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派人去接收上海地区敌伪的资产,其中就包括日本开设的几家冰厂,并重新命名。“民国34年(1945)8月下旬,国民政府接收日伪华中水产株式会社在上海的4个冷冻工场并改名为华浦冷藏厂、华海冷藏厂、华江冷藏厂、华济冷藏厂。”[41]其中,华济冷藏厂的前身是日商的东方制冰厂。除了接收之外,国民政府还发还了一批战时被日伪侵占的工厂,其中就有抗战时委托给日本水产株式会社经营的英商的上海机器制冰厂。
抗战胜利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上海地区的冰厂在战后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与战前相较,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大不如前。机制冰厂在1949年4月时,数量逐步恢复到15家左右,其详细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1949年上海地区冰厂分布图
资料来源:《上海特别市冷藏制冰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上海档案馆藏,档案号S113-1-4。
战后,上海地区的机制冰厂大多是接收敌伪时期的资产;而战时日本为了统治通过水产事业而建造的冷藏库,成为战后上海地区冰厂分布的核心,也就是位于杨浦区鱼市场附近的几家冰厂。冰厂分布的重心相对全面抗战前,也有所变化。全面抗战前,机制冰厂的重心在租界范围内,主要供应租界范围内的娱乐场所及用户等。而战后的重心则在鱼市场周围,主要供应渔轮等渔业用冰。同时全面抗战前机制冰已经开始用于水产保鲜并逐步取代天然冰;全面抗战期间,机制冰大量地应用到了水产保鲜上,基本上完成了对天然冰的取代。战后上海地区的机制冰厂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恢复的程度相对缓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天然冰厂数量最多时达到150多座,而全面爆发后,受损情况严重,1945年6月时,仅剩八九家。可以想见,在战乱的环境之下,天然冰厂的发展艰难,并且,使用天然冰保鲜较多的渔业在全面抗战时期几乎被日军垄断。“在抗战期中,我国渔业界损失旧式渔船一万五千艘,手操网渔轮一百八十艘,轮船拖网渔轮十艘,渔民无辜被杀者数万人。”[42]全面抗战前,依赖天然冰较多的冰鲜渔船为主的旧式渔业,在全面抗战期间渔船几乎损毁殆尽。渔轮有的被破坏,有的被征用,所以天然冰也失去了水产业这个巨大的市场。
战后,在我国水产业复兴的前提下,天然冰厂也悄然复苏。不过抗日战争之后紧接着爆发了内战。“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和台风破坏的天然冰厂达80%,1951年勉力恢复到83家。”[43]笔者在上海档案馆找到一条1950年前后上海地区天然冰厂商的数量表。虽然无法完全反应1946—1949年天然冰厂的变化情况,但是却可以从侧面反映出,1949年时,天然冰厂经过内战的破坏,数量上肯定是少于表中数据的。
表6 1950年前后杨浦、高桥天然冰厂、冰库名称表
资料来源:《上海渔业专用天然冰高桥、杨浦区联合联销处章程》,上海档案馆藏,档案号S383-4-17-26。
虽然表中的天然冰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数据,但却能反映内战时天然冰厂的情况。此时天然冰厂的中心主要集中在杨浦和高桥两地。浦东高桥一带在全面抗战前即为天然冰的中心,而杨浦区的冰厂,主要是由于鱼市场位置和战后渔业复兴而兴起的。
战后机制冰和天然冰的地位又发生了逆转。这段时期,上海地区冰的市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机冰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二是物价飞涨。正是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天然冰重新占据了市场的主角。(www.xing528.com)
上海地区的机制冰其实在战争期间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一状况,在1945年6月28日,“市卫生局准予运销天然冰以补(机制冰)不足”[44]。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因机制冰厂数量较多,价格与天然冰相差无几,又因为工部局以天然冰不卫生而下达命令,严禁其与生冷食品接触,上海地区机制冰几乎占据了天然冰的市场。可是在战后,机制冰厂所产之冰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另外,随着上海地区水产事业的复兴,市场需要更多的机冰用来保鲜水产。机冰占一艘渔轮成本的18%,一吨机冰价格,战前为10元,而战后为33.30元(金圆券)。与战前相较,上涨230%。[45]而一艘渔轮每次出海捕鱼,装冰50吨,回港时须浇冰6吨,每吨价格33.33元,又运费每吨为2元。所以,综合来看,每次渔轮出海捕鱼,需要冰的成本就达到1 978.48元。查8月份渔轮每次出渔成本,需金圆券12 900元,每次捕鱼以前600箱(为渔轮上等之成绩),即64 000斤,以8月19日平均价,每斤1角2分3厘计,可售7 872元,收支相抵,净亏5 000元。[46]机制冰成本如此之高,渔业又需要大量的机制冰,所以市卫生局只能允许天然冰进入市场来弥补机制冰的不足。在市场需求的压力下,似乎全面抗战前严格的“卫生条款”也只能尽量放宽了。
机制冰价格上涨也是有原因的,不仅因为市场需求旺盛,更是因为机制冰的成本提高了。众所周知,机制冰的原料主要为阿摩尼亚液(氨水),利用氨水在压力下的汽化和液化,实现制冰的过程。战后阿摩尼亚液进口较全面抗战前不易,在《中国旧海关史料》中,有1946—1949年进口阿摩尼亚液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7 1946—1949年我国进口的阿摩尼亚溶液数量及价值表
资料来源:《中国旧海关史料》1948年第151卷,第19页。注:此表中“国币”指法币。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1946年到1949年,阿摩尼亚液的进口数量越来越少。这并不是因为国产阿摩尼亚液产量增加的原因,而是进口受到限制的缘故。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价格确是成十倍、百倍地上涨,这也是机制冰价格较高的根本原因。
随着天然冰被允许进入市场销售,机制冰的市场迅速被占据,从而机制冰的销路也成了问题。
本市夏季冷藏冰市场,向系由机器冰业独占,今年浦东一带之天然冰(俗称中国冰),已得市卫生局检验合格,准许销售,故机器冰之市场有一半以上已为廉价天然冰所代替。至机器冰业本身方面,又因阿摩尼亚进口受有限制,期价格较战前涨起二千万倍,即国产阿摩尼亚亦涨至一千万倍左右,在加电费工资激增,成本益形加重,致每吨价格高达三千六百万元。现全市机器冰业虽尚能保持每日四百二十吨之产量,与去年相差无几,但实销不及一半,亏损至巨,故据该业表示,今夏是为机器冰业之严重难关。[47]
天然冰在战后重新占据上海地区冰市场的重要地位,但是这种取代,是战后机制冰价格昂贵以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引起的。而且使用成本较低的天然冰,对价格昂贵的机制冰更是一种冲击。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机制冰价格和产量逐渐恢复正常。“1975年底,历史悠久的高桥地区,最后几家天然冰厂也全部停业,天然冰保鲜已全部由机制冰保鲜代替。”[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