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波在谈到埃及时,除了提及亚历山大里亚卓越的地理位置和别开生面的城市布局,还提到了当时商队往来埃及与阿拉伯、印度的路线:
但是现在他们(装载香料的船)大部分从尼罗河前往亚历山大城;它们也由陆路从阿拉伯和印度运往米乌斯(Myos)港,然后用骆驼运往底比斯(Thebes)的科普图斯(Coptos)城,这座城市位于尼罗河的运河边,然后再运往亚历山大城。[12]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在托勒密末期,从埃及经过海路向东方的贸易就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在托勒密早期及之前,埃及对外的海上贸易,主要是在地中海的,希腊人、腓尼基人和犹太人把持着埃及的对外贸易。而埃及的对东贸易,主要是对近东地区的陆地贸易,因此如帕尔米拉古城、两河流域的若干传统路线就显得格外重要。
而在公元前3世纪以后,随着局势的相对稳定与航海技术的发展,伴随着王国一系列对外扩张的举措,海上贸易逐渐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一般而言,海上线路的开拓,最初往往都是伴随着政治或者军事需要而开辟的。托勒密二世在位时期,埃及国力强盛,经济富足,国王迫切寻求新的海外利益,特别是对于象牙等奢侈品的需求。[13]他的将军沿着红海西岸向南,建立了著名的贝莱尼克(Berenike)港、米奥斯·霍尔莫斯港等港口。
这些港口的设立最初伴随着猎取象牙与战象的需求,后来这些殖民地就逐渐发展成为对于阿拉伯与印度东方贸易的城镇。继而,托勒密三世在贝莱尼克将大象运走,并且修建了从尼罗河中部底比斯的科普托斯到贝莱尼克的道路,最后把战象聚集在孟菲斯。[14]托勒密五世之后,王国逐渐走上了衰落之路,托勒密失去了对于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得对外贸易和王国经济更加依赖红海对东的海上贸易路线,而持续了百余年的猎象活动也难以为继了,为了猎象存在的军事组织逐渐为保障王国的东部贸易提供保护。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组织了一系列探险与殖民活动,沿着尼罗河上游、红海北部与东非海岸拓展眼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托勒密八世时期,库齐库斯利用季风航行到了印度,大大促进了托勒密时代末期埃及对东海上贸易的开展。(www.xing528.com)
公元前1世纪初,托勒密设立了一个“印度海与红海将军”的称号,旨在规范埃及与印度的贸易联系。在埃及,胡椒、佛教徒陵墓的发现表明,到托勒密末期,埃及与印度之间的联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15]
到了罗马占领埃及后,罗马当局更加重视红海贸易对于帝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罗马时代埃及与印度的贸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奥古斯都时期,曾有印度、斯基泰等东方诸国使节来拜见。[16]而奥古斯都本人,还下令对波斯湾两岸进行详细的考察,就该地区的贸易活动写出报告,并记录海上航线如何与红海相通。老普林尼,生活在罗马帝国刚刚建立时,贯穿了公元1世纪。他著名的《自然史》在谈到罗马与印度贸易时,曾提到了罗马与印度贸易的巨大逆差,以及埃及航行至印度所需要的大概时间:
印度每年从我国夺走的财富不少于5 000万塞斯特斯(Sesterces),而卖给我们的商品,价格是其原有价值的百倍之多。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我国每年流入印度、赛里斯和阿拉伯三地的财富绝对不下1亿。这还仅仅是我国奢侈品的价格。
一艘船从亚历山大里亚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上到达科普托斯需要大约12天,从科普托斯沿着东部沙漠运输到霍尔莫斯港需要7天,到贝莱尼克港需要12天的骆驼行程,在夜间行走以躲避烈日。在夏季风吹起时,从亚历山大城沿着尼罗河逆流而上……当天狼星升起来不久,从贝莱尼克港出发,大约航行30天可以到达阿拉伯……再从这里起航……经过40天的航行,就会到达印度的第一座贸易中心格兰加诺(Cranganore)。因此,商队从亚历山大出发,到达印度需要94天。商队在12月初或者1月13日前从印度返航,就可以在同一年中回到埃及。[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