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神湾镇水利建设成果及资金统计

中山市神湾镇水利建设成果及资金统计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过90%的人口在珠江基面水位以下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境内有计划地开展系统的水利建设。表4—1—551987—2005年神湾镇水利建设资金统计表单位:万元一、机构沿革1965年11月30日,神湾人民公社水利管理委员会成立,位于神湾大队围仔,由公社党委委员林华炳主管。行政管理以镇为主,业务接受市水利局指导。同年5月8日,镇政府把神湾联围划归镇水利所统一管理。

中山市神湾镇水利建设成果及资金统计

神湾位于珠江口西岸。西江干流磨刀门水道神湾段起于西北面外沙村安吉围,与西河水闸相接,止于东南面竹排沙尾,宽0.4—1.4公里,流程13.6公里,汛期西、北江洪水有28.6%经此出海。除三分之一山地、丘陵之外,境内其余地方地势低洼。禾田除约3000亩靠近山地外,其余20000多亩位于冲积平原,田面高程为珠江基面0.0—-0.5米之间,部分低田达-0.7米,排灌多靠潮汐大排大灌。超过90%的人口在珠江基面水位以下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每年4—9月的洪涝、台风暴潮常使外江水位高涨,持续时间长,围内普遍积水0.3—0.5米,冬春旱咸灾害常有,农业生产十年九失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境内有计划地开展系统的水利建设。50年代后期起至70年代,政府制定联围筑闸规划,以防洪为主,加固堤围水闸,兴建电动排灌站;整理堤系,以联围形式缩短防洪堤线,抵御洪水和海潮的侵袭。80年代,先后开展联围筑闸建设、海堤石化建设,基本上实现“洪水挡得住、内涝排得出、干旱灌得上”。1990年后,境内实施堤围达标加固、水利工程安全“达标”、防浪墙工程和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使水利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有力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利管理着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管理细则,有效提高防洪抗灾水平。据不完全统计,1987—2005年,境内累计投入7983万元进行水利建设,防洪安全标准、生态环境质量及水资源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人水协调的和谐环境建设初步呈现。

表4—1—55 1987—2005年神湾镇水利建设资金统计表 单位:万元

一、机构沿革

1965年11月30日,神湾人民公社水利管理委员会(简称水利会)成立,位于神湾大队围仔,由公社党委委员林华炳主管。1966年,神湾人民公社水利会改称新湾公社水电管理所(简称水电所)。1969年,新湾公社水电所按县要求被撤销,人员并入公社农机服务站。1973年1月,恢复新湾公社水电所。

1976年7月,新湾公社成立新湾联围工程管理所和大芒刀联围工程管理所。新湾联围工程管理所设在麻子涌水闸,水闸和干堤管理人员共13人,其中外沙大队5人、古宥大队2人、南镇大队1人、新湾大队1人和三乡白石大队1人,主任为黄明桂和何汉标。大芒刀联围工程管理所设在炮台沥发电站,人员由磨刀、大排、芒涌大队供给,管理人员4人,主任为何汉标。联围工程管理所主要任务为:贯彻和执行上级党委和业务部门对水利工作的指示;管理干堤和水闸开关设施;做好三防工作,确保工程不出险;编造工程维修、岁修计划,督促工程施工;指导围内小型水利规划和施工;解决本围水利矛盾;筹收水费、征收水利谷等。管理所人员口粮从受益队中筹收,统一由新湾粮所在夏粮入库中办理。

1981年,新湾公社水电所更名为神湾公社水电所。1984年2月,神湾公社水电所更名为神湾区水电所。1986年12月,神湾区水电所更名为神湾镇水电所。职能为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水利工作的法律法规,负责辖区内各种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确保其安全运行;承担全镇“三防”的日常工作,检查防汛准备,储备管理防汛物资。

1987年10月,中山市编委确定26个镇(区)(除横门镇外)设镇(区)一级水利管理机构,属事业单位,受市水利局和镇(区)双重领导,以市水利局为主。市编委要求更名为水利服务站,但终未执行更名,神湾镇水电所的名称沿用至1999年。神湾镇水电所有工作人员15人;神湾联围水利会、大芒刀联围水利会是神湾镇水电所属下的二级机构,分别有工作人员10人和6人。1990年,所址迁往神湾圩镇桥头(现已拆除)。1995年,迁往神湾商业北街4号(涌口市场西侧原神湾派出所办公大楼)。

2000年3月,中山市水利机构改革,根据199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管理的决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就镇(区)水利管理单位及中山市五大联围的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问题进行理顺,对有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神湾镇水电所改称神湾镇水利所,为神湾镇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股级建制),主要负责辖区内水利行政事务和水利工程管理,并承担神湾“三防”日常工作。行政管理以镇为主,业务接受市水利局指导。核定行政管理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职数,编制总数18人,包括行政管理人员6人、工程管理人员12人,其中领导职数2人。明确经费来源,行政管理人员经费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1600元标准核拨补助,不足部分从镇(区)收取的堤围防护费中解决;工程管理人员经费从镇(区)收取的堤围防护费中列支,列支总额不得超过当年缴入专户的40%。2001年,所址迁至神湾大道中209号。同年5月8日,镇政府把神湾联围划归镇水利所统一管理。

神湾镇水利所主要职责: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堤段、水闸、电排站、山塘、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运行和建设管理;承担管理责任范围内的防汛防旱防风的日常工作,按市“三防”指挥部的安排,抓好镇“三防”工作。

2005年,神湾水利所管辖工程为神湾联围海堤5.36公里,麻子涌水闸等5座水闸,直管竹排、大芒刀联围共22公里,电排站24宗,山塘1宗。

表4—1—56 1965—2005年神湾(新湾)水利管理机构历任领导名录

二、水利设施

(一)堤围(包括联围)

2005年神湾联围水利工程分布图

神湾联围 位于磨刀门东水道东岸,起于原东风糖厂北侧,止于西河水闸。围内河涌有四隆涌、麻子涌、古宥涌和深环涌,总长22公里。1958年开始整修外沙堤围、古宥堤围、南镇堤围、新湾堤围等大队堤段,1975年开展合围,至1976年7月将互不相连的堤段联成一体,堤长5.61公里,为土质堤结构,外坡砌石墙护堤。联围背靠380多米的高山,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为冲积和海积滩地,集雨面积47.5平方公里,设防标准:暴潮水位加9级台风浪高,其中麻子涌口堤段高程2.8米,堤面宽2—3米。联围主要用于防洪、防潮、排涝,捍卫三乡公社白石大队和新湾公社外沙、古宥、南镇、新湾等四个大队13300亩耕地和11000人。干堤水闸有四隆、外沙、麻子涌(中型)、古宥和南镇等5座,总净宽59米;涵窦20个,净宽30.9米。28千瓦以上电排泵站15台,总装机995千瓦。联围管理所设在麻子涌水闸。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将14.3公里长的支堤堤基由2.4米堤高加至3.4米,基面由2米扩至3.4米,坡度由1∶0.5扩至1∶1.5,全部石堤化。2005年,神湾联围纳入中顺大围神湾段建设,干堤长5.36公里,开展砌石、筑戗台、加高水泥钢筋幕墙和修筑防浪墙等达标加固工程。干堤水闸有四隆、外沙、麻子涌(中型)、古宥和南镇5座,总净宽54.8米。堤防捍卫面积34.8平方公里,人口1.22万人,设防标准为30年一遇洪(潮)水位,部分堤围防洪(潮)标准达50年一遇,海堤安全超高0.8米。堤围高程为珠基+4.0米,堤面宽4.5米。属Ⅲ级堤防,被中山市水利局定为中山市万亩以上堤围。

大芒刀联围 位于磨刀岛。1958年开始整修各大队堤段,其时为磨刀堤围、芒涌堤围、大排堤围三段。1975年开展合围,将互不相连的三段堤围联成一体,并于1976年7月竣工,总长14.14公里,围内有门口围、大排、芒涌、四顷、顷三、二生围等6条内河涌,总长17公里。全围集雨面积5.3平方公里,捍卫耕地面积0.66万亩,人口0.2万人。水闸有大排东、西闸和门口围、芒涌、四顷、顷三、二生围共7座,总净宽28.5米。28千瓦以上电排泵站8台,总装机930千瓦。该围主要险段有大排西北角、大排下新围西堤、磨刀下新围西南角、大排西堤等4段险段,总长1.4公里。2005年,干堤长13.9公里,干堤水闸7座,总净宽29.2米,堤防捍卫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0.31万人,堤围高程为珠基+4.0米,堤面宽4.5米。部分堤围防洪(潮)标准达20年一遇。被中山市水利局定为万亩以下重点堤围。

竹排围 位于竹排岛。围内有竹排河涌1条,长1.2公里。1958年开始整修围堤,1975年开展合围,1976年7月竣工。堤围总长10.3公里。全围集雨面积2.1平方公里,捍卫耕地面积0.2万亩,人口0.16万人。水闸建有东闸、西闸,总净宽11米。外排泵站2台,总装机285千瓦。该围主要险段有竹排东北角、竹排西北角险段,总长500米。水利达标和上新台阶建设后,至2005年干堤长8公里,干堤水闸2座,总净宽9.6米,堤防捍卫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0.16万人堤围高程为珠基+4.0米,堤面宽4.5米。部分堤围防洪(潮)标准达20年一遇。被中山市水利局定为万亩以下重点堤围。

境内堤围还有四隆围和定溪围,为中山市万亩以下200亩以上堤围。

(二)水闸(包括暗、明窦)

