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农民饲养禽畜的历史悠久,以放养、私养、传统饲料喂养和自产自销为主,主要是生猪和“三鸟”,还有部分耕牛、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农村的经济力量薄弱,牲畜饲养量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禽畜生产有较大发展。农业合作化以后,各大队或生产队陆续建立养猪场,公私并举。50年代末至70年代,因受政策、饲料和经济效益的制约,境内禽畜生产曾出现两次比较大的起落。饲养方式以圈养、公私并举、改良饲养和完成国家派购任务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境内生猪和“三鸟”饲养量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饲养专业户。1986年,境内畜牧生产产值23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5%。1993年,境内禽畜生产达到顶峰,产值10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8.8%。90年代后期,由于禽畜生产经济效益低,饲养更是向大专业户集中,饲养方式转变为以科学饲养、市场导向为主。2001年,境内禽畜生产产值26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14%。此后,境内禽畜生产呈先跌后升发展趋势。2005年,境内禽畜生产产值50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5.5%。
表4—1—38 1986—2005年神湾畜牧业产值统计表 单位:万元
一、畜禽饲养
(一)猪
境内农户历来有养猪的传统,把养猪视为家庭重要的“聚宝盆”“储钱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多数农户每年饲养生猪1头。每年春节,农户自己或联户杀猪过年,也有操办喜事杀猪办酒席的。由于受粮食产量低的制约,直至1952年前,境内生猪饲养量较少。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境内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揭开了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饲养生猪的序幕。部分生产大队或小队建有养猪场,养猪业公私并举。受饲料来源的制约,生猪出栏率不高,始终无法实现重大的突破。1958年“大跃进”时期,取消了私人饲养,生猪存栏量和上市量分别为318和278头,为境内生猪饲养的最低水平。
1963年,境内执行中山县委《恢复农业生产方案》,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统一安排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政府分给农民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养猪方针从“公养为主、私养为辅”向“公养私养并举”转变,并制定了“见猪派购、调六留四”(即农民饲养的生猪卖给国家,食品收购部门按照生猪量的40%发给“卖猪留肉票”予农民,农民凭票到食品站买猪肉;自留部分也可以议价收购)的政策,试行“担猪担粮”(即农民饲养的生猪交售给国家,国家按1担肉配1担粮的比例,奖售原粮给卖猪者,1担等于100市斤即50公斤)政策,调动了农民养猪积极性,生猪饲养量增长至8621头。1964年生猪饲养量首次突破万头,为10213头,家庭养猪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1968年生猪饲养量14430头,为境内生猪饲养的最高水平。集体养猪发展较快,至1970年35个生产队建起集体猪场,占生产队数68%。此后,除个别年份外,境内年平均生猪饲养量均超过1万头。1978年,集体猪场发展至58个,其中8个猪场属百头猪场。
1980年,境内农民按照经济效益安排生产,私人养猪增多,集体猪场纷纷解散。1981年生猪饲养量跌破万头,为8973头,比上一年下降10.8%。1982年,境内实行生猪任务大包干和取消派购的政策,鼓励饲养生猪,生猪饲养量回升至9457头。1983—1984年,境内生猪饲养量再次超过万头。
