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戈登对苏州的侦察与测绘:海洋文明研究第4辑

戈登对苏州的侦察与测绘:海洋文明研究第4辑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1863年4月,戈登带领常胜军与淮军联手攻打苏州、常州。然而,戈登善于利用战前侦察了解地理形势。[71]在此基础上,戈登认为应切断苏州的水陆交通,对其围攻。这时戈登前往侦察,绘制名为《宝带桥》的地图。依据地图,淮军和常胜军展开水陆夹攻,一举攻下宝带桥,夺得苏州近城屏障。此时在苏州与无锡交界处,淮军主力正与李秀成部太平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占据浒墅关后,淮军完成了对苏州的包围。

戈登对苏州的侦察与测绘:海洋文明研究第4辑

自1863年4月,戈登带领常胜军与淮军联手攻打苏州、常州。这些地区都在上海周边一百里外,英军尚未进行测量,且缺少地理知识和准确的地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戈登指挥作战。更值得注意的是,1863年1月9日,英国内阁颁布敕令,允许陆军军官“可为中国皇帝效劳,参加任何军役,无论作战或其他军事行动”[65]。但对于英军到上海一百里外作战,直到4月23日,外交部才训令,“经过女皇特许,愿领半薪的英国军官可以在中国任何地区作战,但保持原有职位的军官不得越过三十里禁区[66]。所以戈登接任常胜军指挥后,要求利斯特协助作战,没有得到许可。此后日本爆发“萨英战争”,5月,工兵部队被调往日本,直到11月底才返回上海。[67]这就意味着,戈登在苏州作战时无法得到工兵支援。

然而,戈登善于利用战前侦察了解地理形势。据李鸿章“分路规取苏州”战略,常胜军主攻方向为福山、太仓和昆山,之后与程学启所部淮军略取吴江,从南面围逼苏州。4月3日戈登抵达福山,初次指挥常胜军就展开详细侦察,“戈登与侦察部队向河流左岸的一座寺庙进发,另一支部队在河两岸掩护这次行动,但没有遇到叛军抵抗,他们测量完就返回营地”[68]。对此,李鸿章印象深刻,声称:“接带常胜军之英兵官戈登驰抵福山,上岸遍察形势。”[69]5月29日,当淮军与太平军在昆山相持不下时,“戈登乘海生号(Hyson)侦察了绕城的运河以及昆山东门至苏州的运河河道”[70],探得“其由昆山回苏仅正义镇一条旱路,城贼尚众,必由正义回窜”。因此,常胜军和淮军先夺取正义,断绝太平军后援,为攻克昆山奠定了基础。

由于李鸿章“分路规取苏州”的战略以及苏州“路径丛杂,须往来察看形势,以便进兵”,常胜军将驻地由松江移到昆山,“往来察看苏州形势路径”。[71]在此基础上,戈登认为应切断苏州的水陆交通,对其围攻。对于苏州以南,夹浦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处在“即由吴淞江、泖、淀湖进太湖之口也”[72]。因此,戈登与程学启决定先攻夹浦,“因为它们非但保证太湖与运河之间的交通,而且俯临从苏州通向太平军在南边的诸城市的直达道路”[73]。攻下夹浦后,又消灭同里的敌军,将“吴江城外一律肃清,外援俱断”[74],迫使吴江不战而降,截断了苏州与杭州、太湖的水陆交通线。9月28日,淮军和常胜军继续向苏州推进,目标为“水陆要区,苏垣锁钥”的宝带桥。这时戈登前往侦察,绘制名为《宝带桥》(Patachow Bridge)的地图。该图在英国国家档案馆的编号为WO 78/990/1/13,标出宝带桥有53孔,长300码,桥东西均有太平军的防御工事,并以沉船阻塞河道,抵挡淮军进攻,即“其宝带桥之西有石营一座,东有土营三座,程学启等亲往察看,定议先攻土营”[75]。依据地图,淮军和常胜军展开水陆夹攻,一举攻下宝带桥,夺得苏州近城屏障。(www.xing528.com)

此时在苏州与无锡交界处,淮军主力正与李秀成部太平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为打破僵局,10月31日,程学启、戈登率兵北上,悄然绕到李秀成兵团后方,猛扑蠡口、黄埭。这期间“程学启、戈登同坐轮船察看前途形势”,考察地形及敌军兵力部署,此后又夺取浒墅关,控制苏锡交通线,切断太平军后路,致使李秀成在无锡战场失利,撤回苏州。在战斗中,“对叛军据点的细致侦察,以及占压倒性优势的炮火,使攻城拔寨变得十分容易”[76]。占据浒墅关后,淮军完成了对苏州的包围。12月4日,太平军献城投降,苏州沦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