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史论丛(第27辑)》勘误四则,新旧《五代史》

《唐史论丛(第27辑)》勘误四则,新旧《五代史》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继刚新、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五代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4]按:谢彦章,后梁将领,新、旧《五代史》皆有传。关于谢彦璋的籍贯,新、旧《五代史》均作“许州人”,相比之下,志文所载“许州舞阳县人”为详,正史无“舞阳县”,可据补。[9]按:新、旧《五代史》均认为,李继筠是唐末藩镇李茂贞之子。[21]按:《旧五代史》认为罗周敬之妻是“普安公主”,《新五代史》则认为罗周敬之妻为“晋安公主”,二书所言

《唐史论丛(第27辑)》勘误四则,新旧《五代史》

吴继刚

新、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研究五代时期历史的重要典籍。中华书局将此书点校出版[2],后陈尚君先生对点校本作修订[3],为广大学人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限于材料,修订后的点校本仍有部分讹误、疏漏之处。今据谢彦章、李茂贞及夫人刘氏、孟知祥、罗周敬等人墓志材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对二书点校之修订本中几人传记中的错讹记载做校订,以期为中国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准确的文献参考。

1.《旧五代史》卷十六《谢彦章传》、《新五代史》卷二三《谢彦章传》均载:“谢彦章,许州人。”[4]

按:谢彦章,后梁将领,新、旧《五代史》皆有传。然正史所载之名讳、籍贯与志文有所不同。后梁贞明六年(920)《谢彦璋墓志》曰:“公讳彦璋,字光远,许州舞阳县人耶。”[5]志文曰“彦璋”,异于新、旧《五代史》之“彦章”,当以同时材料志文为正,且明本《册府元龟》卷一六六《帝王部》[6]、《太平广记》卷三五四《鬼三九》引《玉堂闲话》[7]作“彦璋”,亦为其证;且志文所载名讳“字光远”为正史所无,可据补。关于谢彦璋的籍贯,新、旧《五代史》均作“许州人”,相比之下,志文所载“许州舞阳县人”为详,正史无“舞阳县”,可据补。

2.《旧五代史》卷一三二《李茂贞传》载李继筠事:“光化中,加茂贞尚书令,岐王,令其子继筠以兵宿卫。”[8]《新五代史》卷四○《李茂贞传》亦载其事:“中尉韩全诲等亦倚茂贞之强,以为外援,茂贞遣其子继筠以兵数千宿卫京师。”[9]

按:新、旧《五代史》均认为,李继筠是唐末藩镇李茂贞之子。《资治通鉴》卷二六二,天复元年正月条“崔胤以宦官典兵,终为肘腋之患,欲以外兵制之,讽茂贞留兵三千于京师,充宿卫,以茂贞假子继筠将之”[10],则点明李继筠为李茂贞“假子”,即养子。而后唐同光三年(925)《李茂贞墓志》所载不同:“亲兄茂庄,皇任山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尉兼侍中、赠太师。亲侄继筠,皇任邕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亲侄廓,皇任原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检校太保。”[11]如此,则李继筠、李廓皆为李茂庄之子,李茂贞之侄,当以墓志所记为准。至于李继筠的官职,《李茂贞墓志》曰:“亲侄继筠,皇任邕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这些官职,其他史料未见记载,恐不可信;至于赠官太尉一事,更不可信。据《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天复三年正月条:“戊申,李茂贞独见上……茂贞请诛全诲等,与朱全忠和解,奉车驾还京。上喜,即遣内养帅凤翔卒四十人收全诲等,斩之。……是夕,又斩李继筠、李继诲、李彦弼及内诸司使韦处廷等十六人。己酉,遣韩偓及赵国夫人诣全忠营;又遣使囊全诲等二十余人首以示全忠,曰:‘向来胁留车驾,惧罪离间,不欲协和,皆此曹也。今朕与茂贞决意诛之,卿可晓谕诸军以豁众愤。’辛亥,全忠遣观察判官李振奉表入谢。”[12]由此可见,李继筠作为叔父李茂贞与朱温(全忠)和解的替罪羊而被处死,罪名为“胁留车驾,惧罪离间,不欲协和”,此等罪大恶极之人,当无赠官太尉之理。

