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滨
关于开元天宝时期安东都护府治所迁移的情况,“开元二年,移安东都护于平州置。天宝二年,移于辽西故郡城置”[2]。对于《旧唐书》的这一观点,多数学者予以支持,但在辽西故郡城的地望上有较大分歧,史念海、李大龙认为辽西故郡城位于今辽宁锦州境内[3];李治亭、刘统认为辽西故郡城位于今辽宁义县境内[4];陈连开认为辽西故郡城位于今辽宁朝阳[5];程尼娜认为辽西故郡城位于今辽宁北宁一带[6];松井等认为辽西故郡城位于汝罗地方,津田左右吉则认为开元二十三年(735)辽西故郡城迁治汝罗[7]。不过亦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安东都护府曾迁治燕郡城。郭声波认为开元十一年(723)安东都护府治所由平州移燕郡城(今辽宁义县),天宝二年(743)又移辽西故郡城(今辽宁北宁)[8]。金毓黻虽然也赞同开元十一年(723)安东都护府治所移燕郡城,但认为燕郡城位于幽州境内,天宝二年(743)又移辽西故郡城(今辽宁北宁)[9]。姜维东认为开元十一年(723)安东都护府治所移燕郡城,燕郡城即辽西故郡城,自开元十一年(723)起直至弃置安东都护府,治所一直没有移动[10]。
由上可知,学界对开元天宝时期安东都护府治所的迁移存在着较大分歧。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笔者认为要弄清开元天宝时期安东都护府治所迁移的情况,不能只从安东都护府本身的研究视角就事论事,必须将其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考察。应将开天之际安东都护府治所迁移同唐朝与后东突厥汗国(以下称突厥)和两蕃(契丹、奚)的关系、平卢军节度使治所的迁移、归义州都督府的置废、顺化州的设置、安禄山初期历官等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一同考察,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笔者不揣冒昧,对开天之际安东都护府治所的迁移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冀以抛砖引玉。
一、安东都护府由平州迁往燕郡城
神龙元年(705)二月,李唐复辟,朝政由一向对边疆经营持消极态度的宰相张柬之主持[11]。“神龙元年,移(营州都督)府于幽州界置,仍领渔阳、玉田二县”[12]。营州都督府内迁后,安东都护府与内地的陆路联系被切断,不久后以张柬之为首的五王派与韦后、武三思为代表的皇后派发生矛盾,争斗不已,根本无暇顾及东北边疆地区,安东都护府势难久持,内迁在所难免。“(薛讷)俄迁幽州都督、安东都护”[13]。薛讷就任幽州都督在景云元年(710)十月[14],也就是说,薛讷担任安东都护也当在景云元年。考虑到薛讷是以幽州都督的身份兼任安东都护,安东都护府此时当已内迁,应位于幽州都督府境内某处。
唐玄宗即位之初,位于辽西地区的两蕃(契丹、奚)均为突厥附庸。为恢复唐朝在辽西地区的战略优势,唐玄宗开始对两蕃用兵。《旧唐书·玄宗本纪上》:“(开元二年)七月,薛讷与副将杜宾客、崔宣道等总兵六万自檀州道遇贼于滦河,为贼所败。讷等屏甲遁归,减死,除名为庶人。”开元二年(714),唐军被两蕃大败,河北道边防形势急剧恶化。营州、安东失守后,平州(今河北卢龙)成为唐朝最东北的边州,两蕃若进攻唐朝,平州首当其冲。“开元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改平州为安东都护府”[15]。为加强平州的防御力量,唐朝于开元二年(714)将安东都护府迁往平州,同时废除平州建置,原平州辖境改归安东都护府管辖。
“(开元四年六月)癸酉,拔曳固斩突厥可汗默啜首来献。时默啜北击拔曳固,大破之于独乐水,恃胜轻归,不复设备,遇拔曳固迸卒颉质略,自柳林突出,斩之……(八月)辛未,契丹李失活、奚李大酺帅所部来降。制以失活为松漠郡王、行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因其八部落酋长,拜为刺史;又以将军薛泰督军镇抚之。大酺为饶乐郡王、行右金吾大将军兼饶乐都督”[16]。开元四年(716),突厥可汗默啜被杀,境内大乱,契丹和奚趁机摆脱突厥控制,内附唐朝,这为唐朝重新控制辽西地区提供了有利时机。“(开元五年二月)奚、契丹既内附,贝州刺史宋庆礼建议,请复营州。三月,庚戌,制复置营州都督于柳城,兼平卢军使,管内州县镇戍皆如其旧;以太子詹事姜师度为营田、支度使,与庆礼等筑之,三旬而毕”[17]。《新唐书·方镇表三》:“(开元五年)营州置平卢军使。”开元五年(717),唐朝将营州都督府迁回营州(柳城)并在营州成立平卢军。
默啜被杀后,其侄毗伽取得突厥汗位,迅速击败铁勒各部,并派军南下威胁唐朝边境安全。开元六年(718)二月,唐玄宗发布诏令,准备再次联合铁勒各部和两蕃北伐突厥。突厥迅速做出反应,于开元六年(718)夏天攻打奚部[18]。面对突厥的进攻,唐朝不得不加强辽西地区的防御力量。《新唐书·方镇表三》:“(开元七年)升平卢军使为平卢军节度,经略、河北支度、管内诸蕃及营田等使,兼领安东都护及营、辽、燕三州。”《唐会要·节度使》:“开元七年闰七月,张敬忠除平卢军节度使,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开元七年(719)闰七月,唐朝将安东都护府纳入平卢军节度使管辖。那么,此时安东都护府治所是否还在平州呢?
