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办企业
(一)概况
镇办工业企业(简称镇办工业)为集体工业企业,在1987年前先后称为乡办工业、社办工业和区办工业。
境内最早的集体工业是1957年建立的神湾乡建筑队。1958年灰厂、砖厂、竹织厂、造船厂、五金修配、灰厂、砖厂等企业相继建立,并接管神湾石矿场,从业人员319人。1965年后,神湾公社又建立车衣、五金、农机维修等社办工业。1973年6月,新湾公社制定《关于企业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加强社办工业管理。1975年,为壮大集体经济积累资金,支援农业,充分利用本地黏土资源,在中山县水泥厂指导下,建设公社黏土厂。黏土厂位于南镇大队深环生产队容宝山,为中山县水泥厂及外地水泥厂提供熟黏土。同年11月20日,建成2条高炉,其中一条正式点火试产。为确保中山县水泥厂2万吨生产需要,同年12月底要建成10条高炉,新湾公社抽调亦工亦农人员和支援人员70多人参加建设。当年,社办工业有灰厂、制件厂、农机站、平山湖发电站、石场、车衣组、五金组、榨油厂、黏土厂、挖泥船、运输民船、电船、平山湖发电站等企业13家,从业人员315人,产值44.96万元。至1978年,境内10余家社办工业均为支农型企业,从业人员475人,产值62万元。
1979年4月后,境内贯彻执行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针对产值高、成本高、亏损大的铁社、黏土厂、榨油厂、农机厂、平山湖发电站等企业进行整顿,实行纯益分配制度,扭转“半死不活”状况,社办工业产值增至86万元。
1980—1982年,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加强企业管理改革,大力发展产供销对路的企业,积极兴办区乡工业。1980年,新湾公社制定《关于社办企业若干制度的规定(试行草案)》,对岗位责任制、工作制度、考勤、值班、奖罚等作出规定。扩大社办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利润包干、超额奖励、职工超产奖励”的办法,提高生产效率,花场、茶场、玻璃瓶厂等企业相继建立。1981年,实行巩固、提高政策,发展外引内联,年初与怀集县坳仔公社企业办联营花茶加工厂,神湾公社提供厂房、茉莉花、劳动力以及流动资金20万元,坳仔公社负责每年供应青茶叶50吨,提供制茶技术及工具并包销。由于市场不接受花茶产品,花茶厂于同年底关闭。公社建筑工程队除负责境内工业及民用建筑外,还想方设法走出去,参与三乡温泉的部分工程建设,年产值14.21万元。1982年,公社农械厂因经营不善由私人承包经营。因木材紧缺,木农艇制造量少,木船社停产。同年,中山县政府同意神湾公社在磨刀大队山脚临近磨刀河边建设砖厂,发展红砖生产。当年,境内社办工业14家,产值89万元,其中属重工业的产值68万元,占工业产值76.6%。
1983—1985年,坚持巩固、发展社办工业和吸引外商兴办工业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对建筑队、木社等企业采取集体责任制承包管理形式,做到责权利结合,让企业更有活力。铁社生产的铁农具,在历次县级评比上被评为一等品,销售额增加17%。玻璃厂调整定额,利润跃升3倍。砖厂初建为方窑,后得到国营石岐砖厂支持,并从广东省砖瓦技术中心转让山泥生产红砖工艺技术成果,建成一座26门轮窑,拥有400型制砖设备,160千瓦和17千瓦发电机组各一台,手推胶轮车80部,双轴搅拌机一台,储砖坯仓200平方米以及60万块晒砖基等,年产红砖1000万块。同年10月,引进中外合作企业博爱电子厂,当年实现产值4.03万元。1984年,神湾区将原有生产水溶液化工内墙涂料,产品质量差销路不好的化工厂,改为与肇庆化工厂一退休工人联办综合化工厂,专门生产朴硝、硫酸铝等产品,于11月份销售产品2吨多,得到用户好评。黏土厂主产供水泥厂作配料用的熟黏土10195吨,产值30.58万元。1985年,境内工业总产值901万元,是1979年的10.5倍。其中区办工业产值72万元,占境内工业总产值8%。以石场、水电、黏土等为主的重工业产值60.5万元,占区办工业产值84.02%。
1986年,神湾区委、政府积极探索外引内联,实行联营办厂,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国家支持、部门支持和外引内联,筹集资金300多万元,重点建设企业纸厂、塑料厂、化纤编织厂、车缝厂。与东风糖厂联办新风造纸厂,与中山市化工公司联办化纤编织厂(后因成本高停止筹办)。对石矿场、电子厂、化工厂等骨干企业,通过调整、整顿、提高等方式改造。由于过境省道麻乾公路建设征用土地,灰厂、建筑队关停;榨油厂、玻璃瓶厂相继关闭。区办工业主要有化工、建材、建筑行业,产品有化学制品、熟黏土、建筑碎石等。