2005年,境内有水闸16座,其中神湾联围灌区属中山市万亩以上灌区,有水闸5座,闸孔总净宽54.8米,设计供水量0.15亿立方米,灌溉能力1.3万亩,灌区现有耕地1.13万亩。大芒刀联围和竹排围属中山市万亩以下灌区,有水闸9座,闸孔总净宽38.8米,灌区现有耕地0.86万亩。暗(明)窦51个,其中神湾联围15个,大芒刀联围28个,竹排围8个。

麻子涌水闸 位于神湾联围外沙堤段。因闸锁麻子涌口,故名。麻子涌起于三乡镇麻子村,止于神湾镇外沙村麻子涌水闸,全长3.7公里,其中外沙村段长2.84公里,面宽10—60米,出口与西江磨刀门水道相连,集雨面积26.3平方公里。原闸于1974年11月动工,1975年9月竣工,为钢筋混凝土轻型结构,6孔,净宽31米。闸底标高-2.8米,闸顶标高4.7米,共高7.5米。钢筋混凝土双掩门。设计流量150立方米/秒。该闸是一座集防洪、防潮、排涝、灌溉以及兼顾通航等功能的中型水闸,受益面积13000多亩(含原三乡公社白石大队)。1986年,加固麻子涌水闸,启动设备由手动改为电动提升,并增加一间管理室。1993年,原址改建麻子涌水闸。1996年,中山市水利局、神湾镇水电所在麻子涌水闸水下工程施工中,采用前后闸板止水,在3米多水头差下处理水下填筑混凝土,解决水闸严重漏水现象。2004年,市水利部门安全鉴定,经过30多年运行,麻子涌水闸存在若干安全隐患,为三类水闸。2005年,麻子涌水闸列入中山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向磨刀水道方向外移20米重建。主要工程为:土方3809立方米、石方903立方米、砼方910立方米。

古宥水闸 位于神湾联围宥南堤段,属于中顺大围西干堤闭口工程组成部分。原闸建于50年代,2002年经水闸技术鉴定为四类闸,设施严重老化,列入中山市2003年度水利工程计划,由神湾镇水利所负责实施,1月动工重建,12月竣工。为防洪、防潮、排涝水闸,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设计外水位+2.57米(珠基,下同),相应闸内水位+0.00米。工程等别为二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主要包括:闸室、交通桥。该水闸采用单孔净宽5米,闸室长度15米,底板高程-2.20米,堤顶高程+4.90米,总投资364.21万元。

表4—1—57 2005年神湾联围水利工程分布表

表4—1—58 2005年大芒刀联围水闸情况统计表

表4—1—59 2005年竹排围水闸情况统计表

表4—1—60 2005年神湾联围暗(明)窦明细表

(续上表)

表4—1—61 2005年神湾镇大芒刀联围暗(明)窦明细表

(续上表)

表4—1—62 2005年神湾镇竹排围暗(明)窦明细表

(三)泵站(包括排洪渠)

1959年10月,境内开始第1期电动排灌工程建设,至1971年建成18个固定排灌站,其中500公厘(即毫米)7台、750公厘5台、1000公厘6台,受益面积2.07万亩。1976年,境内有机电排灌固定站23座,装机24台,总装机容量1434千瓦。至2005年,境内有机电排灌固定站(28千瓦以上)24座,装机25台,总装机容量1509千瓦,排涝受益面积21118亩。机电排涝能力基本上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3天排干。其中,外沙村有机电排灌固定站(28千瓦以上)有12个,装机12台,总装机容量567千瓦,排涝受益面积0.82万亩。宥南村有机电排灌固定站(28千瓦以上)有4个,装机4台,总装机容量227千瓦,排涝受益面积0.37万亩。海港村有机电排灌固定站(28千瓦以上)有6个,装机7台,总装机容量480千瓦,排涝受益面积0.69万亩。竹排村有机电排灌固定站(28千瓦以上)有2个,装机2台,总装机容量235千瓦,排涝受益面积0.23万亩。排洪渠(俗称“坑基”)有古宥排洪渠、定溪排洪渠、外沙环山排洪渠、磨刀排洪渠、芒涌排洪渠、神湾排洪渠,总长约16公里。

表4—1—63 2005年神湾镇机电排灌固定站(28千瓦以上)情况表

外沙环山排洪渠 位于外沙村。建于1959年,南起四清桥,经枕头角、新隆村至安吉围,总长5100米,宽3.5—4米,深1.5—2米。排洪渠汇聚0.4万亩山地雨水,向南排入麻子涌、向西排入石岐河,减少排水170千瓦装机容量。历经多年整修,2005年仍继续发挥排洪作用。

古宥排洪渠 位于宥南村,为解决烟墩山、仙人骑鹤岭与刘三妹山东南麓山洪夹带山泥,造成北溪水浸、河道堆积抬高的问题而开挖。1974年开挖环山沟2条:大㼜山(地名)一条,第四生产队一条,长2000米,平均宽1.5—2米不等,深约0.8米。北起北溪(自然村)鸭仔潭,向西至官佃围(自然村)七十亩地,再向南至拱桥(古宥牌坊),排入深环涌。合计土方2000立方米,石方200立方米,涵窦4个。由于排洪效果不明显,古宥排洪渠于1993年改道修建。工程北起北溪自然村鸭仔潭,经桂涌、船溪(均为自然村),向南至古宥牌坊。山水排入深环涌。全长约2公里,宽3—4米不等,两岸砌石。2005年继续发挥排洪作用。

定溪排洪渠,摄于2005年

定溪排洪渠 位于神溪村。1958年动工,1960年竣工。长约300米,宽18米,深3米。山水从东北铁炉山山脚向南排入渔业队涌。1970年,再开出1200多米、宽约2米、深约1米的排洪渠。经多年开挖,至1974年,2条排洪渠总长2.6公里,并进行配套建设,计土方2800立方米,石方230立方米,涵窦5个。2005年继续发挥排洪作用。

磨刀排洪渠 位于海港村,为解决磨刀山山水排泄,于1958年修建。起于沙岗嵉,向西北至磨刀炮台长约3000米,宽1.5—4米,深1—1.5米。山水排出磨刀门西水道。2005年继续发挥排洪作用。

芒涌排洪渠 位于海港村。清道光年间芒涌开村后,为解决炮台山山水排泄修建。起于边坑(今育才学校附近),向东经芒涌北帝庙前出磨刀门东水道。90年代砌石,长约1500米,宽2—4米,深1.5—2米。2005年继续发挥排洪作用。

神湾排洪渠 位于神溪村大牛围、孖坑。1974年开挖,长2.2公里。2005年继续发挥排洪作用。

南镇排洪渠 位于宥南村。1974年开挖,起于南镇“大坑角”(即今中石化加油站后山),向北止于崩山围角(今神湾农村信用合作社新城分社)。山水排入深环涌。长1500米,宽5米,深1.2—1.5米。1993年,麻阳公路改造时填平。

(四)山塘水库

古宥山塘 位于宥南村。80年代初建成,为土坝结构,长80米,高5米。库容3.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亩。2005年仍继续使用。

平山湖水库 位于神湾镇政府东北3公里处(详见第一篇第一章第四节“溪流河道”)。2005年,平山湖水库被中山市水利局列为小(2)型水库,总库容43.9万立方米。

南镇水库 位于神湾镇政府西北1.8公里,磨刀门东水道东侧宥南村。由于神湾濒临出海口,每年农历八月中旬至次年三月,遇到枯水季节,西江上游流量减少,咸潮上涌,河水变咸,百姓饮用水及农田灌溉均受到重大威胁。2000年9月,中山市水利局投资在南镇管理区(今属宥南村)灶沙坑处兴建水库主坝及附属工程,故名南镇水库,属于小(2)型抗旱防咸水库。2001年1月,工程竣工,完成土方约2.5万立方米、石方1500立方米、混凝土方500立方米,铺设管径为1米的150米钢管道,总库容39万立方米。同年12月,进行水库后续环境整治。工程实际总投入550万元,年供水量203万吨。当南镇水厂因咸潮影响不能从西江取水时,南镇水库就以“偷淡”方式补充淡水,日供水量可达8万立方米,缓解神湾镇和三乡镇咸潮期间的用水难问题。2005年,南镇水库被中山市水利局列为小(2)型水库。

表4—1—64 2005年神湾镇小(2)型水库基本情况表

三、水利管理

(一)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水利堤防水闸的管理没有专设机构,水利管理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各小围靠自己修修补补,“各自为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水利工程管理由第五区(后改为上五区、第二区、平岚区)负责。1957年,神湾乡设立水利委员负责水利工作。1963—1964年,境内水利工程管理由深湾公社负责。1965年神湾公社水利会设立后,在工程管理、防洪岁修、水费筹收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1974年,新湾公社派出一批年轻职工参加中山县水电局举办的培训班,主要学习简单的测量、绘图、计算和施工。培训后,按照“社来社去”的原则,回公社水电所担任技术管理工作。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至1987年,境内水利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为调动群众兴修水利积极性,水利工程管理采取围内整治疏河与拍基相结合,与修路、发展运输相结合。每年汛前汛后都组织工程安全大检查,针对神湾水利设施面广、工程老化、险堤隐患多的特点,逐一落实除险加固,根据资金实际先急后缓,择险而治。涉及度汛安全的须在汛期前完成。加高培厚薄弱堤防,渗透严重的堤段进行灌浆,在防浪墙外坡筑砌防浪石;危险闸门进行更换或维修;对水毁堤段以及后坦被冲深的水闸进行抛石,对渠道进行清理和维修。加固工程以专业和群众、平时和集中冬春季节相结合进行。

1988年,境内落实水利工程承包合同制,水利工程由镇水电管理所施工队承包。1990年,按照市政府安排,在每年冬春组织一次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从制度上确保水利岁修加固工作的进行。