“开元十一年三月六日……安东都护府却归燕郡。平州依旧置”[19]。解读这段史料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却归”二字的含义。《旧唐书·吐蕃传下》:“吐蕃赞普遣使农桑昔赍表请修和好,边将以闻。上以其豺狼之性,数负恩背约,不受表状,任其使却归。”从上下文意分析,这里“却归”的含义很明显就是返回。安东都护府却归燕郡,意为安东都护府治所返回燕郡城。这表明在开元八年(720)安东都护府再次迁往平州[20]以前其治所就已经在燕郡城了。那么,安东都护府是在什么时候迁往燕郡城的呢?
“其营州都督府,宜依旧于柳州置。管内州县镇戍等,并准旧额……(左骁卫大将军兼营田都督邵)宏可兼充燕郡经略镇副使,仍兼知修筑使事”[21]。开元五年(717)唐朝将营州都督府迁回营州时燕郡事务由左骁卫大将军邵宏负责,而非安东都护,这表明此时安东都护府治所尚未迁至燕郡城。前文已述,唐朝于开元七年(719)将安东都护府纳入平卢军节度使管辖,安东都护府是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主要军事行政机关,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应成为平卢军节度使的下级机构,除非其与平卢军节度使发生了某种地域上的特殊联系才有可能。燕郡城位于营州东一百八十里[22],将安东都护府迁治燕郡城实际意味着将营州东半部划分出来,成为安东都护府辖境,而营州恰是平卢军节度使驻地。很明显,之所以要将拥有相当政治地位的安东都护府纳入平卢军节度使管辖,是因为安东都护府此时已迁治燕郡城,只有将安东都护府所辖军队纳入平卢军节度使管辖,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辽西地区军事镇戍体系。由以上可知,在开元五年(717)至开元七年(719)期间,唐朝已将安东都护府迁治燕郡城。那么,燕郡城具体位置在哪里呢?“宜州,按《皇华四达记》:营州东北(百)八十里,凡九递至燕郡城,自燕郡东经汝罗守捉,渡辽州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约五百里。今以契丹地图校,至东京五百二十里。东京,即安东都护治所。(宜)州城即古之燕郡城是也”[23]。唐燕郡城即辽宜州城,根据现代考古成果,辽宜州城位于今辽宁义县县城附近[24],因此燕郡城应位于今辽宁义县县城附近。
唐朝之所以在此时将安东都护府迁治燕郡城,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军事上的考虑。营州以东至辽河有五百里的距离,而燕郡城位于营州东一百八十里,是控制营州以东地区的战略支点,此外燕郡城北面数百里就是契丹牙帐所在,在此驻扎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有利于唐朝对辽西地区的统治,而且可以加大对契丹的控制力度。其次是政治上的考虑。开元元年(713)以后,位于辽东北部的靺鞨各部如拂涅、越喜、铁利开始向唐朝朝贡[25]。“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26],唐朝根据朝贡靺鞨各部的实力授予其名号,将其设置为羁縻府州,并将其归属于安东都护府管辖[27]。为了更好地管理这批靺鞨羁縻府州,安东都护府有必要迁至离其较近的地方,燕郡城无疑符合这一条件。
二、契丹犯境与安东都护府的迁移
“是岁(开元八年),可突干举兵击娑固,娑固败奔营州。营州都督许钦澹遣安东都护薛泰帅骁勇五百与奚王李大酺奉娑固以讨之,战败,娑固、李大酺皆为可突干所杀,生擒薛泰,营州震恐。许钦澹移军入渝关,可突干立娑固从父弟郁干为主,遣使请罪”[28]。“(开元)八年夏,契丹寇营州,发关中卒援之。军次渑池县之阙门,野营谷水上。夜半,山水暴至,二万余人皆溺死”[29]。“(开元)八年,(营州都督府)又往就渔阳。”[30]开元八年(720),安东都护薛泰被契丹首领可突干击败,契丹乘胜进攻营州,唐朝从关中派军增援营州,中途遭遇意外全军覆没。失去了支援的营州都督府无力抵御契丹的进攻,被迫内迁到渝关(今河北山海关)内的渔阳县(原属幽州)。安东都护府治所燕郡城位于营州东一百八十里,安东都护府如不随营州内迁,势必为契丹消灭,因此其也应随营州内迁。那安东都护府内迁至何地呢?《唐会要·营州都督府》:“开元十一年三月六日……安东都护府却归燕郡。平州依旧置。”开元十一年(723),安东都护府迁回燕郡城,原安东都护府所辖地域恢复平州建置。前文已述,开元五年(717)至开元七年(719)期间,唐朝已将安东都护府治所由平州迁往燕郡城。从常理推断,安东都护府治所早已由平州迁往燕郡城,为何要再迁一次?这表明在开元七年(719)至开元十一年(723)期间,安东都护府治所由燕郡城又迁回了平州。联系到薛泰战败后安东都护府的内迁,说明唐朝于开元八年(720)再次将安东都护府迁往平州,同时废除平州建置,原平州辖境改归安东都护府管辖。