1985年,神湾区兽医站从广东省兽医所引进24头瘦肉型母猪给大排专业户饲养,逐步繁育推广。同时,推广应用新的饲养方法。过去农家饲养生猪,普遍要养9—10个月才能上市,采用新的饲养方法后,4—5个月体重便可达90—100公斤,饲养效益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肉质好、价钱高、利润大的瘦肉型品种猪逐步取代原本品种。
1987年,饲料价格上涨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猪饲养属于微利或亏损的行业,许多农民对养猪不感兴趣,境内生猪饲养量下降至8488头。1988年为8008头,1989年再跌至6857头,跌幅14.4%。
1990—1993年,境内生猪饲养平稳运行,每年均保持8000余头。
1994—1996年,从湖南、广西等调入的生猪曾一度受生产地的限制,使本地饲养生猪变为有利可图。来自广西、清远等省市的外地人从家乡带来猪苗在境内设场饲养,逐渐形成一批养猪专业户,年生猪饲养量均超过万头。由于费时且成本难以控制,境内农户家庭逐渐放弃饲养生猪。
1998年2月,境内生猪价格开始下跌。至4月份,肉猪、仔猪价格跌幅超过20%,5月份生猪价格进入低谷。猪价下跌导致全镇生猪饲养量逐年下降。1999年,境内引进台商在外沙多宝经济开发区开办全自动化养殖猪场——亲府畜牧场,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250亩。2002年后,该场规模化生产逐渐形成,境内生猪饲养量逐年上升。2004—2005年,境内生猪饲养量均突破万头。
表4—1—39 1957—2005年神湾(新湾)生猪饲养情况表 单位:头
(续上表)
(二)牛
耕牛饲养 耕牛是农家宝。境内饲养的耕牛主要是水牛,用于耕地役用,一年两造的犁耙都是使用的牛力。
1952年,境内有耕牛255头。政府为恢复农业生产,发放贷款,鼓励农民购置耕牛农具,耕牛的数量逐步增加。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积极购买耕牛发展生产。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掀起,加上耕作制度的改革,要求投入较多的畜力,以适应精耕细作的需要,集体购置耕牛增多,耕牛数量上升较快,1956年境内耕牛有462头。1957年增至491头。
1958年起,境内农业生产推广深耕改土,造成耕牛劳役过度,伤残较多。1959年有耕牛480头,能劳273头,能劳率58%。1961年后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恢复农业生产需要,集体购买耕牛又有所增加,1963年境内耕牛达到544头。1970—1975年,境内耕牛保有量均超过600头。其中,1975年是耕牛保有量最多的年份,为644头。此后,随着机耕面积扩大和水田机械耕作技术的进步,境内耕牛数量逐年下降,1978年耕牛为575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些资金充足的农户购置手扶拖拉机代替耕牛,同时,原来集体所有的大中型拖拉机实行统一经营,集中管理,采取统筹代耕办法为农户耕作,境内耕牛数量持续下降,1986年降至450头。1987年,境内机耕面积占农田总面积85%,耕牛下降为344头。1991年耕牛为181头,耕牛已不是境内农田耕作的主要动力,只作为耕力的补充。1993年后,随着土地开发、耕地减少以及土地承包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境内养牛户越来越少。2000年,境内耕牛有16头。2005年有耕牛5头,为海港村外来种养户饲养。
杂交菜牛饲养 70年代初,新湾公社在平山湖开办养牛场,但由于选点不合理和管理不善而以失败告终。境内适宜放牧的草山草坡有黄牛山、丫髻山、铁炉山、大斗山,宜牧地595亩。位于外沙大队的外沙草场总面积1499亩,可利用面积1000亩,多为陵丘山坡地,海拔50米左右。坡度在15—30度之间,表土较厚,有待开发利用。
