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阳历,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春节是境内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君起,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境内居民过春节都会有以下习惯:
扫屋 掸尘扫屋,干干净净迎新春,不论贫贱富贵,是每个家庭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大扫除常有,扫屋则“一年一润”。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扫屋的时间是每年腊月初十开始择吉日进行。扫屋时,把扫把与柚叶绑在一根细长的杆子上,用方巾包上头捂上嘴,只露一双虔诚的大眼睛。扫屋的顺序是:先扫屋顶,再扫屋内的角角落落,最后扫屋外。扫屋的禁忌是:家中有孕妇,一般不扫孕妇睡房。“年廿八,洗邋遢。”此日村民多洗涤家中厨房污糟之物和洗大澡。把坛坛罐罐搬到院子里,能挪动的家具也要抬出来。家中有小孩子的,就让小孩子把搬出来的家什儿擦洗干净。从屋里搬出去的坛坛罐罐以及其他小家什擦拭干净晾干后,逐一搬回去。
置办年货添新衣“置年货,过新年,开开心心一整年。”在春节前一个月左右,神湾人都要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旧社会穷人、欠债的人年底必须结清欠账,过年之难,犹如过关,农历年底又称为“年关”。但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给老人、小孩添件新衣裳,购买点年货。过去农村商店少,货源也不是很充足,因而临近节前,村民会利用空闲的一、两天时间到集市去置办年货,包括购买新衣服、新鞋袜,买香烛、红线、纸宝,买饼干糖果、糖冬瓜、糖莲子、瓜子、腊味、干鲜果品及适量的水果等。30年代以前,境内没有集市,居民置办年货要走山间小径到三乡或划小艇到坦洲集市购买,或者从送货下乡的小贩处购买。40年代后,涌口街有二十多间商铺,年货置办可以不用走远路。
炊年糕、炸煎堆 境内不同村庄有不同的做法。炊年糕一般在年二十五就开始,用于“压岁”“开年”以及分送亲友。炊年糕寓意“年年高升”。炸煎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食油、糖水、馅料等。煎堆炸好后是金黄色的,有如金元宝一样,寓意“煎堆辘辘,金银满屋”。
贴春联 临近春节,境内家家户户都上街购买自己喜欢的春联,有雅兴者则自己买红纸泼墨挥春。在年廿八至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将春联和门神贴于门上方和门两侧,装点一新,取意为除旧布新、迎春接福。
贴门神 相传宋代开始,人们将关羽奉为关帝神,将其绘成年画贴于门上,这种习俗流传至今。境内贴门神很讲究,大门上一般贴秦琼、尉迟恭或神茶、郁垒或金鸡和老虎。贴门神多在年三十日上午,贴之前要烧香烛烧炮仗,在祖先神位前说上几句吉利的话,再出门恭恭敬敬贴上,再在大门门楣贴红门前,挂上年庚。年庚是用红绳捆一个利是、一对大橘、两棵大蒜而成。
除夕团圆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俗称年卅晚,晚上称为除夕夜。神湾人十分讲究除夕夜的团圆饭,在外地的或者已经成家立室分开居住的都要回家吃团圆饭,叫“做年”。三十日上午,各家各户一早就杀鸡杀鸭,跟着贴春联、红钱,然后烧炮仗拜祭门官土地。下午则拜祭祖先,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小孩子则三五成群在屋前屋后空地,手持一根香燃放爆竹,或互相追逐玩耍,直至深夜。