可突干虽然顺利控制了两蕃,占领了营州,但其处境依然十分艰难。首先是唐朝对两蕃可能的大举进攻。《全唐文·并州论边事表》:“契丹、奚背恩,诚负天地不容之责,然原其状,本是夷戎君臣不和,自相诛戮耳。所望圣慈,且使其族类在朝者,将敕书再三告让,因其所欲立酋长而便定之,或可不战而定也。必告之不驯,则大发兵马,东召靺羯,西举九姓,来春未青,数道齐入,突干之首,可拾而取,未为晚也。”《册府元龟·外臣部·征讨五》:“(开元)八年九月遣左骁卫郎将、摄郎中张越使于靺鞨,以奚及契丹背恩义,讨之也。”唐朝积极备战并联络渤海靺鞨以讨伐可突干,但开元九年(721)关内道北部爆发了由康待宾领导的六胡州叛乱,对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唐朝不得不紧急调兵进行镇压[31],对契丹用兵之事只好暂时搁置,待叛乱完全平定后再对契丹用兵。其次是突厥实力强大,对两蕃也构成了巨大的战略威胁。《旧唐书·玄宗本纪上》:“(开元十年)夏四月丁酉,封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郁于为松漠郡王,奚首领饶乐都督李鲁苏为饶乐郡王……(六月)癸卯,以余姚县主女慕容氏为燕郡公主,出降奚首领饶乐郡王李鲁苏。”《旧唐书·契丹传》:“十年,郁于入朝请婚。上又封从妹夫率更令慕容嘉宾女为燕郡公主以妻之,仍封郁于为松漠郡王,授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兼静析军经略大使,赐物千段。”契丹无力同时对抗唐朝和突厥,为了避免唐军的进攻,也为了制衡突厥,契丹选择向唐朝求和。“三十八岁时,我(毗伽)在冬天征讨契丹”[32]。面对契丹的亲唐举动,突厥立即做出反应。毗伽可汗在其三十八岁(722)冬,大举进攻契丹。“郁于还蕃,可突于来朝,拜左羽林将军,从幸并州”[33]。“(开元十一年)春正月己巳,车驾自东都北巡……辛卯,至并州……三月庚午(五日),车驾至京师”[34]。突厥的进攻使契丹别无选择,只能彻底倒向唐朝。可突干不得不亲自入朝并于开元十一年(723)从幸并州,请求唐朝将营州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迁回辽西地区,以保护契丹不被突厥侵犯。《唐会要·营州都督府》:“开元十一年三月六日。营州玉田渔阳两县。却隶幽州。安东都护府却归燕郡。平州依旧置。”唐玄宗从并州回到京师的第二天便发布诏令,将营州从渔阳迁回柳城,原归营州管辖的玉田、渔阳两县(原属幽州)仍由幽州管辖。安东都护府迁回燕郡城,原安东都护府所辖地域恢复平州建置,即所谓“平州依旧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关安东都护府迁回燕郡城的记载只见于《唐会要》,他书未见。那么,这条史料的可信度如何呢?《旧唐书·地理志二》:“神龙元年,移(营州都督)府于幽州界置,仍领渔阳、玉田二县。开元四年,复移还柳城。八年,又往就渔阳。十一年,又还柳城旧治。”《新唐书·地理志三》:“(玉田)神龙元年隶营州,开元四年还隶幽州,八年隶营州,十一年又隶幽州。”从以上两条记载来看,渔阳、玉田二县确实在开元八年(720)划属营州,并于开元十一年(723)还隶幽州,这与《唐会要》的记载契合,表明这道将营州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迁回辽西地区的诏令是真实可信的。《唐故安东副都护高府君(远望)墓志铭》:“君讳远望……自左骁卫郎将,帝嘉其功,拜安东大都护府副都护兼松漠使……去开元廿八年朱夏五月廿八日,终于燕郡公舍,春秋四十有四。”[35]安东副都护高远望病故于燕郡公舍,既然是公舍,说明高远望是在任上病故,这表明开元二十八年(740)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在燕郡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安东都护府确实于开元十一年(723)迁回燕郡城。
三、辽西故郡城考
《旧唐书·地理志二》:“天宝二年,(安东都护府)移于辽西故郡城置。”《新唐书·地理志三》:“天宝二年,(安东都护府)又徙于辽西故郡城。”《新唐书·方镇表三》:“(天宝二年)平卢军节度使治辽西故城(与辽西故郡城当指一地),副都护领保定军使。”《新旧唐书·地理志》与《新唐书·方镇表三》的记载颇为不同,那究竟是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天宝二年(743)迁辽西故郡城,还是平卢军节度使治所在天宝二年(743)迁辽西故郡城呢[36]?鉴于有关安东都护府治所迁移的记载相对较少,我们可以从平卢军节度使治所的变化来考察这个问题。
《唐会要·节度使》:“(开元)二十八年二月,(平卢军节度使)除王斛斯,又加押两蕃及渤海黑水等四府经略处置使,遂为定额。”自开元二十八年(740)起,平卢军节度使例兼押两蕃及渤海黑水等四府经略处置使,此时的平卢军节度使治所应仍在营州。“(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为平卢军兵马使。二十九年三月九日,加特进”[37]。“(安禄山)后以平卢兵马使擢特进、幽州节度副使”[38]。开元二十九年(741)三月九日,安禄山由平卢军兵马使升任幽州节度副使。“(开元二十九年)八月,乙未,以禄山为营州都督,充平卢军使,两蕃、勃海、黑水四府经略使”[39]。“北州(应为营州)刺史王斛斯为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为营州刺史,充平卢军节度副使,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40]。“(开元二十九年)幽州节度副使领平卢军节度副使,治顺化州”[41]。开元二十九年(741)八月,平卢军节度使兼营州都督[42]、押两蕃及渤海黑水等四府经略处置使王斛斯调任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兼任平卢军节度副使,同时还兼营州都督、平卢军使、押两蕃及渤海黑水等四府经略处置使,治所在顺化州。