1987年,神湾镇党委、政府积极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扶持14个镇区发展工企业优惠政策的机遇,以突破工业企业少、底子薄为重点,确定工业发展的方向为与市属优质企业创办联营企业,探索借用外来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产品销售渠道加速发展壮大镇属工业。这是神湾历年工业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神湾镇成立三个工作组,分别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工业副书记带队,与上级单位、挂钩单位联系。在市挂钩部门财政局、税务局和中山市化工公司的支持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先后与石岐橡胶厂合办星光制衣厂,与市化工公司石岐农药厂合办制品纸品塑料包装厂、农药分厂、兽药厂,与市化工机械厂联办灰沙砖厂。为帮助神湾镇发展工业,市化工公司成立专门的领导工作组,由公司经理秦善学任组长,化工机械厂一名副厂长任副组长,专职与神湾镇党委、政府和各厂企联系,解决联营中的关键问题。同年9月,神湾农药厂投产,生产洁厕剂、灭病威、洁儿乐产品。由于建设农药厂,农机厂、综合化工厂厂房被征用。同年11月,与市属国有企业东风糖厂联营的新风造纸厂,生产瓦楞纸303吨。与中山市橡胶厂联营的星光雨衣厂8月份投产,厂房面积600平方米,员工30人,投资总额23万元,加工生产工矿农用单车雨衣为主,兼营围裙手袖汽车篷等胶布产品;中山市橡胶厂负责解决打浆机、打磨机等四种主要生产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神湾镇负责解决厂房、工作台、衣车、电剪、灯等设施设备,至年底生产各类雨衣3万件,产值47万元。三家企业为神湾镇提供净利润30万元。当年,镇办工业产值21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37%。
1988—1992年,推进企业综合深化改革,整顿经济秩序,强调“生产上挖潜扩产、管理上严抓质量、发展上拓展合作”。1988年,镇工交办对镇办工业企业进行“二类别三等级”管理。“二类别”是对原有企业实行定死上交额的办法和对合作企业采取目标定额(产品、开支)超额奖励的办法。“三等级”是原有“老、残、债”待死火企业;原有效益低下的老企业;新办企业。实行定员分工责任制,加强质量生产管理。神湾农药厂年产量由500吨提升至1000吨,年产值408万元。新风造纸厂年产纸张3186吨,产值194万元。同年,征用南镇村南蛇迳小坑山地与市石岐制药厂联办纸箱厂,与市化工公司合办卫生材料厂,与石岐制药厂和广州何济公制药厂联办神湾兽药厂。1989年,为应对银根紧缩市场不景气的局面,镇属工业立足挖潜、提高原有企业效益,在稳定中求出路,继续抓好联营办厂。与石岐制药厂联营的纸箱厂于8月份投产,投资70万元,厂房面积840平方米,当年实现产值30万元;与石岐制药厂、广州何济公制药厂联办的神湾兽药厂试产成功,但在开发待批生产产品项目遇阻,未能按时投产,转为石岐制药厂承包;与市化工机械厂联办的灰沙砖厂,利用镇内的牛皮沙做原料制作沙砖,年产2000万块。但由于市场波动,部分厂企遇到前所未有的销售困难,神湾农药厂积压产品125吨,停产5个月;神湾卫生球厂积压产品40吨;新风造纸厂积压纸张380吨。当年,联营企业实现产值457万元,占境内工业总产值8.38%。这一年,神湾镇再次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增殖企业利润100万元的指标。
1990年,抓住全国经济形势好转、市场空间大、资金较为充足的机遇,支持工业项目壮大发展,增强全镇经济实力。投资扩建灰沙砖厂、神湾纸箱厂、农电维修车间等企业。新风造纸厂在扩建一条生产线后,年产量由3000吨提升至4000吨,产值400万元;纸箱厂投入15万元改进原有设备,扩建厂房,年产量3486吨,产值400万元;神湾农药厂年产量310吨,产值246万元。同时,镇石场扩充设备,提升产能,于12月开始出口石料到澳门。镇办工业实现产值801万元,是1986年的12.3倍。四年来,市镇联营企业为神湾镇提供工业产值1800万元,利润140万元。
1991年,立足于“抓大放小”,对联营企业和本镇统属企业根据“有利管理、有制经营”的原则进行改革,将有条件的企业改造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根据14家镇办工业经营情况,首先,对规模较大、投资较多、产值较高的7家内引外联企业,解决领导层次多、出资不统一、容易贻误发展时机的问题。除农药厂保留联营外,灰沙砖厂、联发石场等5家联营企业实行归边承包制。新风造纸厂归边由中山市东风糖厂管理,灰沙砖厂由神湾镇管理,联发石场由中山市五矿公司管理,兽药厂与纸箱厂经补偿投资款项给石岐制药厂后,由镇政府接受全部产权管理。