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沙村在石岐以南21.3公里、神湾镇政府以北偏西4.7公里处,驻地藕围自然村,村域总面积有12.8平方公里。因该地原为西江(今磨刀门水道)口外淤成的沙滩,故名外沙村。1953年6月设立外沙行政乡,称外沙乡;1957年2月设为外沙行政村,称为外沙村。1961年分为外沙、枕头角和藕围3个生产大队;1967年11月复合,称外沙生产大队,1984年2月称为外沙乡,1986年12月称为外沙行政村。1990年12月称为外沙管理区。2001年11月称为外沙村民委员会,简称外沙村。外沙村委会辖13个自然村,有16个村民小组。所辖枕头角自然村,1957年划评为中山抗日游击区。
2005年,外沙村户籍人口999户,人口4363人,其中男性2086人,女性2277人。共有姓氏113个,主要有梁姓1014人、陈姓511人、吴姓399人、林姓349人、罗姓286人。
1989年,全村有耕地7648亩,主产稻谷,次为甘蔗、塘鱼和莲藕。神湾镇于1998年在外沙开始征地开发,发展外沙第二、第三产业。1999年建设外沙村工业区(第三工业区),引进神湾镇日雄玩具制品厂、中山市铨扬钢钩工程有限公司、中山市神湾镇花果山木制品有限公司等厂企。2004年,神湾镇整合北部工业区,建成南沙工业区。2005年,有企业29家,工业生产总值3800万元。外来务工人员有2330人。
2005年,村耕地面积有5386.08亩,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及鱼塘养殖,其次是香蕉和莲藕种植,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570.08亩,鱼塘养殖面积2516亩,香蕉种植面积190亩,莲藕种植面积110亩。2005年,经济总收入7500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750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6115元。全村有4332人参加合作医疗。
表2—2—2 外沙行政村合并前后主要干部名录
自然村概况
一、藕围村
藕围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距石岐城区以南21.3公里,神湾镇北部,距镇政府以北约3.8公里。村落沿麻子涌两岸(主要在北岸)呈线状分布,与东面顷三村、南面围尾村、西面围头村、北面四隆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41平方公里。村子始建于清光绪初期(1875—1883),陈姓从中山古镇、梁姓从坦洲迁移此地,筑围耕种逐渐形成村落。因该地原是莲藕塘,陈姓、梁姓迁此建村后,将莲藕塘筑围改种水稻而取名藕围。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300人,其中男145人,女155人。
该村域地处麻子涌通磨刀门水道,河涌密布。70年代前,可航行50吨位船只,村民出入主要靠船只或小艇,或行走围堤泥路,交通十分落后。80—90年代,村道铺设水泥路面,村民建设2米宽的藕围桥,桥窄,只能通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2003年,随着神湾镇南沙工业区的建设,神湾镇政府另建一座南沙中桥,连接南沙工业区光辉路与藕围村,2005年通车,桥面宽20米,长50米,可通过大型汽车。该桥成为村内对外的主要通道。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藕围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养殖塘鱼。1985年村实行分田到户,有耕地419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塘鱼养殖。2005年,村有耕地424亩,全部土地实行发包出租,租给村民经营,其中种植水稻304亩、莲藕30亩、鱼塘养殖90亩。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神湾镇南沙工业区建设逐步完善,村内中青年村民到周边厂企务工,有的经营商店、食店。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8.55万元。
二、安吉围村
安吉围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7.8公里。村落沿安吉围涌南、北两岸呈线状分布,与东面新隆村、南面后隆村、北面里溪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52平方公里。清道光十六年(1836),因西江泥沙沉积成海坦,有吴姓村民迁居于此,后何姓村民也迁居至此地繁衍生息,村民将此地四边筑堤围地而逐渐形成村落。村民对生活寄予平安大吉的美好愿望,故将村名称为安吉围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405人,其中男187人,女218人。