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团圆饭的菜式主要以猪、鸡、鸭为主,鱼也是必备的一道菜,寓意年年有余,数量多为九道,习惯上称为“九大簋”,取意为长长久久。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发给晚辈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以此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快高长大,学习长进,好好做人。2000年以后,境内居民的团年饭从家中转到茶楼酒肆的逐渐增多。进入子夜,家家户户会燃放鞭炮。改革开放后,办起中央春节联欢晚会后,通常在二十四时,随着电视里倒计时数到一,鞭炮随之燃放。
年初一接灶神天神 境内,灶神旁边经常有这样的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年初一从子夜起至凌晨,上头炷香,接财神、灶神、吉神,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寓意开门大吉。早晨用斋菜拜祭灶神、天神及祖先,燃放爆竹。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在年初一第一餐要吃斋菜素食,晚餐才吃荤菜,有说法:“朝斋晚杂”。斋菜素食的材料一般有粉丝或薯条、荷兰豆(寓意“到”)、红枣(寓意“早”)、发菜(寓意“发财”)、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寓意“金银”)、腐竹(寓意“富足”),几种菜组合在一起,作为新年的首餐,象征着“早发财”(红枣、发菜)、金银早到(金针菜、红枣、荷兰豆)、富到足(腐竹、荷兰豆)等。中午习俗是炸煎堆,做豆捞拜神,寓意煎堆辘辘,金银满屋;豆捞有捞,生意兴隆。这一天,不能扫地。要小心碗碟茶杯,万一打碎,要说些吉利话。
年初一拜年 人们都早早起来,男女老少都注重打扮,晚辈要给长辈和至亲拜年,已婚者给小孩或未婚者封“利是”(红包)。家里各人拜年后,男士们要出门到族中长辈或亲朋好友家中拜年。拜年时,遇到小孩要互派利是,包括未结婚的青年男女。街上遇到熟人相互见面都讲些祝贺的话。是日镇上乡村到处喜气洋洋,一派欢乐景象。
宥南村、神溪村沙岗一带有舞狮习俗。青少年舞狮巡游大街小巷,店铺、家居倘要迎“舞狮”入屋旺一旺,只要在门前烧两串炮仗便可。
年初二祭财神 年初二,俗称“开年”“开(做)妈”(口语称开牙)。家家户户多宰雄鸡祭祖,祈求新年合家平安,人人精神爽利。这天全家吃荤,且较平时丰盛。已婚妇女习惯在当日偕同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年初七人日 年初七为人日,即人之生日,中、老年妇女习惯煮煎堆拜神。人日之俗始于汉代前,盛行于南北朝与唐宋,沿行至今。境内俗例,一般做菜角、开年糕祭神、拜祖先。
年十三灯头齐 年十三俗称“灯头齐(收灯日)”。境内习俗从年卅晚烧香点灯一直到年十三才收灯。十三当日,开年糕供奉家中的各神位、祖先位,烧香拜祭,燃放炮仗,将灯火熄灭。表示新春佳节已过,可以把年饰品扫除。
正月十五元宵节 灯节,也叫“上元节”,约定俗成地成了“情人节”。境内一般只是有些家庭妇女会煮几碗汤圆放在神台上奉神。
二、二月初二土地诞
相传这天是土地公的诞辰,每家每户凑钱买烧猪,拜土地公,祈求风调雨顺、免遭小人之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有些妇女油煎“镬仔捺”(糯米粉煎饼)为祭品,意为挞(掩)小人之口,免遭谗言。神溪村柚埔自然村村民较重视土地诞习俗。自1889年起,由有威望的长辈组成拜祭活动筹备小组,在“土地诞”前筹款,并筹备庆祝活动事宜。当天,备齐烧猪、祭品、金银衣纸、礼炮拜祭华光神。傍晚,在庙前摆宴席,全村男女老少以及亲朋好友一起吃饭。家家户户还宴请宾朋,富贵人家多则有三五十桌,一般都有十桌八桌,少则三五桌,热闹程度尤甚春节。晚上在庙前烧炮。用禾秆束制成的巨大花炮,编好“头炮”“二炮”“三炮”“男孙炮”四个花炮,每个炮放有礼金,相传拾获“男孙炮”者有添丁的寓意。烧炮时,人们纷纷抢炮,得炮礼金者,到第二年“华光诞”时要还炮,金额要在礼金数以上。烧炮后,还要请来粤剧团,安排其进行三个晚上的粤剧表演。此俗一直流传至今。