1995年起,水利工程推行“三分五定法”,即水利工程在水利所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堤围分段管理,水闸、塘库、电排站分别把守,工程维修养护分项实施,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定工资奖金。

1998年后,水利建设按照市部署,水利建设推行“四制”“三统一”,即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管理合同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工程由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确保工程按质按时按规划按标准建设。

2002年11月8日,神湾镇政府印发《神湾镇河道堤防管理规定》,明确各村所属河段和神湾联围的维护和管理要求,以及违反规定的罚则。神湾联围从设计堤脚起每侧20米为护堤地,其他堤围从设计堤脚起每侧15米为护堤地。

至2005年,境内水利工程管理实现管建并重、权责分明。

(二)水利规费征收

1992年1月起,境内工商企业所在地不论高程多少,均以1.6‰计征堤围防护费;2000年起,水利规费征收对象从以农民为主转向为以工商业户为主,并从8月1日起工商业户堤围防护费的征收统一由地税部门代收,征收标准按省定标准下限即按营业(销售)额1‰计征,20%留作市统筹,80%返还属地镇区;对堤围防护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的专账管理方式,做到专款专用。2001年,参照广东省鼓励外贸出口的做法,对从事出口业务企业的堤围防护费实行优惠,收费标准由原来按1‰计收调整为0.7‰。2001年5月8日,神湾联围内的水费收取由镇水利所征收。2003年起,境内停止征收农民耕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农田堤围防护费。

2005年,境内堤围防护费收取181万元,是2000年的6.7倍。水利规费返还镇政府后,成为水利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利建设工程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表4—1—65 2000—2005年神湾镇堤围防护费收取情况表 单位:万元

(三)依法治水

2000年,神湾镇水政监察中队(简称水监中队)成立,与镇水利所合署办公,中队长由镇水利所负责人兼任。镇水监中队行使巡查权和调查取证权,市水利局行使行政处罚权。每月执勤三至四次巡河道查采砂作业和沿岸砂石、砖场堆放场监管工作。2002年,神湾镇制定《神湾镇河道堤防管理规定》,保护境内河涌水环境和河道畅通、堤防安全。2003年,镇水监中队查处无证或违章采砂作业船20艘。2004年3月26日,中山市水利局与珠海市斗门区水利局在神湾镇签订联合执法协议,并将磨刀门水道划为禁止采砂区。2005年,镇水监中队查处无证或违章采砂作业船10艘,整顿12家沙砖堆放场,对内河涌两岸的违章建筑物、拦河渔网、拦河圈内水浮莲进行专项整治,确保水事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发展。

四、整治围内排灌系统

境内农田属于低沙渍水田型低产田,普遍低于西江水位,过去主要靠潮水顶托淡水的机会引水入田,大排大灌,漫灌串灌,俗称“潮灌”。由于田块长,高低悬殊,地下水位高,“好禾不好谷”,旱涝问题突出。暴雨时节,农田作物饱受洪水浸泡,积水长时间无法外排,多水歉收。春旱少雨季节,农田干旱,咸潮上涌倒灌,缺水也歉收。少数临近丫髻山、铁炉山等处的农田可采取引流山泉流水灌溉或旱田洒水的方式,进行育秧保住秧田。大部分农田需用水车(又名龙骨车,利用串成链状的木制叶片,在人力驱动下在滑槽内移动,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流进需要灌溉的农田,通常有手驱动和脚动两种,后者省力得多)作业,从河涌中提水上田,辅以戽斗、吊桶提水,满足耙田整地。通常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法,夜以继日进行抽水。由于水车需要手摇足踏,劳动强度大,水稻只能插单造或“挣稿”,年亩产只有100公斤上下。

(一)农田排灌设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5年,境内陆续修建一批闸、陂、窦、涵等农田排灌设施。

1956年10月,中山县在外沙藕围建立固定抽水机站,装配一台卧式内燃煤气机(大炮车)三台便士(公制马力单位,是英文单词horsepower的缩写ps的中文译音)20匹,配12时离心泵,受益面积6300亩。1958年5月,撤销中山县抽水机站,藕围抽水机站的设备及人员下放给外沙。由于管理不善,机械设备失修,后卖给社队抗旱、排渍。当年调查统计,境内有禾田26723亩,其中民田1919亩、沙田23187亩、潮田1665亩。水车抽水仍为解决旱灾的主要方式。

1959年10月,由中山县水电局负责规划、设计与施工,境内开始第1期电动排灌工程建设,在外沙四隆、藕围建站2宗。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5年一遇水位4天排干,机电设备由国家投资。1960年建成,使用柴油机作动力发电,装机2台,110千瓦,受益面积0.2万亩。电力抽水泵站与水车提水灌溉并存,一定程度缓解旱涝严重问题。

1961年,境内有水车288架,其中竹排大队94架,居全公社之首。其次是神湾大队48架。同年10月,境内开始第2期电动排灌站建设,在外沙大队二顷八建站1宗,装机1台,55千瓦,排水面积0.2万亩,灌溉面积0.2万亩。与此同时,公社自筹经费在古宥大队建站1宗,装机1台,95千瓦。至1963年,外沙、古宥、磨刀、定溪四个大队共建站8个,装机11台,装机容量642千瓦,水泵7150毫米,变压器1120千伏安,电线7860米,受益面积12860亩。

至1965年,第3、4、5期电动排灌工程建设相继完成。境内电动排灌站总装机容量717千瓦,其中固定电动排灌站8个,装机容量669千瓦,临时电动排灌站2个,装机容量48千瓦。除几台轴流泵为抗旱用之外,都是排水站。受益面积13637亩,占全社农田面积的57%。其中,外沙大队建设了藕围、四顷、二顷八、安吉、四龙、福龙6个电动排灌站,有直径250—750毫米水泵和4.5—110千瓦电动机各11台,装机容量420.5千瓦,50—320千伏安变压器5台,总集雨面积7.73平方公里,受益面积5000多亩。1967年,境内有国社合营站和代管站12个,装机容量增至966千瓦,受益面积1.33万多亩。水车有6架,且使用率逐渐下降。

1970年,据中山县河道整治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水文的变化,河床的淤积,因而造成了部分河段受冲刷,大排大队近几年被冲走坦地几百亩,上下新围被冲走坦地300多米。同年,按照中山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境内以生产队分小围,进行低标准整治,实行大围间小围,每小围30至40亩,独立排灌,逐步做到排灌分家。1973年,掀起“农业学大寨”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大搞农田排灌系统整治高潮。在整治疏挖河道中,结合山、水、园、林、路进行全面整治,机械入泥代替人工绞泥成为整治低洼田的主要措施。其次,搞好大围间小围,整治排灌系统,增加电排设施,完善窦闸配套。境内新建电排13座,装机容量499千瓦,建设大、小窦闸一批。1974—1976年,境内新建水泥暗窦3米以上的8个、3米以下的5个,大小水闸(包括小间闸)687宗,明窦24个,拖拉机桥3米宽以上19座、1.8米宽67座。完成培修围堤土、石方62.08万立方米,完善环山排洪渠3条1972米,开挖环山沟8216米。新建电排站4座,装机容量110千瓦,改建4座,大中修电排站10座。自力更生建造挖泥船1条,增加低扬程泵79台860千瓦、高扬程泵1台85千瓦,增设高低压供电线路23.1公里,增加变压器6台380千伏安。

1978年,境内拉通一条专用电线,解决“电尾”难题,实现一社一线。农田水利基建工程做到早规划、早发动、早上马,新建、改建窦闸14座,提高4700多亩低洼田的排水能力。新增低扬程泵4台40千瓦、8寸直径轴流泵3台,配套架设低压线路1.5公里。为六个大队30座电排站新架设7公里高压电网。围内整治开新河填旧河,筑大小间基,加高赔厚大小围堤、消灭大小险坡,合计土方12.92万立方米。由于联围筑堤工程和电力灌溉工程的兴建,农田灌溉得到保证,水车退出使用。

此后,境内开展冬修水利行动,主要抓堤、闸、桥、站建设。

1979年,结合人工疏河整治围内水利,施工土方20多万立方米,新建窦闸14座,拖拉机桥49座,排灌站2座,改建排灌站3座。1980年,组织60人的专业队伍,配套建设低扬程泵2座、小围垦五米水闸1个、间闸27个、暗窦10个、螺杆闸14个、田头牛舍13座和行人桥2座、拖拉机桥17座。配套建设较好的有竹排、外沙、大排、芒涌等大队。其中竹排大队整治面积1750亩,占禾田面积83%;新装暗窦8个、拖拉机桥5座、螺杆闸4套,配套面积600亩。境内早造平均亩产222公斤,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9.5%。入泥田早造比上一年同期增产42%,其中竹排大队增产100%,南镇大队增产95%,最低的古宥大队也增产9%。1980年,境内有电动排灌设备69台,装机容量1879千瓦,涵闸14座,涵窦75个。1981年,境内配套建设暗窦间闸92个,螺杆闸35套,低扬程泵4座,拖拉机桥35座。

1983年后,重点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整修,提高排灌能力。至1987年,境内修理水闸及改提升铁门2座,调巩电排站1座40千瓦,维修6座430千瓦。新建螺杆闸34台,间(窦)闸102个,加长明窦9宗,新建山塘水库1个,农桥31座96米(含行人桥5座58米)。拥有电动排灌设备58台(套),装机容量1723千瓦;输变电线路153公里(含照明54公里),受益面积2.2万亩。

