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盛传500余位唐宋蓬溪诗人,蓬溪文史资料揭秘

盛传500余位唐宋蓬溪诗人,蓬溪文史资料揭秘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以前,蓬溪尚未单独立县。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蜀人有诗传世者,约有500多人。当时蓬溪文士众多,在《宋史》《资治通鉴》《四川通志》《蓬溪县志》中,青史留名者达数十人。李新多次至蓬溪县,留下不少诗作。李新是宋代诗人中,对蓬山溪水描绘最多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将长存蓬山溪水间。将蓬溪山水刻画得很美丽,此诗已载入《永乐大典》和《宋代蜀诗辑存》等书中。

盛传500余位唐宋蓬溪诗人,蓬溪文史资料揭秘

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处于巴文化和蜀文化交汇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先秦时代,蓬溪地区为蜀国地,秦为蜀郡地,汉为益州广汉郡之妻阝、广汉、德阳三县辖地。唐永淳元年(682),划出方义县北境,置唐兴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742年9月27日),改唐兴县为蓬溪县,县名沿用至今。因此,真正的蓬溪县诗词,也从唐代建立蓬溪县时开始了。

先秦时期,四川分为巴、蜀两个国家,语言和文字与中原有别,用的是古蜀文字。诗歌方面主要是土著民族的口头文学,即民间歌谣,保存至今的不少,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了一些,同《诗经》《楚辞》风格相近,朴素无华,如《下里巴人》歌,流传很广。

秦汉时期,巴蜀文学发生了转折和飞跃。从先秦的土著民族口头文学,发展为汉文化系统的文学,并培育出司马相如扬雄这样一代文豪。汉代除扬马而外,名扬天下的四川赋家还有资阳的王褒,广汉的李尤、李胜等人,他们一同组成汉赋蜀中作家的强大阵容,称霸一朝而雄视百代!

两汉而后,降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数百年间,兵连祸结,土著巴蜀之民,不断大批逃亡,战乱与分裂,代替了和平与统一,巴蜀地区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富庶。此时,蜀中诗人,亦与社会形势一样,一片凋敝。

唐代以前,蓬溪尚未单独立县。由于史料缺失,生活在蓬溪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创作的诗词,今已无迹可寻了!

唐宋时期,是封建时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高涨的时代,巴蜀地区仍不时有动乱发生,然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来说,情况已大为好转,社会有了一定活力,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盎然生机。就全国而言,唐宋时期是诗文词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就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巴蜀作家们的创作可谓成就非凡,令人刮目相看!唐宋时期蜀人之诗,成就卓越,诗人彬彬辈出,如夏夜星空,令人眼花缭乱。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蜀人有诗传世者,约有500多人。宋代四川有进士3992人、状元8人,《宋史列传的四川人物有185人,两宋时代是四川文化最光辉的时代。尤其是诗中之李白、文中之“三苏”、词中之苏轼,更是卓尔不群,各领风骚。

“自古诗人多入蜀”,唐代乾元二年(759)冬,杜甫避“安史之乱”进入四川,在蜀中漂泊了十年,留下了800余首诗作。杜甫为蓬溪县(旧名唐兴县)客馆,撰有1篇散文《唐兴县客馆记》;给蓬溪县令王潜和刘主簿共赠诗3首:即《逢唐兴刘主簿弟》《教简王明府》《重简王明府》,表现了杜甫对蓬溪人事的关注。

唐代开成二年(837)至五年(840),著名苦吟诗人贾岛长江县(辖今大英县及蓬溪县天福、红江镇一带)主簿。三年在任,手不释卷。著有《长江集》,存诗400余首。今集中所载,如《寄令狐相公》《寄武功姚主簿》《题长江厅》《送友人游蜀》《谢令狐相公赐衣九事》《郑尚书新开涪江二首》《喜雍陶至》《送穆少府知眉州》《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巴兴作》《送灵应上人》等诗,皆作于蜀中。(www.xing528.com)

宋代蓬溪,经济繁荣,人才辈出。“忆昔赵宋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卷书。”白塔、宝梵寺、卓筒井等,均创建于宋代而享誉至今。当时蓬溪文士众多,在《宋史》《资治通鉴》《四川通志》《蓬溪县志》中,青史留名者达数十人。蓬溪有20余人在宋代考中进士。冯楫、谢金、于至、张述、杜陟、赵溥等人都有诗文集行世。外籍名人文同、李壁、魏了翁、刘仪凤、范成大、王灼、司马池等,都在蓬溪留下了诗作。

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诗人,四川盐亭人,治平三年(1066)元月,文同任普州(今安岳)知州。其时潼川府大旱,蓬溪尤甚,连饮水也十分困难。蓬溪苏知县带领全县人凿井找水,终于挖出“均利泉”,解决了蓬溪县城百姓饮水问题。文同闻之,赴蓬溪观看,并题诗赞扬蓬溪苏县令:“比户获美饮,颂君皆一辞。何以纪君德?是泉无涸时!”文同之诗,使人对蓬溪这位没有留名却留下德泽的苏知县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李新(1062—?),字符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哲宗元祐五年(1090)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1100),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今遂宁市)。徽宗崇宁元年(1102),入党籍。大观元年(1107)遇赦,摄梓州(今三台县)司法参军。宣和五年(1123),为茂州(今四川茂县)通判。有《跨鳌集》50卷,存诗540首。

李新多次至蓬溪县,留下不少诗作。其《芝溪院》诗云:“青盖行春踏雁沙,连山旧烧起新芽。马蹄何处穷余兴,犹有豀山一树花。”李新经过蓬溪县净戒寺时,作《八月十五日过蓬豀书净戒寺》云:“瓦冷云埋殿,灯长黑暗沙。药灵闲草木,蔓走古龙蛇。石佛随山老,松梯转路赊。门前溪水浅,无处问仙家。”李新热爱蓬溪山水,作《蓬溪道中所见》诗,其一:“筠舆百曲豀湾润,麦催款花小雨悭。鶗鴃弄声知境静,秋千垂影见春闲。一生瘦骨几随鹤,万事无心却爱山。为濯小槽收重碧,扫除东阁待翁还。”其二:“诗情冷落接坰荒,鸟语钩辀伴日长。山馆花烦蜂蜜重,溪桥雨润燕泥香。鄂君被暖春回帐,犬子琴闲月到床。醉里要归何处是,无功犹解记吾乡。”

李新是宋代诗人中,对蓬山溪水描绘最多的诗人之一。其人其诗,将长存蓬山溪水间。

冯楫(1075—1152),字济川,宋代蓬溪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曾写诗赞扬今重庆市潼南大佛:“岩旁石佛高百尺,巍然光耀如金山。往来无不获瞻睹,合十指掌敬慈颜。”

李壁(1159—1222),宋代学者、文学家,四川丹棱人,官至参知政事(宰相)。李壁在遂宁任职时,曾到蓬溪三圣院,作诗《四月十八日送连帅母丘厚卿三圣院即事》,有云:“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将蓬溪山水刻画得很美丽,此诗已载入《永乐大典》和《宋代蜀诗辑存》等书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