又,李茂庄事略史籍记载较少,仅见于《旧唐书》《资治通鉴》。《旧唐书》卷二十《昭宗本纪》曰:“景福元年春正月丙午朔……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华州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等上表疏兴元杨守亮纳叛臣杨复恭,请同出本军讨伐,兼自备供军粮料,不取给于度支,只请加茂贞山南招讨使名。”[13]《资治通鉴》卷二五九,景福元年正月条曰:“凤翔李茂贞、静难王行瑜、镇国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五节度使上言:杨守亮容匿叛臣杨复恭,请出军讨之,乞加茂贞山南西道招讨使。”[14]二书同记一事,但均未点明茂庄与茂贞是亲兄弟关系,可据志文补。

3.《旧五代史》卷一三二《李茂贞传》:“从曮,茂贞之长子也”;“从昶,茂贞之第二子也”;“弟从照,历陇州刺史、诸卫大将军”[15]

按:由《旧五代史》可知,李茂贞有三子:长子李从曮,次子李从昶,三子李从照。同前又载,“天成元年……九月,敕曰:李从曮等世联宗属……宜于‘曮’‘昶’‘照’上改称‘从’”。可知“曮”“昶”“照”前本无“从”字,后受皇封而加辈分字“从”。今考以后晋开运二年(945)《李茂贞夫人刘氏墓志》,“今凤翔节度使、秦王,即夫人长子也”;“故忠武军节度使从昶、前邠州行军司马从昭、前凤翔衙内都指挥使继暐,皆子也”[16],可知“李从照”当为“李从昭”之误,当据志文正之。《旧五代史》卷一三○《世袭列传第一》校勘记〔一五〕云:“弟从照,李茂贞妻刘氏墓志(拓片刊《五代李茂贞夫妇墓》)记其子名从昭,或即此人。”[17]校勘记太过谨慎。撰写墓志时,一般志主之亲人会提供志主及其亲人名讳,且志文一经上石,不会随世更易,因此当以“从昭”为是。此外,据志文可知,李茂贞尚有一子名为李继暐,史籍未载此人,可据志补。

又,综合考察李茂贞、刘氏夫妇墓志,《李茂贞墓志》曰:“长男,见任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凤翔尹,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次男,见任彰义军节度观察营田等使,检校太傅。次男,见任原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检校太保。次男,次男,次男。长女出适柳氏,次女出适卢氏,又次女出适卢氏,又孙女出适裴氏,又次女出适郭氏,又次女出适路氏。”[18]《李茂贞夫人刘氏墓志》曰:“故忠武节度使从昶,前邠州行军司马从昭,前凤翔衙内都指挥使继暐,皆子也。……长女出适卢氏,早世(逝)。次适凤翔节度判官韩昉。次适凤翔节度推官张居逊。”[19]两相比照可知,《李茂贞墓志》载李茂贞共六子五女,其中三子出于刘氏,即从昶、从昭、继暐。《李茂贞夫人刘氏墓志》载刘氏尚有二女,“次适凤翔节度判官韩昉”,“次适凤翔节度推官张居逊”,此二女《李茂贞墓志》未载,《旧五代史·李茂贞传》亦未载,可据志文补;但因文献不足故,此二女暂无从考证。

4.《旧五代史》卷九十一《罗周敬列传》:“逾三年,征授秘书监、检校司空、驸马都尉,尚梁普安公主。”[20]《新五代史》卷三九《罗绍威传》云:“周敬亦娶末帝女,曰晋安公主。”[21]