1989年,神湾镇政府投资9.5万元,发动各村想方设法投资31.6万元,新砌翻砌围堤6540米1.08万立方米;围内整治土方5.2万立方米,疏河58条;新建明窦1座,改建螺杆闸36台,新建间闸12个、行人桥2座。1990年,境内修理窦闸10座,新建间闸9座、行人桥1座,新建及加固明窦11座;调巩电排站工程1宗65千瓦,维修13座。

1991—1993年,境内开展水利“达标”建设。完成围内整治土方13.3万立方米,修建窦闸17个,加固窦闸31个;疏河82条,长95公里。

1994年,境内进行水利三年规划,成立镇水利基金会,并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港澳乡亲和海外侨胞集资,集中力量整治水患。

1995年起,境内开展为期五年的水利“上新台阶”建设。至1996年,整治围内土方10.4万立方米,修建险闸20个,新建窦闸13个,疏通河道35条(次),神湾圩镇水渠砌石0.03万立方米。1997—1999年,境内着重巩固水利达标成果,开展围内整治土方30.5万立方米,修建窦闸41个,加长窦闸8个,改建排灌站3个,新建排灌站2个。

2000年起,境内水利工作转向内河整治,加强对已建成的农桥、水利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建管并重,巩固成效。至2005年,修复水毁工程1宗,整治工程16宗21公里,完成土方58万立方米、石方2万立方米。(www.xing528.com)

(二)低沙田改造

境内低沙田的成因是过早围田所至,即草滩过低时便已筑围成田,故田面比围垦较迟的田面还低。主要以水为害,因地势低洼,一般标高-0.7至-0.2米,潜水位高,易灌难排,土层深厚,潜在肥力高,但土壤在渍水缺氧情况下,还原作用强,有机质分解过程中易产生硫化氢、沼气等有毒物质,毒害农作物根部,变为黑根,影响吸收水分和养分。水稻种植长期以插植单造大行为主。合作化以后,逐步从单造改为双造、改翻耕,水稻产量有所上升,但平均亩产也不超过300公斤。

改造低沙渍水田,重点是通过入泥抬高田面。每年冬春放水入田,利用绞艇(俗称“搅泥船”)从河涌挖泥,需4—5人踩踏转轴,用绞关把绞艇从围外拉到围内,再由小艇运泥到田中。1957年,境内春耕入泥20014亩,其中绞泥11664亩,担泥6147亩。

1961年,境内有绞艇31艘,其中外沙大队4艘、神湾大队1艘、沙岗大队1艘、定溪5艘、磨刀大队2艘、芒涌大队1艘、大排大队1艘、公社农场16艘。以田补田改造低洼田的办法与农业大发展的速度不能适应,而且年年减少耕地面积,如外沙大队的佬杨田,由于年年用人力绞泥,河涌面积占农田总面积超过30%,造成集雨面积大但未能有效解决大排大灌习惯。此后,建成一批电动排灌站、水闸和窦闸,但每到4—9月汛期时,外江水位高涨,持续时间长,自流排灌机会少,还是不能彻底解决低洼积水,实现农田高产稳产的要求。如外沙一带的水闸常年60天以上不能开闸,造成围内积水;加上常受台风侵袭,线路长电源不稳定,造成排灌站电压低不能启动排除渍水。

1965年,境内需要靠绞泥解决的低洼禾田13790亩。特别是外沙大队,由于地势低洼,土地高低不平,大多数土地都在西江水面0.2米以下,其中4000多亩禾田被称为“水浸围”“镬底围”。围内荒河荒凼面积大,原有排灌河又长又阔又弯,乌茭杂草丛生,每次排水要多抽几百亩水;灌水时,抽入新鲜水迫着涌尾旧水上田,抽水又把新鲜水抽走,灌来排去都是死水到田,耗电失时,因此,产量很低。外沙大队合陇围首先作为公社试点开展低沙田整治,重新安排原有渠系,按标准开挖排灌系统,利用原有河涌挖建鱼塘。整治面积20亩,土方2000立方米,花费500元。同年,神湾公社引入挖泥船(俗称“喷泥船”,即使用柴油机、电力作为动力,带动搅拌机将河涌淤泥打烂,再用吸管将泥浆抽入农田,一般5—6个人为一个小组配合操作接驳输送管,各生产队还需派出10—15人辅助)进行机械入泥改造低沙田。首先选择在古宥大队试喷1190亩,占境内低洼水田面积8.6%。喷泥后,接近立夏时把秧苗插下去,到收获时矮种水稻亩产300多公斤,高秆种水稻亩产也有250公斤。这一结果显示机械入泥能够有效改变低洼田,使农田低产变高产,而且减轻劳动量,但喷泥每立方米需成本0.85元,群众认为价格较贵,因此未能大面积推广。下半年,只有外沙大队拿出低沙田350亩试验机械入泥,每亩平均抬高0.15—0.2米,其他农田4370亩则用人工入泥,每亩平均抬高0.03—0.07米。机械入泥的好处获得各生产大队认可。

1966年,境内开展农田机械入泥1.26万亩,入泥量130.7万立方米。外沙大队采取“先主后次、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办法改造低沙田,计划每年整治一片,年年坚持干,整治一个围,改造一个围,力求做到当年整治、当年改造、当年收益。利用夏收前和秋冬后的时间,出动80%以上的劳动力和25艘绞泥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疏河、积肥入泥与抬高地面、平整土地结合起来,填旧河开新河与开塘并基结合起来。在围内排灌系统整治中,从四隆调整一个110千瓦、700毫米的电动排灌站到后隆围,解决900多亩低沙田的排灌问题。围内又增设60多个节制水闸,解决队与队之间、高低围之间排水灌溉的矛盾。其中安吉生产队修筑两条水槽,将上安生围与安龙围电排站接通,解决130多亩田的排水问题,使该围早造水稻由插大行改为翻耕,亩产从65公斤增加到300公斤。把较为宽阔的排灌河改为鱼塘370亩,既减少排水量,又节约电费支出。全大队早造实插6030亩,平均亩产超250公斤,比上一年同期增产35%。至1970年,外沙大队的围内水利建设及改造低沙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土方60多万立方米,填旧河30多条,开新排灌渠300多条;把大沟改为小沟、弯沟改为直沟,新建大小间闸450多个;利用荒河废凼新开鱼塘234亩,并基120亩;通过积肥入泥使田面平均抬高0.13—0.17米,平整土地改造低产田3000多亩;减少围内抽水面积,每年节约水电费2700多元。80%的禾田做到大围间小围,高低分家,能排能灌。同时,把6公里长的围外大堤加高0.7米,30多个烂木窦改为水泥窦,还在容易出险的围堤外砌石0.75公里。经过整治,当年水稻总产232.1万公斤,比1965年增长14%,平均亩产达到477公斤;塘鱼总产5.25万公斤,比1965年增长500%。

1972年,新湾公社从荷兰引进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作业,提高入泥效率。此后,农艇入泥使用率逐渐下降。至1973年,境内完成整治大小围20个,其中彻底完成的有古宥玻璃围,南镇大、小三堆围,竹排头二、三、四围,外沙福隆围等8个围。入泥1.4万亩,其中机喷6644亩,田面平均抬高0.1—0.13米。

1975年,境内重点抓水肥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把整治低沙田、改变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作为一场硬仗来打。成立公社挖泥船办公室,购置挖泥船6艘,组建140多人的基建专业队伍。至1978年,四年整治低沙田1.6万亩。

1979年开始,境内农田基本建设主要是抬田、疏河及清淤,实行增肥、改土、治水、平整土地等综合治理,并结合调整生产布局,通过挖塘抬田减少低沙田种植水稻面积,进一步抬高地面。当年,开出5艘挖土泥船喷泥6500亩,喷泥35.2万立方米,平均抬田0.1—0.13米。

1980年,新湾公社党委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大规模、高标准整治低沙田、挖塘抬田,调整生产布局。组织各生产大队干部及生产队长前往斗门县六乡公社八顷大队学习整治低沙田、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经验。公社多次召开三级干部动员会议,并成立公社整治低沙田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挂帅,指定一名副书记专抓;成立由干部、技术员、老农组成的“三结合”小组,逐队逐围进行规划绘图,分段实施。采用群众突击与专业队作业相结合,整治与抬田增肥、扩塘并基、围内配套相结合。境内出动2000多人,并从大涌公社和新会县分别请来2艘喷泥船,共投入9艘喷泥船开展工作。低沙田整治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佛山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办公室多次前来检查指导并拨款10万元,中山县对机械入泥每立方米补助0.15元,县水电部门下拨大批水利器材帮助搞水利配套并优先供电,县疏浚队及时派出技术力量和供应零部件帮助抢修机船,公社银信部门发放农业贷款2万元。完成开河疏河60多公里,土方11.7万立方米;机械入泥8650亩,喷泥36.5万立方米,平均每亩喷泥42.2立方米,田面平均抬高0.07米,其中古宥大队第9小队藕围的140亩低田,抬高0.17—0.2米。当年,境内人工及机械整治农田1.2万亩,占农田面积60%,其中标准较高的8672亩,占农田面积44.5%。整治鱼塘500亩,其中新扩塘320亩。经过整治,境内水稻早造产量438万公斤,比上一年增长19%。由于抬高地势,提高自然排灌能力,抽水电费比上一年节约23%。

1981年,境内以治水增肥抬田为重点改造低产田。地、县、社、队投资20万元,出动4000多人和11艘喷泥船,完成喷泥8100亩,土方44万立方米,新挖鱼塘220亩。

1982年,境内出动12艘喷泥船,完成喷泥6636亩,喷泥57.91万立方米,新挖鱼塘700亩。1983年,粮食达到亩产586.5公斤的新高度,总产首次突破万吨,达到10010吨。

