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西征后,国民党军加紧了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许多苏维埃政权遭到破坏。为了在新的斗争形势下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根据红二十八军军长高敬亭的指示,1934年10月,鄂东北道委在罗(山)(黄)陂孝(感)地区成立了一支红军便衣队,队长先后由徐国顺、张大耀、丁应厚担任,黄锦思任指导员。这支便衣队取名为红军便衣五队,队员始终保持10人,因在信阳灵山活动较多,又称灵山便衣队,后经常在应山花山一带活动,又称花山便衣队。灵山便衣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灵山地区京汉铁路的东西两侧,秘密发动群众,为主力部队提供情报,掩护伤病员,联络西征、北上的红军,在可能的情况下,为红军扩充兵源,提供物资装备,并为今后在这一地区成立苏维埃创造条件。灵山便衣队刚成立时,主要在信南山区活动,偶尔到武胜关和花山一带活动。10月23日,红二十五军警卫营就是在灵山便衣队的引导下,从鸡公山、武胜关越过京汉铁路进入应山活动。此次灵山便衣队还进入大贵山、小河、许家冲一带开展工作,建立了一个农民小组,蔡略新任组长。此后农民小组便成为红二十八军及红军鄂东北独立团、特务队在路西的落脚点和供应站。1936年2月,灵山便衣队再次进入应山以北活动。4月,灵山便衣队配合鄂东北特务队,将京汉铁路柳林至广水段铁路监工刘文松抓获,让其交出5000元银圆及一批布匹、药品、枪支弹药后将其释放。7月,灵山便衣队转移到应山北部的许家冲,在石鼻子沟张永清家落脚,并逐步开展工作,随后又建立起了一个农民小组和一支不脱产的小便衣队,由张永清任队长。农民小组和小便衣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灵山便衣队侦察敌情,看押被抓的坏分子,护理和掩护红军伤病员。
许家冲是土匪活动比较猖獗的地方,这些土匪野马般到处乱窜,故当地人把他们叫作“小马子”。灵山便衣队来许家冲之前,鄂东北独立团政委陈守信曾要求他们,要采取措施,瓦解土匪,保护群众生活安全。1936年夏,“小马子”将许家冲黄家湾保长黄宗正的孙子绑架,要挟黄宗正交纳大批钱财。黄宗正虽是一名保长,但在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为共产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为了打击土匪的嚣张气焰,扩大红军便衣队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灵山便衣队设计将黄宗正的孙子救出,并抓获了几名土匪,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后释放。灵山便衣队还找一些“小马子”家属谈话,通过他们向“小马子”宣传红军的政策。每逢热集,灵山便衣队便在集市上大造革命声势,威慑土匪。通过这些方式,不少土匪放下枪杆子,改邪归正。为了彻底瓦解土匪,灵山便衣队还派人与土匪头子何光武谈判,向他讲党的政策和当前的革命形势,何光武终于答应不再为匪,并且愿意将100多名土匪交给红军安排。便衣队将他们进行了整编,对愿意回家的,每人发放20元银圆,其余送到红军九路游击师参加了红军。
灵山便衣队在应山活动的一年多时间里,与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群众自发地为便衣队传送情报,照顾伤病员,提供食宿,使便衣队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顺利开展斗争。许家冲妇女小组的李某,找到灵山便衣队,要求为在许家冲活动的红二十八军特务营送去3头猪。特务营副营长余正喜受伤后转移到许家冲,灵山便衣队将他安排在许家冲后山的一个独屋里隐蔽养伤,并安排许家冲的一名老人照料。在这位老人的精心照料下,余正喜养伤3个月便健壮归队。鄂东北独立团和九路游击师的很多伤病员都安排在许家冲养伤,得到老百姓的精心照护。由于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灵山便衣队成立3年多以来,无论是在信阳灵山还是在应山许家冲,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共缴获枪支480余支,消灭或瓦解土匪1000余人,建立了500多个农民小组,扩充了500余名新兵,组建了不少小便衣队,还为红二十八军补充了大量经费和物资。抗日战争爆发后,灵山便衣队根据上级指示,撤出许家冲,到黄安七里坪接受整编,灵山便衣队完成了在应山的光荣使命。(www.xing528.com)
随着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对应山地区的革命斗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为全县各地革命斗争指明方向,点燃了建立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随着红军主力转战,以及红军便衣队的活动,形成了武装割据局面,使星星之火在农村迅速发展呈燎原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