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南村在石岐以南23.4公里、神湾镇政府西北2.3公里处。驻地南镇自然村。2001年11月,镇属区划调整,把古宥、南镇两个行政村合并而得名。域区总面积有11.38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其中古宥在明嘉靖元年(1522)就有麦、郑、朱三姓人迁至古宥烟墩山脚下鸡乸地定居垦耕,是神湾镇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古宥原是山脚滩头,古时为一片汪洋,称古宥洋;后因沙泥淤积成一块200多亩的滩涂,村民在此聚居后,把船溪、桂涌、十二环三个自然村称为古宥村。1953年6月设立古宥行政乡,称为古宥乡,1957年2月,改设为古宥行政村,称古宥村。1961年8月改称为古宥生产大队,1984年2月称为古宥乡,1986年11月称为古宥行政村,1990年12月称为古宥管理区,2001年11月与南镇管理区合并称为宥南行政村。南镇村1952年并入神湾村,1965年析出称南镇大队,1983年再并入神湾乡,1986年11月复分,改称南镇村,1990年12月称为南镇管理区,2001年11月,镇属区划调整,与古宥管理区合并称为宥南行政村。
2005年,宥南村有户籍666户,人口2676人,其中男性1253人,女性1423人。共有姓氏105个,主要姓氏有陈姓471人、吴姓256人、李姓241人、林姓174人、郑156人、张姓145人。
1989年,全村有耕地4634亩,主产稻谷,次为甘蔗、塘鱼和花生。山地6100亩,其中种菠萝450亩,是特产“神湾菠萝”产地之一。1991年开始征地,发展村的第二、第三产业。镇政府征菠萝场、南镇、深环仔村一带土地500亩,建设镇属南镇工业区。至2005年,建有中山市远程皮具厂有限公司、万城塑胶电器制品厂、中山市怡高光学有限公司、中山市善浓玩具厂、亿顺电子玩具(中山)有限公司、中山市奥斯琦玩具厂等130多家厂企。工业生产总值91315万元。外来务工人员有13450人。
2005年,全村耕地面积有2305.85亩,主要生产情况:种植稻谷677.78亩,鱼塘养殖653.96亩,种植水果417.21亩,种植蔬菜221.09亩,花木种植335.81亩。2005年,经济总收入5878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3423万元,农村人均收入6207元,全村有2549人参加合作医疗。
村委社区内机构、设备齐全,有中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神湾管理所、中山市行政管理局神湾分局、广东电网公司神湾供电分公司、南镇水厂、神湾中心小学、神湾中学、古宥卫生站、南镇卫生站、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分行神湾支行、中山市神湾农村信用合作社新城分社、神湾市场、神湾商业中心区、神湾文化广场、篮球场。建有倚翠园、皇家翠园、南湾豪庭住宅小区,有饮食店、私营商店,有神湾汽车客运站等设施。
表2—2—3 宥南村合并前后主要干部名录
(续上表)
自然村概况
一、桂涌村
桂涌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距石岐城区22公里,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3公里,村落沿后门山麓西北山脚呈块状分布,与南面船溪村、西面官佃围村、北面北溪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32平方公里。村庄原是山脚滩头,古时为一片汪洋,称古宥洋,后因泥沙淤积,古宥后门山脚西成滩涂。明嘉靖元年(1522),麦姓、朱姓、郑姓先迁到古宥烟墩山鸡乸地居住,称为“三家村”,清康熙末年再迁到此地。后陈姓、卓姓、黄姓等陆续迁至此地居住,逐渐形成村落。因村前有条涌,村后过去有荔枝园,盛产桂味荔枝而取名桂涌村,曾用名新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451人,其中男221人,女230人。
村域东傍古宥后门山,西临桂涌河道。主要山岭有先生地顶山,主峰海拔336米。50—80年代,村民出入需经过船溪村一巷沿山边路(今古南大街)至麻阳公路出入村。90年代后期,在村西建设居民住宅小区。2000年,神湾镇在小区中建设桂源路,路面宽10米,长300米,连接麻阳公路,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钢筋水泥结构楼房。
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0年前,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1983年,村耕地有539亩,主要用于水稻种植、鱼塘养殖。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村部分耕地被镇政府征用。2005年,村集体有耕地240.21亩,实行承包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184亩,水果24.21亩,鱼塘养殖32亩。部分村民承包土地养殖水产,种植神湾菠萝,年轻村民外出厂企打工或经商,有的则在村里经营小商店或出租房屋。全村集体收入约14.24万元。
二、官佃围村