对通过以股权转让方式转制后的企业积极进行扶持和服务跟进,使企业在自主经营的过程中稳妥而有效地发挥经营者的才干,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其次,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抓好本镇统属企业。对包干上缴自负盈亏的铁木社、平山湖电站、建筑队等适时指导、介绍门路;对归边管理利润分成的纸厂等,派员驻点、掌握情况不加干预;对出租厂房独资经营的来料加工企业,行政帮助、热情接待、抓紧收款;对停产关门待处理的黏土厂、卫生球厂、雨衣厂等企业,全力推销积压产品、收债还贷、觅机转产;对定额上缴、超产分成的神湾农药厂、水利石场、神湾纸箱厂、灰沙砖厂则重点全力投入、务求办好。实行归边承包后,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水利石场一改长期以来都是维持两台250×400的小型破碎机、7—8个工人的小规模生产状况,抓住碎石畅销及全镇几大建筑工地动工的机遇,筹资购置一台流动空压机,增加2支风枪,购置一台400 ×600新破碎机,扩大开采面,并吸收一个带机开采的外来班组,大量生产角石,全场年产量达1.68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长168%,实现利润35万元;农药厂销售灭病威589吨,产值650.8万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72.7%和66.9%;纸箱厂改变“遥控指挥”(开办三年来厂长由石岐制药厂派任)状况,由镇政府调派能力较强的干部任厂长,增派技术熟练人员,增加两名供销员,重新修订厂规和制度之后,扭亏为盈,月均产值由低于5万元上升为8—13万元;灰沙砖厂产量由每月45万块增至129万块;新风造纸厂采取经营管理责任制的方式,由东风糖厂单方管理之后,改其中一条卫生纸生产线为瓦楞纸生产线,月产量680吨,年产值超千万元。
1992年,镇办工业实施“关、停、并、转”。关停多年经营效益不振、包袱沉重、前景无望的小企业雨衣厂、黏土厂等。镇工交办建立各项岗位责任制,把责权利下放到企业,实行按件计酬,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制度,改变了“干多干少一个样、贡献大小一个样”的局面。镇办工业调整为水利石场、灰沙砖厂、神湾农药厂、联发石场、平山湖发电站、纸箱厂、新风造纸厂、螺丝厂、日用品厂、铁社、神湾兽药厂等11家,员工308人,产值1791万元。
1993年,镇办工业实行厂长责任制,完善生产管理措施。深化镇原有老企业的转换机制工作,引入现代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1994—1995年,国家宏观调控使镇办工业的生产资金紧张,企业应收款和欠账多,产品销售困难,经济效益不高。镇政府对企业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明晰产权,推行个人风险抵押承包。对部分镇属企业进行改制,新风造纸厂实行租赁制,由中山市东风糖厂承包经营;螺丝厂实行产权赎买转让,铁社由职工集体承包,神湾农药厂归边神湾镇政府管理。联发石场因省道麻南公路改造建设关闭。结合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专门开办一期工业普查骨干培训班,培训财会人员,为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打下基础。
1996年,经济工作贯彻执行“工业项目以招商引资为主”的经济方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旱涝灾害不利因素的影响,镇办工业也受到强烈的冲击,经济效益日趋下降。同年5月,神湾农药厂关停。
1999年,由于人才短缺,管理不善,债务逐年上升,镇政府对水利会石场、灰沙砖厂、平山湖电站、神湾纸箱厂、日用品厂、铁社、神湾兽药厂等7家企业进行改制,其中水利石场、灰沙砖厂、平山湖发电站、神湾纸箱厂、神湾兽药厂5家企业实行定额私人承包、转让或关闭,日用品厂、铁社等2家企业关停。当年,新增“三资”企业6家、“三来一补”企业7家、个体企业1家,外资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逐渐上升为镇工业支柱。境内工业总产值4.1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6.1%。其中,个体及私营企业产值585.8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7.7%;镇办工业产值155万元,比上一年下降8.8%。
2000年,水利石场转让。同年11月,镇政府将所持新风造纸厂股权无偿转让给原中山市东风糖厂。境内镇村集体企业产权改革完成,结束镇办工业的历史。
表4—2—12 1973—1999年神湾(新湾)集体工业企业数量/用工人数/产值情况表
(二)企业选介
1.神湾农药厂