从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王斛斯调任幽州节度使后,无人接任平卢军节度使,要么当时平卢军节度使悬而未任,要么仍由王斛斯兼任。如前所述,平卢军节度使例兼营州都督、押两蕃及渤海黑水等四府经略处置使,而这两个职务现由平卢军节度副使安禄山兼任,这说明平卢军节度副使安禄山实际上在行使着平卢军节度使职权,也就是说,当时平卢军节度使实际上的治所在顺化州。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羁縻)奚州九……顺化州,县一:怀远。”令人颇感疑惑的是,顺化州是一个羁縻奚州。从常理判断是不该被作为平卢军节度使实际上的治所的,而且应由顺化州的奚人贵族,而不是由粟特人安禄山来担任刺史[43]。更何况安禄山还是事实上的平卢军节度使,这是明显的高职低配,这说明当时的顺化州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或者说十分特殊的情况,需要安禄山这样的高官来镇守。顺化州既然是奚州,那么它的建立发展一定同当时唐朝与奚的关系息息相关。“(开元二十年三月)己巳,祎等大破奚、契丹,俘斩甚众,可突干帅麾下远遁,余党潜窜山谷。奚酋李诗琐高帅五千余帐来降。祎引兵还。赐李诗爵归义王,充归义州都督,徙其部落置幽州境内”[44]。“归义州……侨治良乡之广阳城……开元中,信安王祎降契丹李诗部落五千帐,以其众复置”[45]。“(契丹)窥我阿降奚,我是以有卢龙之师……将吏等令驱蛮夷而袭虏庭,因寇粮以赡军用,亦降奚所勤恳也……余四万众悉降奚”[46]。“降奚”指的就是归义州都督李诗所部,唐朝将投降的四万两蕃部众交给归义州都督府管理,加上其原有的五千帐,归义州都督府拥有军士至少在万人以上。《新唐书·奚传》:“李诗死,子延宠嗣,与契丹又叛,为幽州张守珪所困。”《唐故云麾将军左威卫将军兼青山州刺史上柱国陇西李公墓志铭并序》:“(开元)贰拾柒载,以卢龙塞下降奚内叛,节度使张守珪令公张皇陆师,斩刈枭孽,流血色水,僵尸满原。”[47]“降奚”当指归义州都督府的蕃众,其游牧地位于平州西北的卢龙塞附近[48]。开元二十七年(739),归义州都督府蕃众在李诗子李延宠的率领下叛唐北逃,返回奚地。
“王武俊,契丹怒皆部落也[49]。祖可讷干,父路俱。开元中,饶乐府都督李诗率其部落五千帐,与路俱南河袭冠带,有诏褒美,从居蓟”[50]。“张孝忠,本奚之种类。曾祖靖,祖逊,代乙失活部落酋帅。父谧,开元中以众归国”[51]。另据《李诗夫人墓志》,李延宠弟李献诚任成德军节度副使[52]。由以上可知,原隶属于归义州都督府的王武俊父子、张孝忠父子[53]与李延宠弟李献诚均未随李延宠返回奚地,这都说明归义州蕃众有相当部分留在了唐朝,并在安史之乱后聚拢在成德军。李延宠叛逃后,归义州都督府必然要被裁撤,其余众需重新安置,顺化州应该就是为安排归义州都督府余众而新设的羁縻州[54]。鉴于日后成德军强大的骑兵军团[55],此时的顺化州应拥有相当规模的骑兵和百姓,其所在地很可能仍在平州北部的半农半牧地区。
“(开元二十八年)八月,甲戌,幽州奏破奚、契丹”[56]。《李永定墓志》:“(开元)贰拾捌载,节度使李适之差公领马骑讨袭,大破奚军,斩馘其君王,系虏其人众。”[57]“(天宝四载)三月,壬申,上以……甥杨氏为宜芳公主,嫁奚王李延宠”[58]。开元二十八年(740),唐军杀死奚王,李延宠成为新奚王。考虑到李延宠对顺化州蕃众的影响力,唐朝肯定会怀疑顺化州蕃众的忠诚度,必然会采取有力措施以防止不测事件发生。“及(安禄山)长,忮忍多智,善亿测人情,通六蕃语,为互市郎”[59]。安禄山有很强的领导和沟通能力,且深受唐玄宗赏识,故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将安禄山由平卢军兵马使升任幽州节度副使,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负责安抚当时属于幽州管辖的顺化州蕃众。平卢军节度使王斛斯调任幽州节度使后,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兼任平卢军节度副使、顺化州刺史,治所设在顺化州,顺化州成为事实上的平卢军节度使治所[60]。
《旧唐书·地理志二》:“(幽州都督府)都督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天宝元年,改范阳郡(大都督府)。属范阳、上谷、妫川、密云、归德、渔阳、顺义、归化八郡。”[61]原属幽州大都督府管辖的平州(北平郡)[62],天宝元年(742)不归范阳郡(幽州)大都督府管辖,这说明该年平州(北平郡)已改归其他都督府管辖。考虑到平州(北平郡)的位置,平州(北平郡)应该归营州(柳城郡)都督府管辖,而营州(柳城郡)都督是平卢军节度使的例行兼职,也就是说,天宝元年(742)唐朝已将平州划给了平卢军节度使管辖。“(天宝元年正月)壬子,分平卢别为节度,以安禄山为节度使”[63]。考虑到天宝元年(742)唐朝“分平卢别为节度”,此次平州(包括位于其北部的顺化州)改隶平卢军节度使管辖很可能与安禄山任平卢军节度使同时。顺化州改隶平卢军节度使管辖后,安禄山升任平卢军节度使后就不会出现幽州节度使王斛斯管辖顺化州刺史(平卢军节度使)安禄山的尴尬局面了。由此可知,天宝元年(742)安禄山任平卢军节度使后,顺化州成为正式的平卢军节度使治所。