官佃围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3.6公里,村落沿古宥涌南面呈块状分布,与东面桂涌村、北面东华村相邻,南面与神湾镇商业中心相连接,北有古宥涌,全长3公里。村域总面积约0.12平方公里。清嘉庆二年(1797),林姓人家从南海迁移此地耕地居住,之后黄姓、梁姓迁来,逐渐形成村落。该地明朝时期属军屯田,租给当地佃农耕种而取名“官佃围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69人,其中男123人,女146人。
村域地处古宥涌,地势平坦,河网密布。50—70年代,村民可用小艇作出行工具。村内道路是围基路,从村南连接麻阳公路,是当时村民对外的主要道路。80年代,村民在村中窦闸,连接闸桥与麻阳公路,方便出入。1990年,村民把村道(今为官佃正街)进行硬底化建设,路面宽2.7米,长1200米,可通过汽车。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神湾镇南沙工业区的建设,麻阳公路裁弯取直改建,90年代,村建成沙莉路连接麻阳公路。1998年,在村东南面扩建官佃新村,村落逐渐扩大,形成块状分布。2000年,在新村南面建设官佃一巷,连接贯通麻阳公路与官佃正街,路面宽4米,长200米。村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80年代前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1983年,村有耕地498亩,80—90年代主要种植水稻、养殖塘鱼。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村耕地被镇政府征用,发展南沙工业园区,村民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房屋及商铺出租收入为主;其次为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有的村民在村里经营小商店、食店。2005年,村集体收入67.38万元。
三、东华村
东华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距神湾镇政府以北偏西约3.7公里,坐落在花果山西边山脚,沿山脚呈块状分布,东南邻北溪村、南接官佃围村、北连南沙工业区。村域总面积约0.27平方公里。清光绪初年(1877),吴姓迁此地居住而逐渐形成村落。该村在光绪初建有一牌坊,上书“东华”两字,取东方华光普照之意,故取名“东华村”。又因村民全为吴姓,曾用名“老吴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58人,其中男122人,女136人。
村域地势平坦,主要河流有扶渠河,流经村南边。90年代前,麻阳公路由村中东华街穿过,90年代,麻阳公路扩建铺水泥路面,改道从村东边经过,村道东华街连接麻阳公路,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1993年,因村西面扩建村民新住宅区,村落逐步扩大。1995年建成东华环街,路面宽6米,总长1090米,南北与麻阳公路连接,是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80年代前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1983年,村耕地有654亩,主要种植水稻、养殖塘鱼。1995年,神湾镇征用村部分耕地建设南沙工业区,村镇工商业迅猛发展,年轻村民到厂企打工。2005年,村集体有耕地313.8亩,其中种植水稻163亩、水果80亩、蔬菜23.8亩,鱼塘养殖47亩。部分村民承包土地开展水产养殖,种植蔬菜和柑橘,有的村民在村里经营小商店、食店或生产濑粉。村民主要收入以工资性收入、物业出租收入为主;其次为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等。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约76.66万元。
四、北溪村(www.xing528.com)
北溪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距神湾镇政府东北约3公里,坐落在刘三妹南边山脚,沿山脚呈弯月状分布,与西北面东华村、西南面官佃围村、南面桂涌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17平方公里。1904年,陈姓村民从十二环村迁移此地定居,随后彭姓、廖姓等陆续迁入成村。因地处古宥乡之北,沿刘三妹山南面山脚地势而居,取名“北面斜”;又因毗邻“仙人骑鹤岭”山脉,又名“凤山村”;后因村前有一清溪,再次改名“北溪村”,沿用至今。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52人,其中男124人,女128人。
村域地势平坦,村北有刘三妹山,主峰海拔153米,东有“仙人骑鹤岭”。70年代前,村民需走山边泥路或沿古宥涌堤基路村入村子。90年代,麻阳公路裁弯取直,村民建设村道新乐街,路面长530米,宽8米,连接麻阳公路,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3年,村有耕地262亩,80年代前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80—90年代主要种植水稻、养殖塘鱼。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年轻村民到厂企打工。2005年,村有耕地200.72亩,其中鱼塘养殖125.72亩,种植水果75亩,实行承包出租经营。部分村民承包土地开展水产养殖,种植草皮。有的村民在村里经营小商店。村民收入来源以出租土地、种植菠萝和菠萝蜜、外出务工、房屋及商铺出租为主,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为次。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约31万元。