三、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
相传这天是北帝下凡,被称为“北帝诞”。70年代前,宥南村船溪自然村、南镇自然村“北帝诞”是很隆重的。当日,村民用烧猪、鸡鸭、包点祭拜北帝神,晚上进行烧炮活动,请戏班表演粤剧,有时一连三晚表演粤剧。1990年后,在清明前,村民小组组长收集村民捐款,在北帝庙门前贴门联,挂灯笼、盘香、彩旗。“北帝诞”当天,在北帝神前祭台上恭奉三只以上的大烧猪、肉包、水果(必须有苹果,寓意国泰民安)、金银衣纸等祭品,村里家家户户一般都参加活动,点燃自己定挂的盘香后,在庙里各神位拜祭(有些村民自带鸡、鸭、纸宝等祭品拜祭)。村民拜祭后,在庙前的旗杆烧炮仗,分烧猪肉和包点水果,每户一份。
四、清明节
清明节是追思先人的日子。清明扫墓。境内称“扫墓”为“拜山”“拜太公”。清明当天开始到立夏前一天为拜山之时,过时则不再拜,俗云:“清明之日墓门开,时到立夏关鬼门。”故称立夏为“闭墓”。(www.xing528.com)
清明扫墓期间,村民以同姓房亲戚一起到山上进行祭拜祖先活动,备奉三牲酒礼、元宝蜡烛和烧猪,也有备韭菜炒鸭蛋、整只熟鸭蛋、腐竹、马鲚鱼(凤尾鱼,取其尾巴长、子孙昌盛之意)、鱿鱼、发菜、蚝豉、糖包、甘蔗(含三层意思:子孙读书才学节节高、家道越来越高、蔗渣留于坟前作先人之柴火)、茶、红钱、金簪、炮仗、金银衣纸等。
扫墓时,首先铲除墓地杂草,然后“打草饼”(连根带草之泥块),把“红钱”和“山帛”(微纹白纸条)放在墓碑上方(坟头上),用“草饼”压住,在“草饼”上插上用铜丝贴红金纸的金花。又在墓碑前、墓门前插上香烛,两旁放置筷子样的竹条(叫“山竹”,也叫“山筷”),然后摆上祭祀品,烧两串炮仗,拜祭。拜祭完后由同房长者分派烧猪肉。
1980年以前,扫墓时会有一些小孩、妇女来乞讨祭品,这叫“乞丁”“打丁”。主家一般来者不拒,都会给乞讨者一些食物或些许钱(以免山坟遭毁坏);或有人预先把山坟收拾干净,铲去野草,放好“草饼”,届时向主家讨报酬。
五、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日,境内多在五月初一以芦兜包咸肉粽、泔粽祭祀神明,初五则习惯吃午时粥。午时粥是用红豆、绿豆、白豆、黄豆、黑豆煮成的糖粥。
六、七月初七乞巧节
乞丐节又称“七姐诞”,传说中是牛郎与织女在银河相会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妇女在当天晚上摆设自己精心巧制的供品以拜“七姐”和供别人参观的风俗,其用意是乞求赐予做针线活的技巧。今无此俗,但家中有婴幼儿的民家,还喜用上造谷浸水泡制谷秧(俗称仙秧)拜月亮(又谓拜七姐),晒干后备用,谓是医治婴幼儿夏季热病的良药。每年一度的七月初七,境内民间习俗又逢“康公诞”。每年逢此节日,宥南村桂涌自然村村民隆重举办烧炮,抢炮活动,烧炮最少7个,里面安放礼金,最大礼金炮称为“头门炮”,头门炮礼金一般有1000元以上。抢到礼金者,要在明年还礼,金额最少是礼金数。接着连续三晚进行粤剧专场演出活动,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平安祥和。当日,信众来自五湖四海,到康公庙求神,占卜,求签者络绎不绝。
七、七月十五盂兰节