《新唐书·方镇表三》:“(天宝二年)平卢军节度使治辽西故城。”《旧唐书·地理志二》:“天宝二年,(安东都护府)移于辽西故郡城置。”辽西故郡城,顾名思义指原辽西郡郡城。唐朝从未设置过辽西郡,不过隋朝设置过辽西郡,此辽西故郡城当指隋辽西郡郡城。“炀帝初(营)州废,又置柳城郡”[64]。 “辽西郡,旧置营州,开皇初置总管府,大业初(营州总管)府废。统县一,户七百五十一。柳城(县)……大业初,置辽西郡”[65]。《太平寰宇记》和《隋书》记载有所不同,对此李燕捷认为:“《隋书·地理志》所记郡县截至大业五年隋朝最为强盛之时为止,至于大业五年以后郡县建置之变化情况,一律不载。大业五年以前,柳城、燕、襄平等郡尚未建立,在后来的辽西诸郡之地,当时只有辽西一郡,即前营州改名,〈隋书·地理志〉关于隋辽西郡的记载并无失误。”[66]李燕捷之说有理,可从。《隋书·炀帝本纪上》:“(大业三年四月)壬辰,改州为郡。”大业三年(607),隋朝改州为郡,将营州总管府改为辽西郡(郡治位于今辽宁朝阳)。《太平寰宇记·河北道·燕州》:“炀帝大业八年为(粟末靺鞨)置辽西郡,并辽西、怀远、泸河三县以统之,取秦汉辽西郡为名也。”大业八年(612),隋炀帝设辽西郡安置内附的粟末靺鞨,为避免出现两个辽西郡,遂将原来的辽西郡改称柳城郡。《隋书·薛世雄传》:“明年(大业九年)……以世雄为东北道大使,行燕郡太守,镇怀远。”《旧唐书·地理志二》:“燕州,隋辽西郡……武德元年,改为燕州总管府。”大业九年(613),薛世雄兼任燕郡太守,镇守怀远,怀远应归燕郡管辖,而怀远县原归辽西郡管辖,这说明设置于大业八年(612)的辽西郡在大业九年(613)已改名燕郡,入唐后燕郡被改为燕州,其治所被称为燕郡城。从以上可知,隋朝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有两个辽西郡,一个治所位于今辽宁朝阳市[67],一个治所位于今辽宁义县[68]。其中隋后辽西郡实际存在时间只有一年,故唐人一般不称其故城为辽西故郡城,而称其为燕郡城。隋前辽西郡实际存在时间约五年,其郡治营州城(柳城郡城)被唐人称为辽西故郡城或辽西故城[69]。
如前所述,天宝元年(742)平卢军节度使治所位于顺化州,而平卢军节度使治所在天宝中后期位于柳城郡(营州),这说明在天宝元年之后平卢军节度使治所曾发生过迁移。由此可见,《新唐书·方镇表三》的记载是正确的,天宝二年(743)平卢军节度使治所由顺化州(时位于北平郡北部)迁往柳城郡城(营州城),《旧唐书·地理志二》关于天宝二年(743)安东都护府移于辽西故郡城置的记载是错误的。至于发生这种错误的原因,笔者认为,因为平卢军节度使治所迁柳城郡城和在安东都护府治所燕郡城置保定军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70],《旧唐书·地理志二》所依据的原始史料很可能是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叙述的,而《旧唐书》编撰者编辑史料时把这两件事搞混了,将平卢军节度使移于辽西故郡城置记成了安东都护府移于辽西故郡城置。《新唐书·地理志三》照抄了《旧唐书·地理志二》的错误记载,加上现存史料中对平卢军节度使治所变化的记载有缺漏,造成了当前学界对于辽西故郡城地望的争议。值得庆幸的是,《新唐书·方镇表三》保存了珍贵的史料,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历史的真相。
四、天宝二年平卢军节度使镇戍体系全面调整与保定军的组建
“(天宝二年)春正月,安禄山入朝”[71]。“明年(天宝二年),入朝,奏对称旨,进骠骑大将军”[72]。“怀远军,在故辽城。天宝二年二月,安禄山奏置焉……卢龙军,置在北平郡古孤竹国。天宝二年置”[73]。天宝二年(743)正月安禄山入朝觐见唐玄宗,于当年二月奏置怀远军,平卢军节度使下辖的卢龙军也于天宝二年(743)设置,从时间上判断,也应是安禄山于此时奏置的。以上情况表明,此次安禄山入朝奏对的内容应是其对平卢军节度使镇戍体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具体方案。
柳城郡(营州)位于辽西地区中心位置,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驻军平卢军更是平卢军节度使属下的主力部队,与柳城郡(营州)相比,位于渝关内的顺化州过于靠西,不利于唐朝对两蕃用兵,因此唐朝不可能长期将顺化州作为平卢军节度使的治所。自开元十一年(723)平卢军节度使返回营州以来,经过多次较量,唐军已基本掌握了对两蕃的战争主动权,但两蕃并未屈服。与此同时,突厥陷入内乱,无力支援两蕃。此时正是唐朝彻底控制辽西地区的有利时机,因此安禄山提出了对平卢军节度使镇戍体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建议,以加强军力彻底控制两蕃。从史料分析,平卢军节度使镇戍体系进行全面调整的方案大致有以下内容:平卢军节度使治所由顺化州(时位于北平郡北部)迁往辽西故郡城(柳城郡城,今辽宁朝阳);同时组建卢龙军与怀远军,其中位于北平郡(平州)的卢龙军拥兵万人[74]。这样,顺化州的奚人将面对强大的卢龙军,即便没有安禄山亲自镇抚,也不敢轻举妄动[75]。应该说,安禄山的这个方案是很有见地的,故很快被唐玄宗采纳。