安吉涌贯穿村内,连接西江河。80年代前,村民出入村庄需行走围堤泥路。水路交通发达,可航行50吨位船只,村民出入主要靠船只或小艇。大部分村民购买沙船从事沙石水路运输行业。2000年,为保护水生态环境,村民响应政府禁止河道采砂的规定,同时取缔石场,停止从事相关行业。2002年,镇政府自村东起建设外沙工业大道,长2公里,宽10米,连接麻阳公路神湾大道北。外沙工业大道成为村民主要交通道路。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养殖塘鱼。1985年,村实行分田到户,有耕地769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养殖塘鱼。2005年,部分土地被镇政府征用种植花木。村有耕地400.13亩,其中种植水稻120.13亩、香蕉60亩、鱼塘养殖150亩,虾塘养殖70亩。村内全部土地实行发包出租,村里水产养殖专业户有6户。随着南沙工业区不断开发建设,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45.32万元。
三、后隆围村
后隆围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6.7公里,村聚落在后隆围涌南、北两岸,呈线状分布,与南面安隆围村、北面安吉围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51平方公里。清道光末年(1842—1847),西江河泥沙沉积成海坦,黎姓村民迁居于此,后陆续有何姓等村民迁至此地定居繁衍生息,村民将此地筑堤围地而逐渐形成村落。因村子是在四隆围的一块土地上筑成的一个新围,而取名后隆围。全村户籍人口387人,其中男182人,女205人。
后隆涌贯穿村内,向西连接西江河。80年代前,村内水路交通较方便,很多村民用小艇出入村子。50—80年代,村民把后隆涌两边堤基加宽成为村道,村民出入村子行走泥路。80—90年代,村民进行村道硬底化建设。村道长1公里,路面宽2.5米。2000年后,镇政府扩建村道为后隆街,长1.2公里,宽6米,连接安隆街到外沙路。后隆街成为村内对外出行的主要道路。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养殖塘鱼。1985年,村实行分田到户,有耕地803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塘鱼养殖。2005年,部分土地被镇政府征用,村有耕地694.95亩,其中种植水稻398.95亩、香蕉80亩、鱼塘养殖160亩,虾塘养殖56亩。村内全部土地实行发包出租,村民承租经营水产养殖,全村水产养殖专业户7户。随着南沙工业区不断开发建设,除部分村民从事水产养殖外,大部分村民均到周边工厂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2005年末,全村集体收入55.88万元。
四、安隆围村
安隆围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6公里。村坐落在四隆涌南岸,呈线状分布,与东面新隆村、南面四隆围村、西面福隆围村、北面后隆围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53平方公里。清同治初年(1862—1865),先后有梁姓、吴姓及郭姓居民从内地迁来此处,在这片西江河泥沙沉积而成的海坦上填泥筑围,逐渐形成村落。因村落处在四隆围的一块土地上,为与其他村名区别,而取名“安龙”,喻义平稳兴隆、安居乐业,而“龙”与“隆”同音,后更名为安隆围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387人,其中男197人,女190人。
村域处西江磨刀门水道,河涌密布,四隆涌贯穿村内连接村西边的西江河。村内陆路交通比较落后,50—80年代,村民出入主要靠船只或小艇。村民行走围堤泥路要通过四隆涌桥出入,四隆涌木桥通行能力较差。80—90年代,村民把四隆涌桥建成水泥桥,建设水泥村道,路面宽2.5米。2000年后,镇政府建设村道安隆街,长1公里,宽6米,连接新隆街。安隆街成为村民对外主要交通道路。2005年,随着古神公路的建成,村民把村道连接古神公路,村落交通便利起来。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5年,全村有耕地620亩,村民大多用于种植水稻和水产养殖。2005年,村一部分耕地被政府征用后,村内土地(576.04亩)实行承包与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296.04亩、莲藕30亩、鱼塘养殖200亩,虾塘养殖50亩。村内有4户水产养殖专业户。随着南沙工业区不断开发建设,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从事个体经商。2005年末,全村集体收入总额是28.78万元。
五、外沙新隆村
外沙新隆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5.2公里,村落沿板象山西南麓山脚呈块状分布,三面环山,与西北安吉村、西南安隆村、东南枕头角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31平方公里。1957年,该村原在开平县大沙富食村,因当地建山塘水库而迁此建村,原取名外沙新村。1990年,为区别于镇内同名者,而取名“新隆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334人,其中男151人,女183人。
村域被板象山三面环抱,50—80年代,村民靠行走板象山南麓山边泥路出入村子,交通十分不便。80—90年代,村民在村南边环山河涌堤基建设出村道路——进场路,并进行水泥硬底化建设。2000年,神湾镇政府扩建村进场路,并改称为外沙工业大道;建设村道新隆街,长450米,宽6米,连接外沙工业大道。新隆街成为村民对外的主要交通道路。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楼房。