1985年,为充分利用外沙草场资源优势以及境内种植甘蔗产生的大量甘蔗蔗尾蔗渣作为饲料,在广东省、中山市两级农委和省畜牧研究所的支持下,神湾区农业部门在外沙乡建立区杂交菜牛饲养场(简称“外沙牛场”)。外沙牛场拥有山地约2000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设有牛舍一间(240平方米),四匹拖拉机一台,管理室一间,青储池二个(60平方米),饮水槽二条(48米),肥池一个,伙房一间。投资约7万元。同年5月,从东莞引进第一批小牛23头,总重4731.5公斤。同年6月,从广东省畜牧所引进小牛6头,总重767.5公斤,以及公牛一头。同年7月,从东莞引进第三批小牛12头,总重1942公斤。经过半年饲养,每头小牛增重40公斤。同年12月,从湛江引进小牛19头,总重3800公斤。全场牛群61头,其中公牛22头,母牛39头。1986年5月,又从省畜牧所引进第五批小牛13头。五批合计大小牛只74头,共重11741公斤,品种有辛地红、抗旱黄、黑白花杂、下洛来杂、海福特杂、辛地红杂和古巴杂七种。品种混养,便于杂交优选和对比试验。办场后,自繁自育牛犊20头。同时,改进草场200亩,以格拉姆柱花草为主,经省畜牧研究所测定,牧草亩产达750公斤。外沙牛场的创办吸取平山湖养牛场的失败教训,实行“一选两改”的措施,一选就是选点注重选择平原地带有水有草、适宜放牧的场地,“二改”就是改变过去“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有奖有罚的管理体制。起初由两名农民专业承包饲养管理工作,随着牛群不断壮大,区政府增派一名场长兼技术指导,并增加一名果树专业承包人员,全场共4名专职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实行“区乡联营、专业户承包、纯益分成、盈亏共负”的经营方式。外沙牛场受到广东省、佛山地区、中山市农业部门及科研单位的重视,接待过美国、澳大利亚畜牧研究专家到场参观指导。1987年,牛群发展到95头。养殖最高峰发展到100余头,牛只未有死亡,但不能育肥。1990年,经咨询澳大利亚专家,了解到按现有牛只计算,需要万亩草场才能保证牛只正常生长。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外沙牛场停业,牛只全部出售,原有的养殖设备也按市场价出售,地上建筑物全部清拆。
表4—1—40 1952—2005年神湾(新湾)耕牛饲养情况表 单位:头
(续上表)
(三)“三鸟”
境内河涌交错,自古以来农户就有饲养“三鸟”的习惯,一是自己食用,二是增加家庭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大部分农户只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三鸟”生产量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农户有了自己的土地,粮食有富余,“三鸟”饲养量增多,1953年发展至5.89万只,是“三鸟”生产的第一个高潮。1958年“三鸟”饲养量7.98万只。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减产,“三鸟”饲养量逐年下降,年平均为4.3万只,是1958年的53.8%。
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和《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简称“二十条”),农民有自留地,允许搞家庭副业。1962年境内“三鸟”饲养开始回升,1968年发展至9.73万只,为第二个生产高潮。
70年代前期,把群众饲养“三鸟”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在农村掀起“割资本主义尾巴”风潮,规定养鸭不准超过5只,养鸡不准超过8只,超过数量则被视为资本主义,受到批判,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境内“三鸟”饲养量逐年下降,至1977年下降为3.38万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左”的错误,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大力发展饲养业和饲养专业户,境内“三鸟”饲养量增长较快。1978年“三鸟”饲养量为7.87万只,1980年“三鸟”饲养量为9.07万只。之后,“三鸟”饲养量直线上升。1985年“三鸟”饲养量达到顶峰,为70.42万只,是1979年的8.9倍。1988—1991年,年均“三鸟”饲养量53.2万只,是境内“三鸟”饲养史上的高位运行期。1992年,由于外地“三鸟”价格更便宜,本地饲养利润下降,境内“三鸟”饲养量下降至26.3万只,比上一年下降46.3%。1993—1998年,除1996年回升至70万只外,境内其余年份“三鸟”饲养量为21—25万只不等。1999—2004年,境内“三鸟”饲养量年均为7.53万只。2005年,境内“三鸟”饲养量有所回升,为8.37万只。
