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是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聋人大学生作为一群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更需要个别化的关注。
1.1 聋大学生非连续思维方式需要结构和发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聋大学生由于听力损失,其通过听觉通道获得信息的可能性不大,主要依靠视觉通道获得信息。而教学中不少信息往往由听觉和视觉两种符号共同组成,聋大学生仅靠感知视觉符号难以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整体概念,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片段的、跳跃的、非连续性的。这样的思维方式在获得知识时,需要呈现的知识有一定的框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为教学的主线,将知识逻辑严密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及知识的构架。不仅如此,在每次课的授课之前,教师也需要明确地、有逻辑地告诉学生本次课的基本知识点,在授课结束之前,也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
但是现代的高等教育课堂绝不是教师一味的知识传授,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而更应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去掌握和构建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讲授式教学外,还应该抛出大量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规律和特点。
1.2 孤独与渴望交流的心理需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聋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表现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聋大学生由于沟通上存在障碍,在与健听人交往时容易产生误会,他们希望被人理解和认可的情感难以得到满足,因此聋大学生尤其是融合班的聋大学生往往是孤独的,他们习惯并喜欢自己独立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聋大学生除了听觉障碍外,其余各种思维和生理机能都是健全的,他们有着与同龄人一样健壮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交往需求,因此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也会受到聋大学生的欢迎。针对这样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安排独立学习的空间和任务,更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空间和任务。
为了使学生学会和不同的同伴合作,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考虑学生和学习任务的特点,采取固定式分组和灵活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即每学期或者每门课程中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他们需要完成一些较重大的、需要花费大量课余时间的学习任务。此外,在每堂课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安排一些临时的合作学习任务,组成临时的学习小组。(www.xing528.com)
1.3 形象思维的特点需要多元的教学媒介
作为视觉学习者,聋大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其抽象思维,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1]。高等教育中不少课程内容较为抽象,部分聋大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他们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学生能力、课堂反应、作业回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要素,呈现实物、图片、动画、幻灯、视频、文字、手语等多种信号,针对学生普遍困难的知识点,可用不同的方式反复呈现教学内容,帮助聋大学生理解。例如,某些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时候,老师除了利用PPT进行介绍,还可以重点给能力较好的学生讲解,然后请能力较好的学生用自然手语进行介绍,以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该知识点。
1.4 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需要分层的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在各高校集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聋大学生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学习差异较大。学生的学习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有的学生一直在普通学校接受普通教育,而有的学生一直在聋校接受聋教育,他们在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有相当好的口语能力,利用助听设备可以与普通人正常交流,而有的学生几乎没有口语能力,完全通过手语进行交流,等等。如果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评价方法,很难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进步。针对这样的情况,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是为每一位特殊需求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但目前国内由于班额较大,缺少评估工具等原因,鲜有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实施教学和评价,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作用中可采取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必做题是所有学生都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选做题既有基础目标,又有难度目标。如果选择简单的基础目标题,在题量上就增加要求,这样可以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达到反复练习的目的。如果选择较困难的难度目标题,则题量要求相对降低。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高等聋教育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特征,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介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