概况2.1 支护设计概况拟建的某工程位于××市××开发区,由某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根据基坑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放坡卸载、喷锚网、土钉挂网喷面、微型压浆钢管桩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对本基坑而言,土方开挖是关键,土方施工必须密切配合支护施工单位施工。该工程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基坑北面分别布置临时建筑、道路及材料堆场,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市××开发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深基坑支护设计书;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湖北省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9)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2 工程概况

2.1 支护设计概况

拟建的某工程位于××市××开发区,由某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拟建住宅小区由5栋11层小高层(7、8、12、13、14号楼)、7栋18层高层住宅(1、2、3、4、5、6、15号楼)、4栋33层高层住宅(9、11、17、18号楼)、2栋30层高层住宅(11、16号楼)及3层会所、幼儿园等建筑物组成,在9、10、11号楼(西区)和16、17、18号楼(东区)一定范围内分别设有一层地下室。拟建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为22万m2。11层、18层、33层、30层均为剪力墙结构,拟采用桩筏基础型式。

东区地下室设计标高±0.000=31.900m,地面标高为29.5~30.0m,地下室基坑底标高非主楼段为-6.3m、主楼段为-7.4m,基坑周边开挖深度为3.9~5.5m。

西区地下室设计标高±0.000=32.730m,地面标高为30.5~33.7m不等,基坑底标高非主楼段为-6.3m、主楼段为-7.4m,基坑周边开挖深度为4.1~8.4m不等。

根据基坑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放坡卸载、喷锚网、土钉挂网喷面、微型压浆钢管桩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图1、图2)。

图1 土钉墙支护示意图

图2 现场土钉墙支护

2.2 场区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周边环境较为简单。

西区基坑西侧距红线大部分在10m以上,局部不足6m;南侧西段紧邻公交车站用房(2层),南侧东段为公交停车场用地,距围墙约8m;东侧约8m外为用地红线,外侧为地下通道,距立交桥约14m;北侧为本场地其他拟建楼,但东段距拟建楼不足8m;

东区基坑西侧距红线大部分在10m以上,外为地下通道,距立交桥约14m;南侧距红线不足6m;东侧距红线约10m;北侧为场地内用地。

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通过勘察,查明本场地土层主要为Q3冲洪积黏土、粉质黏土,上部为厚度不等的填土及Q4黏性土,局部分布有淤泥质粉质黏土,下伏志留系泥岩。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区岩土层可分为5大层,各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杂填土(Qml):杂色,褐红色,稍湿~饱和,上部为砼地坪,下部以碎石、砂等为主,含黏性土。松散状态,结构紊乱,不均匀;厚度为0.3~4.5m,场地普遍分布;堆填时间不一。

2素填土(Qml):褐红色、黄褐色为主,饱和,以黏性土为主,夹有少量碎石,松散状态,不均匀,地下水位以下呈软-流塑状态。局部分布,厚度为0.2~6.5m;堆填时间不一。

1淤泥质粉质黏土(Q4l):灰褐色、灰色、黄褐色,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分布,厚度为0.5~5.0m。

2粉质黏土(Q4al+pl):黄褐色为主,饱和,局部夹粉土薄层;可塑-软塑状态为主;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局部分布,厚度为0.3~5.1m。

3粉质黏土(Q4al+pl):黄褐色,饱和,含铁锰氧化物,呈可塑-硬塑状态;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属中等压缩性土;自由膨胀率为30%~49%,不均匀的具弱膨胀潜势;局部分布,厚度为0.3~6.5m,层顶埋深为0.3~7.8m。

③粉质黏土(Q3al+pl):褐黄、棕红色,饱和,以粉质黏土为主,局部为黏土;含铁锰结核及灰白色高岭土;呈硬塑状态;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高韧性,无摇振反应;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自由膨胀率为31%~50%,不均匀的具弱膨胀潜势;场地普遍分布;厚度为0.4~10.5m,层顶埋深为0.5~8.7m。

④残积土(Qel):褐黄色,饱和,为泥岩残积土;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硬塑状态为主;属中等压缩性土;场地普遍分布;厚度为0.3~4.0m。

1泥岩强风化(S):褐黄色,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块状,岩芯采取率40%~50%。岩块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为0.42~0.93MPa;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地普遍分布;揭示厚度为0.2~10.5m。

2泥岩中风化(S):褐黄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块状,RQD=56%~75%。岩块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为1.02~3.78MPa,沿裂隙破坏;属极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场地普遍分布;揭示最大厚度为16.5m。

