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应山面临商品严重不足、物价暴涨、财政经济极其困难的形势。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制止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为了制止由于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县委、县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了两大战役。
银圆之战。一些不法商人、反革命分子利用银圆来扰乱金融市场,破坏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民币受到排斥,市场仍操纵在投机商人手中,物价持续上涨,百姓叫苦不迭。为了制止银圆在市场上流通,保障人民利益,县委、县政府针对当时猖獗的银圆投机,明令禁止金条、银圆、外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1949年8月25日,在城关西转台原国民党应山银行旧址,正式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应山县支行。该行建立后,全面取缔金银黑市,禁止银圆流通,在城关设立人民币兑换点,收兑地方币。同时县人民银行开展以“拒银拥币”为中心的货币斗争,严禁金银计价流通,联合财政、贸易等部门,一切经济行为一律用人民币结算。由于严格管理和控制,持有银圆者纷纷到银行兑换,人民币信誉提高,物价日趋稳定。到年底共收兑银圆6860枚,收兑晋察冀币、长城币、热河币、西农币和中洲币1019.45万元。
粮棉之战。投机商在利用银圆扰乱市场遭受打击之后,转而囤积粮棉等生活物资,以此哄抬价格。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稳定市场物价的指示精神,县委、县政府要求所有商店大量抛售商品,以稳定人心和市场物价。宣布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打击扰乱市场的不法商人和反革命分子,对扰乱市场的投机商坚决取缔。1950年9月,在广水成立国营粮食公司,挂价购销,指导市场调节,及时从外地购进一部分粮食。对内控制粮食外流,以供销社为依托,在全县建立34个粮食代购代销店。1951年收购粮食1312万斤,实际销售1620万斤。以低于市场价格抛售其他生活用品,同时收紧银根,使投机商资金周转不灵,粮棉价格纷纷回落。(www.xing528.com)
在新中国成立初,由于实行统一财政收支、物资调度、现金管理,加大市场管理力度,战胜了投机资本的侵扰,结束了通货膨胀的混乱局面,稳定了金融物价,促进了经济好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