“三鸟”种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农户以自己培育“三鸟”种苗为主,有时到集市购买。50—70年代,公社食品站结合每年收购指标和农户饲养条件,有计划地向农户和集体提供种苗,达到上市要求时按比例收购活“三鸟”和鲜蛋(含种蛋)。1983年后,市场自由交易,“三鸟”种苗由农户、专业户自行解决。
鸡的饲养 1979年以前,境内鸡的饲养量在“三鸟”中居第一位。80年代,鸡与鸭的饲养量大致相等,鹅的饲养量有所提升。90年代,由于工业化建设征收农田和填平部分河涌水凼,境内鸭鹅的饲养量逐年减少,鸡的饲养量居多。除农家在房前屋后或山地林埔放养吃草的走地鸡外,也有专业户饲养肉鸡和蛋鸡。1991年,境内肉鸡饲养专业户有10多家,总饲养量16万只。1998年,养禽业受香港鸡禽流感病的影响,鸡苗、肉鸡曾出现滞销,价格大幅下跌,每公斤售价4元的肉鸡也很少人购买。境内养鸡专业户普遍反映养鸡效益不理想,基本是本利持平。2003年后,受“非典”“禽流感”的影响,境内只剩2家肉鸡饲养专业户,每批饲养200多只。
鸭的饲养 境内河涌多,农田多属冲积沙田,过去地多人少,劳力不足,耕作粗放,且易受台风和虫害影响,遗落在田间的谷粒多。农户利用鸭能喙食害虫和除草的习性,每年早晚两造饲养“中耕鸭”(即踏茜鸭),进行中耕除草、除虫。60年代,以田鸭为主,该品种羽毛颜色为白色、黑色和灰斑花色三种,少数呈银灰色。羽色不同,体形外貌亦有一些差别;田鸭食性杂、耐粗饲、抗病力强,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很少生病。除田鸭外,还有少量番鸭、白鸭、水鸭。养殖模式为散养。70年代初,境内引进北京白鸭(俗称京鸭)。部分大队及生产队建有集体鸭场。鸭苗主要由食品站鸭苗孵化场提供,可上市时由食品站收购。1980年后,境内以饲养京鸭和水鸭为主。京鸭特点主要是体躯狭长,头小,颈细长,前胸浅,腹部下垂,行动灵活,觅食力强。公母鸭的全身羽毛都是白色,喙青黑色,胫、蹼灰黑色或黑红色。水鸭是体形最小的河鸭,属鸟类之一,体长不及40厘米。水鸭是草食性鸟类,他们的食物包括草籽、谷物、水草等,在秋收后亦取食螺蛳等软体动物。1982年专业养鸭户出现,在近河涌的地方建立养鸭场饲养群鸭。1983年,境内有20个私营鸭场,每场批饲养量500—1000只不等。1985年以后,境内发展果、鱼、鸭鹅三结合的立体式作业,鸭的饲养量继续增加,经济效益较好。1991年后,随着农田不断被征用,河涌、水凼等陆续填平,鸭的生长环境受到较大的影响,境内转为以专业户塘面饲养为主,以农户家庭少量饲养为辅。
境内农户也利用禾虫滩放养鸭子。每年农历十月收割后,将禾虫滩进行犁干晒白,养上鸭子,到来年春节后再放水耙田。这几个月内利用鸭子喙食散谷,并用鸭子在禾虫滩上撒下的粪便做基肥,以便来年再插秧。因此,每年这一段时间也是境内养鸭数量较多的时段。
鹅的饲养 境内河涌众多,为鹅的饲养提供良好环境。家鹅只吃水生植物、藻类等,包括人为投放的饲料或青菜,最爱吃的是稻谷。50年代,养鹅为散养,饲养量很少。统计报表显示,1957和1958年境内市场销售活鹅均为28只。60年代和70年代,神湾(新湾)公社食品站大力发展养鹅业,食品站孵化场为农户和集体提供鹅苗。如1974年,食品站与竹排大队第二生产队签订鹅苗产购合同,收购鹅苗或鹅蛋。各生产大队相继办有集体母鹅场,大排大队被选定为集体养鹅点。古宥大队除大队母鹅场每批饲养200—300只外,北溪、沙仔、官甸围等生产队业均建立母鹅场,每批饲养100多只。农户家庭散养一般每户为3—5只不等。1975年,境内养鹅18801只,其中食品站投放鹅苗12562只,收购4361只。1983年,种养专业户受到政策鼓励扶持,境内有12个养鹅专业户,每户每批养鹅300—500只不等。1986年,发展果、鱼、鸭鹅三结合的立体式作业,境内养鹅达到10.49万只的顶峰,其中外沙乡2.5万只、竹排乡2.04万只、大排乡1.68万只,分居饲养量前三位。1978—1992年为养鹅经济效益较好、养殖量较多的时段,境内年饲养量2.4—5.2万只不等。随着开发建设和土地经营承包,境内鹅的饲养环境日益受到限制,1993年,境内鹅的饲养量1.65万只。1996年下降至0.365万只,仅在外沙、芒涌、定溪管理区饲养,分别有0.35万只、0.005万只和0.01万只。2000年后,境内农户很少饲养鹅(含散养)。