1987年,神湾镇政府与中山市化工公司石岐农药厂联营农药分厂,定名为中山市石岐农药厂神湾分厂(简称神湾农药厂),设于磨刀门东水道东岸围仔村附近。神湾镇政府提供厂房,包括车间面积841平方米、仓库面积241平方米。石岐农药厂负责提供年产500吨的机械设备(球磨机1台、砂磨机2台、冰机1台)及已打开销路的灭病威新产品。投资20万元,设有灭病威和洁儿乐两个车间,同年9月正式投产,从筹建到投产,仅花39天。员工55人。产品销往神湾境内、中山市各镇区以及省外,其中灭病威产品大量销往湖北省荆州地区。当年,神湾农药厂实现产值近154万元,利润8万元。1988年,将生产车间和仓库面积分别扩大到1037平方米和640平方米,生产设备增加球磨机1台、砂磨机2台、冰机1台,购置160千瓦组合发电机1台以解决电源不足的问题。石岐农药厂也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支持,将农药年产量由500吨提升至1000吨。当年产值增至408万元,利润75万元。
1989年,神湾农药厂遇到前所未有的销售困难,产品积压近125吨,停产5个月。通过召开订购会签订销售40吨灭病威的合同,把洁儿乐运到石岐农贸市场销售扩大销路,当年实现产值209万元。
1991年,由于湖北用户误信农药灭害性比不上其他同类产品,灭病威产品销售一度受阻。神湾农药厂除强化质量管理,还立即组织石岐农药总厂厂长、总工程师、各经销部经理和供销科长等骨干前往荆州进行宣传和对比试验,澄清农药质量差、药性劣、效力低等流言和误会。最终用户信心恢复,地区销售总量由过去的100多吨跃升至300吨,占全厂销售量的60%。当年全厂销售灭病威589吨,销售收入680.8万元,分别比上一年增加77.2%和66.9%。
1995年,由于产品适销对路,产值达到743万元,是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当年农药厂归边神湾镇管理。此后,由于市场变化,产品销售困难,生产资金紧张,企业应收款和欠账逐年增多,经济持续效益下降。1998年1—4月,产值仅3.11万元。同年5月,神湾农药厂关停。
2.神湾灰沙砖厂
神湾灰沙砖厂是神湾镇政府与中山市化工机械厂于1989年9月合办的联营企业。位于定溪村定溪渡口右侧,土名小洪生草滩。占地面积20亩,设备有锅炉、蒸压釜等,总值120万元。主要利用境内的牛皮沙做原料制作沙砖,预计年产2000万块。1990年10月投产,产品经过鉴定,符合国家标准优等指标,张度15等级,到12月底产砖100万块,实现产值13万元。1991年,吸收消化德国及意大利生产灰沙砖的最新生产工艺,选用国产最精良的设备生产灰沙砖,质量好,获得中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当年产值38.39万元,员工增加到58人。由于产量低、成本高、产品销售上不去,根据有利管理、有制经营的原则,灰沙砖厂归边由神湾镇管理。1992年,神湾镇加大对灰沙砖厂挖潜改造的力度,增加60台蒸养车和部分配件,实行两条线生产,月产量由45万块增至120万块,生产成本则由每块0.196元下降至0.168元,实现年产值87万元。1993年,增加一条蒸养釜,月产量提升至200万块,年产值205万元。1994年,由于经营管理出现问题,产值下降为110万元。此后,产量、产值逐年下降。1999年,镇政府对原有镇属集体企业进行改制,灰沙砖厂由私人承包经营。
3.新风造纸厂
新风造纸厂位于磨刀门东水道东岸的东风糖厂西北角,是落实中山市政府大工业扶持镇区经济发展的决策,由神湾镇政府与中山市东风糖厂于1986年6月合办的联营企业。投入资金280万元,占地面积13736平方米,厂房面积2601平方米,产品为瓦楞纸,设计最高年产量4000吨。主要设备有蒸发量4吨/小时的锅炉1座、315KVA变压器2台以及一个自用装卸码头。1987年11月投入生产,员工99人。1987—1990年由联营双方派员共同管理企业。1988年,经过不断探索挖潜,产量从原来每天7吨提高到10—12吨,年产3186吨,产值194.3万元,利润12万元。1989年4月,由于瓦楞纸市场供不应求,扩大一条生产线,并在工艺流程上提升,加强纸浆净化、杂质与纸浆的分离技术、选用大直径2500m/m烘缸等,总投资300万元,日产量提升至15吨,年产量增至4000吨。同年下半年,针对原材料、动力、燃料、电价上涨及瓦楞纸价格下降的市场变化,开展双增双节活动,使吨纸成本从原来的1520元下降到1450元,确保正常生产,但产品积压380吨,积压资金近57万元。1990年,产品销售形势转好,实现产值400万元。1991年,实行归边承包制,由东风糖厂单独管理。1991年,新风造纸厂把原来两台生产瓦楞纸的制纸机中的一台改为生产卫生纸。1992年,调整产品结构,把卫生纸生产线转为瓦楞纸生产线,使瓦楞纸月产量达680吨,从9月份起实现扭亏为盈,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1995年7月1日起,为落实资产的保值增值,采取由东风糖厂承包经营的方式。2000年10月,神湾镇政府与东风糖厂共同协商,将神湾镇政府持有的50%股权无偿转让给东风糖厂,转让以前及以后新风造纸厂的所有产权及债务均归东风糖厂。