新隆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2年,新隆村集体自办陶瓷厂,产品有花盆、黄盆、瓦筒、瓷下水管等,生产队长任厂长,农忙半停,农闲大办。90年代,当地村民住宅房屋采用水泥结构,瓦筒、瓷下水管销售不景气。1997年,陶瓷厂停办。1985年,村有耕地352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养殖塘鱼。2005年,有耕地313亩,实行承包与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113亩,鱼塘养殖200亩。随着神湾镇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村民到镇内厂企或外出务工,有的外出经商。2005年末,全村集体收入23.3万元。
六、枕头角村
枕头角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4.8公里,村落沿龙井山东南角而建,东南临麻子涌,西北傍龙井山,呈块状分布;与东北面金凤环村、南面四顷村、西面新墩村、西北面新隆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22平方公里。清道光六年(1826),林姓渔民从中山沙溪迁移到此地定居,繁衍成村。因此地形似枕头,村庄位于龙井山东南角,而取名“枕头角”。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90人,其中男140人,女150人。
村域处麻子涌四清桥旁,村陆路交通较为发达,西有外沙路,南有外沙进场路,外沙进场路横经村连接省道麻阳公路神湾大道北。沙湾市场在村的东北面,因靠近市场,交通方便,村民的生活出行均非常便利。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楼房。(www.xing528.com)
枕头角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70—80年代,村有耕地552亩,村民种植水稻和蔬菜等农作物。因该村地理位置靠近省道麻阳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村中工商业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土地被镇政府征用,建设神湾镇多宝工业区。剩余土地出租,进行农业种植。2005年末,村集体土地134亩,实行承包与出租经营,年租金收入约50万元。大部分村民均在周边工厂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或从事房屋出租。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60.8万元。
七、新墩村
新墩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4.8公里。村坐落在谭坑涌两岸,呈线状分布;谭坑涌贯穿村子,连接麻子涌;与东面枕头角村、南面四顷村、西面二顷八村、北面安隆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27平方公里。清同治五年(1866),陈姓村民从斗门迁移此地居住,随后有罗姓等村民陆续迁移此地聚居逐渐形成村落。村民把村子原土地地基填高成土墩建房,故取名“新墩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46人,其中男122人,女124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靠谭坑涌两岸堤基出入村子。90年代,村民把堤基进行硬底化建设,将路面扩宽成2米,但堤基通行能力还是较差。2005年,镇政府再次对该村内道路进行硬底化改造,改造为路面长1300米,宽6米的新墩街。新墩街连接外沙路,可以通行中型汽车,大大改善村民交通。2005年,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的二三层楼房。民办神舟学校设于此。
新墩村地处西江磨刀门水道,河涌密布。70年代前,部分村民以打鱼为生。村民撑渔船通过谭坑涌、麻子涌前往西江河打鱼,帮补家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时已没有村民从事渔业,村内土地亦用作农用地出租。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甘蔗。1980年前,村有耕地433亩,主要种植水稻和从事水产养殖。2005年,村集体土地有363.2亩,实行承包与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133.2亩,鱼塘养殖190亩,虾塘养殖40亩。随着神湾镇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村民到镇内厂企或外出务工,有的外出经商。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24.6万元。
八、四隆围村
四隆围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以北约6.5公里,村落沿四隆涌南岸,呈条状分布,与东面二顷八村、南面藕围村、西面福隆村、北面安隆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58平方公里。清同治初年(1862—1864),该地西江河泥沙沉积而成草坦,冯姓及苏姓等村民陆续迁移至此地居住,将此地四边围起筑地而逐渐形成村落,取名“四隆围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346人,其中男164人,女182人。