五、船溪村
船溪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2.8公里,坐落在后门山西边山脚,沿山脚呈块状分布,与东面十二环村、西面官佃围村、北面桂涌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42平方公里。该村原是山脚滩头,古时为一片汪洋,称古 宥洋。后因泥沙淤积,古宥后门山脚西成滩涂,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郑姓、朱姓村民从烟墩山西南山脚下鸡乸地迁此,后有陈姓、李姓等村民陆续迁移此地居住而逐渐形成村落。村子地处山脚的冲积滩,西接河溪,建村后常有船泊此而取名船溪村,曾用名船埠头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434人,其中男196人,女238人。
村域地势平坦,东边后门山海拔最高105米。古宥深环涌流经村南边,全长3.5公里,省道S365线神湾大道在村西边。50—60年代,村民沿古宥涌围基路到麻阳公路出入;70—80年代,在村口古宥涌建设一座船溪桥,村民通过船溪桥经山边路(今为古南大街)到麻阳公路出入;90年代,扩建铺水泥村道古南大街,路面宽7米,长500米,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1993年,在村西面与南面扩建村民新住宅区,村落逐步扩大。1996年,在村南面新住宅区建设古环街,路面宽6米,长300米,连接古南大街;2001年,在西面新住宅区南面建成鸿业街,路面宽约10米,总长300米,与麻阳公路连接,是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蔬菜、菠萝,畜牧业为辅。1983年,全村有耕地87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蔬菜。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村耕地大部分被神湾镇政府征用,开发南沙工业园。2005年,村有耕地528.29亩,实行承包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254亩,种植水果77亩,种植蔬菜197.29亩。部分村民承包土地开展果场种植,年轻村民到厂企打工,有的村民在村里经营小商店。现时村民收入以出租土地收入、种植菠萝收入、外出务工收入、房屋及商铺出租收入为主;其次是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2005年,村集体收入约31.8万元。
六、十二环村
十二环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距神湾镇政府东北约2.5公里,坐落在后林山西南面山脚,沿山脚呈块状分布,与西面船溪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17平方公里。清同治初年(1862—1865),陈姓从广州市增城上棚村迁移此地居住,之后有张姓、彭姓陆续迁移此地定居而逐渐形成村落。因从船溪村口至村落,需沿溪边小路转12道弯,以“环”与“弯”谐音,而取名十二环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54人,其中男116人,女138人。
村域三面环山,地势平坦。村东北临古宥水库,库容量为119万立方米,东南方向丫髻山,主峰海拔386米。古环街经过村落。50—80年代,村民需行村道环前街经过船溪正街至麻阳公路出入村庄。90年代,村民扩建村道环前街,水泥路面宽7米,长480米,连接古环街至麻阳公路,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稻谷,次为甘蔗、乌榄和菠萝、蔬菜。1983年全村有耕地471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村里耕地大部分被神湾镇政府征用。2005年,村有耕地202.78亩,主要以承包出租为主,其中用作种植水稻76.78亩,种植水果126亩。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房屋及商铺出租收入为主;其次为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等。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13.1万元。
七、南镇村
南镇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西北约2.3公里,坐落在螺地山山脚,沿山脚呈块状分布,北邻深环仔村,西北接步头尾村。村域总面积约0.32平方公里。清乾隆中期(1756—1776),古姓家族到此开村,后贺姓、邱姓、张姓等陆续迁入此地居住逐渐形成村落。村后有座山,其形似螺,名螺地山,村子因紧挨该山而初名螺地环村,后海寇为患,为防盗贼侵害,于村南筑炮楼,而更名南镇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421人,其中男192人,女229人。
