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结构设计原理:强度计算及螺栓连接

钢结构设计原理:强度计算及螺栓连接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4承压型螺栓连接的构件图4.5摩擦型螺栓连接的构件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依靠摩擦面上的摩擦力传递荷载。图4.9构件的各板件非全部直接传力表4.1轴心受力构件节点或拼接处危险截面有效截面系数 η

钢结构设计原理:强度计算及螺栓连接

设计轴心受拉构件要考虑5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破坏方式)。

(1)极限状态1(毛截面屈服)

对于截面无削弱的构件(称为毛截面),如图 4.2 的 a—a 截面,当截面上的拉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后,虽然构件还能继续承担更大的荷载,但构件已经产生较大变形,较大的变形甚至可能使相邻的构件破坏并使其所处的结构系统失效,达到不适宜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因此以截面上平均拉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作为轴心受拉构件的强度准则

(2)极限状态 2(净截面断裂)

对于有孔洞削弱的截面(称为净截面),如图 4.2 的 b—b 截面,在拉力作用下,截面应力分布不再是均匀的,孔洞附近有应力集中现象。弹性阶段,孔洞边缘最大应力maxσ可达到平均应力的3倍左右,继续增加拉力,对变形性能良好的材料,孔洞边缘最大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强度后[σmax=fy,图 4.2(c)],最大应力不再继续增加,而只发展塑性变形,截面产生应力重分布,截面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y[图 4.2(e)],由于少数截面不会使构件产生过大的变形,构件还能承担更大的拉力,直到净截面被拉断,此时可认为截面平均应力达到钢材抗拉强度fu[图 4.2(f)]。

(3)极限状态 3(板件冲切破坏)

构件的节点板通过较少数目的密排、大直径、高强度螺栓相连时,连接部位内可能会有局部块状部分脱离,导致构件破坏。

(4)极限状态 4

用于连接的螺栓或者焊缝发生破坏。

(5)极限状态5

用于连接的节点板或拼接板可能会先于受拉构件破坏。

图4.2 构件内力分布图

图中,Ny=Afy,Nu=Anfu,A为毛截面面积,An为净截面面积。

本章主要介绍极限状态 1 和极限状态 2。对于轴心受拉构件强度计算,应按“毛截面屈服”和“净截面断裂”双控准则进行计算,即必须同时满足:

对毛截面屈服

对净截面断裂

式中 N——构件承受的轴心拉力设计值;

A——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An——构件净截面面积;

fy,fu——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γRy——验算钢材屈服的抗力分项系数;

γRu——验算钢材断裂的抗力分项系数。

由于断裂的危害大于过大的变形,一般取γRu=1.2γRy。我国《钢结构设计标准》,γRy取值随钢材牌号和厚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为1.090~1.180,则γRu=1.2γRy=1.31~1.42,即1/γRu=0.76~0.70,《设计标准》统一取1/γRu=0.70。而fyRy=f。因此,《设计标准》验算轴心受拉构件强度公式为:

对毛截面屈服

除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者外,其截面强度应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对净截面断裂

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轴心受拉构件,当沿构件全长都有排列较密的螺栓孔时(图 4.3),为了防止变形过大,截面强度应按净截面屈服计算:(www.xing528.com)

图4.3 有排列较密的螺栓孔的构件

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强度时,不同截面内力可能不相同,截面面积也可能不同,需要根据构件的连接方法、削弱情况,确定有几个可能的危险截面,有时需要计算多个截面。

图 4.4(螺栓承压型连接)、图 4.5(螺栓摩擦型连接)所示螺栓连接的轴心受拉构件,很容易根据力系平衡求出构件各截面的内力,各截面内力如图所示。摩擦型螺栓连接,由于“孔前传力”,各截面内力会比螺栓承压型连接小一些。

图4.4 承压型螺栓连接的构件

图4.5 摩擦型螺栓连接的构件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依靠摩擦面上的摩擦力传递荷载。摩擦力分布在每个螺栓中心附近的有效摩擦面上。有效摩擦面的直径约为螺栓孔径的3倍以上。图4.6和图4.7均为螺栓摩擦型连接孔前传力示意图

图4.6 摩擦型螺栓连接的构件

图4.7 孔前传力示意图

计算时假定每个螺栓有效摩擦面均匀受力,则验算板件最外列螺栓处净截面强度时,一部分力在孔前已由有效摩擦面上的摩擦力传给另一个板件,净截面处的力已减小为:

式中 n——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目;n

1——所计算截面(最外列螺栓处)上高强度螺栓数目。

所以,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构件,毛截面强度按公式(4.1)计算,净截面断裂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 n——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目;n

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数目。

显然,摩擦型螺栓连接,构件受力均匀性好于承压型螺栓连接。

图4.8所示单角钢轴心受拉构件在端部采用单边和节点板连接,节点板传来的力N与角钢形心不重合,偏心使角钢成为双向偏心受拉构件,但因为偏心距不大(xe、ye很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构件实际承载力为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的承载力的 85% 左右。因此,此类连接仍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强度,但将钢材设计强度乘以折减系数 0.85(钢结构标准条文7.6.1)。

图4.8 单边连接的单角钢拉杆

另外,图 4.9(a)所示连接,内力 N 由角钢一条边(连接边)传给节点板,没有与节点板连接的角钢外伸边的内力通过剪切变形传给连接边,再由连接边传给节点板,即“剪切滞后”造成应力不均匀分布。图 4.9(b)所示工字形截面拉杆,端部只有翼缘和节点板用焊缝连接,在连接区域内,工字形截面应力分布不均匀,A 点应力最大,B 点应力低于 A 点,腹板中心的 C 点应力更低。因此,设计标准规定,轴心受拉构件和轴心受压构件,当其组成板件在节点或拼接处并非全部直接传力时,应对危险截面的面积乘以有效截面系数η,η也称为剪切滞后系数,即毛截面面积取Aη,净截面面积取nAη。不同构件截面形式和连接方式的η值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表 7.1.3 轴心受力(包括受拉和受压)构件节点或拼接处危险截面有效截面系数表格取用(表 4.1)。

图4.9 构件的各板件非全部直接传力

表4.1 轴心受力构件节点或拼接处危险截面有效截面系数 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