村域处河网地带,四隆围涌在村北流过连接西江河,村内四隆围河贯穿该村,与村北四隆围涌连接,四隆围村水路交通发达。50—70年代,大部分村民以船或小艇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农忙时,村内水道异常繁忙,有时出现塞船现象。陆路方面,村民靠走四隆涌河堤泥路街外沙路出入村子。80年代,村民建设村道水泥路,90年代镇政府扩建村道,路面长1200米,宽6米,南经外沙路接古神公路,北连安隆街,成为村民对外的主要道路。2005年,村民住宅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的二三层楼房。
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因该村水资源丰富,村民在农忙时种植水稻,农闲时会在河涌打鱼虾补贴家用。1980年前,村集体耕地有637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和鱼塘养殖。2005年,一些土地被镇政府征用后,村有耕地574.62亩,实行承包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164.62亩,鱼塘养殖260亩,虾塘养殖150亩。年轻村民大部分到镇内厂企或外出务工。2005年,全村集体年收入约49.4万元。
九、福隆围村
福隆围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地势平坦,距神湾镇政府西北约5.4公里,村民沿四隆涌南岸聚居,呈条状分布,与东面四隆村、南面围尾村、北面安隆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28平方公里。清同治五年(1866),因西江河泥沙沉积成海坦,草坦堆积,黄姓村民最早到此居住,后梁姓及陈姓居民陆续迁入,对草坦进行填泥筑围,垦耕繁衍生息而逐渐形成村落。因草坦是四隆围的一块土地围成的一个新围,取名大新围村,后为与四隆围其他三个含有龙字的村名对应,改名福龙围。“龙”与“隆”同音,后更名福隆围。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26人,其中男102人,女124人。
村域地处西江河磨刀门水道,河涌密布,四隆围涌流经该村连接西江河,50—70年代,村民靠船或小艇出入村子,村里陆路交通比较落后,村民需走河涌围堤泥路出入。1992年,村民自筹资金修建水泥村道。2005年,镇政府扩建村道为福隆街,路面长750米,宽6米,连接四隆街,建设古神公路横穿该村,村内对外交通变得便利。村民住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1980年,村有耕地827亩,主产稻谷,次为甘蔗和塘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神湾镇政府征用村的耕地发展工业区。2005年,村集体耕地有362亩,实行承包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102亩,鱼塘养殖200亩,虾塘养殖60亩。村民部分从事水产养殖,有4户水产养殖专业户,其余的均到工厂务工。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约27.3万元。
十、二顷八村
二顷八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距神湾镇政府北偏西约5.2公里,村落沿二顷八涌两岸呈线状分布,与东面新墩组、南面顷三组、西面藕围组、北面四隆围组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3平方公里。民国十五年(1926),西江河泥沙沉积而成海坦,郭姓到此居住垦耕,后梁姓、陈姓等陆续迁入,并对草坦进行填泥筑围垦耕,逐渐形成村落。因开村之初,村民丈量村内土地有280亩,按照土地面积而取名“二顷八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238人,其中男106人,女132人。
该村地势平坦,河涌密布,二顷八涌贯穿村子连接麻子涌。80年代前,村民以打鱼为生,船只可通过二顷八涌经麻子涌出西江河。村内道路是泥路,交通比较落后。1991年,镇政府、村民小组、村民三方筹措资金,进行二顷八涌两岸堤基路硬底化建设,路面扩宽成3米,可通小汽车,改善了村民的出入交通。村民住宅建筑多为钢筋水泥结构楼房。
该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为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1980年,全村耕地有371亩,主产稻谷,次为甘蔗和塘鱼。2005年,村集体耕地有351.4亩,实行承包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141.4亩,鱼塘养殖120亩,虾塘养殖90亩。有3户水产养殖专业户。村民除部分经营农业外,其余外出到厂企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约22万元。
十一、外沙顷三村