安东都护府隶属于平卢军节度使管辖,此次全面调整也必然会涉及它,前面提到的怀远军组建后就隶属于安东都护府[76]。《新唐书·方镇表三》:“(天宝二年)平卢军节度使治辽西故城,副都护领保定军使。”“副都护”很明显是指平卢军节度使下辖的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77]。“其三曰河北幽州节度使,其统有经略、平卢、静塞、威武、清夷、横海、高阳、唐兴、恒阳、北平十军,安东镇守、渝关守捉、北平守捉三使属焉”[78]。平卢军隶属于幽州节度使,表明这段史料说的是开元二十年(732)以后的情况[79]。此时的幽州所统没有保定军,说明保定军此时尚未建立。《太平寰宇记·河北道·营州》:“(营州)东南至保定军,旧安东都护府。”从这段史料记载来看,保定军应位于安东都护府治所燕郡城。唐天宝时期的军事行政惯例,边疆地方军政长官例兼驻当地军镇长官,安东副大都护天宝二年(743)领保定军使,说明唐朝于天宝二年在安东都护府治所燕郡城置保定军[80]。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史料中有关辽西地区安东都护府治所具体位置的记载颇有不同,有必要加以辨析。“柳城郡……东南到安东府二百七十里”[81]。“柳城(营州)……东南至保定军,旧安东都护府一百(一作二百)七十里”[82]。如前所述,安东都护府治所燕郡城位于营州东(南)一百八十里[83]。假如《通典》之说无误,就意味着安东都护府治所又向东南方向迁移了九十里,然而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都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从《太平寰宇记》的记载来看,很可能是在相关书籍的传抄过程中,将“一百七十里”误记为“二百七十里”。考虑到唐代的测绘技术或道路改变等因素,说燕郡城位于营州(柳城郡)东南方向一百七十里或一百八十里都是可以的。
由以上可知,天宝二年,唐朝在燕郡城组建保定军,安东副大都护兼任保定军使,安东都护府治所仍在燕郡城。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开元二年(714),出于防御突厥和两蕃的战略需要,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往平州(今河北卢龙);唐朝收复辽西地区后,于开元五年(717)至开元七年(719)期间,将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往辽西地区的燕郡城(今辽宁义县);开元八年(720),契丹进攻唐辽西地区,安东都护府治所被迫迁回平州;开元十一年(723),契丹与唐朝达成和解协议,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回燕郡城。开元二十九年(741),顺化州(时位于平州北部)成为平卢军节度使事实上的治所,天宝元年(742),顺化州成为正式的平卢军节度使治所。天宝二年(743),为加大对两蕃的战略压力,平卢军节度使治所由顺化州迁回辽西故郡城(柳城郡城,今辽宁朝阳),同时在燕郡城组建保定军,安东副大都护兼任保定军使,《旧唐书·地理志》中关于安东都护府治所“天宝二年移于辽西故郡城置”的说法是错误的。
开元天宝时期安东都护府治所的迁移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释】
[1]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高句丽五部与高句丽建国史研究”(编号:16@ZH01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唐代安东都护府与东北亚走廊研究”(编号:17BZS102)阶段性成果。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26页。
[3]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李大龙:《都护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
[4]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5]谭其骧主编,陈连开等著:《〈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66页,陈先生并未直接指出辽西故郡城位于今辽宁朝阳,而是认为安东都护府天宝二年(743)移治营州(今辽宁朝阳)。
[6]程尼娜:《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6期,第128页。另,辽宁北宁市于2006年改称北镇市。
[7][日]津田左右吉:《安东都护府考》,邢玉林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社会历史室资料组编译《民族史译文集》第13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5年,第233、234页。
[8]周振鹤主编,郭声波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84页。郭先生认为燕郡城是新辽西城,故辽西城在今辽宁北宁闾阳镇。
[9]金毓黻:《东北通史》,沈阳:五十年代出版社辽宁大学翻印本,1981年,第244页。
[10]姜维东:《唐丽战争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1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神龙元年二月甲寅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583页。
[12]《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第1521页。