4.联发石场(www.xing528.com)
40年代,第五区神湾乡石场开采权由广东省五华县人获得,几年后放弃开采。1957年由神湾行政村重新组织开采。1959年,由神湾公社接管,称为神湾公社石场。石场碎石销售广州、佛山等地,外销港澳。1961年,公社贯彻“以粮为纲”政策,把社员下放回家。因缺乏人力,便到处招聘,人员来自广东、广西、浙江三省,1963—1965年全场有280多人。1965年前,石场年均产值超过10万元,上缴利润1000元以上。经过历次人员清查整顿,1969年,全场总人口211人,其中劳动力120人,包括打炮眼22人、碎石机组28人、手工碎石61人。1978年,石场购置250×400破碎机1台、六立方空气压缩机1台,增设平山湖发电站专线供电,石场平均月产建筑石1236方,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当年产值1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39.7%。1985年,石场主产建筑用碎石和水利用角石16698立方米,产值23.19万元。后改名为联发石场。1990年起,出口建筑碎石、角石等至澳门,甚至连过去需请人拉走的石粉都可以销售。随着资源枯竭,机器设备陈旧,产量日益下降。1993年,由于省道麻阳公路升级改造,联发石场关闭。
二、村办工业
村办工业在不同时期称为队(大队)办工业、乡办工业和村(管理区、行政村)办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0年前,境内各生产大队没有工业企业。
1970年起,各生产大队陆续在人口集中处开办小型粮食加工厂,方便村民加工粮食,选择合适地点开办砖厂解决农民建房对砖瓦的需求。砖厂就地采挖黄泥、田泥做原料,有的掺和煤渣制作,燃料使用芒草,各家各户定额上交。产品大多数为红砖,只有古宥大队的一家砖厂生产少量青砖。1976年,队办工业共有14家,从业人员56人,产值4.51万元。其中,砖厂6家(外沙大队3家、古宥大队2家、竹排大队1家),年产红砖50万块,产值1.98万元。另有粮食、饲料加工厂15家,包括(外沙大队2家、古宥大队6家、大排大队3家、芒涌大队1家、磨刀大队2家、竹排大队1家),产值1.1万元。
1978年,队办工业有砖厂8家(外沙大队5家、古宥大队1家、神湾大队1家,竹排大队1家),年产红砖202万块、砎砖0.5万块、瓦筒瓦片2万块,产值14.94万元。粮食、饲料加工厂13家(外沙大队4家、古 宥大队3家、大排大队1家、新湾大队2家、芒涌大队1家、定溪大队1家、竹排大队1家),产值2.13万元。
1980年,新湾公社提出走农工贸一体化发展道路,各生产大队举办工业积极性高涨。队办工业28家,产值9万元。其中,砖厂12家(外沙大队6家、磨刀大队1家、竹排大队5家)、粮食饲料加工厂15家(外沙大队6家、古宥大队4家、芒涌大队和竹排大队各2家、定溪大队1家)、石场1家。
1982年,外沙大队十四生产队自办一家陶瓷厂,产品有花盘、瓦筒、黄盆等,农忙半停,农闲大办。队长为厂长,从业人员17人,年增收1万元,作为社员分配资金。定溪大队二队于同年10月自办一家砎砖厂,从阳江县请来师傅,用土办法建窑烧制砎砖,解决村民建房所需砖块问题。当年,队办工业从业人员238人。规模较大的为南镇大队综合厂,主要业务有染五色币、五金修理、加工手套等,购买1台汽车方便运输,从业人员148人,年终为大队提供分配资金6670元。
1984—1986年,境内乡办工业企业平稳发展。
1987年,古宥丝花厂开办,是一家来料加工厂。部分村相继有外商来投资开办来料加工企业。
1989年,除磨刀岛上的三个村外,境内其他村均有工业,实现产值288万元,比上一年增加100%。其中,南镇村工业效益最好,产值171万元,比上一年增长589%。当年,竹排毛织厂于1月投产,6月实现产值34.5万元,比上一年全年增长263%,但7月后因市场竞争力下降而下马。古宥丝花厂因管理不善关闭,外沙玩具厂因货源不足停产。
1990年,外沙、古宥、南镇三个管理区有工业企业6家,产值330万元。1991年,神湾镇村办企业办公室成立,支持各管理区重点办好经济开发区,要求公路沿线的管理区要有新的工业项目。各管理区也派专人分管工业企业工作。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和各管理区共同组成神湾镇兴业股份公司,其中管理区入股650股,股份公司采取股份分红和共同承担风险的形式。当年新办企业有南镇宝仁和鞋厂,定溪恒威袜厂、扣丝制品厂,外沙友信丝花厂等,境内区办工业增至11家,从业人员665人。
1992年,神湾镇兴业股份公司工业区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70亩的首期厂房工程竣工,建成工业厂房15幢,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通过自办、出售、租赁厂房办企业。同年11月,各管理区成立企业办公室,因地制宜,规划自己的工业小区。境内区办工业产值394万元,其中外商来料加工企业6家,产值177万元。
