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神湾镇志:统计工作发展概况

中山市神湾镇志:统计工作发展概况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1965年1月,神湾公社恢复设置后,统计工作由公社党委办公室资料员兼职,工业统计由公社工交部门负责。统计信息化要求不高,意识较为淡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亦称基建统计。外经、外贸统计1990—2005年,主要统计商品出口分类、数量、金额等。

一、机构沿革

1957年神湾乡设立后至1962年,统计工作由党委办公室资料员兼理,负责人口、农业、工业、商业、财政、教育、税务等项目和各种灾害统计上报。1963年1月,神湾公社被撤销。1965年1月,神湾公社恢复设置后,统计工作由公社党委办公室资料员兼职,工业统计由公社工交部门负责。1984年,神湾公社改称神湾区,统计工作由区党委办公室资料员,工业统计由区工交办负责。1986年12月建镇后,镇党政办公室设1名统计员,主要负责农村农业统计工作,完成中山市统计局下达的任务;工业统计由镇工交办负责,完成中山市工业和外经外贸部门下达的任务。

2000年7月,神湾镇统计办公室(简称统计办)成立,配备统计员2名。2002年8月12日起,由镇农办副主任黄权达兼管统计工作。镇统计办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制度方法,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统计调查任务并组织实施,协调全镇统计工作;组织各基层单位实施统计调查、收集、汇总、整理和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审核、评估和监督;对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定期发布全镇社会发展统计信息,为镇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协调完成市统计局重大市情调查任务,组织实施全镇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普查工作,汇总、整理和提供相关统计数据。2004年5月12日至2005年12月31日,黄权达任镇统计办主任。

二、定期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按行业有工业、农业、商业、人口、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分类。按报送频率分有月报、季报、年报及不定期抽样调查4种;按性质分有综合性统计和重点统计。1999年以前,统计报表都是由各战线、各村(居)委会负责收集上报,以纸介质上报为主。统计信息化要求不高,意识较为淡薄。2000年镇统计办成立后,有固定办公品场所、经费设施投入,并在全市镇区统计办中较早拥有586电脑、影印机等办公设施。2000年9月开始,镇统计办在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固定资产投资专业数据实现数字化传输上报中山市统计局。2001年,全面实施报表无纸化和数字化传输。实行专业化报表按行业统计,并规定工业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商业限额以上企业、星级餐饮企业、资质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实行月度直报制度。对于统计报表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镇统计办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农村科报表、工业科报表、固定资产科报表、抽样调查报表等。为保障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协调性,镇政府制定《关于加强统计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全镇统计管理制度,明确各单位负责统计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2005年,镇统计办完成农业季度报表、规模以上企业报表、固定资产投产月报、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和镇区本级资产情况报表,统计规模企业以上企业40家,并开办一期网上直报业务培训班。

三、专业统计

农业统计 1957年起,包括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生产情况、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值、总收入以及粮食消费情况、农民收入分配等项。1982年起,增加农业净产值。1985年起,增加农村社会总产值、农业商品产值等项统计。2001年后,每季度进行农业季报。

工业统计 1957年起,由党委办公室按经济性质(即全民、集体、合营、私营、个体)设置产品、产量、产值、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等项指标统计。1968年起,新湾公社工交战线革命委员会成立,负责统计境内工业方面的数据,统计全民和集体的工业、工业产品、产量、工人的数量、年生产提高的比率等。1973年5月,撤销工交战线革命委员会,改设公社工交办,以上项目由工交办负责统计。1983年起,增加净产值和独立核算企业经济效益统计,采用“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采用“生产法”或“分配法”计算工业净产值。1990年起,增加反映镇的集体、“三来一补”、外资、私营、个体商业经营、饮食网点分布、从业人员、效益及固定资产等项。2000年起,增加上规模工业企业的专项统计。

物资、农业机械统计 1957—2000年,对农业的统计由党(政)办公室负责。包括对耕牛、搅艇、农艇、水梪、水闸、社馆、饭堂、猪舍、肥厂以及围堤等固定资产。1965年起,主要统计境内农业耕地面积、各类农作物耕地面积、农产品的数量、农业总产值、农副产品的产值等。1970年起,增加对农民拥有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收录机及大队、生产队的农用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手动插秧机、电动柴油机、汽油机、电动脱粒机、脚踏打禾机、碾米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饲料统糠机、饲料打浆机、磨面机、谷物烘干机、轴流水泵、扬程水泵、制茶机、喷漆机、人工降雨机、农用喷雾粉机、机动船、木帆船、农用木农艇、胶轮手推车、推土机、开沟机(犁)、吸泥船、挖泥船、货车、小汽车等统计。