按:《旧五代史》认为罗周敬之妻是“普安公主”,《新五代史》则认为罗周敬之妻为“晋安公主”,二书所言龃龉。《旧五代史》引影库本粘签云:“普安,原本作‘茎安’,今从《五代会要》改正。”[22]今检《五代会要》,无此条。《新五代史》作“晋安”,知“茎安”为“晋安”之音讹。而后晋天福二年(937)《罗周敬墓志》则云:“壬午冬十月,出降普安公主。”“公以己丑岁五月,梁普安公主薨于同州。后再娶东海郡徐氏夫人,即故东川节度使、太师弟五女也。”“长女适郝氏,次适娄氏,二女方幼,诸子皆普安公主之出也”[23]。志文中“普安”一词三现。墓志乃同时之人所作,当从之。《册府元龟》卷三○○ 《外戚部》亦云:“罗周敬,初在梁,为许州节度使,征授秘书中监、驸马都尉,尚普安公主。”[24]正是。故《新五代史》作“普安”为是,《旧五代史》作“晋安”为非。

又,罗周敬之祖“弘信”,新、旧《五代史》有载。《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传》曰:“罗绍威,魏州贵乡人。父弘信,本名宗弁,初为马牧监,事节度使乐彦贞。”[25]《新五代史》卷三九《罗绍威传》曰:“罗绍威,字端己,其先长沙人。祖让,北迁为魏州贵乡人。父弘信,为牧监卒。”[26]《罗周敬墓志》亦有述:“祖讳弘信,皇天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长沙王,累赠守太师,累封赵王,谥曰庄肃。”志文可为两《五代史》传记的直接佐证。而《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二《晋故竭诚匡定保乂功臣特进检校太保右金吾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长沙郡开国公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赠太傅罗公墓志铭(并序)》释文作:“祖讳宏信,皇天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长沙王。”[27]释文作“宏信”,乃避清乾隆帝弘历名讳而改字。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注释】

[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编号:16ZDA17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巴蜀佛教碑文辑校汇考”(编号:16CTQ015)阶段性成果。

[2](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宋)薛居正等撰,陈尚君修订:《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宋)欧阳修撰,徐无党注,陈尚君修订:《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4](宋)薛居正等撰,陈尚君修订:《旧五代史》卷十六《谢彦章传》,第252页;(宋)欧阳修撰,徐无党注,陈尚君修订:《新五代史》卷二三《谢彦章传》,第275页。

[5]陈长安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三十六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页;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中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162、1163页;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卷下,民国六年(1917)自刊本,第1页;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第十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4、435页。

[6](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一六六《帝王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0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页。

[7](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五四《鬼三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4页。(www.xing528.com)

[8]《旧五代史》卷一三二《李茂贞传》,第2024页。

[9]《新五代史》卷四○《李茂贞传》,第489页。

[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六二,天复元年正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546页。

[11]王凤翔:《新见唐秦王李茂贞墓志浅释》,《文物春秋》2006年第6期,第61~65页;宝鸡市考古研究所编著:《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12]《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天复三年正月条,第8591、8592页。

[1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二○《昭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47页。

[14]《资治通鉴》卷二五九,景福元年正月条,第8424页。

[15]《旧五代史》卷一三二《李茂贞传》,第2025页。

[16]宝鸡市考古研究所编著:《五代李茂贞夫妇墓》,第178~180页;王凤翔:《唐秦王李茂贞之妻刘氏墓志考释》,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259~269页。

[17]《旧五代史》卷一三○《世袭列传第一》,第2036页。

[18]王凤翔:《新见唐秦王李茂贞墓志浅释》,第62页。

[19]宝鸡市考古研究所编著:《后晋秦国贤德太夫人墓志考释》,《五代李茂贞夫妇墓》第179页。

[20]《旧五代史》卷九一《罗周敬传》,第1408页。

[21]《新五代史》卷三九《罗绍威传》,第471页。

[22]《旧五代史》卷九一《罗周敬传》,第1408页。

[23]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三十六册,第62页;陈长安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147页;陈尚君辑纂:《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卷九一,第2827、2828页;(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二○《罗周敬墓志》,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第1页。

[24]《册府元龟》卷三○○《外戚部》,第210页。

[25]《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传》,第213页。

[26]《新五代史》卷三九《罗绍威传》,第468页。

[27](清)董诰:《全唐文》卷八五二《晋故竭诚匡定保乂功臣特进检校太保右金吾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长沙郡开国公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赠太傅罗公墓志铭(并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94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