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探索新的经营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民群众陆续摆脱小片土地的束缚,纷纷走向市场。根据农村的现实状况,县委按照“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开经营权,明确发包权”的基本政策,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放活搞活使用权”的土地承包责任制政策。
从1996年起,延长土地承包期至30年。到1995年,天等县的第一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普遍到期,为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把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放在搞好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上。1994年12月,县委成立县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土地承包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县、乡(镇)抽调4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各村、屯开展第二轮土地延长承包合同签订工作。配合乡村干部搞好土地延长承包工作,指导村、组做好土地延长承包的签约、发证和建档工作,把土地延长承包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承包土地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土地继续保持稳定,根据人口增减、建设用地和自然灾害毁坏耕地的实际情况,在人均有地相差较大的个别农户之间采取多退少补的办法适当调整。全县第二轮土地延长承包工作到1995年底基本结束,全县应签订土地承包合同73241份(户),落实签订69911份(户),占应签订合同总数的95.45%。通过第二轮土地再延期的承包工作,使广大农民增加了对土地的投入,生产积极性再度被激发出来。
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稳定完善承包关系,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同时,县委大力支持、引导农民筹资入股,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引进市场机制,促使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1996年,全县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仍是继续搞好农村土地再延期承包的扫尾工作,开始引导农民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参与农业股份合作制。此后,天等农村部分地方开始出现土地租赁、转包经营、入股经营、联合开发等经营方式,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形成。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相对集中,推进农业和农户经营向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
引导农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农民自发采取集资入股、联合经营的办法,发展规模更大的种养业,或共同兴办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所得利润完全按贡献和入股资金分红,将生产经营中的权、责、利紧密结合起来。县委还对原有的乡镇企业全面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机制,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因只注重农户分散经营的一面,忽视集体经营,导致村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空壳,农村公益事业严重滞后的状况。对此,县委、县政府努力完善经营机制,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决定从1996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县委从县直机关和乡镇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124个村任职,实行单位(部门)包村责任制,一定三年,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部门单位的目标管理。组织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投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资金,在加强管理方面下功夫,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产生较好效益并保持稳定和良好的发展状态。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共投资283万元,创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26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到1998年,全县124个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9个,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有17个,占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数的20.97%。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社会服务功能,提高了村级组织承担社会性开支的能力,初步解决了村级长期以来存在的无钱办事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改革的发展。
(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综合开发(www.xing528.com)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农村改革,天等县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走出了只注重粮食生产的单一性农业生产方式。但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党的十四大以后,县委、县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立足县情,引导农民调整农村产业、产品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三田”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甘蔗、八角、水果、畜牧水产生产等,大搞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调整粮食和甘蔗种植比例,发展甘蔗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和农业收入。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树立一批“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头”乡镇企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以沼气池为纽带,带动种养业的发展,实现粮丰、钱多、生态美的目标。调整农业整体结构,加快发展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项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紧抓不放,并取得显著成效。
1997年,县委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2000多名干部职工深入全县124个村,通过“四带”(即带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的办法扶持农民,引导农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努力,全县农村生产力布局、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县粮食种植比重逐步下降,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大幅上升。畜牧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4.58%,农民总收入中有28.34%来自畜牧业;优质粮、优质瓜果、良种猪、良种畜禽等各种优良品种进村入户、广泛普及,基本实现种养品种良种化,带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和订单农业迅速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和“基地+农户”形式的民间组织随之成立,农资服务、技术服务、农机服务、加工服务、运输服务等方面的组织应运而生。
发展规模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一批农民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家家种粮种菜、户户养猪养鸡走上专业户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在农户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全县各地呈现出区域化生产的特点,开始向“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经济格局发展。1993年以后,县委、县政府就根据各地的土壤条件、种养习惯、技术水平、销售渠道、交通条件等因素,围绕专业化、区域化目标,按照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着手建设甘蔗、指天椒、苦丁茶、八角等作物的生产基地。全县的农业产业、产品各具特色,有以一业为主,从事专业化、商品化生产,形成“一户一品、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专业型;有种、养、加、销统一运筹,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综合型;有水、陆、空(空间)精心布局,巧妙搭配的立体型;有运用生态学原理,开发庭院,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型;还有利用新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密集型。在分布上,在“能人效应”作用下,一户带几百户,一人带一村,共同发展。在经营项目上向特色发展的方向转变。
199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对经济林和水果生产进行了调整,在天等、龙茗、小山等乡镇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在福新等乡镇建立八角生产基地,在都康、小山等乡镇建立苦丁茶生产基地,在把荷、上映等乡镇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在东平、向都、驮堪、宁干等乡镇建立指天椒生产基地。1997年后,县委又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当年全县共种植甘蔗、八角、苦丁茶等短期高效经济作物13.2万多亩。全县有2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参与农业开发的干部、职工达1600多人,开发项目100多个。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全县农业整体结构。200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8034万元,比1995年增长36.72%,年均增长7.34%。全县农村向着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目标迈进。
苦丁茶生产基地(张奇勋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