劳动工资统计 1982年前,主要统计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人数、劳动时间利用、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劳动费用等项目。1983年后,对全民、集体、合营和个体单位、厂企从业人员的劳动工资、福利、劳动费用、劳动人数等进行统计。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亦称基建统计。1957年起,主要统计辖内各项基本建设投资、技术更新投资情况、全民、集体、个人的房屋、建筑物、设备安装的生产经济效果、开垦荒地、水利、道路修筑等。1981年起,增加建筑业统计。

外经、外贸统计 1990—2005年,主要统计商品出口分类、数量、金额等。(www.xing528.com)

综合统计 开始于1985年,主要统计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还有交通运输、邮政电信、财政、教育、卫生、人口、计划生育等项。

四、统计调查

1957年神湾乡成立起,境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普遍调查等方法,获取统计资料。

(一)抽样调查

从1957年起,境内每年进行早、晚稻水稻抽样调查。1959年,对古宥、外沙、芒涌大队及社员的生活消费进行抽样调查。1987年5月,对水稻、甘蔗实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2000年,建立神湾市场、涌口市场、外沙市场3个物价调查点。2003年下半年起,对神溪、宥南、竹排、外沙四个村开展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00户。2004年,抽样调查80户。每月调查内容为当月农村居民家庭发生的各项收入与支出情况。

2005年,境内开展第三次1%人口抽样调查,调查时点为2005年11月1日零时,调查样本规模5万人。调查内容有人口增长、分布、文化素质和出生、死亡、户口迁移状况。以户为单位,逐户上门登记调查。

(二)重点调查

1959年10月,境内对神湾生产营粮食、副食品、工业品消费情况进行调查。1969年,对新湾渔业大队情况开展调查。1970年,对南镇大队开展养猪工作情况进行调查。1971年,对境内下乡青年独子及兄妹下乡情况开展调查,对知青住房情况、外沙大队知青情况、现役军人家属生活情况开展调查。1974年,对境内春夏荒情况、顺德养猪会议贯彻情况、下乡知识青年分配情况以及磨刀大队和古宥大队近年收支分配情况开展调查。1975年,对境内困难队负债情况及春夏荒情况开展调查。1979年,对境内1978年知青离队开展调查,对华侨、外籍人、归侨、港澳同胞及其亲属开展调查。1981年,对境内盲人聋哑人基本情况开展调查。1983年,对境内专业户、重点户发展情况开展调查。1984年,华南农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与神湾区联合对大排乡承包责任制情况进行调查。

(三)普遍调查

1959年11月,对境内幼儿园情况进行调查。1960年,对境内1956—1960年的面积、产量、耕牛、农具进行调查。1963年6月,对类型地区进行普查,深湾公社农技站与华南农学院生产实习队联合对深湾公社水稻品种、耕作制度进行调查。1965年8月,对境内开展夏季分配调查。1966年“双夏”工作前,开展境内耕牛普查鉴定,确保完成翻耕任务,普查分为耕牛总量、劳力牛及分类等项目。1967年11月,开展境内当前粮食情况调查。1969年开展境内林业情况调查。1979年,开展境内普及小学教育有关情况调查。1982年,开展境内生猪社会存栏情况调查。1986年,对境内现有耕地及山地、河涌面积情况和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含山地)情况调查。1985年和1995年,分别开展全国统一的工业普查,普查内容除调查工业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的基本情况外,以工业装备技术状况、经济效益、工业内部结构和职工状况为重点。1995年,结合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境内对原有镇办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全面评估企业的资产,重新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2000—2005年,镇统计办还负责固定资产投资月报、镇区资产情况季报以及开展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等工作。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境内组织开展了3次人口普查。普查的时间均为该年的11月1日零时进行。每次普查均结合户口管理制度,以户为单位,逐人登记,对流动和无户籍人口组织力量调查登记。普查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与户主关系、住址等。其中,1982年,普查填报19项,境内总人口13799人。1990年,普查项目增加人口流动状况等内容,共填报21项。2000年,普查项目增加人的生活质量和住房项目等指标,按人填报的有26项,按户填报的有49项,境内总人口16239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