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设计最早确定的是制动管路的布置形式,而目前关于双轴汽车的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布置有以下5种常见形式,如图6-2所示。
图6-2 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a)II型;(b)X型;(c)KL型;(d)LL型;(e)HH型
(1)II型:前后轮制动管路各成独立的回路系统,即一轴对一轴的分路形式。
(2)X型:后轮制动管路呈对角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回路系统,即前轴的一侧车轮制动器与后桥对侧车轮制动器同属于一个回路。
(3)KL型:左、右前轮制动器的半数轮缸与后轴制动器全部轮缸构成一个独立的回路,而两前轮制动器的另半数轮缸构成另一回路,可看成一轴半对半个轴的分路形式。(www.xing528.com)
(4)LL型:两个独立的回路分别由两侧前轮制动器的半数轮缸和一个后轮制动器组成,即半个轴与一轮对另半个轴与另一轮的分路形式。
(5)HH型:两个独立的回路均由每个前、后制动器的半数缸所组成,即前、后半个轴对前、后半个轴的分路形式。
关于以上5种形式的制动回路,综合来看II型回路的特点是管路布置最为简单,布置方便,前后制动比可以通过平衡杆进行灵活调节,并且能够满足规则所要求的四轮同时抱死的状态。这一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这一分路方案若后轮制动管路失效,则一旦前轮制动抱死就会失去转弯制动能力,但仍能保持超过一半制动效能;当前轮管路失效而仅由后轮制动时,制动效能将明显下降,并小于正常情况的一半。
与之类似的X型管路的特点则是一回路失效时仍能保持50%的制动效能,此时前、后各有一侧车轮有制动作用,使制动力不对称,导致前轮将朝着制动起作用的车轮的一次绕主销转动,使汽车失去方向稳定性。另外,X型回路的制动力调节困难,难以保证四轮同时抱死。
综合FSAE赛事规则以及相关制动效能的要求,使用II型双回路布置(图6-3)最为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图6-3 II型双回路制动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