表4—1—41 1950—2005年神湾(新湾)“三鸟”饲养情况表(www.xing528.com)
(续上表)
注:1950—1977“三鸟”饲养的统计单位为“只”,1978—2005年“三鸟”饲养的统计单位为“万只”
表4—1—42 1957—2005年神湾(新湾)鸡蛋产量表 单位:吨
(四)其他动物饲养
珍稀动物饲养 1993年,古宥管理区廖均源开办珍稀动物养殖场,从广州高价购进獭兔7只、珍珠熊3只。由于引进的品种不适应境内气候环境,加上缺乏饲养技术,没有市场,经济效益差。不到一年时间,盲目上马的珍稀动物养殖全军覆没。
白鸽饲养 1979年前,境内白鸽为农户私人零散饲养。1981年,白鸽饲养量为350只。1986年,神湾供销社利用停办的副食品加工场开办白鸽场,饲养乳鸽450多只,获利4300多元;养殖种鸽500对,并向农户提供鸽苗,定期收购,销往中山市进出口公司,带动农户饲养白鸽2000多对。之后,境内有种养专业户少量饲养白鸽。1992年,境内白鸽饲养量4.05万只,达到历史高点。随后,境内白鸽饲养量逐年下降。1998年为0.45万只,产值约10万元。2005年,境内没有农户专业饲养白鸽。
表4—1—43 1981—1998年部分年份神湾白鸽饲养情况表 单位:只
蜜蜂饲养 境内靠近丫髻山和火炉山脚的柚埔、围仔、鹿角树、沙岗,古宥船溪、十二环等村庄的少数农户有饲养蜜蜂的习惯。蜂蜜以在春季采集的荔枝蜜产量为最多。公社化后至70年代,养蜂户一般饲养5箱以下,用竹篾织成长80厘米、直径约30厘米的蜜笼养蜂,蜂蜜用刀割。80年代中后期,养蜂户达到顶峰,有27户。养蜂方式为木箱养蜂,每箱有8—10个蜜架。境内蜂群共有300多个,年产糖量3000公斤。2000年后,养蜂户逐渐减少。2005年,境内养蜂户6户,蜂群80多个,年产糖量800公斤。
表4—1—44 1980—2005年部分年份神湾(新湾)蜂蜜产量表 单位:公斤
山羊饲养 境内山羊的饲养量不多,主要在磨刀门东水道以东有山头的各村庄。1957年境内山羊饲养量为114头,1958年山羊饲养量220头。1977年,古宥、南镇、定溪等大队及公社青年农场、外沙农场共饲养山羊195头。1980—1985年,境内山羊饲养地集中在定溪和古宥十二环,饲养户最多时有9户。1987—1991年,境内山羊饲养量在270—350头不等。1992年下降至135头。1998年回升至200头以上。2000年后,境内山羊饲养量逐年下降。2005年,境内没有饲养山羊。
表4—1—45 1978—2001年部分年份神湾(新湾)山羊饲养情况表
兔饲养 境内兔的饲养地主要在外沙。80年代高峰时有6户农户养兔,总饲养量约80头。90年代,饲养量逐渐减少。2005年,境内已没有农户养兔。
二、技术改革
(一)品种改良
境内畜牧生产主要是生猪和家禽。畜牧兽医站积极引进优质、高效的畜牧品种,提供给农户饲养,并引导总结有效饲养方法加以推广,提高农户收益,壮大畜牧生产规模。
生猪的良种引进 境内长期以饲养中山本地猪小耳花猪为主,俗称土猪,繁殖率高,食料广泛,粗生易养。70年代,畜牧兽医站引进良种“盆克”黑猪,后又陆续引进“兰特瑞斯”和朝鲜“平壤白”“大约克”等良种,其特点都为粗食易长和体型大而受欢迎,农家逐渐乐于饲养。80年代后期,品种改良以长白猪公猪为主,淘汰土种劣种一代杂交公猪。大力推广瘦肉型猪生产。90年代,瘦肉型杂交肉猪上市量占总上市量30%。2005年,境内瘦肉型杂交肉猪上市量占总上市量45%。
家禽的良种引进 鸭的饲养,境内长期以中山菜鸭为主,体型小、肉质较粗,产蛋量也不多。70年代,引进北京鸭供农户和生产队饲养。80年代后以白鸭饲养为主。鸡的饲养品种比较多样。80年代,引进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的中山沙栏鸡。90年代,引进石岐杂,还有乌骨鸡、三黄胡须鸡等优良品种。2005年,境内以石岐杂为主要饲养品种。
(二)饲养改革