1984年,境内围内整治工程主要配合生产调整布局,改变耕作制度。完成喷泥7462亩土方158万立方米,新挖鱼塘1654亩土方1.8万立方米。当年,低产田每亩稻谷比1979年增产130公斤。

1987年,由于农业生产结构加快调整,加上水利工程建设的加强,境内低沙田整治面积开始减少。1990年后,工业发展快速,境内低沙田整治工作停止。

五、“三防”工作

(一)机构

1965年,神湾公社“三防”(防旱、防汛、防台风)指挥所成立,由公社党政领导任正副指挥。水利、农业、供电、医院等单位和各大队领导担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公社水电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公社“三防”机构负责境内防汛、防旱、防风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防洪排涝工作,对重要水利工程实施防汛、防风、抗旱调度。大队成立“三防”工作领导组,按民兵建制成立相应“三防”应急队伍,落实到人,有抢险队、救护队、巡逻队、抢修队等,视水位情况有组织地上堤防守,一般超过警戒水位上堤。

1987年3月27日,神湾镇“三防”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李沛林担任指挥,镇长陈炳球、副镇长高国钊、武装部部长余志和、派出所所长陈达明、生产助理张若兴、水电所所长温章泗担任副指挥,成员包括政府办公室、工交办、供销社、财税所、卫生院、农电所、邮电支局、水电所、交通管理所、外沙联围和大芒刀联围等单位负责人。指挥部设在镇水电所,下设办公室,温章泗担任主任,彭伟源、张若兴担任副主任。

1988年,神湾镇贯彻中山市“三防”工作会议精神,健全“三防”指挥领导机构和人员,加强对“三防”工作的领导。镇“三防”指挥部主要负责境内堤围、水闸、水库等防洪工程的防洪抢险等一切事项。从该年起,实行镇长及村长防汛行政首长责任制,镇统一指挥调配工作人员,各村推行定人员、定地段、定防守责任制度,张榜公布致家喻户晓,接受社会监督。从汛期开始到汛期结束,镇“三防”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持与镇领导与市“三防”指挥部的联系。

1999年,神湾镇武装部成立民兵应急分队,由各村(居)及镇属单位年轻工作人员10人组成抢险队伍。

2001年,神湾镇“三防”指挥部下设后勤部、抢险队、救护抢险队、大堤巡逻队,镇党委书记郭耀星任总指挥,镇长李毅然、分管农业副镇长邱惠良任副总指挥,有1100多名行动人员及一批预备抢险队。2005年,神湾镇“三防”指挥部由镇长李伟行任总指挥、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总指挥,办公室设在镇水利所内。镇机关、村居、企业在洪水超过警戒水位以及台风袭击时,坚持昼夜值班,镇“三防”队伍集中待命,保证所需人力、物资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

“三防”工作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工作方针。从1998年起,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及具体情况,镇政府每年均编订防御灾害的预案,完善内容,并发到各村居以及相关单位要求坚决执行,以加强防范,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确保社会和国民经济安全。

(二)预警工作

1947年,珠江水利局在磨刀门水道神湾段设站观测水位。1949年1月,增设水文观测,同年6月停测。1951年5月至1952年7月,珠江水利工程总局恢复神湾水位站观测,并增设雨量及小气候观测项目。1972年11月,新湾公社农机服务站建立气象哨,1973年改为气象站设在公社水电所,安排专职气象员负责。气象站向中山县气象局(站)报送气象月简表,还通过收听记录省、县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广播,结合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和群众看天经验,制作成本低的天气预报报送给公社领导,并通过广播站广播,供社员群众参考使用。1976年,气象站改革气温曲线,改后预报天气的准确性由40%提高到60%。同年,水电所新建水文站,改革水位计,由一比一、一比二改为一比十,便于计算、观测。80年代末,境内气象站停止工作。

1990年,中山市“三防”指挥部建立对全市水电所无线电通话网后,神湾镇“三防”信息传输及服务时效性增强。

1995年,中山市水利局在南部暴雨区之一的神湾境内设置水文遥测预警装置。2000年,市水利局成立“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中山实验室”,在西河水闸断面、神湾大桥断面、南镇水厂断面进行每日一次咸潮监测(2005年监测频率为每小时一次),春耕生产期间增加对神湾镇围内河涌咸潮监测点的监测。2001年,市水利局在神湾镇建设自动化水文遥测系统,包括雨量遥测站1个、水文遥测站2个(神湾水文遥测站测量风量风速风向参数;南镇站测量磨刀门水道泵站取水点水位及咸度参数)。市“三防”办在神湾镇设立1个分中心站。2002年,神湾镇政府投入38万元完善镇“三防”指挥部设施建设,添置一台水文遥控装置。以上站点及设施设备由镇水利所负责日常管理。

2005年,神湾镇“三防”指挥部配备有无线通讯图文传真设备,能够实时接收市“三防”指挥所以音像方式通过电视电话系统传送到各镇(区)电视电话会议中心的所有信息,可与境内各村(居)直接进行无线通讯联络,利用包括移动通讯的信息短语,“三防”通讯网络得到更加广阔的延伸。

表4—1—66 2005年中山市水文遥测神湾站点情况表

(三)物料储备

民国时期,境内无防汛机构,也没有防汛器材的储备。

50年代初期,国家每年均以贷款形式,下达一定款项购置杉桩、草包、麻包、照明设备等主要器材,分点存放,以应急用,并登记民间器材,抢险时借用,用后偿还。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水利部门自储防汛杉、草包、麻包、打桩锤,部分照明设备、河沙、大石、碎石等。1987年后,堤围水库等水利工程均按省定标准储备防汛物料,一般有粗砂、砾石、碎石、块石、杉桩、编织袋、土工布。各种防汛物料均指定地点存放,由镇水电所集中保管。

1989年开始,镇水电所采取定点存放与民间登记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需备物料与投入资金存在的差距。民间登记的储备物料采取支付按金,备而不用和备而已用分别计费的做法,确保以备急用。防汛物料的备用为专料专用,随用随补,列入每年防汛大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镇政府投资购买一艘防风船和一辆“三防”工具车。2000年后,镇政府又固定征用大排管理区村民的一艘运输船,载重量500吨。

2005年,镇水利所防汛物料储备点有镇“三防”物资储备中心,竹排西北角、磨刀二生围、大排西北角和麻子涌水闸旁砂石储存点等防汛沙石场。落实防汛抢险交通船1艘,自有“三防”抢险车1辆,对大型防汛车辆和船只等,实行定人随时调用的办法,确保急需调用。储备砂石150立方米、编织袋7万个、松桩20万条、土工布500平方米以及防汛灯、桩锤、锄头、铁铲等一批。

表4—1—67 2001年神湾镇“三防”物资储备存放情况表

(四)避风场所

大排避风堂 位于海港村大排(自然村)中心。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可容纳400多人。1974年,大台风带来暴雨暴潮,造成大排大队围堤漫顶,房屋悉数浸没,驻中山县的解放军部队紧急出动军舰前来救援。经县、公社和大排大队多方筹资,1975年开始动工,1977年建成。至1990年,在历次台风中,为老人、妇女、小孩10000多人次提供避难。1991年后,由于村内钢筋水泥楼房不断增多,大部分村民不再需要借助避风堂躲避自然灾害,避风堂使用率下降,后出租给厂企经营。2005年仍为厂家租用。

大排避风堂

沙岗避风堂 位于神溪村沙岗(自然村)。建于1958年,可容纳500人。

竹排避风堂 位于竹排村。建于1973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历次台风中为村民提供紧急避难场所。1993年台风中为300多人提供避难,为庇护人数最多的一次。

(五)抗击重大灾害纪实

1.1959年抗击西江大水

1959年6月24日,西江特大洪水侵袭神湾,为40年来最大一次大水。洪水来前,神湾公社党委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抢割、抢收水稻,水稻平均亩产110公斤。洪水来临,出动2000多人上堤,日夜奋战,全面加高培厚堤围,保住围堤不崩溃。正是夏种夏收时节,洪水经久不退,18000亩禾田受浸,积水稻田占总面积67%。其中竹排沙、大排沙、古宥沙仔围决围,冲坏农田262亩,受浸农田1000多亩。外沙大队受洪灾侵袭严重,绝大多数禾田受浸,平均亩产80公斤。洪水退后,神湾公社党委成员分段包干,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全公社组织排除积水队伍500人,出动抽水机14台,大小车戽工具300件,组织耙田耕地专业队900人,插秧专业队941350人次,苦战10昼夜,在立秋后10天全部插完18000多亩积水田,全公社共插田21951亩。部分大队的围田从收割开始渍水直至插晚秋秧水还没有褪干,过尾一寸以上,即插即死,前后浸死水稻2440亩。下半年,全公社水稻实收面积19511亩,平均亩产142.7公斤。外沙大队插田6002亩,实收4954亩,亩产123.5公斤,为全公社亩产量最低的大队;古宥大队插下3072亩,实收2282亩,亩产137公斤。

2.1960年两次抗击强台风

1960年上半年,神湾公社早造禾苗、作物、房屋、畜舍等遭受二次强台风袭击。台风登陆前,全体干部分片包干,深入到各村庄,带领群众到堤围险段进行全面检查,抓紧抢收作物、抢割水稻。