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本场地地下水的类型为上部滞水,上部滞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及2层黏土层中,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是其主要补给来源。

3 工程特点

3.1 支护设计工程量

按某岩土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以及现场实际要求,主要工程量如下:

(1)喷锚网(钢筋网部分):5000m2

(2)土钉挂网喷射砼护面(钢板网部分):5000m2

(3)微型压浆钢管桩:4000m。

3.2 工程特点及实施难点

(1)按现场实际情况,对应设计标高,其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4.3~8.4m不等。支护设计以放坡土钉挂网喷面、喷锚、钢管桩为主。对本基坑而言,土方开挖是关键,土方施工必须密切配合支护施工单位施工。

(2)该工程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基坑北面分别布置临时建筑、道路及材料堆场,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土方开挖采取水平分段、垂直分层的方法施工,开挖一段,支护一段。

(3)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主要由松散杂填土、老黏土组成,锚杆成孔困难。

(4)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4 施工组织管理

4.1 施工组织部署

(1)该工程施工组织以喷锚网支护施工为主。

(2)整个工程分锚杆施工、喷射砼施工、微型钢管桩施工和辅助施工,通过平衡协调及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3)整体施工,锚杆施工、喷射砼施工、钢管桩为主体,其余工艺可交叉作业。一切施工管理到人、材、物,首先满足主体施工,确保主工艺施工总进行计划的实施。

4.2 施工协调管理

4.2.1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1)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具体施工实施方案。

(2)会同业主及监理根据现场实际对设计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3)协调施工中需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其他问题。

4.2.2 与监理公司及业主的协调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及监理公司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在施工自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

(2)严格贯彻执行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检查制度,并以此对各施工工序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均应主动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提交合格证及质保书,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对使用材料进行送检。

4.2.3 与监测单位的协调

(1)会同业主及监理公司对监测方案提出合理建议。

(2)及时掌握监测成果,采用信息法施工,针对监测成果及时会同监理及业主分析,及时指导下一步施工。

4.3 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任务,我单位选配具有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分包单位(某岩土有限公司)进行基坑支护的施工,选配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和工程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部主要人员组成见附表1。

附表1 分包单位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组成

5 施工平面布置及各项目需用计划

5.1 总体布置

(1)根据总平面布置要求,本基坑支护分包施工单位的生活及办公区由总包统一规划。

(2)在施工期间,根据土方需要,在浅坑地段设置基坑支护施工进入通道。

(3)现场材料加工区可根据施工需要就近设置。

5.2 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锚杆施工,会同土方开挖,按设计要求分层进行,其水泥材料堆置于施工区边,邻近拌浆设备。

(2)喷锚网施工,钢筋加工置于场区周边,并会同土方开挖,按设计要求分层进行。

(3)钢管桩施工,在西区基坑南侧和西侧布置钢管桩,要求在基坑开挖前施工。

5.3 现场平面布置管理

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要求,支护施工和土方开挖交叉平行作业,其现场管理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1)对每一道工序的施工,结合其施工特点,对排水沟、材料堆场、加工设备行进路线等应合理布置,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必须考虑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布置,避免相互影响,浪费人力、物力。

(2)设专人对现场统一管理,合理布置、调度。

(3)对施工现场重要设施及危险区域张挂标志牌,避免出现事故或其他隐患。

5.4 主要材料物质计划(附表2)

附表2 主要材料物质计划表

6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6.1 施工顺序

根据本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以及业主总工期进度计划要求,为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其基坑支护的施工顺序确定为:微型钢管桩施工→土方开挖→挂网喷面、喷锚施工→土方开挖→挂网喷面、喷锚施工→土方开挖→结构施工。

6.2 主要施工方法

6.2.1 微型钢管桩施工

微型钢管群桩施工工艺为:平整场地→标定桩位→钻机就位、成孔→放置钢管→注浆。

(1)平整工作面。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物体搬迁和平整,便于施工。

(2)成孔。可采用XY-1型工程钻机成孔,成孔视微型群桩设计的直径而定,不采用膨润土或其他悬浮泥浆做钻进护壁。

(3)放置钢管。微型钢管选用φ114×2.8钢管,间距为600mm。钢管底部3~5m处钻若干花眼,以保证注浆液向周围土体扩散。

(4)注浆。注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2~3MPa,水灰比为0.6,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中加入水泥重量0.1%的三乙醇胺及0.2%的食盐,以改善可注性和增加结石体早期强度。为保证注浆液与周围土体紧密结合,在孔口处设里注浆塞。

