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和乡镇建设规划
天等县从1980年开始进行县城建设规划,曾先后2次编制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分别在1995年、2004年对县城建设总体规划进行编制。2010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加快,县城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县建设局邀请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修编《天等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范围:东北至龙文、龙马;西北为天等至田东公路外延500米的山体边坡;西至县城西部连绵的石山坡底;东至水泥厂,并沿东部外环向北延伸;东南至龙角、果梅;西南至弄怀。县城总规划范围面积60平方公里。此外,完成天等镇至龙茗镇政府19公里的道路拓宽工程、城区大道9公里的道路拓宽工程和弄模工业园区的道路规划。至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4.4万,城镇化水平达到32%;建设用地规模为776.25公顷,人均0.012公顷。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旧城区、城北片区、城南新区、仕民小区及派替湖旅游新区的详细规划方案,其中旧城区的规划面积为366公顷,城北片区为208公顷,城南新区为58公顷,仕民小区为353公顷,派替湖旅游新区为224公顷。
1988年以后,根据自治区和南宁地区关于要在短期内分期分批尽快完成对乡镇级集镇建设规划的要求,相继完成全县13个乡镇的建设规划。规划遵循调整、改造、利用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本着向高层发展,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面积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逐步建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整洁美观、文明繁荣的小集镇。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986—1989年,天等县利用自治区以工代赈资金建设11条机耕道路,为乡村道路建设打下了基础。1990—1997年,投入建设资金7275万元,先后建设21条共203公里的乡村公路和16条共68公里的机耕路。1993年,建设县城5.5公里的过境二级公路和进结至平果县果化镇16.4公里的四级公路。1998年,实施村级道路建设大会战,逐渐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天等至南宁、天等至崇左公路为主线,向各乡镇辐射,形成县乡村屯的交通公路网络。投入2023万元开展村级道路建设大会战,建设乡村公路32条共159.6公里。1999年12月,32条乡村公路全部竣工通车并通过自治区验收,全县123个村实现村村通公路。2000年,全县完成村级道路建设大会战后,开始实施屯级道路大会战,至年底全县共建成屯级道路307条,总长614公里。
天等县向都镇民族村通村路(张奇勋 摄)
2000年10月,动工建设天等至大新二级公路,全长41.8公里,其中天等县境内路段长19.72公里,投资9200万元,路基宽15米,路面宽9米。2002年10月竣工通车。实施了一批乡村公路提级改造以及革命老区公路和贫困村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2005年,天等县实施交通建设项目18个,竣工项目15个,在建项目3个。完成村级、屯级公路项目6个共36.5公里,总投资536.8万元。公路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天等县出山通道——天等至大新二级公路(农大勇 摄)
(三)改造电力设施
1986年以后,天等县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县电业部门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对全县电网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加大扩网增容建设和改造力度,使全县电网布局趋于完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逐年提升。
1993年6月,经自治区电力工业局批准,总投资1142万元的110千伏变电站在天等县城北建成运行。1997年,天等县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至2004年底,天等110千伏变电站有主变压器2台,容量40000千伏安,年供电能力28000万千瓦时;有110千伏进线1条,110千伏出线1条,35千伏出线5条,10千伏出线2条。
1998年开始实行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主要实施农村电网体制改革、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等。2000年2月开始组织施工。2004年,全县15个乡镇123个村全部进行电网改造(新建)。新建(改造)35千伏配电线路5条共53.521公里,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1067.32公里,新建(改造)配电台区997个,容量39005千伏安。更新配电变压器971台,完成“一户一表”改造(新建)73710户。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后,户端电压由农网改造(建设)前的180伏上升到220伏,电价由原来1元/千瓦时下降到0.522元/千瓦时,下降47.8%,年减轻用电户负担500多万元。