第一次台风带来强降雨,造成部分禾田受浸;第二次台风袭击时间短,但风力达到10级,风后雨期长达6天,加上潮水上涨,造成围内普遍积水,其中外沙大队田间积水0.3米,神湾大队田间积水0.13米。由于成熟度在70%—80%的水稻占8%,其他水稻成熟度在20%—60%不等,无法大面积抢收抢割,全公社稻谷总产损失114万公斤,平均每亩减产59公斤,减产比例30%。第二次台风抢割后来不及搬运而留在田间严重水浸至发芽的有3000多亩,不能抢晒出芽的400多亩,造成芽谷超过18万公斤。两次台风造成水稻实收面积20625亩,失收面积938亩,减产47.4%,平均每亩损失70公斤,总损失151万公斤。此外,作物损失包括菱角83亩5390公斤,瓜类140亩35000公斤,甘蔗550亩,木瓜480棵,蕉树2万棵;房屋损失包括吹倒茅房42间、砖房4间,损坏砖屋2间、食堂4间、学校1间、抽水机站1所、幼儿园4间、砖窑1间。此外,吹倒猪栏及“三鸟”棚舍30间,死亡生猪12头,鱼塘漫顶5亩,储备谷物损失2250公斤。台风后,神湾公社党委组织自救工作,堵好堤围缺口,修好窦闸,利用外沙电动排灌站加快排除受浸禾田渍水,扶起吹倒的甘蔗并培土,帮助受灾地区的群众重建家园。

3.1964年抗击第2号、11号、15号台风

1964年5月,2号台风登陆前,中山县委抽调科局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组织工作组,到深湾公社神湾片协助防风工作。公社、大队干部分片包干,深入到生产队,带领群众到堤围险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抓紧抢收作物、抢割水稻。县政府出动电船到神湾,预先将老人、妇孺和病人850人迁移到安全的地方。28日上午9时,台风在磨刀门至虎跳门之间登陆,袭击神湾。神湾风力10—11级,雨量255毫米。刚好碰上大潮,造成堤围漫顶40公里,大小堤围决口20处,长115米,受浸禾田面积1.7万亩,其中浸过尾的有5000多亩。吹折电杆20多杆,房屋受损50多间。8月9日凌晨一时半,11号台风在澳门登陆,直接袭击神湾。强风持续时间从8日14时至9日20时。风力10—11级,阵风12级,雨量80.6毫米。这次台风适遇大潮,大小堤围决口20多处,长度达70米,堤线漫顶5公里,受淹禾田0.55万亩,积水0.4米以上。两次台风造成全社水稻减产超过115万公斤。台风后,县委副书记张奕生、胡立本到神湾领导群众抗灾。公社出动2000多人投入堵口复堤,开动电排站,排除渍水;堤围缺口堵好,窦闸修好,受浸禾田大部分排除渍水,吹倒的甘蔗扶起培土,帮助受灾地区的群众重建家园。

9月第15号强台风警报后,公社、大队干部紧急动员,分片包干抢险救灾工作。5日14时,强台风在珠海登陆后正面袭击神湾,持续时间从13时半到18时,并出现旋转风,风力10级,阵风12级以上,雨量211毫米。县、公社、大队各级领导干部冒着狂风暴雨,把在危房里的群众、物资抢救出来,不少房屋刚把人救出来就跟着倒塌。竹排、大排、定溪、古宥、磨刀、外沙等大队围堤崩塌60%,农田受浸,吹倒房屋170多间。其中外沙大队累计雨量420毫米,7000多亩禾田受浸,影响严重的禾田6000多亩,积水深0.3—0.54米,加上电排站电杆大部分吹断停电,至9月17日修好后才开始抽水,抽水花去十多天,禾田受淹长达25天以上,特别是低洼田影响最大,造成稻谷减产超过45万公斤。大排大队150多间房屋被吹倒,900多名社员挤在大队的谷仓里。台风刚过,在县委工作组指导下,境内立即开展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这次台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台风,群众也反映是60年来所未有的。

4.1965年抗击第8号强台风

1965年第8号强台风前,中山县委组织工作组由县常委率领到神湾公社指挥抗台风工作。公社水利、供电、邮电等部门,抽调干部和技工到各大队检查和加固输电线路、通讯线路,确保排渍和通讯。各大队连日出动2100多人次,投入抗击台风。7月15日下午14时,台风在湛江沿海地区登陆,大风半径范围广,风力7—8级,阵风9级。潮水暴涨,最高水位2.2米,神湾堤线50公里全部漫顶,25个大、小围出险,崩口187个,农田渍水面积2万多亩。大排沙大队受台风暴潮袭击,有1812人被洪水围困,县委立即派船抢救。台风刚过,县委立即组织科局级干部、医务人员5人组成工作组,到神湾领导群众堵口复堤及救护伤病员工作,并拨出一批救灾器材。公社每天投入2300多人复堤,驻中山县的解放军二二四部队也出动150人到神湾公社帮助堵塞缺口。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把所有缺口修复。

5.1968年抗击西江洪水

1968年6月27日,西江、北江洪水暴涨,堤防超警戒水位持续31天,竹排、大排大队缺堤,新湾公社组织1000多名干部群众投入抗洪抢险。

6.1972年抗击洪涝灾害和第20号台风

1972年5月6—11日,中山全县连续6天普降暴雨372毫米,其中6月10日新湾公社降雨将近200毫米,造成山洪暴发,外江水位顶托。县委书记袁炳焕,副书记刘文耀、谢明仁等6名常委,带领23名科局级干部和7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分头奔赴三乡、坦洲、港口、板芙、新湾等13个公社,指挥排渍工作。新湾公社成立排渍指挥所,党委书记亲自抓,各大队亦相应组成排渍领导小组。全社所有电动排水站、轴流泵及水车全部开动。经过7天的奋战,终于把渍水排干。同年11月8日,第20号台风吹袭中山。县革委副主任李耀祺、冯以和、费铭华、李立柱和常委陈振光、杨少云等赶到新湾、坦洲、南朗等沿海社队指挥抗击台风。此次台风阵风8级,并带来暴雨,造成新湾公社堤围漫顶11公里,小缺口众多,大缺口就有6个200多米,最大的一处在炮台沥,宽48米,冲深8.5米。全社损失稻谷178.3万公斤,甘蔗292吨;冲走耕牛2头,冲塌砖屋35间、茅舍20多间。新湾、竹排、大排、磨刀、芒涌等大队和定溪围有咸潮进入。公社党委组织干部、群众1200多人次修复水毁堤围缺口,帮助受灾农户修建砖屋茅舍。

7.1973年多次抗洪

1973年5月5日至7日,中山县普降大雨到暴雨,新湾公社时暴雨量126毫米。适逢初三大潮,“雨、洪、潮”“三水”齐集,农田受涝面积0.53万亩。5月12日至13日,又接连降暴雨370毫米,农田渍水0.31万亩。县委常委率领多名机关干部,冒雨奔赴新湾公社,与公社党委成员、大小队干部以及3000多名群众投入抗洪排渍工作第一线。5月29日,新湾公社出现第1次洪峰,6月6日出现第2次洪峰,7月1日出现第3次洪峰,3次洪峰冲崩大堤外小围13个。投入抗洪抢险的各级干部群众2500多人次,经过两昼夜奋战,终于把所有崩塌的堤围修复。

8.抗击1974年11号台风

1974年7月,11号台风来临前,新湾公社组织抢险救灾队伍1200余人开展防台风暴潮准备工作。中山县委领导亲临新湾公社指挥抗灾,海军部队派出登陆艇6艘、炮艇2艘、快艇2艘赶赴新湾公社支援,全县各部门派出大批机关干部以及十多艘拖头、电船等协助救灾,疏散海岛大队群众1700人到新湾片。22日,台风登陆时,县、公社、大队各级干部和救灾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把在危房里的群众、物资抢救出来。此次台风给新湾公社带来重大损失,除外沙大队10.3公里、古宥大队2.8公里、竹排东堤4公里、磨刀大队4公里等共计21.2公里围堤之外,其余33公里围堤全面漫顶,28个围出险崩缺57处,其中六处大口崩缺宽度长580米,大排大队上新围缺口冲深达7.3米,宽36米。受淹耕地21933亩,其中禾田14600亩、未收割水稻3000亩、甘蔗2000亩、秧苗1563亩、花生270亩,其他作物500亩。全社损失稻谷33万公斤,损失甘蔗200万公斤、花生1.62万公斤、柑橘价值2万元。鱼塘过水969亩,走鱼10多万公斤。此外,大水冲倒砖屋4间,冲走茅舍17间,冲坏茅舍256间,冲走农艇19艘,撞坏农艇50艘,冲走社员稻谷超过0.5万公斤、生猪4头、“三鸟”3000多只;浸坏马达20个、变压器5个、拖拉机3台,损失化肥6750公斤、水泥5吨,冲走木材和窦板25立方米;新湾粮所的库存粮食被浸坏0.72万公斤。上述各项损失价值22万元。另外,堵口复堤用去角石、木材、草包、泥围和谷围等防洪物资一批,价值4.82万元。

台风刚过,新湾公社革委会迅速做好台风善后和恢复生产工作,组织干部群众堵口复堤,出动拖船5艘、交通船3艘和一批木船,载重量约800吨,完成填放土方22.3万立方米、石方0.22万立方米,泥沙包3万个,沙土862立方米;帮助受灾队播种育苗177亩共2.65万公斤。

9.抗击1975年14号台风

1975年10月14日,新湾公社党委接到上级抗击14号台风通知后,接连召开2次电话会议紧急动员部署。全社出动机关、大小队干部408人,“四抢”队伍1986人,抢割成熟水稻300亩,抢修加固危房74间,安全转移798人,抢修围堤险段13处270多米,加固土方330多立方米。新湾供销社提前下拨大批抗风物资和生活资料到各大队,新湾粮所职工及时把1.5万多公斤稻谷转移到安全地方,水电、邮电等单位职工冒着狂风暴雨及时检修线路,确保输电、通讯线路畅通。15日,台风给新湾公社带来狂风暴雨。全社受浸禾苗面积21115亩,其中三桠水以上的11200亩;甘蔗倒伏2300亩,其中秋植稻底甘蔗1500亩全部渍水;其他作物浸坏68亩。吹倒砖屋、住寮、厨房5间,损坏334间。吹倒猪栏牛舍23间,损坏7间。吹倒高压线6处、低压线杆1条。鱼塘过基124亩,损失塘鱼0.49万公斤。坑基冲坏700多米。台风未造成人畜伤亡,堤围完好。