[1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一《薛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143页。
[14]《资治通鉴》卷二一○,景云元年十月丁酉条,第6656页。
[15](宋)王溥:《唐会要》卷七三《安东都护府》,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319页。
[16]《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开元四年六月癸酉条、八月辛未条,第6719、6720页。
[17]《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开元五年条,第6727页。
[18]薛宗正:《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21、533页。
[19](宋)王溥:《唐会要》卷七三《营州都督府》,第1320页。
[20]详见后述。
[21](清)董诰:《全唐文》卷二七《命柳城复置营州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9页。
[22]《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第1146页。
[23](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卷二二《北蕃地理》,程素红主编《中国历代兵书集成》,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年,第1170页。
[2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第191、192页。
[25]《册府元龟》卷九七一《外臣部·朝贡第四》,第11237页。(www.xing528.com)
[26]《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第1119页。
[27]《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拂涅州、拜汉州、新城州都督府、辽城州都督府、哥勿州都督府、卫乐州都督府、舍利州都督府、居素州都督府、越喜州都督府、去旦州都督府、建安州都督府右隶安东都护府。第1128、1129页。
[28]《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开元八年条,第6743页。
[29]《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7页。
[30]《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第1521页。
[31]《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开元九年四月条,第6745页。
[32]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66页。
[33]《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契丹传》,第5352页。
[34]《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开元十一年条,第6755页。
[35]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8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47、48页。
[36]有学者认为因为平卢军节度使兼任安东都护,故平卢军节度使迁辽西故郡城和安东都护府迁辽西故郡城是一回事,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由宗室亲王任安东都护府都护(后为大都护)兼任平卢军节度大使,但亲王留京师不赴任。平卢军由平卢军节度副大使(一般称平卢军节度使)负责,安东都护府由副都护(后为副大都护)负责,两者各有各的治所,不在同一地方。
[37](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53年,第2页。
[38]《新唐书》卷二二五上《逆臣传上》,第6412页。
[39]《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九年八月乙未条,第6845页。
[40]《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第213、214页。
[41]《新唐书》卷六六《方镇表三》,第1836页。
[42]唐朝行政惯例,都督府都督兼任治所州刺史,营州都督王斛斯也当兼任营州刺史。
[43]《新唐书》卷二二五上《逆臣传上》:“授(安禄山)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第6412页。
[44]《资治通鉴》卷二一三,开元二十年三月己巳条,第6797页。
[45]《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第1126页。
[46]《全唐文》卷三五二《为幽州长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第3569~3571页。