至2004年,全县有110千伏变电站1个,容量40000千伏安,属综合自动化控制变电站;有35千伏变电站11个,主变压器台数13台,容量30850千伏安,年供电能力21000万千瓦时。2005年,对全县高低压线路及设备进行彻底更新改造,制定并实施电网目标规划,对电网建设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建设一条安平变电站至东平变电站(220千伏)35千伏线路与主网连接,同时对安平变电站进行技改增容,实现双电源供电,多点供电。(www.xing528.com)
1993年6月,天等县城北110千伏变电站建成运行(张奇勋 摄)
天等县东平镇110千伏变电站(农大勇 摄)
(四)加快现代电信设施建设
1992年,天等县投资700万元安装2000门程控电话。1993年12月,开通县城数字程控电话,电话号码由4位升为6位,可直拨国内外电话。1994年3月,开通无线寻呼。1995年11月,天等至南宁光缆架通,投资750多万元,架设光缆161公里,实现全县乡镇开通程控电话。1996年2月,开通县城移动电话基站,县城开通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1996年,交换机由2000门扩容至4000门;1998年又从4000门扩至6000门,实现全县开通程控电话。1998年3月10日0时起,电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加入南宁本地网,城乡实现直拨,用户不出家门就可直接拨打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号码。到1998年底,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679部;2002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442部;2005年,全县在网用户36251户,农村电话用户8467户。
1994年6月,开通无线寻呼BP机“127”自动寻呼台。1997年有用户596户,2000年有用户2024户。2001年,随着手机用户增多,BP机用户锐减,年底停止BP机业务。
1995年,天等县开通移动电话,当年有移动电话(大哥大)4部。1996年发展到95部。1995年至1999年8月,移动电话由县邮电局、电信局管理。1999年9月天等移动分公司成立,移动电话业务由天等移动电话分公司负责管理。至2004年网络容量达10万门,实现GSM网络与IP电话、移动互联网、虚拟专用网、GSM1800双频网、移动智能网、短消息平台的拓展和融合。实现全国自动漫游,开通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自动漫游。1998年,县内开通互联网(宽带网),采用在电话上加装1只调制解调器,通过拨169或163接入号的方式接入,最高接入速率为56 KBps。当年的用户主要集中在金融、计算机培训中心等行业。2002年3月,ADXL宽带网正式开通,当年拥有用户98户。随着家用电脑拥有量增加,宽带用户逐年增多,2003年全县有宽带用户366户。2003年4月,开通联通新时空CDMA20001X系统,包括移动可视电话、移动视频点播、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信息服务、互联网在线游戏、MP3在线视听和下载等个性化服务得以实现。2004年全县宽带用户增加到1560户,2005年全县宽带在网用户1839户。
(五)县城建设
县政府加强对县城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扩大城区规模。县城建设总体集中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街道建设方面,县城开发建设主要是城北开发区。
1994年,新开发城北工业区,城中商住区,城北第一、第二商品住房开发区,城北开发区土地开发以拍卖出让私人宅基地为主。1995年至1998年,改建、新建县城街道11条共12.5公里。1998年,开始实施“一图二路三厕四场”工程,即绘制新的县城城建规划图,修建县实验学校至县政府大门右侧路和县总工会至城北开发区道路,在县城建设3个标准的公共厕所,建设粮油、农贸、建材、牲畜等方面的市场。龙茗、进结、东平、上映等乡镇实现了街道水泥硬化。2004年,开始引进开发商开发建设城北商贸城。城北商贸城占地2.33公顷,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设有工业品市场7200平方米,农贸市场2400平方米。
2004年,投资190.63万元,完成长400米、宽25米,铺设面积6000平方米的会荣小区主干道工程建设;完成中山公园工程建设,两项工程共投资40万元;投资8万元,完成城北大道西侧支道路硬化和街砖铺设;投资10万元,对县城空闲地及道路两旁的空地进行绿化,共种植2000多棵优良树种,成活率95%以上;投资40万元,完成邮电局至人民银行排污沟封闭工程建设;投资26万元,完成新兴街街道的硬化工作;在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中,新完成部分路段管道铺设,完成城区供水主管道改造400米,缓解了部分县城学校、工厂和城北开发区等的用水紧张问题。
2005年,共投资325.8万元,完成仕民至弄模工业园区长2.7千米、宽12米的道路改造;投资20万元,完成营坡住宅小区150米道路建设;投资60多万元,完成城中路改造(县公安局至县府大院道路改造)建设,对路面进行柏油铺设,在人行道铺设彩砖、安装路灯、种植树木等;投资28.5万元,完成城关中学至第三小学370米道路的改造建设;投入资金30万元,拓宽、硬化城区小街小巷5条;完成城区供水主管道改造700米,缓解部分工厂和小区开发的用水紧张问题;投资150多万元,新开通县城至工业园区4.2千米供水管路;投资5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投资6万元,对过境二级路和城北大道两旁及城关小学门前的人行道进行绿化。投资60万元,对县城沿街楼房进行粉刷;投入60多万元,完成城中路(含城中一、二、三路)、会荣大道、教育路、添荣路的路灯建设,县城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