1993年,外沙、南镇、定溪等管理区开发工业区,建成厂房(包括简易厂房)7500平方米。境内区办工业固定资产62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320万元,引进外资300万元。同年,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区办工业发展,规定工业用地在30亩范围内采取划拨形式,并拿出20万元作为区办工业贷款贴息,使各管理区办工业有主动权。各管理区把握机遇主动联系客商。由于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工业区厂房招商状况改观,其中外沙理管理区引进2家家具厂,神湾管理区引进1家制衣厂。境内区办工业14家,职工860人,较好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青年的就业问题。其中出口企业3个,产品有皮革、服装、手套、玩具、鞋袜、家具等,产值791万元。南镇管理区有手套厂、鞋厂、玩具厂、化工厂,从业人员510人,产值523万元,占境内区办工业产值66.12%。当年区办工业实现产值188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8.8%。但工业发展不平衡状况较为突出,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的磨刀岛上的大排、磨刀管理区仍为工业空白村。芒涌、竹排管理区仅有米机加工厂,年产值分别为1.58万元和4.81万元;神湾管理区有1家石场,年产值3.1万元,均属工业层次低的管理区。
1995年,神湾镇政府制定管理区新办企业管理费按比例分成的政策,鼓励管理区积极招商引资,并将镇引进的部分企业,适当挂到管理区。至1997年,境内区办工业有16家:外沙管理区有日雄玩具厂、友信丝花厂、新华木厂、源丰鞋厂、大华鞋厂等5家企业,古宥管理区有胶粘厂、石场等2家企业,南镇管理区有远强皮具厂、诚发玩具厂、友诚玩具厂、南方电子厂、中兴云石厂、蓝天化工厂、永胜化工厂等7家企业,神湾管理区有1家石场,竹排管理区有1家砖厂,产品为红砖、建筑石、塑料制品、家具、玩具、精细化工制品等,从业人员712人,产值3296万元,其中来料加工企业6家,出口产值2030万元。1998年,境内区办工业引进设备2台(套),价值5万美元;外商实际投资11.40万美元,历年累计投资82万美元,其中南镇管理区62.4万美元,占76%。
1999年3月,神湾镇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未来三年扶植各管理区工业小区上马,争取消灭工业空白村,并继续将镇引进的外商投资小项目安排到管理区,支持区办工业的发展。2000年,境内区办工业19家,产值4223万元,增长4.16%,其中,南镇管理区远强皮具厂、诚发玩具厂,外沙村管理区日雄玩具厂、友信丝花厂和源丰鞋厂等企业的产值均超过300万元。
2001年,神湾镇行政区划调整为外沙村、宥南村、海港村、神溪村、竹排村等5个行政村和神湾居委会1个居委会。境内村办工业新增金禾化工、德宇化工、立安纸管、外沙皮具等企业。2002年,新增松源皮革、易通塑胶、伟达五金等企业,除位于磨刀岛的海港村属于工业空白村外,境内村办工业29家,从业人员1119人,主要行业有纺织、皮革、石材加工、印刷、工艺品、化工、塑胶、非金属制造、金属制造等,主要产品有油漆、木制家具、红砖、玩具、塑料制品、针织品等,产值6526万元。其中港澳台企业16家,出口产值2835万元。
此后,各村根据实际,招商引资采取内外商联动发展的措施,积极建设厂房、宿舍楼等物业。2004年,海港村投入20万元在磨刀片开发工业园地20亩进行招商引资。
2005年,宥南村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在镇政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山市国税局支持下,投入资金238万元购置用地面积5亩厂房出租给中山市澳宝星电子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每年可增加近40万元收入。神溪村在双拥路建设第一期厂房1280多平方米,4月投入使用,第二期3000平方米。海港村利用紧邻神湾港的优越条件,继续投入50万元,在建厂房1000多平方米,当年实现工业产值52万元。至此,境内消灭了工业空白村。
表4—2—13 1974—2005年部分年份神湾(新湾)村(乡、队)办工业情况表
三、外资工业企业