6.2.2 锚杆施工

(1)施工工艺及设备。根据设计单位对锚杆参数的设计要求,本基坑锚杆采用了一次注浆锚杆。根据施工经验,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采用的施工流程如图3所示,施工设备安排计划见附表3。

图3 施工流程图

附表3 施工设备安排计划

(2)锚杆施工方法。

①钻孔。

a.钻孔前,要根据地层特点和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钻进工艺和技术参数。本工程采用全螺旋清水循环钻进工艺成孔,锚杆孔径为110mm。

b.钻孔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做好明显标记。同一排锚杆要拉线,确保在同一水平线上,孔位垂直方向误差控制在100mm。

c.螺旋钻杆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其是否堵塞,丝扣是否完好,严禁使用破损钻杆,以防断钻事故发生。

d.采用清水循环钻进,严禁泥浆循环钻进。

e.钻孔终孔深度要比设计深度大0.5~1.0m,以利于杆体顺利下入。

f.采用全螺旋钻进,若孔壁坍塌,则利用套管护壁,以保证杆体顺利下放。

②锚杆体制作和安装。

锚杆体制作前,应对钢筋及其焊接进行抗拉试验,合格后方可应用。钢筋应平直、除油和除锈。

锚杆体采用φ20螺纹钢,搭焊长度为10d。钢筋架用φ6.5钢筋,沿杆体2.0m焊接一个。注浆管应比锚杆长1.0m左右,用皮筋固定在锚杆上,止浆密封袋固定于锚杆体的孔口部位上,送锚杆时,止浆袋应完全进入孔中,注浆压力应为0.4MPa左右。杆体每隔1.5m设置对中支架和导向钢筋头。

自由段采用涂油或缠塑料膜处理,保证和水泥固化体分离。

注浆管与杆体要理顺,不得互相缠绕。

杆体下放前,要仔细检查杆体质量,确保杆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

安放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弯、弯曲以及杆体与注浆管相互缠绕,杆体下放要快速、连续。

杆体下放孔内深度应不小于钻杆长度的95%,杆体安放后不能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

③注浆。

注浆以前,要对Po32.5水泥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用于注浆。

水泥要有防水、防潮措施。

注浆之前,要仔细检查注浆管是否完好、注浆管是否畅通。

注浆材料采用水灰比为0.45~0.5的纯水泥浆。

注浆液应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要在初凝前用完,严防杂物混入浆液。

孔口溢出浆液,方可停止注浆。采用一次常压注浆,注浆压力分别为0.5Mpa。注浆完后,采用清水冲洗注浆泵和注浆管路。

6.2.3 锚管

当填土层中不能成孔时,应将锚杆改用锚管。锚管采用φ48钢管,在锚管侧帮焊角钢,沿钢管四周开成梅花形小孔,浆液从管内通过小孔注入。锚管采用机械贯入土体后,对管口30cm范围内进行及时封闭。待封闭层施工24h后即进行压力注浆。注意,锚管贯入后应及时保护坡面,对坡面进行初喷。

锚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同锚杆浆液。同一排锚管应采用跳跃式注浆,单孔采用全孔一次注浆。注浆过程中当发现注浆压力突然降低、浆量突然增大时,应立即停注,检查是否跑浆、冒浆。每米注浆量不少于50kg。

6.2.4 土钉挂网

(1)施工工艺流程为:土方开挖→人工清坡→铺设钢板网→人工打土钉→喷射砼→坡面养护→开挖下一层。

(2)坡面形成后,铺设钢板网50mm×100mm,土钉为φ16螺纹钢筋长度1m,采用人工锤击法将土钉打进坡里面,间距为2m,呈梅花形布置,喷射砼C20厚40~60mm。

6.2.5 喷射砼面板及钢筋网

(1)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施工流程图

(2)施工要点:

①基坑开挖按设计要求分段分层进行,严禁超深度开挖,不宜超长度开挖。机械开挖后辅以人工修整坡面。

②坡面形成后初喷一次,将土面覆盖即可,待钢筋网及锚杆安置后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强度为C20,厚度为80~100mm,均采用两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瓜米石=1∶2∶2.5,水泥采用强度为PO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时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喷射由上至下进行。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则在坡面上垂直打入短钢筋作为控制标志。(www.xing528.com)

钢筋网采用φ6.5钢筋制作,钢筋间距为250mm×250mm,加强筋采用φ16螺纹钢筋制作。网筋与网筋、网筋与加强筋、加强筋与锚杆芯之间用422电焊条点焊。上下网搭接、网筋之间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锚杆隔排加固焊接。