外沙顷三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距神湾镇政府以北4.8公里,村落沿麻子涌南岸呈线状分布,与东面四顷村、西面藕围村、北面二顷八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28平方公里。清同治五年(1866),因顷三地主有田出租,地租稍为便宜,就有来自顺德、番禺等地的陈姓、林姓到此租田耕种,并聚居繁衍生息而逐渐形成村落。建村之初,村民丈量土地面积有一百三十亩,按照丈量土地面积而取名“顷三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331人,其中男158人,女173人。
村域地处麻子涌旁,地势平坦,河涌密布。50—70年代,麻子涌通磨刀门水道,可航行50吨位船只,村民出入村子靠船或小艇。村里陆路交通比较落后,村民需经过横跨麻子涌的顷三桥再经外沙路进出,顷三桥桥宽只有2米,不能通行汽车,村民出入非常不便。90年代,村民建设水泥村道顷三街,路面长1000米,宽6米。2003年,随着神湾镇南沙工业区的建设,镇政府在村南面建起路面宽25米,长300米的福源路,连接顷三街,接通麻阳公路神湾大道北路段。福源路成为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村民住宅建筑多为钢筋结构楼房。
顷三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1980年,村耕地有486亩,主产稻谷、甘蔗和塘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2003年村内部分土地被镇政府征用建设南沙工业区。2005年,全村耕地有328亩,实行承包出租经营,其中种植水稻188亩,莲藕50亩,鱼塘养殖90亩。村邻近南沙工业区,部分村民利用宅基地建设成出租房,租给务工人员。村民收入以农业经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其次为集体经济分红、个体经营收入。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总额是13.9万元。
十二、外沙四顷村
外沙四顷村位于中山市南部平原地带,距离神湾镇政府以北偏西约4公里,村落沿麻子涌南岸呈线状分布,与南面东华村、西面顷三、北面麻子涌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53平方公里。清同治五年(1866),因西江河泥沙沉积而成海坦,罗姓到此垦耕定居,随后其他姓氏陆续迁来此,填泥筑围而逐渐形成村落。开村之初,村民丈量村内土地面积有四百亩,就用土地面积取名“四顷村”。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393人,其中男195人,女198人。
村域地处麻子涌旁,地势平坦,河涌密布,麻子涌流经该村连接磨刀门水道。50—70年代,可航行50吨位船只。村民以打鱼为生。村民经常驾驶小船经麻子涌到磨刀门水道打鱼。80年代前,村民需走麻子涌地基泥路到麻阳公路出入,90年代,镇政府进行麻阳公路裁弯取直,改建四清桥,建设村道四顷街,路面长1300米,宽6米,连接麻阳公路。2004年,外沙商业中心建成后,村内陆路交通较发达,村民出行交通十分便利。村民住宅建筑多为钢筋结构楼房。
四顷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0年,村有耕地664亩,主要有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村中工商业迅猛发展。2000年,村中大部分土地被镇政府征用,建设南沙工业区及沙湾市场。2002年,村集体有耕地240.3亩,村民把剩余少量土地出租用作水产养殖。村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另外有的到沙湾市场经商。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约13.9万元。
十三、围尾村
围尾村位于中山市神湾镇北部,距神湾镇政府西北约3.3公里,村落沿古宥涌北岸呈条状分布,与东面顷三村、南面官佃围村和神洲湾畔小区、西面西江、北面藕围村相邻。村域总面积约0.24平方公里。清光绪初年(1875—1883),陈姓、吴姓迁此定居,筑围耕种而逐渐形成村落。村庄位于所筑围的尾处,故取名“围尾”。2005年,全村户籍人口480人,其中男237人,女243人。
村域地势平坦,河涌密布。70年代前,村民大多用船或小艇出入。80年代,村里陆路交通道路主要为古宥涌北岸堤基泥路,路面宽只有2米,交通比较落后。2003年,神湾镇南沙工业区中建设光辉路,路面长2000米,宽40米,连接该村。光辉路成为村内对外的主要道路。古神公路建成后,镇政府在该村西建设一条宽4米的村道,连接古神公路,可以通过汽车,村民交通便利。2005年,村民住宅建筑多为钢筋结构楼房。
围尾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以水稻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1980年,村有耕地715亩,主产稻谷,次为甘蔗和塘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2002年起村内部分土地被政府征用,用于古神公路及南沙工业区建设,剩余土地实行承包出租经营。2005年,村集体耕地有624.44亩,其中水稻种植234.44亩,香蕉种植50亩,鱼塘养殖260亩,虾塘养殖80亩。村邻近南沙工业区、神洲湾畔小区、南湾豪庭小区、神湾中心小学,商业繁荣。村民除经营农业外,有的外出到厂企务工,有的进行个体经营。2005年,全村集体收入约47.5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