[4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35页。
[4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河北道·平州》:“卢龙塞,在今郡城西北二百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420页。虽然归义州都督府治所位于良乡之广阳城(今北京房山),但是广阳城位于幽州西南,不宜数万人大规模地游牧,而平州北部地区位于游牧区和农耕区的交界处,适宜游牧,故唐朝将归义州蕃众安排在此放牧。
[49]郭声波先生认为,怒皆部落为奚人部落,而非契丹,有理可从(详见周振鹤主编,郭声波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第1137页)。因李诗所部投降唐朝前是契丹可突干的部下,故《旧唐书》记载路俱为契丹。
[50]《旧唐书》卷一四二《王武俊传》,第3871页。
[51]《旧唐书》卷一四一《张孝忠传》,第3854页。
[52]董坤玉:《有关〈唐归义王李府君夫人清河张氏墓志〉的几点考证》,《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7期,第29页。
[53]开元时期奚人大规模投降唐朝并进入内地的非李诗莫属,奚人张谧应为李诗部下。
[54]在武则天时期孙万荣领导的两蕃叛乱中,顺化州并未出现,说明其设置当在其后。
[55]成德军素以骑兵强悍善战闻名,这与成德军吸收了李献诚、王武俊、张孝忠这批来自顺化州的奚人将领有直接关系。
[56]《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八年八月甲戌条,第6842页。
[5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35页。
[58]《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四载三月壬申条,第6864页。
[59]《新唐书》卷二二五上《逆臣传上》,第6411页。
[60]之所以不任命安禄山担任平卢军节度使,是因为唐朝仍需安禄山安抚顺化州蕃众,不能免去其顺化州刺史的职务。而顺化州位于平州北部,平州隶属幽州节度,如任命安禄山为平卢军节度使,就会出现幽州节度使王斛斯管辖顺化州刺史(平卢军节度使)安禄山的尴尬局面。
[61]《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第1515、1516页。
[62]天宝元年(742)唐玄宗改州为郡,平州改北平郡、幽州改范阳郡、营州改柳城郡。
[63]《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正月壬子条,第6847页。
[64]《太平寰宇记》卷七一《河北道·营州》,第1431页。
[65](唐)魏徵:《隋书》卷三○《地理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59页。
[66]华林甫:《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第18页。
[67]本文称其为隋前辽西郡。
[68]本文称其为隋后辽西郡。
[69]《唐会要》卷七八《节度使》:“平卢军,在柳城,本古(故)辽西之地。”第1431页。
[70]详见后述。
[71]《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二年正月条,第6856页。
[72]《新唐书》卷二二五上《逆臣传上》,第6412页。
[73]《唐会要》卷七八《节度使》,第1430、1431页。
[74]《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第1387页。
[75]从日后李献诚、王武俊、张孝忠积极追随安禄山叛乱来看,安禄山当时已经能够控制这批顺化州奚人。
[76]《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第1023页。
[77]据《高远望墓志》,至迟在开元二十八年(740),安东都护府已由上都护府升为大都护府,其实际负责人也应由副都护升格为副大都护。
[78](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五《尚书兵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8、 159页。
[79]据《新唐书》卷六六《方镇表三》(第1835页),开元二十年(732)平卢军节度使撤销,其所属辖境隶属幽州节度使。
[80]保定军当由原来的安东镇守演变而来,同时安东都护府内还增设怀远军。从当时的整体局势分析,安东都护府军事力量的加强和平卢军节度使治所迁回柳城郡时间应大体相同,都是唐中央政府为加大对两蕃的军事压力而采取的战略步骤。
[81](唐)杜佑:《通典》卷一七八《州郡八》,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715页。
[82]《太平寰宇记》卷七一《河北道·营州》,第1432、1452页。
[83]从现代地图来看,义县县城位于朝阳市东面略靠南方向,考虑到唐代的测绘条件,说燕郡城位于营州东也是可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