③喷射完成后,应作好坡面砼的养护,采用喷水养护方式,一般养护时间为5天。

④材料质量要求如下:

a.工程所用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物理力学性能检验单、焊接试验检验单,不合格的钢筋不得使用;

b.水泥必须有出厂试验报告单、质量检验单,不得使用不合格水泥;

c.石子粒径为20~40mm,砂为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保证砂、石的含泥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

⑤喷射砼施工注意事项:

a.喷射作业分段分片进行,同一段应自上而下进行喷射,射距应为0.8~1.5m。

b.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45,砂率为45%~55%,水泥与砂石重量比为1∶4~1∶4.5。

c.二次喷射砼前应清除面层上的浮浆和松散碎屑。

6.2.6 土方开挖施工

(1)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开挖,开挖前由测量员测放基坑开挖线。

(2)土方开挖在基坑边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同设计锚杆竖向间距。根据设计方案,本基坑土方开挖分成2~7层,坡面采用人工修坡,严禁机械对已形成的坡面进行碰撞破坏,每次开挖宽度最小为6m,以保证锚杆施工要求。

(3)基坑周边开挖时,必须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开挖一段,支护一段,严禁超挖。开挖后,坡面要及时支护露过长。同一坡面上,上层支护体施工时间与下层土开挖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且不得暴露5d。

(4)为了防止反铲下坑开挖,基坑中部土层则采用一次性开挖完成。反铲及土方运输通道设置在基坑中部。

6.2.7 坡顶、坡底排水

为防止坡顶地表水体沿坑顶渗入基坑,在基坑坡顶线外2.0m处设置砖砌筑的排水沟一道,规格为200mm×200mm,坡度为0.5%,且用水泥砂浆封底、沟壁。坡底排水沟则采用砖砌筑,规格为200mm×300mm。

6.2.8 上层滞水处理

在上层滞水丰富的部位进行有效疏导,沿喷锚面设置泄水孔,5m左右安装一个,根据出水量情况应进行适当加密。

6.3 施工注意事项

(1)要保证基坑顺利开挖成功,除了高质量的支护设计外,还需要土方开挖施工组织严密。土方开挖队伍一定要与基坑支护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土方开挖施工时,应分层开挖,基坑周边5m范围内每层开挖深度同锚杆竖向间距。

(2)基坑开挖后,基坑边严禁集中堆放施工用材等重物,均匀堆放时亦不得超过设计堆载值。

(3)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施工设备不得对支护结构产生碰撞。

(4)坑底四周设置排水沟,周边少量渗水通过沟底明沟汇聚后排出。

7 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7.1 工期目标

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安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本工程施工特点,先进行西区地下室基坑支护钢管桩施工,然后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开挖一段,支护一段。

7.2 工期保证措施

(1)组建过硬、精干的项目班子和经验丰富的分包施工队伍。

(2)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并由项目副经理统一安排施工进度,坚持每周例会制度,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总工期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

(3)严格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发挥项目班子的积极性,对各班组明确责任制,充分调动项目部及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选用精干的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从组织上确保工程进度的实施。

(4)合理组织、精心施工、科学管理、有序安排。

(5)充分利用作业面,组织基础结构交叉作业,尽量缩短工艺的施工时间。

7.3 施工人员安排

因该基坑施工工序较多,每一道工序均安排专业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因此其施工人员的分工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各工序均安排有专业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工人等,施工人员安排见附表4。

附表4 施工人员安排

8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8.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科学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第一、优质服务。

质量目标:优良。

8.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

8.2.1 项目经理(副经理)质量职责

(1)在上级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制定具体措施,并确保本项目部全体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

(2)根据质量计划,结合工程的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全面履行工程的质量管理职责,对工程重大、大质量事故负全面责任。

(4)主持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参与、组织质量审核,组织落实纠正措施,并督促实施。

(5)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及时推广保证工程质量的先进施工方法,表彰奖励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

(6)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支持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主持召开QC小组成果发布会。

(7)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推进创优工程活动。

8.2.2 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计划和目标,组织制订本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2)严格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管理,并对本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3)制订和实施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对因技术管理原因造成的重大质量事故负全责。

