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西州县海防布局:海岸转向内陆

粤西州县海防布局:海岸转向内陆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明至清初,粤西州县佐杂的海防布局主要呈现出由扼守海岸要地退向内陆墟市及港埠的趋势。一方面,将明代原扼守在海岸要害处之凌禄、清道、宁海、东场、沿海、珠场等司纷纷迁至内陆重要墟市进行弹压,其原先所驻地方则改由营汛弁兵戍守。另一方面,更为全面地派驻佐杂进入卫所旧地或新的海防重区,与水师武弁配合稽查。

粤西州县海防布局:海岸转向内陆

由明至清初,粤西州县佐杂的海防布局主要呈现出由扼守海岸要地退向内陆墟市及港埠的趋势。明代粤西沿海巡检在设立之初多为依托宋元旧置之营寨而创建,具有显著的军事色彩。洪武二十七年(1394),随着安陆侯吴杰等赴广东训练军士以备倭寇,各司开始大规模迁移于海岸军事要地,戍守烽堠,承担军事预警职能,以配合卫所官军构筑起大小相维的海防体系。

明中叶以后,粤西海防布局开始崩坏,巡检的海防作用逐渐沦为空谈。如雷州府“僻据海滨,土旷民瘠,即道府崇署尚多简略……巡检有官无地,僦寓郡城,朔望拜谒外,欠伸度日而已”[109]。此外,粤西沿海各巡检不仅设置数量较东路、中路稀少许多,就连维持武力所依靠的弓兵力量也仅有30—60名。万历后,巡检司弓兵裁革过半,高州府诸沿海巡司弓兵不过十数人,雷州府则每司只有8人。时人对此有论:“(弓兵)惟给本官使令,虽有讥察地方之责,徒虚文耳。巡检客居郡县城,兵随之,信地空虚,卒有警,八兵何能驰以济?况未必有八也,失事而官与兵身受督责,晚矣。雷、廉巡司大殊广、潮,寄空名而受实罪,可念也。”[110]但我们也应注意的是,万历年间,随着沿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巡检驻地的调整已开始从过去单纯以军事目的为主的扼守险要地方转向驻防繁华港埠。高州府赤水司、宁川司分别移驻梅菉、芷寮二处商港即是证明。(www.xing528.com)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的粤西沿海巡检司建置基本承袭明代,但因政权尚不稳固,加之迁海界等原因,巡检多居城内,并不能发挥该有的作用。但从雍正中期开始,随着地方经济的恢复与佐杂分防制度的大规模推行,粤西佐杂布局再次进行大规模调整。一方面,将明代原扼守在海岸要害处之凌禄、清道、宁海、东场、沿海、珠场等司纷纷迁至内陆重要墟市进行弹压,其原先所驻地方则改由营汛弁兵戍守。另一方面,更为全面地派驻佐杂进入卫所旧地或新的海防重区,与水师武弁配合稽查。如移阳江县丞至双鱼千户所城,迁合浦县丞于永安千户所城,又在遂溪县沿海要隘之杨柑墟地方复设县丞协同守备等官进行巡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