1983年,中山县博爱电子厂在境内创办,注册资本550万港元。初期租用神湾公社旧物业二楼,加工装配属于国外80年代先进产品的微型立体二波段收音机。1984年,与神湾区政府合作经营中山市仁爱电子厂,产品定名为“美嘉”,年产微型机30万台。1985年,仁爱电子厂再投资38万港元,引进价值20万港元的设备、工业器具。1986年后,来料来件加工形式开始发展,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逐渐增加。1987年10月,广东省政府批准神湾镇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享受开放区的优惠政策,为引进外资提供了宽松条件。当年引入来料加工企业远程精品皮具厂和一间丝织厂,引进全套机械设备约120万港元。1988年,中山市把5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审批权下放给区镇,投资环境逐步改善。至1990年,境内利用外资和“三来一补”形式开办的外向型企业有6家,从业人员520人,主要产品有玩具、家电、纺织品、家具、皮具等近10种。
随着道路桥梁、电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资企业逐渐增多。1994年,镇政府确定“工业项目靠引资”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制定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至1997年,境内有“三资”企业23家,“三来一补”企业33家,主要产品有玩具、家电、纺织品、包装品、家具、皮具、工艺品、化妆品等,基本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产业结构。
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利用外资形势较为严峻,镇政府出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提供优惠的合作条件和服务,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当年实际利用外资在全市24个镇区中排名第5位。2001年,港口战略以及工业园区的建设推动工业发展,外资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2004年,境内“三资”企业工业产值14.5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72.02%。2005年,境内有外资(含“三资”企业)企业75家,产值18.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75.0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
外资企业产品种类有微型收音机、双卡收音机、伞骨、空调机及热交换器、高中档服装、色布、印花布及天然丝加工丝、金属制品、塑料制品、食品、电子塑胶玩具制品、毛织衣服及梭织衣服、特种专用胶粘剂、电子塑胶玩具、塑胶制品、塑料模具、压铸模具、家电模具、五金制品、水泥预制件、电子钟、电子文具、电子玩具相机、圣诞树、金属家具、塑料及布制花、五金制品、美容化妆品、工艺品、办公家具、餐厅椅、会客椅、大中小型班椅、手推车、书报架、铁线椅、各种木制品等。
投资境内的外商来自加拿大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开办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效益较好。中山市仁爱电子厂有限公司产品远销港澳、中东等地。1989年,再投资建设2000平方米厂房,引进价值350万港元的塑封机以及仪器设备,产值4200万元,创汇786万美元,是中山市效益比较好的外向型企业。1992年,福懋兴业(中山)有限公司成立,由台塑集团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转投资,占地面积508亩,员工650人。专产雨伞骨及雨伞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年产值1100万美元,曾取代日本企业的市场地位而获得“雨伞王国”称号。中山市宝艺工艺实业有限公司是澳门商人投资的企业,创办于1993年,生产新潮和仿古工艺家私及屏风,精绘漆瓷和雕瓷,产品100%出口,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怡高企业(中山)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占地面积36800平方米,厂房面积39000平方米,员工500多人,主要产品是光学益智玩具,包括各种款式的数码望远镜、显微镜等,以及各种各样的塑料玩具制品及五金电子制品等,可作中、小学校辅助教学的用具,100%出口外销,销售全球50多个国家。