60年代以前,境内农家饲养禽畜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都是以馊水、薯藤、菜荚、水浮莲、南瓜、番薯和木薯、碾米后的玉糠等为饲料。饲养周期(从投养猪苗至出栏时以100公斤平均计)为9—10个月,长则一年,生产效率低,利润少。70年代,采用粉碎机粉碎各种原料如玉米、稻谷、豆饼、花生麸等,再按一定比例混合来喂猪,饲养周期有所缩短。1980年后,推广配合饲料、稠喂、细致管理等新的饲养方法,普通生猪4—5个月体重便可达90—100公斤上市,境内一般农户家庭一年可以养2—3头猪,经济效益明显。80年代,境内生猪饲养逐步转变为专业户饲养经营,走上集约化经营、商品肉猪杂交化以及饲料喂养方式。2000年后,亲府猪场建成投产,采用自动化养殖模式。
境内家禽的饲养,至80年代初,饲养方式均为简单的在田间地头自行觅食、稻谷或糠饭谷混合喂养。1985年后,采用配合颗粒状饲料和谷物混合喂养为主。不少养鱼专业户把鸭圈养于鱼塘内,先把饲料喂鸭,鸭排出粪便喂鱼,起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2000年后,境内农户饲养家禽以自己食用为主,饲料多为谷米及糠饭混合;果农在林地放养的走地鸡,自行觅食与粉碎饲料饲喂相结合。
三、疫病防治
(一)机构与队伍
1952年前,境内农户防治禽畜疫病都是靠代代相传的原始方法——采用一些中草药进行防治。1953年,禽畜疫病防治工作由中山县政府农建科内设的兽医组负责。1955年,各乡均派出1人参加中山县农村畜禽疫病防治员短期培训,培训结束后返回原乡从事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境内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先后受三乡公社(三乡区)、深湾公社兽医站领导和指导。1965年1月,神湾公社畜牧兽医站成立,负责境内耕牛、生猪、“三鸟”的防疫、诊疗、市场检疫工作。
防治队伍建设 神湾公社畜牧兽医站成立之初有站长1人,工作人员2人。之后,兽医队伍逐渐扩大。1970年,新湾公社畜牧兽医队伍有:公社兽医站8人、大队防治员6人、生产队赤脚兽医29人、阉割手2人和配种员2人。1982年开始,兽医站有工作人员3—5人不等。禽畜防治落实两个程序:每年4月、10月定期开展两瘟两病、奶猪、过栏猪基础免疫,猪瘟、五号病和狂犬病控制;把好建议关,以屠宰场为重点,加强市场肉食卫生管理。2005年,神湾镇畜牧兽医站有职工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人。
(二)防治措施
耕牛防疫 重点是预防牛瘟、牛炭疽、牛出血性败血病等。1958年11月,神湾生产营涌口发生牛五号病O型,经封锁疫源,专家及时治疗,疫情得到控制。1974年3月和4月、1976年7月,境内共发生16头牛食物或农药事件,经公社兽医站紧急抢救,其中9头获救,7头死亡。1980年后,境内没有发生重大耕牛防疫事件。
猪防疫 主要是预防猪瘟、猪丹毒、猪出血性败血病、链球菌病。50年代猪瘟、猪出血性败血病、猪丹毒成为猪的三大传染病。1958年,为减少猪只发病急死亡,杜绝任意屠宰病猪,控制疫病流行,神湾乡实施生猪保险试行办法,设立生猪保险站。按神湾乡生猪保险章程规定,保费1.3—2.0元不等收取。对养猪户的生猪实行免费防疫,免费医疗,免费阉猪,猪死了赔偿。实施年限为一年。当年,完成猪瘟、猪肺役、猪丹毒预防注射分别为4800头、5849头和1020头。60年代发病较多,生猪保险站对生猪几种主要传染病坚持进行预防注射,使生猪的免疫密度一年比一年提高,有效地控制疫病流行。1965年,神湾公社生猪保险实施全保章程,保费为0.5—2.5元不等。在一些集体养猪场,曾先后出现过猪的布氏杆菌病、李氏病、伪狂犬病、喘气病、密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由于及时防治,没有引起流行。1966年起,生猪保险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停止执行。1970年7月16日,境内恢复生猪保险并制定章程,规定凡公社、大队、生产队、国有农场、机关事业团体及社员个体饲养的母猪肉猪能一律入保。保险期限:公母猪一年,肉猪到上市为限。保险费公母猪2元,肉猪1.8元,死猪按轻重1—1.5元。赔偿价格为公母猪每担(一市担等于100市斤)边肉计算:一级40元,二级35元;肉猪和未利用的公母猪(按肉猪计算)为每斤0.5—0.7元不等。生猪保险业务由公社畜牧兽医站负责办理。1979年后,境内生猪保险停止。1982年4月,再次恢复生猪合作防治保险,收费标准为公母猪3元/头,肉猪2元/头,代养猪不收保险费,但有病治疗需收回医药费;接受注射防疫并剪耳号的死猪赔偿标准,公母猪按边肉计,一级每担30元,二级每担25元;未利用的公母猪、肉猪,按体重计算每斤0.4元或0.5元。收费分别由食品站和兽医站负责。2002年7月,神湾镇兽医站根据农业部《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开展境内生猪免疫挂牌工作,挂牌率92%。2003年1月,境内推进全面落实生猪免疫挂牌工作,一切无免疫挂牌的生猪不能进入镇屠宰场屠宰。
