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人记载的条支和大秦

北朝人记载的条支和大秦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朝时代中国人对罗马认识的进步更加明显,表现在6个方面。渤海三面是陆地,说明已有中国人认识到了地中海在大地之中。海曲是海湾,说明此时看到的西方地图已经非常准确地分清海湾和大洋。安都虽然略去词尾的ch,但问题不大。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对地中海地区的交通记载非常珍贵,唐代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中国不再有对地中海地区交通的详细记载。

北朝人记载的条支和大秦

魏收《魏书·西域传》说:“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傍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四万余里。于彼国观日月星辰,无异中国,而前史云条支西行百里日入处,失之远矣。”南北朝时代中国人罗马认识的进步更加明显,表现在6个方面。

1.说大秦(罗马)的海是傍出,类似渤海。渤海三面是陆地,说明已有中国人认识到了地中海在大地之中。

2.说大秦(罗马)在两海之间,可能指在地中海和波斯湾或红海之间,波斯湾和红海都是印度洋的边缘海,说明已有中国人清楚西方的海陆轮廓。

3.说从安息西界的海曲,渡海到大秦,指的是从波斯湾经过红海到罗马,说明中国人已经知道这条航路。海曲是海湾,说明此时看到的西方地图已经非常准确地分清海湾和大洋。此时安息早已灭亡,这里或许是沿用汉代中国人对波斯地区的称呼。因为《魏书》记载的西域情况有很多不见于汉代史料,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段也不是源自汉代,而是北朝时期的新信息。

4.安都即安条克,这个译名比西汉的条支、东汉的安谷更准。安都虽然略去词尾的ch,但问题不大。条支略去词头的an、安谷略去中间的tio,似乎不及安都准确。安条克是罗马第三大城,不是都城,此处的都是指都会,如同海西(希腊)三大都其实指罗马在希腊所设的三个省会。[28]

5.说大秦(罗马)的日月星辰和中国相仿,说明已有中国人知道罗马的天象。罗马和中国的纬度接近,所以有接近的天象。

6.说前人误以为条支之西百里(百日之误)到大地尽头,其实条支之西还有广阔的大秦(罗马)。

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对地中海地区的交通记载非常珍贵,唐代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中国不再有对地中海地区交通的详细记载。

【注释】

[1]周运中,深圳市大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究员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3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3888页。

[4]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917—2918页。

[5]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第860、862页。

[6]F.Hirth,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Shanghai and Hongkong,1885.汉译本见[德]夏德著、朱杰勤译《大秦国全录》,商务印书馆,1964年。

[7]二人论战之文见[德]夏德著、朱杰勤译《大秦国全录》,第141—155页。不过阿伦把大秦等地全置于里海附近,错得更远。

[8][法]伯希和:《魏略西戎传中的贤督同汜复》,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3—19页。

[9][日]藤田丰八著、杨炼译:《条支国考》,《西北古地研究》,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21页。

[10]孙毓棠:《安息与乌弋山离》,《文史》第五辑,1978年;收入孙毓棠《孙毓棠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5年,第324—346页。(www.xing528.com)

[11][日]白鸟库吉著、王古鲁译:《大秦国及拂菻国考》《见于大秦传中的西域地理》,《塞外史地论文译丛》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38年。

[12]孙毓棠:《条支》,《文史》第六辑,1979年;收入《孙毓棠学术论文集》,第317—323页。

[13]余太山:《古代地中海和中国关系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9—17页。

[14][加]蒲立本著,潘悟云、徐文堪译:《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中华书局,1999年,第55页。

[15]潘悟云:《一川烟雨,万里翻红——纪念蒲立本教授》,《文汇报》2013年5月6日。

[16][日]宫崎市定:《条支和大秦和西海》,《史林》第24卷第1号;刘韶军译文,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九卷,中华书局,1993年,第385—412页。

[17]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中华书局,2003年,第143—145、151、677页。

[18]余太山:《古代地中海和中国关系史研究》,第26—33页。

[19][英]H.裕尔撰、[法]H.考迪埃修订、张绪山译:《东域纪程录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5—76页。

[20]仝涛:《北高加索的丝绸之路》,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历史》,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14页。

[21][日]藤田丰八著、杨炼译:《黎轩与大秦》,《西北古地研究》,第160页。

[22]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38页。

[23]莫任南:《中国和欧洲的直接交往始于何时》,《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26—33页。

[24][法]伯希和:《中国载籍中之梵衍那》,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编,第8—12页。

[25][英]莱斯利·阿德金斯、[英]罗伊·阿德金斯著,张楠、王悦、范秀琳译:《探寻古罗马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33页。

[26]宋馨:《汉唐丝绸的外销——从中国到欧洲》,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第22—33页。

[27]大秦中心在今意大利,本图为突出显示中东地名,基本未显示意大利。

[28]张星烺说《魏书》中大秦似专指叙利亚,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第151页。因为他误以为古人所说的都是都城,其实应是都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