中山市微视显示器公司是港商独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液晶显示器和模块,液晶显示屏产能为月600万PCS、模块产能为月400万套。中山市伟达五金螺丝制品有限公司是伟达实业(澳门)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独资经营企业,专业生产M1.0—M8.0精密螺丝、精密轴芯,产品采用日本、中国台湾模具和优质材料制造,通过欧盟71及符合RoHS的认证标准。中山市智兴隆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是独资的外资企业,2001年3月投产,占地面积10056.90平方米,建筑面积6040平方米,主要生产毛织衣服及梭织衣服。亿顺电子玩具(中山)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及生产于一体的港资玩具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塑胶玩具、塑胶制品、电子玩具相机,无线遥控车等玩具,员工500人,产品符合欧共体玩具标准EN71/EN50088、美国玩具标准ASTM、EMC及FCC等国家国际标准。
四、个体和私营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有草、麻、竹织工艺、五金、家具、木制品、粮食加工等个体和私营工业。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境内个体和私营工业由原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后,个体和私营企业逐步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1990年,境内有私营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20家,从业人员260人。
1994年,神湾镇政府将引进外资、鼓励个体和私营企业与加强对现有企业管理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1997年,境内个体及私营企业产值321万元。1998年,镇政府以让利、提供服务和优惠政策的方法吸引个体和私营企业以独资方式发展工业项目,境内个体及私营企业产值45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48.77%。1999年,境内个体及私营企业产值585.8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7.7%。2000年,调整工业结构,改革技术资金管理体制,招商引资坚持外商、内商、民营、个体齐发展的方针,推进外企、民营、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投资管理体系,全年引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45家,消化工业用地640亩和厂房1.6万平方米。2001年,境内个体和私营工业企业64家,产值1.31亿元。
此后,个体和私营工业加快发展。2005年,境内个体和私营企业147家,产值5.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主要产品有注塑机、压铸机、电子玩具、洁具、卫生纸、瓦楞纸、电线电缆衬衣面料、胶粘剂、矿泉水、家具、丝线线带、食用乙醇、脱臭乙醇、五金涂料、针织服装、纤维板、角石、碎石、红砖、化妆品、装潢印刷品、塑料制品、工艺品、保健酒、皮具、灭病威、氯氰菊酯乳油、灭害灵气雾剂、兽药散剂、不锈钢厨具、通风设备、船舶等100多种。效益较高的企业有:中山市锦舟溶剂厂,是生产特种专用胶粘剂和有机溶剂的专业化企业,关键产品采用欧美技术,日本原材料合成;中山市恒成球墨铸铁铸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注塑机、压铸机、油压机、北极油机、机床、船舶、木工、纺织用工程机械,占地面积46690平方米,生产工艺采用较先进的呋喃树脂砂造型及循环回收再生系统,中频感应电炉熔炼(2台2吨电炉)并应用抛光处理铸件表面,年产量可达12000吨;中山市富源通电缆厂,以生产聚氯乙烯电线电缆为主,厂房面积8300平方米,产品有灰排线、音频视频屏蔽线等;中山市伟星灯饰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从模具向产品成型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系统,员工1100多人,以生产壁灯、吸顶灯、吊灯、庭院灯、路灯、射灯、台灯、太阳能灯等八大系列产品为主,销往美国、加拿大、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