(4)监督检查采购物资的检验和试验及设备的控制,主持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

(5)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建立质量记录。

(6)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严把“图纸、测量、试验”关。

(7)主持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方案,明确技术保证和质量保证措施。

(8)组织推广和应用“四新”技术,主持关键工序和人员培训,编写有关成果报告和施工技术总结。

(9)做好与甲方、监理工程师的协调工作,接受监理工程师指令和监督。

8.3 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1)物资采购质量控制;

(2)业主提供产品的控制;

(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4)施工过程控制

(5)雨季施工应按雨季要求进行施工:

(6)不合格品的控制:

(7)纠正和预防措施:

(8)质量记录。

9 工期保证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谨慎严密的网络计划,抓关键线路,严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安排施工,编制计划充分考虑工现场可能对工期造成延误的各种因素,确定进度作业指标时留有余地,一旦发生延误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2)根据总网络计划编制旬、日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时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并采取措施修正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对实际过程中出现的进度滞后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确保总网络计划的实现。

(3)严格执行工地计划会制度,工地每天由施工管理部召开各作业班组进度计划会,项目副经理参加落实,每周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周进度计划会,落实每周的计划完成情况及下达第二周的工作计划,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4)根据总体目标和施工进度、施工难度、环境等特点,充分利用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提前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工序间交叉配合不到位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5)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材料设备提前到位,避免施工待料,保证施工机具完好率,并设有经验的机修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机械设备材料原因造成窝工及工期延误。

(6)加强同相关方面的联系,谋求工程施工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增进同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汇报。要加强与交通、供电、供水、环保等部门以及工地邻近单位和居民的联系与协调,争取理解和支持,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10 安全保证措施

10.1 安全目标

在施工期间,消灭责任性因工重伤以上事故,杜绝火灾事故以及重大交通事故

10.2 安全保证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要把安全工作当做第一位工作来抓,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认真落实检查制度,建立安全奖罚,有效控制施工安全。

(2)建立健全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项目部管理体系见附图。

(3)大力推行FTA、人体生理节律等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和安全施工目标管理技术,加大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足够的防护设施之上。

(4)应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情况,开工前必须熟悉穿越施工范围的电力、电信、通信和架空高压电线走向及其架设高度,做到不明情况,不盲目施工,以免造成重大事故。

(5)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暴雨、防大风、防火、防煤气工作,做好用电防范工作。

(6)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7)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

10.3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厂等应按批准的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2)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法规规定的标牌,夜间行人经过的坑、洞应设红灯示警,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放,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

(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专业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6)施工中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危险品、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方可施工。

(7)雨季施工时,应按雨季施工要求进行。

10.4 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入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瞭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起重作业应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定》的要求执行。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1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工程实施时,将严格遵守《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暂行规定》并积极争创武汉市文明施工工地。

(2)根据现场条件、项目部场地设置施工标示牌,标明建设工程名称、规模及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和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工程开工、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等。

(3)狠抓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并实行责任承包制,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与各作业组管理人员工资考核挂钩。

(4)施工现场场容管理严格按规定办理,并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①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管理,施工现场内的所有临时设施均按平面图布置,使施工现场处于有序并且状态。

②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并落实相关负责人管理。

③工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得堆放于围墙外,材料及半成品的堆码严格按公司《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进行必要的防护。

④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畅通,排水出口良好,无人作业的沟、井、坑均加设护盖和安全防护标志或固填整齐。

⑤对施工道路加强养护整修,必要时可采用洒水车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影响环境。

⑥确保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⑦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工地围墙、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⑧施工机械停放整齐有序,废油废液集中倒于土坑内,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2 基坑监测及应急措施

12.1 基坑监测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以及基坑安全,该工程必须制定严密的监测方案,采用信息法施工。

12.2 应急措施

对于基坑开挖过程中突发和偶然因素下发生的事件,我们首先应有所估计,根据基坑施工特点,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施工中不至措手不及,同时可确保基坑安全。

根据基坑设计要求,基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用的措施列于附表5。

附表5 基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用的措施

12.3 应急措施安排

施工现场较开阔,其开挖后周边可堆放材料,对其应急所用材料工及人员、设备做以下准备:

(1)准备应急材料,如备用部分钢管或型钢、红砖、砂、石料、编织袋等,同时与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以保证及时供货。

(2)对拟采用措施的施工设备,如钻孔机、锚杆机等,检修完毕备放基地,以保证及时运送至现场。

(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对其基坑变形以及周边环境变化及时掌握,对突发问题有一个预估,为应急措施的实施提供时间保证。

设抢险人员、储备施工人员20人左右,他们与技术人员保持通信畅通,确保能及时到位处理突发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