台风过后,广大干部群众立即投入恢复生产,着重抢排渍水。在抢排渍水中,各大队实行闸电结合,一方面组织专人负责看守窦闸、疏通河道,一方面以专业队伍和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加紧抢修电排设备,迅速排干禾田渍水。

10.1983年抗击第9号台风

1983年9月8日晚,中山县委派出工作组连夜赴神湾公社第一线抗击第9号台风。公社干部30多人和大小队干部140多人深入生产队发动群众在台风前加固危房、仓库,组织群众转移。9日9时,第9号台风在珠海登陆,正面袭击神湾,8级大风时间持续10时30分,阵风12级以上。台风带来暴雨,适逢天文大潮,全社堤围普遍漫顶,不少禾田一片汪洋。台风刚过,全社每天出动1200多人培修险段、弱段10多段,长7.5公里,完成土方3570立方米,石方700立方米,修好险闸5座,维修电排站3宗3台140千瓦。

11.1985年抗击15号台风

1985年9月第15号强台风前,神湾区委、政府动员全区干部、群众积极做好抗台风准备工作。6日,台风在台山县与阳江县之间登陆,神湾区直接受台风东半圆暴风雨袭击,风力7—8级,阵风最大11级,降雨量180.8毫米,水位最高2.08米,是近十年来登陆的台风中带来水位最高的一次。台风中,各级干部群众奋力抢救财物。台风造成全区晚稻受浸过尾9383亩,渍水持续2—3天,占晚稻面积68%;甘蔗6220亩,全部倒伏受浸,其中被吹断20%;鱼塘受浸1122亩,走鱼7.5万公斤,全区农业损失合计167万元。此外,高、低压线杆被吹倒345条、吹断148条,沿海大堤严重损坏2144米,崩堤3处宽12米,坑基崩缺8处30米。吹坏住寮、茅寮厨房、塘(田)头寮131间。仁爱电子厂受浸各种收音机12875部、发电机2部及其他物资一批,价值51万元。石场、供销社、小学等企事业单位的财物不同程度损坏。全区各行业受灾损失合计232万元。台风过后,中山市委领导带领工作组赴神湾重灾区进行抗灾善后工作。区委、政府在做好灾善后工作同时,及时协助受灾群众向农业银行、信用社贷款43万元,迅速恢复农业生产。

12.1989年抗击8号台风暴潮

1989年7月16日,神湾镇接到中山市“三防”指挥部抗击第8号强台风通知,立即部署抵御台风工作,组织80多人的干部队伍分成若干个小组,由镇领导带队,分赴到各村开展防台风工作。各村以村干部为核心,组织巡逻抢险队,全面检查围堤。除竹排村只能用无线电联系外,确保村村24小时有人值班保持通讯畅通。全镇发动5000人抢收熟稻,一天内抢收面积2000多亩。市政府吕伟雄副市长带领抗台风工作组到神湾镇指挥抗台风暴潮工作。

17日,接到暴潮水位剧增的通知后,全镇紧急上堤抢险3000多人,采取各种措施及时防护围堤。南镇、古宥村组织干部、群众上堤,及时抢堵漫顶堤围。芒涌村在镇党委组织委员和一名副镇长带领下,及时组织80多名干部、群众奋战到晚上8时多,堵塞三个大缺口。竹排村在陈炳球镇长组织下,动员300多人上堤,在围堤漫顶时用自带的编织袋装填禾秆、泥土,加高围堤,共用去抢险编织袋800个,保证围堤安全。七一围发生缺口后,抢险队伍由12时连续奋战到第二天凌晨1时,从当地干部、群众家里借用30多条杂枝,用草包1000多个,把缺口暂时堵住。在关键时刻,绝大多数干部、群众都以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为第一位,个人利益为第二位。芒涌村党支部书记王伯根不顾自己承包的10多亩鱼塘全部被淹、损失将近1万元的情况,组织干部群众及自己的妻子抢险堵缺;竹排村主任陈桂祥在妻子突发上腹部疼痛需人照顾时,嘱咐家人几句话后即继续战斗在抢险第一线;镇领导李沛林、林华炳、林仲良、赵云芳等没有顾及家里财物受浸,一心扑在全镇抢险救灾工作上。

18日,第8号强台风袭击神湾镇,阵风8—10级,伴有大雨加暴潮。暴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境内未曾有过的。神湾是中山市受灾最严重的三个镇区之一。当日上午6时至8时40分,水位由1.66米剧增到2.41米,造成围堤缺口18个,长152米,损失石方7000立方米;围堤塌方10处,长250米,损失土石方2.1万立方米;围堤漫顶20处,长450米,损失土石方1.2万立方米;损坏旧窦闸20个。水利合计损失土石方、窦闸价值41万元。五个村被淹,受浸水稻1500亩,倒伏甘蔗4300亩,淹没、过水鱼塘3000亩,走鱼73.1万公斤,折断香大蕉1200亩,损失菠萝、菱角、莲藕、柑橘、橙等一批,农业损失合计419.74万元。城镇工企业设备、产品原料等受浸损失110万元。商业、卫生等集体单位损失3万多元。镇政府所在地水浸深0.4—0.5米,圩镇及神湾、芒涌、竹排有250户居民、农民住宅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铺位受浸,受浸水位最高1.3米。全镇各项损失合计573万元。

暴潮未退时,汤炳权市长、简国森副市长赶赴神湾对组织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给予指导,对堵塞围堤缺口缺乏的抢险物资立即组织调拨支援。暴潮稍退,中山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带队到神湾,获悉救灾物资紧缺,立即打电话从石岐安排调拨抢险堵塞缺口缺乏的物资;镇农电所立即到各村抢修线路,仁爱电子厂派出磨刀海横水渡船冒着风浪两次把抢险物资送到指定地点;水电、邮电、卫生等单位也积极投入到灾后抢救工作中。镇政府组织力量迅速加固修复缺口,并拨出5万元用于抢险物资开支。

神湾镇在做好复产工作的同时,迅速拟定全镇围堤达标建设方案,并得到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批准。全镇34公里围堤规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达标,标准为珠基高3.5米,面宽4米,工程预计总投资87万多元。同年7月,镇政府拨出24万元购置一艘90匹马力的抓斗船,对竹排、芒涌、炮台、外沙等围堤进行加堤,完成土方4.9万立方米,总长4200米。

13.1991年抗击8号台风

1991年7月24日上午7—8时,8号台风在珠海市西部登陆,风力达12级。台风正面袭击神湾,阵风9—11级,伴有暴雨及暴潮,造成全镇崩缺大堤外小围5条,缺口13处75米;冲坏土堤5公里、损失土方0.33万立方米;石堤0.74公里,损失石方0.12万立方米;损坏水闸1宗、涵窦15宗。受浸秧田0.05万亩,鱼塘漫顶980亩,吹倒吹断香、大蕉0.13万亩;吹倒通讯线路8杆、低压供电线路12杆;倒塌茅舍3间。全镇直接经济损失150多万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60多万元。镇政府和各管理区组织500多人投入抗险救灾,供电、邮电等单位也派出骨干人员及时抢修供电、通讯设施。

14.1993年抗击2、16、18号台风暴潮

1993年2、16、18号台风到来之前,中山市领导均带领工作组到神湾防风抗风第一线协助抗风。镇领导除留在镇政府内指挥的外,其他成员均带队战斗在风口浪尖上。

6月下旬,2号台风袭击神湾,风力9级,阵风10—11级。台风造成全镇稻谷减产169万公斤,香蕉受损6300亩,折断以荔枝为主的幼龄果树2000多棵。损毁海堤石方及倒塌30多处,长860米,计石方2580立方米、土方2.5万立方米。其中最严重的竹排管理区东南角480米堤段全部倒塌,损失石方1360立方米,另有20处长约300米的海堤不同程度倒塌,损失石方900立方米。全镇损失土石方折款27.9万元。

9月17日10时30分,16号台风正面袭击神湾,平均风力10—11级、阵风12级,风势之急、来势之猛,为历史罕见。台风登陆时适逢大潮潮涨,台风、大潮两峰相遇,西河口水闸测得水位达2.76米,近灯笼沙的竹排管理区测得水位2.84米。狂风推托暴潮,磨刀门水道潮位全面超200年一遇。暴潮造成全镇围堤崩缺67处,长1327米,损失石方5515立方米、土方19万立方米,塌方9100米。6800多亩耕地受浸超过3天,5100棵荔枝树被吹断。灾情刚稍为缓和,18号台风暴雨再次袭击神湾,使11000亩晚造水稻受浸,其中失收3000亩,另外8000亩平均亩产只有282公斤;仅存的香大蕉1000多亩全军覆没;甘蔗被吹倒1050亩,亩产只有3.5吨;鱼塘走水2700多亩。全镇经济损失366万元。受台风正面侵袭的竹排围堤全面漫顶,全管理区受浸,围堤缺口63处,农业全部失收。

