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因此在换面法中,必须先掌握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1)点的一次换面
如图5.2 所示,已知点A 在V/H 投影体系中的两面投影(a,a′)。设置一个新的投影面V1代替原投影面V,同时使V1 面垂直于H 面,如图5.2(a)所示,建立起一个新的投影体系V1/H取代原体系V/H。这时,V1 面与H 面的交线便生成新投影轴X1,将点A 向新投影面V1 投影,便获得点A 的新投影。
从图5.2 中不难看出:在以V1 面代替V 面的过程中,点A 到H 面的距离是没有被改变的。
即
将新的投影体系V1/H 展开:使V1 面绕X1 轴旋转至与H 面重合,由于V1 面垂直于H 面,展开后a 与的连线必定垂直于X1 轴,又得出:
图5.2 点的一次换面(替换V 面)
在图5.2(b)中,可由上述关系作图求出点A 在V1 面上的新投影。在这样一个作图过程中,称为新投影,a′称为旧投影,a 称为新(V1/H)、旧(V/H)体系中共有的保留投影;X 称为旧投影轴,简称旧轴;X1 称为新投影轴,简称新轴。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点的换面法投影规律如下:
①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
②点的新投影和保留投影的连线,必垂直于新轴。(www.xing528.com)
图5.3 表示当替换水平面时,设置一个H1 面代替H 面,建立一个新体系(V/H1),获得点A在H1 面的新投影a1,如图5.3(a)立体图所示。由点的换面法投影规律,得:a1a′⊥X1;a1 ax1 =Aa′=aax。图5.3(b)表示了求新投影的作图过程。
图5.3 点的一次换面(替换H 面)
从以上两投影图中,不难得出点的换面法作图步骤如下:
①建立新轴(新轴的建立是有条件的),这是用换面法来解题时最关键的一步。
②过保留投影作新轴的垂线。
③量取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从而得到点的新投影。
2)点的二次换面
点的二次换面是在点的一次换面的基础上,再进行的一个点的一次换面。图5.4 表示在第二次变换投影面时,求作点的新投影的方法,其原理与点的一次换面时完全相同。
图5.4 点的二次换面
如图5.4(a)所示,在点A 已进行一次换面后的V1/H 体系中,再作新投影面H2 代替H 面(H2 面必须垂直于V1 面),得到新体系V1/H2,同时产生新投影轴X2。这时,点A 在新投影面H2的投影a2 到X2 轴的距离,即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A 在H 面上的投影a 到X1 轴的距离,即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也就是a2ax2 =aax1 =,点A 在H2 面上的投影a2 与点A在V1 面上投影的连线垂直于X2 轴,即⊥X2。图5.4(b)表示的是求点A 二次换面后投影的作图过程。
同理,也可先作H1 面代替H 面(一次换面),得到V/H1 体系。再作V2 面代替V 面(二次换面),得到V2/H1 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是由点A 的正投影a′及第一次换面后的投影a1,作出点A 在V2 面上的新投影a′2,如图5.4(c)所示。二次换面的作图步骤与一次换面的作图步骤相同,只是重复进行一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