50—80年代,村民从南镇正巷(原是村中泥路)出入村子。90年代初期,随着麻阳公路裁弯取直改造,神湾镇在原来麻阳公路路段建设水泥路南镇街,路面宽8米,长650米,连接麻阳公路,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1994年,村民在村西、北面逐渐扩建成新住宅区,村落不断扩大。神湾镇在新住宅区北面建设成鸿路,路面宽18米,长850米,连接麻阳公路与神湾市场;西面建设敬业路,路面最宽20米,长850米,连接彩虹路;东面建设文定街,路面宽10米,长550米,连接南镇街与成鸿路。村落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和养殖为主。1983年,全村耕地有84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蔬菜,养殖鱼塘。1990年后,村一半耕地被镇政府征收,开发工业园区。随着神湾镇南沙工业园和神湾市场的建成,年轻村民大多到厂企打工;有的村民在村里经营小商店、食店。2005年,村有耕地487.81亩,主要以承包出租土地作养殖业为主,其中用作鱼塘117亩,种植水果35亩,种植花木335.81亩。现时村民收入以出租土地收入、外出务工收入、房屋及商铺出租收入为主;其次为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2005年,村集体收入214.19万元。
八、步头尾村
步头尾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西北约1.6公里,坐落在容宝山西麓山脚,沿山脚呈块状分布,东邻深环仔村,东南邻南镇村,北邻官佃围村。村域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清同治元年(1862),林姓村民从斗门迁移此地定居。当时村边一带的地下有蚝壳,村民在此挖采蚝壳,运输船只均在此建渡头停泊而取名“渡头尾”,后取名“步头尾”。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176人,其中男80人,女96人。
村域西临磨刀门水道,50—80年代,村民需要经过村道泥路穿过深环仔村出入。90年代初,村民在村东与深环仔村交汇处建有一座深环桥,横跨古宥深环涌(3.5公里),连通敬业路与村道,桥宽8米,宽12米;又扩建村道深环西街,水泥路面宽6米,长800米,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3年,全村耕地有24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养殖塘鱼。1990年后,村耕地被镇政府征收,开发工业园区。随着神湾镇南沙工业园和神湾市场的建成,年轻村民大多到厂企打工;有的村民在村里经营小商店、食店。2005年,全村耕地有120.59亩,以承包出租作养殖业为主。现时村民收入以出租土地、种植菠萝、外出务工、房屋及商铺出租等收入为主;其次为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16万元。
九、深环仔村
深环仔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中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西北约2.6公里,坐落在容宝山西麓山脚,傍山脚沿深环涌北岸呈条状分布。西连步头尾村,南邻南镇村,北接官佃围村。村域总面积约0.27平方公里。清道光三年(1823),李姓家族因避战乱,由中山市大涌镇大岚村迁入当地,随后开族繁衍而逐渐形成村落。因村边一带多蚝壳,村民遂以挖蚝壳为生,后因蚝壳挖尽,剩下环村深沟,而取名深环仔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161人,其中男79人,女82人。
村域地处古宥深环涌,50—80年代,村民需行村道泥路经崩山围(今神湾市场)围基到麻阳公路出入村子。90年代,随着神湾市场建成,在东村口建设兴业街,路面宽10米,长580米,连接神湾市场与麻阳公路。又扩建村道深环东街,路面宽6米,长750米,连通兴业街、深环西街和敬业路,成为当时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大多为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3年,全村耕地有245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蔬菜,养殖鱼塘。现时经济以出租土地用于养殖业为主,比如养殖塘鱼。1990年后,村耕地被镇政府征收,开发工业园区。随着神湾镇南沙工业园和神湾市场的建成,年轻村民大多到厂企打工;有的村民在村里经营小商店、食店。2005年,村集体耕地有211.65亩,主要实行承包出租用作鱼塘养殖。现时村民收入以出租土地、种植菠萝、外出务工、房屋及商铺出租收入为主;其次为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16.8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