在抗风救灾中,镇党委书记李达明亲自到最危急、受灾最严重的竹排管理区指挥防风抢险工作,与800多名镇村干部和群众顶风冒雨堵塞围堤缺口、疏散村民,由于一连几天走遍全镇围堤和村庄,以致小腿抽筋,失足跌倒,满身是泥。位于磨刀门东水道东岸的东风糖厂,在台风侵袭时首当其冲,围堤漫顶并多处崩决,糖厂部分锌铁板盖被强风掀翻,部分顶墙被吹倒,干部职工奋不顾身把几百吨库存砂糖一一盖好,免受损失。外沙管理区因受板芙围垦堤整治不牢而塌堤的影响,导致该区围垦农田被淹,外堤有破堤危险,管理区及村民小组干部紧急动员群众迅速疏散到山边高处躲避。

台风过后,神湾镇组织专业队、运输船修复水毁工程。镇财政拨出40万元(其中20万元拨给各管理区复堤),市政府下拨70万元进行海堤砌石。此外,银行发放低息贷款300万元,以镇政府贴息50%约18万元的形式,帮助各管理区加快灾后复堤和恢复生产。此外,镇政府对竹排管理区实行三项扶助救助措施(详见第七篇第一章第二节“救灾救济”)。

15.1994年抗击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和台风暴潮

1994年7月下旬,洪水暴雨来临前,根据中山市“三防”指挥部的通知,神湾镇部署抗洪工作,镇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分赴到各管理区抗洪第一线去,坚守岗位,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山市委常委郑金钻赴神湾镇指导抗灾。7月21日西河站的降雨量324毫米,7月22日凌晨连续降雨量508毫米,又遇西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顶托,全镇四条排洪河涌(麻子涌、古宥涌、涌口涌和孖坑涌)暴涨,造成外沙管理区、古宥管理区、神湾圩镇等地积水成河,水深达1米以上。大排淹没,一片汪洋。神湾管理区涌口一带因暴雨山洪爆发,特别是神湾圩镇、神湾医院门口等地水深至1.5米。外沙、古宥管理区水浸持续时间最长,达10多天。全镇淹没2.7万多亩耕地,损失粮食60万公斤,4640亩鱼塘水漫过顶走鱼,浸死3682亩香蕉和蔬菜,浸坏1000亩甘蔗,晚造秧苗1200多亩浸死900多亩。水浸房屋681间,倒塌民房14间。海堤塌方3000米,内围崩塌4处长43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工厂受浸14间,损坏机械设备一批,损失约115万元。神湾医院受浸X光机一台、药品一批。全镇各行业经济损失2750万元。林仲良镇长连续数日奋战,因疲劳过度差点晕倒,到医院吊针稍微清醒后,又回到工作岗位指挥抗洪。镇党委书记李达明参加市委组织的华东考察团,一下飞机,就火速赶回神湾镇视察灾情,召集党政班子成员部署抗洪工作。洪灾过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神湾慰问群众,镇党委、政府为帮助群众重建家园和及时恢复生产,动员机关干部、各管理区干部和群众1000多人到抗洪第一线,及时修复围堤,供电、供水、邮电、卫生等单位全力抢修设备,抓紧做好防疫消毒和排渍工作,并紧急调拨35万元稳定粮价。南蛇迳加油站山头塌方,省道麻阳公路堵塞,市公路局派60部车辆到神湾镇支援运泥,到24日抢通公路。全镇又投入复产工作,开展昼夜抢排积水、抢播种、抢犁耕田、抢插晚稻的“四抢”活动,实行每亩实插秧苗面积补助20元、鱼塘放养鱼苗每亩补助20元的办法,组织和发动农民抢插晚稻秧苗和积极养鱼。8月底全部完成补播晚造秧苗,补放鱼苗工作。

9月中旬,受16号台风和暴潮袭击,竹排、磨刀、神湾、定溪等管理区围堤缺口40多个,总长780米。全镇有6800多亩耕地受浸三天以上。面对灾情,镇党委、政府除了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洪救灾,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488万元投入水利建设,其中镇财政拨出183万元,管理区自筹113万元,完成围堤砌石1.12万立方米,加固土方2.1万立方米,围内整治3万立方米;修建窦闸6个,加长窦闸2个,改建南镇深环仔涌桥。

16.1997年抗击特大暴雨

1997年7月2日,受低压槽和西南季风影响,神湾镇出现连续性特大暴雨。全镇有5500人受影响,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村干部紧急转移700多人。2日和3日晚,降雨量分别为133毫米和110毫米。暴雨强度大,时间集中,造成山洪暴发,积水成涝,神湾墟镇水浸1.3—1.5米,淤泥堆积深0.3—0.5米。省道麻阳公路神湾路段水深0.6—0.8米。暴雨导致全镇死亡2人,其中沙岗村一名老年妇女因不愿意转移导致房屋倒塌致死。全镇损坏房屋13间,受浸农作物1.1万亩,鱼塘漫顶0.23万亩、走失鱼630吨,损坏堤岸5处,直接经济损失90多万元。粮所、供销社、商店受浸,其中神湾粮所水浸谷物30万公斤。镇领导及公安干警30多人帮助受灾单位转移物资。4日,镇建委调集拖拉机24台、东风牌汽车6台、1.5T双排座货车4台清淤,费时10天清运淤泥及垃圾4666车。镇农业、水利部门开展复产工作指导,民政部门及时对受灾群众进行适当帮扶。5日,中山市政府黄子强市长到神湾灾区了解连日暴雨造成的灾害情况,并指导灾后复产工作。随后,神湾镇投入190多万元对水毁道路、排水渠及医院受浸设备进行维修重建或更换。

17.1998年抗击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1998年6月23日开始,西江、北江中上游雨洪给中山市带来超警戒水位(莺哥咀站,下同),最高洪水位达5.15米,是超过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洪潮区水位还超过1994年,创历史新高。神湾镇党委、政府领导按片分赴抗洪一线指挥,各管理区干部全力组织抗洪抢险队伍和防御物资。全镇组织干部群众700多人,准备防洪抢险物资车辆15台、砂石0.4万立方米、松杉桩0.14万条、编织袋0.4万只以及大批铁铲、谷围等。30日1时10分,镇党委书记李达明发现洪水来势异常紧迫,于是连夜急电中山军分区增援。9时,中山军分区300名增援部队到达斗门大桥脚竹排管理区东北角(今油库近斗门大桥一侧堤围)大堤开展防护,被竹排村群众赞为“天降神兵”。经抗洪抢险,保住2000亩以上堤围无一崩缺,水库、水闸、电排等水利工程安全无恙,人员无伤亡。全镇减淹耕地1万亩,减灾效益达260万元。

18.1999年抗击干旱咸情

1999年,中山全境遭遇春旱。江河水位奇低,咸潮破纪录上溯,磨刀门水道的咸潮线越过竹排尾至鲫鱼沙,且水的含氯度高,维持时间长,影响西江取水点水质,南镇水厂含氯度达到2.8‰。神湾镇“三防”指挥部通过电视、广播及发文通知等形式,向全镇各企事业单位、管理区及居民发出预警,要求提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应对工作。

19.1999年抗击强热带风暴

1999年9月11日晚生成、15日17时加强为编号9910号的强热带风暴来袭。根据该强热带风暴范围广、路径多变的情况,神湾镇有关部门及早采取行动做好防御工作,帮助270多名群众和五保户撤离低洼地或危房。16日16时30分,强热带风暴在珠海市登陆,平均风力7—9级,阵风10—11级。此次强热带风暴对神湾镇影响不大。镇政府迅速组织救灾复产工作,水利、农业、林业、交通、邮电局等单位纷纷组织工作组或抢修(险)组,做好恢复生产和道路清障工作。

20.2005年抗御西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05年6月22—27日,受西江、北江雨洪及连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和天文大潮共同影响,西江水位急剧上升,发生超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22日,中山市“三防”指挥部召开防汛紧急会议,部署防汛防涝工作。司徒伟湛副市长到神湾镇检查防汛工作,并对麻子涌进行实地调研,研究防汛措施。镇党政班子全体成员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处理险情;各村(居)责任人对辖区防洪抢险工作紧张有序开展。

神湾镇先后有近300名机关干部和2000名群众、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等紧急奔赴第一线严阵以待。6月23日10时30分,麻子涌因内堤低矮,暴雨引起内河水位上升漫堤,漫堤最大水深0.8米。神湾镇立即组织干部群众加固堤坝,镇武装部即调集民兵预备役突击队近50人进行加固抢险。全长3.5公里堤段用沙包筑子堤,共使用沙包6万个,避免了重大灾情发生。24日上午,麻子涌出现历史最高水位,3.8公里堤段全面漫顶,全线告急,沿岸7000多亩耕地、5000多人以及工厂企业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镇“三防”指挥部立即采取加高内堤的措施处置。神湾海事处发现助航标志浮灯两宗异常,即与中山市海事局通航科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及时纠正。26日,外沙、竹排、大排等村多处出现险情,其中竹排村西北角七一防浪墙尾段,受到迅疾的洪水冲刷,堤底冲空,造成50米防浪墙塌方,立即采取临时堤段外坡抛石。由于2万个防洪编织袋已经用完,赴神湾镇指导的市农业局局长卢君达马上联系有关单位,先后从市“三防”指挥部以及三乡镇、南朗镇和坦洲镇调来编织袋2.9万个,及时解决神湾镇抗洪物资紧缺问题。市机电排灌管理总站组织维修人员和抽水泵帮助神湾镇开展排涝。在干部群众奋力抢险抢修下,全镇未发生重大灾情和人员伤亡。全镇水利设施损失442万元,水稻受渍面积3500亩、香蕉1300亩,鱼塘漫顶2000亩,农业经济损失215万元。27日,洪水退后,神湾镇立即组织各部门和各村(居)投入清理整顿消毒工作,指导农户迅速恢复生产。28日,市委副书记陆国良到神湾镇了解和指导洪水后的受灾及恢复生产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