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中小学认真贯彻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响应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按年级的不同,每周上2—4节体育课,主要练习田径及体操的一些基本技能,重点加强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50—70年代,境内体育设施缺乏,学校的体育活动局限在球类、田径方面,体育课教师由有体育爱好的教师兼任,因设备和师资的局限,体育课的质量不高,学校运动水平低。80年代中期,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国家体委、国家卫生部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暂行规定》,体育运动有较大发展,中小学正常开展“两课”(体育课、卫生与健康教育课)、“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两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校运会、每周上两节活动课)。各校还根据实际建立各类课外运动队,并坚持每年举行一次校运会和单项比赛。
1989年秋季初中升高中(含职中、中师、中专)招生考试把体育列入必考科目,成绩的30%纳入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总分。由市招生办和镇教办组织体育科目考试。考试有50米跑、立定跳远、推铅球(男女均3公斤)三项。评分办法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初三级男、女评分表执行。1990年,各初中学校按《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规定组织考试。体育学科成绩不合格者,只发结业证,不得报考高一级学校;学年体育成绩不到75分者,不得评为“三好”学生;体育合格率低于95%的班、级、学校不得评为先进单位。是年起,市高中学校开始招收体育特长班,神湾中学把培养体育特长生作为工作重点。
1993年8月前,镇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大会,开设的项目中,田径类有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徒手跑、4×100米接力跑、跳高、跳远、铅球、跳绳、飞环、实心球等。不定期举办中小学生篮球、乒乓球、广播操、跳绳、踢毽等单项比赛。通过比赛,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1993年9月,芒涌初级中学、外沙初级中学与神湾中学合并为新的神湾中学后,神湾中学每年单独举办校运会,境内小学则举办神湾镇小学生田径运动大会。
1997年起,全面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中小学体育达标率不断提高。境内多间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跳绳、棋类、篮球和田径活动。
1999年,在中山市中小学首届体育节上,神湾中心小学获得入场式一等奖和广播体操二等奖,神湾中学学生宁伟东、何绮其分别获得撑竿跳高冠军和第四名。(www.xing528.com)
2002年,神湾中心小学仪仗队参加中山市花样操仪仗队大检阅获得二等奖;外沙二小学生代表神湾镇参加市体育局、教育局联合举办的“黑人牙膏”杯和“杰士美”杯中小学足球赛;神湾中学学生参加市“联合杯”中学生田径赛,郭宇兴、梁文龙、卢佩伟和卓岸生分别获得男子撑竿跳高第一名、第二名、第五名和第六名,徐小敏获得女子铅球第二名,梁佳仪获得女子长跑3000米第二名以及1500米第四名。
2005年,随着开展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神湾镇教育布局调整,镇政府投资3000万元,在镇新中心区野狸洲(地名)新建神湾中心小学校园,将原5所公办小学(神湾中心小学、古宥髻山小学、南镇小学、定溪仁爱小学、竹排小学)合并成新神湾中心小学。同年9月,新神湾中心小学投入使用。体育配套设施有1间体育器材室、1个室内体育场,室外有体育快乐园、200米标准运动场、8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 、2个羽毛球场、8张乒乓球台等。同年,镇政府把以10亩(6666.7平方米)土地与中山市公路局对换的神湾道班驻地(与神湾中学相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及一幢2层楼宿舍400平方米),拨给神湾中学使用,统筹规划在神湾中学校园东北面开辟20000平方米土地,经平整后建设体育运动场所。建成的室外教辅场有1个体育健身场、1个4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1个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3个篮球场和,12张乒乓球台等。境内中小学校均配备有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共有13人,其中大专毕业9人、本科毕业4人。中学体育教师为体育课专职教师,小学体育教师以体育课为主,兼任一些其他相关学科。
1993—2005年,中山市体育学校不定年份到神湾中小学选拔体育专长生。境内13名中小学生入选游泳、射箭、跆拳道、摔跤、举重等运动项目。
表6—4—1 1993—2005年神湾镇向市体校输送运动员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