“三鸟”防疫 1975年5月,外沙大队第6生产队发生禽出败疫情,550只母鹅中,死亡38只,重病48只。兽医站确诊后,将已病母鹅和未病母鹅分别进行治疗,重病母鹅全部获救,鹅群停止发病。1986年,古宥乡东华村一专业户的几百只鸭得病连续死亡,经兽医站配药及中草药治疗后,其他鸭得以健康存活。1987年,外沙村一养鸭专业户饲养的群鸭发生禽出败,经兽医站技术人员两次喂药,全部好转。经过坚持进行预防注射,90年代,境内各种疫情明显减弱,禽出败也只在局部地方发生。2004年2月10日,珠海市斗门出现禽流感疑似病例后,神湾镇迅速采取措施,严防禽流感进入,在两地交界处设立防毒站,为禽鸟注射预防疫苗,使境内家禽免疫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场、场不漏禽、禽不漏针”,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暴发。其后,镇兽医站对境内养禽户免费提供H5N1疫苗。
至2005年,境内未再发现群体性家禽死亡事件。
狂犬病预防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境内发生狂犬病例情况:1970年发生2例,1978年发生1例,1987年发生1例,1993年发生1例,发病者全部死亡。1980年7月,新湾公社发布《关于防治狂犬病的通告》,要求严格注意疫情发生,如有狗咬伤人,应立即报告卫生部门,伤者应立即送卫生院注射疫苗,以防发病;8月3日前要把境内各家各户各单位的狗杀光,各大队单位应组织打狗队。兽医站按照上级安排,开展预防狂犬病工作,重点放在犬类的免疫预防注射。1981年,境内接受免疫注射的家犬6781头,注射率为62.5%。此后,兽医站坚持10年每年一次落乡进户连续防疫,注射密度均在75%以上,收到显著效果。1994年后,境内未发生人群感染狂犬病死亡病例。1997年狂犬病疫苗注射率达到93.13%。2005年,镇兽医站开展免费提供疫苗,犬只免费免疫注射疫苗工作,由兽医站全面负责、村组织防疫员力量协助开展狗只疫病预防注射。当年,境内接受免疫注射的家犬4185头,注射率为88.1%,没有发生一起狂犬病。
(三)检疫
1965年神湾公社兽医站成立后,执行由农业部、商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等共同颁布的《兽医卫生建议规程》,配备检疫员1—2名,检疫的具体任务是境内上调石岐的畜禽交通检疫和生猪宰前检疫、交易猪苗无病检疫,每天对食品站生猪屠宰场检疫并发放出场证。兽医检疫人员对检出的病畜按规程处理。80年代初,涌口市场建成后,兽医站对该市场的禽畜产品和猪肉档进行检疫,宣传防疫知识。1996年神湾新市场开业后,镇兽医站每天早上派员进场对猪肉实施检疫,合格后盖章方准上市;对有卫生牌照的档口进行年检,对无证经营者进行卫生监督并做好卫生合格证补发工作。2000年,国家发布《动物防疫法》《肉品检疫法》,使检疫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镇兽医站加强生猪“瘦肉精”残留量检测、肉品质量稽查以及广泛宣传动物产品检疫法律法规。2002年7月,镇兽医站贯彻农业部《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对境内养猪户、生猪流通户的存栏和150斤以下的肉猪实行生猪免疫标识挂牌工作。2003年起,镇兽医站对镇屠宰场实行派员驻场检疫。2005年,境内检出禽畜病例13例,其中生猪8例、“三鸟”5例,还检出瘦肉精残留超标猪68头,全部做无害化处理。
此外,针对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禽流感、鸡瘟、牛、羊口蹄疫动物疫病,镇兽医站每年都会制定科学防疫计划,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集中免疫(每年春季和秋季为主要免疫时段)和常年监督补针相结合,使动物各类疫病的防疫密度达到规定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