俗称“鬼节”,为道教“中元节”。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按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农历七月十五为孟兰节,境内多在前一天(七月十四)㓥鸡杀鸭祭祖,中午到村中庙宇拜祭神明,家家户户吃濑粉,民间流传“朝冬晚年,晏僦(中午)十四”的说法。十五日晚饭后,中老年妇女会备生果、菱角、茶、酒等,到门前烧“衣纸”拜祭游魂野鬼,叫做“烧衣”,也称为“拜沟渠”。
八、八月初二“做土地诞”
相传八月初二是土地神下凡给民间送财宝的日子。当日,宥南村十二环自然村家家户户举行迎土地,接财宝仪式,俗称“做土地诞”。是日早上,各家各户用“三牲”、腐竹、冬菇、发菜、水果、金银衣纸等祭品拜祭土地神,燃烧炮仗。傍晚宴请亲朋好友到家吃九道菜式宴席,俗称“九大簋(音鬼)”。“九大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大体包括如下的九道菜:乳猪拼盘或金猪成盘(或红烧乳鸽);发菜扒鸭或发菜蚝豉(或发菜配猪腿猪舌,粤语称猪腿为猪手,猪舌为猪脷);豉汁蟠龙蟮(或蒜子焖大蟮);蜜饯(或白灼)大虾或白切鸡(或豉油鸡);酥炸或清蒸鲜蚝(或带子);香芋扣肉(或果仁鸡丁);清蒸海鲜鱼;时菜炒杂;瑶柱粟米羹。宴请的客人越多以示接财宝越多。村民有的连开十多宴席,请亲朋好友吃饭,村子客人络绎不断。
九、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华民族历来庆贺之传统佳节。节前人们争相购买月饼馈赠亲朋好友或孝敬长辈,最早的月饼没有包装,以散装的方式售卖。境内很重视这一节日,中秋晚宴家家户户都会吃团圆饭。晚上月出时(一般以在家庭院内能看到月亮为准),在庭院中设一桌,摆上香烛、月饼、煎堆或茶果、甫菉(柚子)、葡萄、苹果、田螺、鸡粥、芋仔芋头等,家人围坐,边吃边赏月,称为“拜月光”。小孩子即提着灯笼,结伴穿街过巷而游。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增加节日气氛,加强亲友感情,不少家庭将整个中秋节活动扩展为农历十三至十六,十三和十四称为接月,十五为赏月,十六晚为追月。90年代开始,境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把节前给职工发放月饼视为一种福利。月饼的销售,在中秋节前1—2个月即开始。月饼的品种由莲蓉、豆沙为主增加到莲蓉、五仁、豆沙、椰丝、叉烧等。月饼的生产既有小作坊制作,也有企业大批量生产。月饼采用包装后售卖,包装质量和档次提升,纸质包装逐渐退出市场,售价也随之提示。
十、九月初九重阳节
境内过重阳节,历来有登高习俗。年轻人多在初八晚登上丫髻山、铁炉山,祈求转运,凌晨方归。为了发扬光大尊老敬老之传统,亦有在重阳节去扫墓的习俗(因清明节时主家有红、白大事不能前去扫墓,改为在重阳节扫墓)。1989年,国家规定此日为“老人节”“敬老节”,这天,各村都有老人聚餐。
十一、冬至
境内有“做冬大过年”之说。妇女多做茶果,也有用三牲拜祭祖先、神明的。许多在外的人都赶回家吃晚饭,叫“做冬”。
十二、腊月廿四
小年夜,俗称灶君节。传说是日灶君老爷上天“述职”的日子,故妇女们拜灶公,祈求灶公老爷对上司讲好话,使之平平安安、顺顺景景过日子。境内大部分村庄以廿三日为灶君节。位于外沙村的藕围、安隆围、围尾等村庄,旧时一般是官三民四船五,当官的腊月二十三,平民的腊月二十四,渔民的腊月二十五。后隆围自然村有俗言“有钱廿三无钱廿四”,送灶君的日子贫富有别。旧时村民大都穷苦,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改为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当日早晨,妇女以灶君衣、纸马、饴糖、苹果等拜祭灶君,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现时用水果、猪肉等祭品简单拜祭。徐夕迎回灶君,大年初一拜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